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風景]「南美州,法屬蓋亞那的苗族」

2021-02-28 看花垣

<看花垣/khy0743>首發    第136期          投稿郵箱:562010272@qq.com


[域外風景]「法屬蓋亞那的苗族」

這是一篇英語論文,原文標題為:

 Hmong Resettlement in French Guiana  

Patrick F. Clarkin 博士 /著三苗網網友Thaothao /譯

原刊:Hmong Studies Journal, 2005, V.6.

1948年,一位名叫Yves Bertrais的法國神父來到寮國,向當地的苗族傳教。在傳教多年後的1975年,Yves Bertrais神父向法國政府建議,可以讓住在泰國難民營裡的苗族在法屬蓋亞那地區安頓定居(Martin, 1992)。對於正處於水深火熱的苗族難民來說,法屬蓋亞那的確是個不錯的重建家園之地。因為他們從已在法國和美國安頓下來的苗族難民同胞那裡獲知:他們自己的傳統生活方式與現代的城市生活格格不入。而在法屬蓋亞那地區,如果苗族在此地安頓下來,他們就可以繼續寮國的生產生活方式——自給自足的農耕方式。最後法國政府同意了Bertrais神父的提議,並給這些難民兩年時間安頓自立(Martin, 1992)。


在這兩年當中,法國援救委員會給在卡考的苗族難民提供資金,用於水、氣、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卡考成了當時的援救中心,每人每天可領40法郎的救助金。為了能早一天實現自給自立,苗族們把這些錢匯集起來置辦農業機具。有大約2100名苗族住在法屬蓋亞那的農村、農場地區。他們分散居住在相鄰的多個村莊,在這些村莊,苗族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


雅武埃村是擁有苗族人口最多的村,有1,100人。 排第二的是卡考,有900人。接著是瑞加納,80人,最後Saül 和Iracabou 各40人(Figure 1)。蓋亞那苗族中大多數都從事農業生產,把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在Cayenne 市(卡宴,法屬蓋亞那首府)、St. Laurent du Maroni、Kourou等地出售。法屬蓋亞那適合大規模化種植稻米,但卻不適合種植果蔬。這裡出產的果蔬主要是供當地人自己食用,不出口。雖然法屬蓋亞那的苗族不多,但據估計他們有可能生產了該地區50%至60%的果蔬,有人估計甚至應該是接近90%。跟同前往美國安頓的苗族一樣,到法屬蓋亞那安頓的苗族也是一批接著一批前往。他們最先到達的是來自泰國的苗族,其後到來的苗族,是先借道法國本土,然後再到的蓋亞那。然而,作為法國海外屬地的蓋亞那,具有為那些想去法國,甚至是曲線移民法國的人提供便利——當地的苗族通常就是借道蓋亞那到法國本土求學,或者申請得到法國的永久居住權。這也為那些離散的苗族多提供了一個社會生存空間,還有就是他們也開始關注遠在法國本土和美國的苗族社會。這兩地(法屬蓋亞那和美國)的苗族關係非常緊密,他們經常互通電話或者相互走訪於兩地之間。同時,對美國苗族同胞的新年慶典、選美比賽,以及政治生活也很關注。很多老一輩苗族都已在蓋亞那生活二十多年,隨著時間的流逝,陸續遷來的苗族也越來越多。這些苗族主要是在過去5年、10年、15年內從法國本土和泰國遷來。


和遷往美國的苗族不同是,美國的苗族主要是來自寮國的Xieng Khouang省(川壙),而蓋亞那苗族則來自寮國的不同地方,比如說Luang Prabang(琅勃拉邦)、Nam Tha(南塔)、 Sayaboury(沙耶武裡), 以及 Vientiane(萬象,寮國首都)。事實上, 兩地的苗族,其中就包括在美國以王寶為中心的苗族,都清楚地知道他們中絕大多數的根在寮國東北部地區。


