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全國遊泳冠軍賽暨奧運達標賽上,先有餘賀新、傅園慧、於靜瑤在首輪遊出第一名,且餘賀新還打破保持了6年之久的全國紀錄,卻因體測分不夠,無法進入決賽。
此後,女子小將王簡嘉禾更是預賽中打破亞洲紀錄,但她也一樣因體測分不夠,最終無緣決賽——但這一次,這位小將卻未再保持沉默,她勇敢地說出了心中話:不是不重視體能,而是這不能成為決定性因素!
在9月27日晚的 1500米自由式預賽中,王簡嘉禾以15分45秒59獲得預賽第一名,這位小將還一舉打破了全國紀錄和亞洲紀錄。
可此前出現在餘賀新、傅園慧和於靜瑤身上的現象,又一次出現了:王簡嘉禾因體能測試分數不高,再一個成為無法進入決賽的選手。
本次比賽規定,預賽前16名選手中,取體能成績前八進入決賽。體能成績相同者,再按照遊泳成績排名進入決賽。
餘賀新、傅園慧、於靜瑤和王簡嘉禾四人,都在預賽中成績第一,也都達到了奧運A標,但他們體能測試均未能進前八,從而喪失了決賽資格。
餘賀新、傅園慧、於靜瑤三人在此前,並未對此發表意見,只有傅園慧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稱「祝賀傅園慧進入預賽第一名」——但你品,你細細品,或能品出傅園慧正話反說的意味,卻又欲言還止的含義了吧?
畢竟,對於一名運動員來說,在此重要的比賽中,既然已經被允許進行預賽了,且預賽更是第一名,還有人破了全國或亞洲紀錄,可他們卻因體測分不夠,卻不能繼續比賽下去,這不就有點奇葩了嗎?
事實上,要麼,你就設下一個體測的目標,過不了就預賽也不能參加;要麼,過了體測關,就讓人家按規則一直比賽下去——這樣做,難道不香嗎?
此前三人雖未公開評說此事,但這次,小將王簡嘉禾卻第一個站出來說:
「體能我們也不是不重視,但體能不能成為決定性因素,這次比賽以體能得分決定前八名我覺得稍微欠缺一點。我的3000米跑得不好,我們畢竟是水上項目,對陸上項目不是很擅長。」
難道,王簡嘉禾說得沒有道理嗎?——甚至有網友評論稱:難道學不好長跑的遊泳選手不是好廚子?
對於這一爭論,國家遊泳中心主任周繼紅卻對媒體稱:「這是我們首次在正式的全國比賽中納入體能測試,這一競賽改革的方向,我們會繼續堅持下去。從體能測試的成績來看,大部分運動員都取得了良好成績,甚至在體能單項上取得了滿分的成績,體現了體能訓練的成果……比賽就要按規則進行,在規則面前人人平等」。
其實,「規則面前人人平等」,這倒是沒錯,但也別忘了,它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這樣的「規則」本身,一定是合理的、合適的與可行的規則等才行,否則,所謂「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就等於無本之本,甚至是無益的了!【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