01 問題根源:認知不同
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認知世界裡,我們總是用現有的認知去評價一個人,一件事,一種行為,一種現象。但殊不知,在我們認知之外,還有更大、更多的認知是我們不知道的。因為這些不知道的認知存在,所以有時候,我們很難理解別人的態度與行為。此時,分歧,不理解,誤解,批評等行為就會出現。這也就是問題的根源:因為每個人和每個人的認知不同。
02 改變來自內心
其實,我們是很難去改變一個人的。不管是用心良苦的勸解,還是意味深長的談話,甚至是用批評或者更為激烈的手段,都不能讓一個人徹底的改變。可能會出現因親情、愛情、權威、權力暫時的屈服,但不會長久。因為所有的改變,必須是來自一個人的內心,必須是來自本人:決心要改變。其他的改變,都將會是曇花一現,不能長久。
03 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和認可裡
因為改變是來自內心,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各種語言,各種手段,付出更多等,讓別人改變,都將是徒勞的。我們一定要分清,所有這些形式背後,都會有一個無形的手,用於控制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因為行為是表象,我們要看清行為背後的目的。即一個人對你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是由它背後的目標決定的。不要被眼前的虛幻給迷住了,要認清對方的目的,進而分辨這個目的,對於自己是不是想要的。如果符合自己的目的,那就去改變,去做。如果不是,儘量不要屈服,即使這不符合大眾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因為你要時刻記著,時間寶貴,人生有限,我們要按自己的意願活著,哪怕這種活法會引起別人的討厭,自己也要堅持。我們無需按照別人的期待活著,也無須得到別人的認可。因為活在別人的期待和認可裡,那是別人的人生,不是自己的。不要讓別人的開心,而讓自己不開心。要明白,能對你人生負責的,只有自己。因為只有自己能評價:我這一生是活的快樂,還是不快樂?是值得還是不值得?是有價值的一生,還是充滿遺憾的一生?而所有的判斷,是來自於自己期待和認可,即自己目的和使命。
04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有使命的
每個人都不是隨隨便便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有使命的,或者說是天命。當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了我最願意做的事情,即使付出一切,沒有報酬,沒有權利,沒有回報,都願意去做的事,那或許就是冥冥之中「無形的力量」賦予我們使命。這時候,不要懷疑自己,不要在乎別人的目標,堅持去做就好。
要做到,當自己老的時候,回顧這一生,能夠說: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這世間留下了我的使命印記。這個印記:百年,千年,萬年之後,仍能積極地影響這個世界,那麼,在我看來,這就是有意義的人生。
所以,請反問自己:在這個世間,我將要留下什麼樣的使命印記?
張坤優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