卡考

1977年11月,第一批45名苗族乘飛機直接從泰國難民營抵達蓋亞那的羅尚博-卡宴機場,並於當晚在軍隊的護送下乘軍用卡車到達卡考鎮(Martin, 1992; BBC News, 2004)。卡考本算是雷區的一個小小前哨,當年年底的時候,法國政府把506名苗族安頓在那裡,這506名都是都是自願前往居住的。而且當時法國政府還向王寶表達了法國可以出售此地,讓苗族在此建國。現在看來,當時的這個建議不具可行性。這些先頭「志願兵」在那裡開荒一個月,建了100所房屋,也就是法屬蓋亞那的第一個苗族村莊。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不斷有苗族從法國本土和世界其它地區遷來。今天,當地人口已快是二十多年前的兩倍,在這裡900人是苗族,其它50人則是巴西人、法國人、寮國人、中國人,但是就是沒有Créoles人。卡考村坐落在卡宴以南70公裡(1.5個小時的車程)的山地雨林地區。從2號公路分線通往卡考的道路是1990年鋪設的,儘管時有山洪來襲,但是通過這條支線,人們仍然可以很方便地去往村裡。在2000年雨季,Comté河的水把通往村裡的橋衝毀了,事後退伍軍人協會給村裡運送了補給。並於2001年給村裡重修了一座橋。卡考的基礎設施是相當完美的。道路都是硬化好的,只是由於熱帶雨林雨水的緣故,鋪得再好的路也不免被衝刷得坑坑窪窪。村裡的居民用電和公共路燈照明是由一臺村裡面自己的發電機輸送。而居民做飯則是用液化氣罐,這些氣罐都是由村裡的兩個商店提供,其中那個老一點的商店是苗族人開的,而另一家是漢族人開的。除了普通的商店以外,這裡還有三家經營寮國菜的餐館,一個錄影帶出租店,一個出售泰國工藝品的精品店;還有一家苗族開的餐館,餐館就開在了通往卡考的路邊,在這家苗族餐館,你可以將雨林景色盡收眼底。


村裡的無壁有頂「周日早市」是法國遊客最愛駐足的地方。許多家庭都會在「周日早市」出售一些苗族手工刺繡、此地特有的蝴蝶、水果,以及一些蛋卷、samosas、寮國湯等食物,賺些小錢,彌補家用。村裡另一個比較吸引遊客的景點,就是一個屬於一家法國人的博物館,在這個博物館裡人們可以欣賞到許多雨林昆蟲標本,也可以了解到許多有關該地區的歷史。卡考也有麵包店,每天從早上6:30營業到晚上8:30,出售早餐吃的長條形法國麵包和牛角形麵包。當地的政府機構都在一棟樓裡辦公,所以郵局同時還兼辦著銀行業務。作為早期合作開發卡考時的大倉庫,如今人們通常只是在這裡開鎮會、舉辦婚禮和新年慶典。卡考還有兩個教堂,一個是新教教堂,另一個是天主教堂。他們代表著當地人們主要的兩個宗教信仰。確切地說,應該是三個。應為還有一個是沒有單一固定崇拜地的萬物有靈信仰。醫療服務則是由當地的一個只有一兩個法國護士的小診所負責,當然大一點的健康問題還是得到卡宴才能解決。當地的兩所學校,一所是修建於1977年的私立天主教學校和一所修建於1991年的公立學校。孩子們只能在當地上學到十五六歲,然後再到卡宴或者法國本土斷續求學,而當地的圖書館則位於dégrad乘船區。其它的公共服務也很完善。還有一個義務消防隊;一個環衛服務中心,只有四個人在這個中心上班,由他們負責把垃圾運到村子北面的垃圾場。當地的憲兵處(警察局)靠招募的20名全副武裝的法國人維持村裡的治安。然而從這個警察局人員配備的數量看,似乎警察局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保護村裡的苗族。因為其他民族因法國政府給予苗族優惠待遇而對苗族不滿。1977年苗族來此安頓前夕,當地居民因擔心苗族在此安頓後,會增加就業壓力,導致他們失業,所以還舉行過反對苗族在此安頓的示威遊行(BBC News, 2004)。當地的房子都是緊緊相連,兩房之間只有很小的一處空地相隔,而自耕地、花園和魚塘都位於集鎮之外。因此這樣房與房之間只有10英尺距離的構局很好地促進了社區文化建設。每一戶的水電費是由基建部支付65%,餘下的35%由苗族移民負責支付(Géraud, 1997)。建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老房子,都是在隔地的樁上用膠合板和金屬鐵皮建成。相比之下,有混凝土硬化地面、玻璃窗、莎窗兩層樓的新建房,就顯得安全多。


