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70門課程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2020-12-14 人民資訊

11月30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山東大學70門課程在列,被認定課程總數居全國高校第六位。

通知稱,根據《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精神和有關通知要求,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高等學校申報推薦,並經專家評議與公示,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1559門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應對新冠肺炎期間實施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875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728門,線下一流課程146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868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84門。

在公布的「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中,山東大學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數量位居第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和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數量並列第二,2019年新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數量位居第三。

在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中,山東大學被認定的課程有:

線上一流課程:死亡文化與生死教育、國際貿易學、神韻詩研究、高等數學—微積分(1)(2)、線性代數、大學物理、醫學細胞生物學、工程材料與機械製造基礎、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的視角、大學生性健康修養、系統解剖學、醫學生理學、局部解剖學、藥理學、護理學基礎(上篇)、音樂導聆、人人愛設計、數學競賽選講、生物信息學、輻射與防護、設計創意生活、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趣味生物學實驗、醫學生物化學、醫學免疫學、急診醫學、皮膚與美容-醫學專家如是說、診斷學、呼吸系統疾病、皮膚性病學、口腔正畸學、循證護理與知識轉化。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診斷、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演替與修復實驗、超高速切削加工虛擬仿真實驗、股骨頸骨折合併糖尿病病人護理、基於多角色扮演的新聞發布交互式演練、人類骨骼考古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東北亞能源網際網路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隧道綜合超前地質預報虛擬仿真實驗、模式動物斑馬魚養殖和顯微操作技術、膜片鉗技術探究動作電位產生機制虛擬仿真實驗、景區旅遊產品開發虛擬仿真實驗。

線下一流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華文化體驗與傳播、英語應用文寫作、數字傳播技術與應用、考古學導論、物理化學、分子模擬實驗、流體力學II、資料庫系統、流行病學、藥理學、天然藥物化學。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國際貿易學、大眾傳播學、高等數學(2)、醫學物理學、生物信息學、工程材料與機械製造基礎(KAPI)、電磁學、計算思維、局部解剖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工業設計史。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特色)、中國城鄉社會調查實踐、大學生雙創社會實踐。

線上一流課程即俗稱的「精品慕課」,這類課程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

線下一流課程強調改革傳統線下課堂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增加體現多學科思維融合、產業技術與學科理論融合、跨專業能力融合、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的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方法創新,深入開展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煥發課堂生機活力。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鼓勵全國各類高校教師廣泛參與,基於慕課等優質在線課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對校內課程進行創新性改造,開展線上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既提升了教學質量,也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通過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網上做實驗」和「虛擬做真實驗」,解決了高校實驗教學 「做不到」「做不了」「做不上」的老大難問題。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注重推動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融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培育學生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山東大學70門課程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據悉,通過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須繼續堅持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標準,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示範帶動更多高校和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教育部將通過使用評價、定期檢查等方式,對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繼續建設進行跟蹤監督和管理,持續推進「學習革命」向「質量革命」縱深發展,助推邁入普及化的中國高等教育躍上新臺階。

責編:張陽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70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11月30日,教育部官網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山東大學總計70門課程在列,被認定課程總數居全國高校第六位,其中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數量位居第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和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數量並列第二,2019年新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數量位居第三
  • 山東大學70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列全國第六
    11月30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共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教育部2019年新認定一流本科課程3559門,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1559門。
  • 河南科技大學3門課程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王雪娜日前,教育部下發《關於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公示》的通知,河南科技大學共有3門課程入選。其中,王軍教授的《機械設計》課程獲評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張丹副教授的《大學英語》和李靈曉副教授的《高等數學》2門課程獲評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據介紹,河南科技大學始終將課程作為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持續推進課程建設,開展教學實踐創新,引導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優化課程設計。
  • 江蘇大學18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江蘇大學共有18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6門,線下一流課程4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6門。
  • 喜訊:哈爾濱工程大學25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哈工程25門課程入選,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5門,線下一流課程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2門。
  • 北京工商大學5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課程!
    近日,教育部認定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北京工商大學共有5門課程入選,線上一流課程1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門,線下一流課程2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是北京市屬高校中獲評一流課程數量較多的高校之一。
  • 天津大學45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
    本站訊(通訊員 成雷鳴)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天津大學共有45門課程獲得認定,其中,新認定課程37門,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8門。從類型看,五類一流課程均有入選,從數量看,新認定課程數居全國高校第八、天津市高校第一。
  • 祝賀:河海大學23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名單,我校共有23門課程入選,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0門(含2018年入選的7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門、線下一流課程7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安徽醫科大學6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安徽醫科大學6門課程獲批立項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包括線上一流本科課程1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本科課程1門、線下一流本科課程2門和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2門。
  • 南開大學31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了來自639所本科院校的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金課」,南開大學此次共有31門課程入選,其中新認定課程22門,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課程
  • 四川大學64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2020年我校有42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0門、線下一流課程25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3門、社會實踐類一流課程1門以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 廣西醫科大學4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名單,認定5118門課程為國家一流本科課程。根據《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我校劉登宇課程團隊的《蟲族入侵——人體寄生蟲學》、何敏課程團隊的《環境衛生學》、朱丹課程團隊的《藥用植物學》、韋錦斌課程團隊的《藥學創新創業社會實踐》4門課程,經教育部組織專家嚴格評審,獲批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山東大學太牛了!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全國第六,不愧為老牌重點
    眾所熟知山東大學是老牌的985、211工程大學,綜合實力在山東一直是首屈一指,但是發展空間最近一直受到石油大學和海洋大學的擠壓。雖然以前一直是山東的頭牌,但是現在也是有點危機了。名氣聲譽都在下降,甚至藍翔技校出名,特別是留學生事件更是讓整個山東高校圈蒙羞,淪為笑柄。
  • 南方醫科大學34門課程入選2020年度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2020年度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級「金課」)認定結果,我校《系統解剖學》等34門課程入選2020年度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17門、線下一流課程12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入選數位居全省高校之首。
  • 北京體育大學7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11月24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部屬高等學校申報推薦,並經專家評議與公示,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1559門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應對新冠肺炎期間實施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5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5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020年11月30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通知中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東北財經大學12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我校共有12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獲批課程總數居省屬高校首位。具體獲批課程如下:一流本科課程是教育部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引導全國高等學校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創新,促進教學改革成果落實到課程建設,從而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 南華大學喜獲七門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南華大學共有7門課程被認定為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紅網時刻衡陽12月4日訊(通訊員 鄢愛蘭 蔡恆玲)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南華大學共有7門課程被認定為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蘭州交通大學5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認定了5118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1559門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應對新冠肺炎期間實施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中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 安徽醫科大學多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安徽醫科大學6門課程獲批立項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包括線上一流本科課程1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本科課程1門、線下一流本科課程2門和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2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