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英語考試政策的調整,會對英語教學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在「英語教育改什麼--That is a question」的沙龍中,現場所做的調查中,關於"新的改革會不會導致學校降低對英語的重視,減少課時、減少教師數、降低教學要求?"的問題,有53%的聽眾認為將產生影響,33%的聽眾則認為影響不大。
一位來自北京四中外語教研組組長李俊和發表了自己的感言,他從事高中英語教學三十多年,對基層教學非常了解。他說,"肯定有影響,而且影響不會小。"
在李俊和看來,將來學校可能會有部分英語老師面臨著轉崗的挑戰。
之所以有此判斷,因為現在北京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錯,如英語實行一年多考試,李俊和估計,絕大多數學生高一時就能通過考試。學校裡英語老師數量跟語文老師數量差不多,改革方案提升了語文在高考中的分值權重,降低了英語的權重,很可能導致今後高中英語老師尤其是教高二、高三的老師沒課上。
"那邊語文老師忙得賊死,這邊是一部分英語老師可能面臨轉崗。"李俊和表示。
類似的情況,過去曾有先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政府推行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多數學校停辦英語課,而改上俄語課,當時北京的大學裡僅有北大和北外還開設英文課,中學基本上都"英改俄",學校招聘了很多俄語教師。
"後來上面下來一個令,說都開英語,把俄語砍掉,當時學校裡的俄語老師都是高水平,嘰裡呱啦的說得特別好。這個令一下來,你再找這幾個俄語老師,不是在圖書館,就是賣飯票了。"李俊和回憶道。
除了對老師轉崗的擔憂,李俊和覺得,英語考試改革中的某些規定實現起來也面臨不小挑戰。比如推行"一年多考",雖然可以方便考生,但對於考試組織者而言,社會動員的資源將會非常大。
"每年高考到了考英語聽力的時候,家長都會自動把考場周圍路都封上了,怕來往過車影響考生考試。改成一年考幾次,每次都封路?"李俊和說。
不過,身為一線教師,他也強調現在最重要的是一線教師要"想辦法儘快適應教學",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改變。
在李俊和看來,目前這種情況下,英語老師不應該消沉,無所作為,應該堅持英語教師的信條,上好每一節課,善待每一個學生。
此外,李俊和還建議,將來英語老師授課時,在教學內容上要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現實;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英語知識也不用講那麼多,今後的趨向應該是淡化語法,淡化語言知識;同時,英語是一種技能,教師應該走出演講者的角色,英語老師要上成跟體育課差不多,以練為主,為用而學,在用中學。
李俊和說,"教師也要注意自己的提高,特別是聽說訓練,如果您作為一個英語老師,自己口語都不行,還怎麼教學生啊?"
中國教育在線微信公眾號
好高中
國際學校qq群:51290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