雅武埃

有1100人的雅武埃是蓋亞那最大的苗族村落。1979年年末,有400人到此定居,因為同卡考相比,這裡的土質、植被密度和降雨量都更適合種植果樹。雅武埃位於蓋亞那的西北角,有一大片平坦地帶延伸進大西洋,離卡宴有250公裡,離聖勞倫特市有35公裡;離得最近的居民點,是2公裡以外的蘇利南難民安置點——Acarouany。雅武埃的居民幾乎都是苗族,但同時也能經常見到來自Acarouany的人。這些蘇利南男人受僱於苗族,在田地裡幹活;蘇利南女人則在鎮裡出售一些從蘇利南進口的商品。鎮裡還有一些法國人,主要是教師,但他們大多數都是來自其它城市的法國人,比如聖勞倫特、Mana。雅武埃同卡考的布局是一樣的,田地都位於居住區以外,這樣的布局真的很便於鄰裡互動。村裡除了有三個都是由苗族開的商店外,還有一個加油站,一個郵局,一個疹所,一個新教教堂,一個天主教堂,一個麵包店,一所小學,兩個村政大廳,一個集市,兩個一周只營業一天的餐館,一個足球場,一個籃球場,一個排球場和一個網球場。村裡通了自來水和電,而且還裝了路燈。和卡考不同的是,這裡沒有魚塘,而且房子都有門牌號,街道都有街名。街名都是根據地理環境特點命的名,像Ruedu Couchant街(能賞日出之街)、 Rue du Ravin街(溪谷街)、Rue Du L』eglise街(教堂街)、 Rue du Nord街(北街)和 Rue du Marché街(商業街). 新房都位於鎮的西北部,建房的材料是一種從政府廉價購來的預製板材,這種板材不帶紗窗,因此晚上防蚊效果不錯。


瑞加納

瑞加納(Regina)的苗族沒有集中居住在鎮中心,而是分散居住在鎮外。和其他苗族定居點一樣,瑞加納鎮上也有少部分居民,只是比卡考和雅武埃還少(大約有80人),他們大多數都是最近從法國本土過來,而不是法屬蓋亞那當地其他地方遷來。瑞加納不像卡考和雅武埃那樣給人以鄉村感。因為這裡沒有商店,沒有鎮大廳,也沒有聚會的場所。相反,在這裡人們的房子都是建在自家巨大農場上,房子周圍都是自家的土地,幾百英尺開外才是鄰居——又一個農場。這裡也沒有自來水,當地苗族的用水是經人工過濾後的雨水和河水。通了電,但是沒有路燈之類的公用照明。

法屬蓋亞那苗族的鄉村生活

農業是法屬蓋亞那苗族的主要營生。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要每天下地整日辛勤耕耘。甚至大多數教師和餐館老闆都得自己開地種植果蔬,出售或者供自己食用。很多家庭都養有雞,以及當地少見的牛和豬。從當地學校課程表上我們可以知道農業對他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在卡宴,每逢周三學校不上課,孩子們回家給父母幫忙,準備農市。而周三的課則是移在了周六上午。


儘管苗族父母把農業看得很重要,但是他們也沒有忽視學校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卡考的青少年通常在卡宴和法國本土上學,而雅武埃的青少年則通常留在村裡,幫父母做農活。總的來說,卡考的苗族比雅武埃的苗族更容易接受社會變化。事實上,很多苗族移居到雅武埃是由於那裡的地理位置相對獨立而且居民都主要是苗族的緣故。例如,一個雅武埃的婦女就認為:和卡考相比,她更喜歡雅武埃,因為雅武埃僻靜,只有為數不多的法國人同他們生活在那裡。


除了擁有自己的村莊,幾乎所有生活在法屬蓋亞那的苗族都認為最主要的好處是他們在那裡擁有土地所有權。當他們同生活在法國本土和美國的苗族交流後,了解得知世界其他地方同胞從事僱傭式勞動,他們不認同這種生活方式。其實,在蓋亞那能實現「自己做老闆」的理念,是大多數苗族願意安頓在蓋亞那的重要原因,這也是安頓在法國本土的苗族又移居到這裡的原因。這對於一個在寮國一直處於農耕文化而後因戰亂成為失地流民的苗族來說,顯得尤其寶貴。這樣一來,法屬蓋亞那很可能成為一個在散居苗族難民中繼續傳承苗族傳統文化的極好之地。


