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慧權:高考作文,「預見」結構的能力
來源:人生制慧權學院
作者:夏武(中國十大品牌策劃專家,中國一系列成功品牌戰略策劃師,讀寫OK發明專利者,人生制慧權學院創始人)
《轉向:用工程師思維解決商業難題》這本書裡,說工程師思維有三個基本特徵:首先是在沒有結構的情況下「預見」結構的能力。
作者認為,我們的世界依賴於結構。
無論是無中生有,還是在已有的結構上類比、優化、模仿,預見結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例如,無論是達文西在500年前所「預見」的直升機的結構,還是微博鼻祖Twitter的創始人之一Jack Dorsey,早在2000年畫出了產品原型手稿,看起來很簡陋。在上面的手稿中,Dorsey預見了一個革命性的結構:結合網際網路和簡訊服務,向用戶提供分享即時狀態的服務。
不管是物理世界的達文西的直升機,還是數字世界的Dorsey的微博,都是在沒有結構的情況下預見了前所未有的結構。
在商業策劃中,往往結構價值大於細節價值。其實,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源於結構價值,基於用戶價值,成於和而共贏。
那是不是說「工程思維」只是一個理工科的概念呢?
當然不是。例如《故事工程》的作者拉裡·布魯克斯就認為,即使是寫作這類看似非常依賴靈感的事情,也可以採用工程思維。
拉裡·布魯克斯說:「故事創作本身既是一門藝術,同時又類似於工程構建。」他從工程構建的角度來分析創作活動,闡述故事創作的基本原理。拉裡·布魯克斯堅信,成功創作故事的方法是理解並運用如下六大核心技能:
1.立意——指想法或萌芽,慢慢會演化成為故事發展的平臺。最好、最令人信服的開頭可以表達為「如果……將會怎樣?」系列問題。該問題的回答能引出更多的「如果……將會怎樣?」的問題,層層推進,把答案整合起來就能形成故事雛形。
2.人物——寫作離不開人物,每個故事都要有一個主角。與你的高中老師所教的不一樣的是,主角可以不必是我們喜歡的角色,但你必須將其塑造得有血有肉。
3.主題——是的,主題就像是把煙霧收進瓶子裡,很有挑戰性,但你可以做到。不要把主題跟立意混為一談,主題是故事中描寫的真實的生活。
4.故事結構——什麼在先,什麼在後……依此類推,為什麼這麼安排。不能隨意來安排,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預期與標準編排結構。了解故事結構是邁向出版的第一步。
5.場景設置——儘管你對比賽有所了解,但是如果技藝不精,你還是贏不了比賽。一個故事就是由一系列相聯繫的場景組合起來的,需要遵守一些原則和指導方針讓這些場景發揮作用。
6.寫作風格——外表的一層油漆,如果你願意的話,也可以稱之為故事的外衣,作者通過它把故事呈獻給讀者。最大的挑戰就是別讓寫作風格成為絆腳石,少即是多,要巧妙表達,不要誇誇其談。
此六者彼此呼應結合,如同人體內臟器官,無先後之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例如史蒂芬·金和東野圭吾這類作家,看起來都是故事工程學的高手。
我們再看歷年來高考中產生的一類文,幾乎所有的文章都具有作文結構個性樣式。
結構指作文的組織和構造,在安排情節和組織材料的方式上穩中出竅,體現個性才能。
如果說,高考作文體裁還涉及到作文題目的規定的這樣的限制,那麼,結構是任何人都要考慮的,而結構是任何作文題都不能限制的東西。結構是作文的組織和構造,例如在一篇作文中兩個主體互不雷同就是一種結構。
例如,讀寫OK中向學生提供的最容易的、最常用的、最好用的結構形式,那就是「想」,把這個「想」用來結構文章,比如《感悟豐收》這篇文章開篇:「夜雨瀟瀟,掩卷沉思;豐收,多麼美妙,好像眼前展開金黃的麥海;多麼精彩,仿佛耳畔燃響歡慶的鞭炮;多麼遼遠,完全可以縱思緒浮想聯翩;又多麼真切,分明可以用指尖觸摸得到。於是,旋弱橘黃色的檯燈,我輕闔雙目,靜靜地想……」。
「夜雨瀟瀟,掩卷沉思」八個字寫出了產生感想的典型環境。隨後精彩的排比句,真情實感,不僅是語言好,還感情細膩。仔細看這篇開頭,我們會發現結構上的精巧。結構,就像精緻的相框,相框的價值足以打動老師,這叫有備而來。12年的學習備考,要以專業考試的姿態進入考場,從結構來說,不要套用別人的,要打造自己的結構價值,彰顯個性與風格,實現彎道超人。
2021年的高考已近在咫尺,高三學子們準備好了嗎?
語文為王的時代,拼的不是時間,是眼光!
給自己一次機會,飛過2021的夏天,
你就會有更高遠的天空!
作者簡介:
夏武,中國十大品牌策劃專家、中國一系列成功品牌戰略的策劃者。20年來透過在市場中刺刀見紅的踐行,與企業家年深月久的唔對,對企業史冷靜全然的覺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指導價值的實踐經驗與理論總結,包括深度助力政府、企業、家庭和個人的人生制慧權體系和發明專利讀寫OK。
著作《市場營銷策劃》(2007年經濟出版社出版)作為大專院校市場營銷策劃專業統編教材,《語文讀寫思維創新與應用》(2016年語文出版社出版)主張讀書、讀人、讀社會、讀寫聯通的「語文讀寫OK思維」的學習方法,提出成績與成長同步的教育理念。「讀寫OK思維創新」方法榮獲國家發明專利。
中國十大品牌策劃專家 中國中小企業商學院執行院長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教培委學術委員會主席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中國教育部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