在每一個村莊,對傳統的重視隨處可見。老一輩男人穿傳統的寬鬆長黑褲和長袖黑衣。而女人們都穿著長褲和膠鞋以防火蟻毒蛇叮咬的同時,仍舊穿著寮國風格的布裙。年輕一輩則通常穿著西式服裝,但在特殊場合(婚禮、政治集會和新年)他們也會穿上傳統服裝。他們還保留著一些傳統的婚禮習俗,比如早婚、一夫多妻,還有聘禮(nqi tshoob)。儘管大多數人都不再早婚,但仍有一些女孩在12歲,男孩在13、14歲就結了婚。當然,禁止一夫多妻的法律還是很大程度上打消了那些男子的念頭,儘管他們有能力供養幾個老婆。


不管怎樣,彩禮是少不了的,只不過早些時候苗族社會內部已經為避免因彩禮數額而起爭執,定了一個固定的數額。彩禮是作為對新娘家人的補償,因為婚後,新娘和新娘所生的孩子就屬於新郎家族(Cooper, 1998)。彩禮同時起到了維持家庭完整,調和各姻親家庭和各姻親宗族之間的情誼,因為彩禮,新郎會繼續保持對他自己父親(他為新郎出的彩禮錢)和妻子(她有攜帶自己的所有嫁妝返回娘家的權利)的尊重。婚禮是要有全村人都受邀出席的隆重慶典,當然同時受邀的還有周圍村莊的親戚朋友。


當地苗族仍然信仰他們自己的傳統宗教:薩滿(ua neeb)和萬物有靈。儘管有許多苗族皈依了基督教,但他們仍然遵循一些傳統習俗:通過薩滿給靈魂施法(hu plig)以求身體康復。這些習俗中,要獻牲一頭豬或者一隻雞,還要給薩滿錢,並且同時要舉行一個有親友參加的小型宴會。通常如果他們在房子正門前釘上一個用竹子做的cross-hatch design,那就表明現在屋裡有薩滿。雖然他們繼續按傳統方式生活,但如今在蓋亞那已明顯不同於寮國。在寮國,各個家庭為了生存,他們會相互形成一個100到200來人規模的小村莊呆在一個地方10到15年,以燒荒肥田」的原始耕作方式生產餬口,然後會在土地失去肥力之後,移往另一個地方。而在蓋亞那,由於居住地是固定的,而且電、稅、油、車、電話、水、米、肉等等都是要錢的,所以傳統的自給農業已不再適應。


相反,這裡農業市場化程度很高。人們廣泛種植各種作物,收穫之後除供自己食用外,還運到卡宴、庫魯和聖勞倫特的集市出售,也將少部分在雅武埃和卡考售給光顧「周日早市」的遊客。2001年,雅武埃「市長」Albert Xiong估計居民自己消耗了農產品的1%,丟棄了5-10%因質量稍低的農產品,剩下的全部被市場消化。平時由於從蘇利南進口的酸橙和檸檬在蓋亞那過剩,所以有很多家庭就通過法屬middle-mento Martinique和Guadeloupe又將之出口。雅武埃是靠海平原地形,這讓許多家庭可以用拖拉機進行耕種;而在卡考拖拉機是不可能爬上那裡的陡峭山地進行耕種。所以這裡所有的農耕勞動都是繁重的體力活。


每天7點人們騎車或者走路到地裡,全家人勞作到11點。然後一起回家,妻子和女兒準備午餐。午餐後稍作休息,全家人又返回地裡,繼續勞作直到下午6點,一天下來要勞作9到10個小時。如果要開墾新的田地,他們就會像在寮國時一樣,燒墾山田。這種農耕方式在卡考很實用,因為這裡是丘陵,機械不太適和在這裡伐樹開荒。這樣的丘陵只能用園藝工具、手動汽油動力耕作機進行耕作。像菠蘿香蕉這些水果都是成行種植,到收穫時人們就背著傳統的草籃子進行收割。


除此以外,其它的農耕方法是和寮國有所不同的。化肥是用手撒,農藥是用背式噴霧器噴。灌溉是用塑料管或金屬管引來的地下水。灌溉保證了旱季的農耕用水,不過在雨量充沛的11月到次年7月,就不用灌溉了。出產的作物,不僅有果蔬,還有旱稻和熱帶花卉。


因為蓋亞那人少,所以絕對需求就很小。儘管如此,佔人口1.5%左右的苗族卻生產了該地區絕大部分的果蔬。在苗族到來以前,當地產出少,因此大部分需求都是從法國本土或者蘇利南進口。蓋亞那同巴西之間的貿易一直很少,但2001年的時候,有個修築一條通往巴西邊界柏油路的在建項目。當時就有些苗族擔心,路修通後,巴西更廉價的商品必然湧入蓋亞那,這勢必給會他們的生產帶來負面影響。


如今,人們通過辛勤勞作,用卡車把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運到集市出售。而安頓當初,在卡考是幾家人共用一輛卡車;同樣在雅武埃,則是由一個男人騎一輛裝滿果蔬的自行車,運到35公裡外的聖勞倫特(Martin, 1992)。起初做果蔬生意賺的錢都用於購買踏板車,後來是皮卡車,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皮卡車。運氣好的話,在卡宴一天,一個家庭只要售完一卡車的農產品,就能掙到4000到7000法郎(約合600到1000美元)。然而,一個家庭一周,有時兩周才出市一天,因為卡宴的農貿市場,攤位有限且一周只營業四天。現行的制度是三四個家庭共同擁有一個攤位,輪流出市。似乎這個制度運行得還不錯,很好地化解了各家庭之間的矛盾。當人們想要出市的時候,要麼在聖勞倫特警局購得當天的出市許可,要麼在卡宴租上一個月供攤位,就可出市做買賣了。

由於聖勞倫特和庫魯的集市不大,所以雅武埃的人們為了掙更多的錢,經常去3小時車程遠的卡宴出售農產品。卡宴農市是早上6點開門,而來批發的餐館老闆們都來得很早。為了在卡宴準時出市,雅武埃的人們都會在前一天的晚上11點出發,這樣才能在開市前卸完整卡車的貨,並做好準備開門做買賣。大家庭比小家庭生產的多,那些1977年到來的比隨後到來的家庭擁有的土地多,這兩種家庭種得多,賣得多,因此賺的錢也會更多。

原文網址:http://www.hmongstudies.org/ClarkinHSJ6.pdf

特别致謝:loojhawj 、大圍山



感謝您的  閱讀  期待您的  分享 

傳播花垣民俗風光,需要您的支持,請關注《看花垣》,微信號:khy0743


本平臺所發圖文均為《看花垣》所有,謝絕用於商業用途,轉載請註明出處。

投稿郵箱:562010272@qq.com  聯繫電話:15907412562

  下期更精彩.

相關焦點

  • 作為法國在海外最大的領地,法屬蓋亞那為什麼要主動放棄獨立?
    法屬蓋亞那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和加勒比人,這裡原本與世無爭,但自從1498年著名航海家哥倫布首次在蓋亞那海岸登陸後,歐洲各國便紛至沓來搶佔南美大陸,與南美原住民印第安人產生了激烈的衝突,一百多年後,荷蘭人率先佔領這裡。1604年,法國開始侵入此地,建立居民點。
  • 法國海外最大的領土,法屬蓋亞那為何會主動放棄獨立呢?
    此時,僅剩法屬蓋亞那還未獨立,雖然身邊的國家都爭相組織民族獨立,但是法屬蓋亞那卻在南美兩次轟轟烈烈的民族獨立運動中毫無表態,根本看不到一點想要組織民族獨立運動的樣子,而事實也正是如此,法屬蓋亞那根本不想獨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原因:一:經濟原因
  • 蓋亞那:遠在南美,第一大族為何是印度裔 ?
    ▲印第安人,蓋亞那地區的土著居民自然地理上的蓋亞那,不僅僅包括今天的蓋亞那合作共和國,而是指南美北部的蓋亞那高原地區,包括今天的蓋亞那、蘇利南、法國的海外領地法屬蓋亞那,以及委內瑞拉和巴西的少部分地區。
  • 【足球地理】踢中北美賽區的南美球隊:兩支蓋亞那
    除了蘇利南以外,還有兩個位於南美洲的國家和地區因為足球基礎設施薄弱和南美的西語葡語國家巨大的文化差異選擇了中北美及加勒比足聯。他們就是蓋亞那國家隊和法屬蓋亞那代表隊。▲蓋亞那,蘇利南和法屬蓋亞那的位置 那麼,這兩支球隊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為什麼中北美賽區會有兩支蓋亞那呢?地處南美洲的他們為什麼不參加南美足聯旗下的美洲杯賽事呢?
  • 法屬蓋亞那,異型愛好者的聖地
    法屬蓋亞那是法國位於南美洲東北部的一個海外屬地,臨近大西洋,於巴西和蘇利南交界。
  • 有空有錢可以去法屬蓋亞那和波多黎各感受下
    因此,與其說是殖民,倒不如說是法國把觸角伸進南美大陸的一個橋頭堡。這裡的人們已經當自己是法國的一份子了。蓋亞那首府稱為卡宴,讓人想起那款著名的豪華車。法屬蓋亞那是有名的森林之國,歐洲航天發射中心位於這裡,讓它非常有名。它的面積剛好比重慶大一點。人口卻不到重慶的零頭,只有30萬。
  • 法屬蓋亞那,南美洲唯一塊不願獨立的「殖民地」
    開闢新航路的過程自二戰結束後,亞非拉地區掀起了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獨立浪潮,到目前為止一共197個國家、36個地區,2個準主權國家,傳統意義上的殖民地僅剩1個,按理說殖民地要是爭取到獨立,不僅可以擺脫宗主國的資源剝削和控制,還能獨立自主,使人民當家做主,位於南美洲的法屬蓋亞那偏偏不不願獨立,同屬其他殖民的已經紛紛獨立,唯獨該地區不把獨立建國當一回事,老一輩的人甚至反對獨立
  • 世界那麼大,法屬蓋亞那,我想去看看!
    法屬蓋亞那,河流眾多,主要有馬羅尼河、馬納河、奧亞波克河等,水量豐沛,地近赤道,屬熱帶雨林氣候,物種豐富多樣,也是許多觀賞魚的原生棲息地。國外有一位原生愛好者在臉書上發布了許多關於法屬蓋亞那支流原生水域的照片
  • 世衛組織對歐洲疫情發出警告 法屬蓋亞那或重啟戒嚴
    以德國為例,過去七天發現的3420例確診病例中,1715例發生在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因為當地一家屠宰場出現大規模集群感染。德國日前重新在兩個州實施封鎖,涉及64萬人。法國衛生部門指出,有時法國的新增患者數量漲幅很大,這主要與法屬蓋亞那的情況有關。一周前,蓋亞那每10萬居民中有88例患者,目前上升到308例。一周前,當地受檢者呈陽性的比例為22%,現在為27%。法國政府發言人西貝斯·恩迪亞耶表示,蓋亞那的疫情形勢「非常令人擔憂」,防控難度很大,不能掉以輕心。法國海外部長安尼克·吉拉爾丹已抵達蓋亞那督導疫情防控,政府甚至計劃對蓋亞那重新戒嚴。
  • 法屬蓋亞那傳來了噩耗,火箭升空8分鐘後失去聯繫,高層下令徹查
    就在美國的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的時候,位於南美的法屬蓋亞那傳來了噩耗,當天發射的一枚歐空局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升空8分鐘後失去了連續,高層下令徹查。 根據外媒的報導,當天織女星運載火箭是在法屬蓋亞那的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當時這枚運載火箭攜帶有2顆衛星,隨後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宣告發射任務失敗。
  • 南美洲為什麼有三個地方叫「蓋亞那」?
    ▲三個蓋亞那除了英屬、法屬、荷屬之外,南美原本還存在西屬和葡屬的蓋亞那,加起來一共有五個蓋亞那。南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蓋亞那呢?為什麼有的蓋亞那消失,有的依然留在原宗主國,而有的卻選擇了獨立?▲第六次反法同盟戰爭,法國戰敗經歷了大國長達幾個世紀的爭奪,英法荷西葡都沒有獨佔蓋亞那地區的能力。南美形成了英屬、法屬、荷屬、西屬和葡屬五個蓋亞那並立的局面。
  • 名稱相同,南美洲為何有兩個「蓋亞那」
    此後,法國和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國家反覆爭奪,法屬蓋亞那得而復失,失而復得。1816年,法國正式確立對法屬蓋亞那的統治權。自此,歐洲列強在蓋亞那高原建立的五個蓋亞那全面形成,它們分別是:英屬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荷屬蓋亞那、西屬蓋亞那和葡屬蓋亞那。
  • 蓋亞那:南美洲唯一的英語國家,第一大族裔為什麼卻是印度裔?
    「蓋亞那」這個詞來自當地的土著語言,意思是「多水之鄉」。自然地理上的蓋亞那,不僅僅包括今天的蓋亞那合作共和國,而是指南美北部的蓋亞那高原地區,包括今天的蓋亞那、蘇利南、法國的海外領地法屬蓋亞那,以及委內瑞拉和巴西的少部分地區。實際上,在哥倫布的船隊到達前,蓋亞那高原地區本就是一個自然地理概念。
  • 南美的蘇利南和蓋亞那為何從來不參加南美的世界盃預選賽?
    而蘇利南和蓋亞那從地理位置上屬於南美,但實際上參加的卻是中北美賽事。地理位置屬於南美洲的蘇利南和蓋亞那從基礎地理學上來看,我們一般以巴拿馬運河為分界線,把整個美洲大陸分為北美和南美。北美洲目前一共有23個獨立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牙買加,哥斯大黎加等都屬於北美洲。
  • 蘇利南:存在感很低的南美洲國家,本來是三個蓋亞那中間的一個
    蘇利南共和國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南美國家——也是南美洲12個國家中最小的。蘇利南位於兩個「蓋亞那」之間,西面是蓋亞那合作共和國,東面是法屬蓋亞那。因此,蘇利南本來是三個蓋亞那中間的一個。這三個國家其實原本都是蓋亞那:蓋亞那合作共和國原本是英屬蓋亞那,蘇利南則是荷屬蓋亞那,再加上法屬蓋亞那,其實也就是英國、荷蘭、法國在原本的「大蓋亞那」區域的劃分。蘇利南雖然人口不多,卻分成了褐種人、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紅種人五個人種,分別代表了荷蘭籍印度人、非洲黑人、華人、歐洲人、南美原住民。
  • 蓋亞那、蘇利南、法屬圭亞三個鄰國,為何說三種語言?
    在南美洲的北部有三個國家,從西到東分別是蓋亞那、蘇利南、法國。法國不是歐洲國家嗎?怎麼跑到南美洲了?其實沒錯,法屬蓋亞那就是法國在南美洲的領土。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並不參加南美洲的比賽,而是參加的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比賽,所以不太為人所熟知。為行文方便,以下將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統稱為「三圭」。「三圭」位於南美洲,為何不參加南美洲的比賽呢?
  • 疫情形勢惡化 法國海外事務部長承諾增援法屬蓋亞那
    據法國媒體6月24日報導,法國海外事務部長安妮克·吉拉爾丹周二在法國海外省法屬蓋亞那視察時表示,將對法屬蓋亞那進行人力、物力增援,以應對當地持續惡化的疫情形勢。吉拉爾丹說,來自國家公共衛生儲備以及巴黎公共醫療救助機構的援助物資已經運抵法屬蓋亞那,包括15臺呼吸機以及野戰醫院設備。據地區衛生局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3日,法屬蓋亞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2593例,死亡8例。目前有15名新冠患者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 南美洲曾有五個蓋亞那,你都認識嗎?
    實際上,南美洲北部不但有個英國屬蓋亞那,還有荷蘭屬蓋亞那、法國屬蓋亞那、葡萄牙屬蓋亞那、西班牙屬蓋亞那……法屬蓋亞那到現在還存在,面積9萬平方公裡。從法律意義上,法屬蓋亞那是法國正式領土,使用歐元。從這個角度講,法國和法國還是鄰國。法圭有兩件事你不會陌生,一是首府卡宴,有同名的汽車。二是著名的歐洲航天發射中心,就位於法圭。
  • 苗族七千年發展歷程
    其它如威斯康星州、伊裡諾思州、密西根州、北卡羅林納州、田納西州、德克薩斯州、喬治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蒙太拿州、內華達州等都有苗族居住。在美苗族居住特點是大分散,小聚居,且都居住在城市。         ② 移民法國寮國在歷史上曾是法屬殖民地之一,法國成為吸收寮國苗族難民僅次於美國的國家。
  • 法國最大的殖民地:地處南美足球天才輩出 為了金錢不願獨立
    這個地方就是法屬蓋亞那,它位於南美洲東北部,跟足球大國巴西相鄰,面積8.6萬平方公裡,比韓國略小一點,因歐洲航天發射中心在此而聞名。法屬蓋亞那也是法國唯一一塊在陸地上的海外屬地,歸法國政府直接管轄,同時該地的百姓享受法國人同等的福利待遇,在南美洲來說絕對是生活水平較高的地方。由於殖民歷史的原因,這裡除了印第安人,還有很多非洲黑人以及來自印度群島的勞工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