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因病住院,懵懂如少年不識愁滋味!
我人生18歲的時候,第一次因咳血住進了某市中心醫院。自己先是在校衛生所作了檢查之後,醫生要求我住院。從學校到醫院,要坐40多分鐘的公共汽車,憑學生證辦理了住院手續之後,一分錢不用交就住了下來。通過拍片等一些檢查之後,醫生診斷我為急性支氣管炎。人生第一次住院,懵懵懂懂的,也不太關心自己的病情嚴不嚴重,因為精神很好,成天樂呵呵的。想到住進了醫院,一切交給了醫生自己就不用擔心了。
雖然自己當時一個人在異地他鄉,父母和家鄉遠隔千裡,所謂少年不識愁滋味,我沒有感到絲毫的痛苦和不安。相反地,對於從農村來到城市剛剛一年的我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醫院和醫院裡的生活,讓我感到好奇,因此我不太象是來住院的,仿佛放假的學生來城裡呢,醫生和護士看我是外地的學生都對我很好。當時,我的口服藥裡有「十滴水」,那個味道很難聞,雖然過去了二十多年了,我還記得很清楚。針,是打的屁股針,小針,沒有打過吊針。幾天之後血就止住了,半個月後痊癒出院。
我住在呼吸科大病房,六個床位,有位病友五十多歲年紀,矽肺病,說話老喘氣,和藹樂觀,他也是外地人,我們倆就更親近一些。不記得他是採石場的還是隧道隊的了,反正他說這個病就是因為工作中吸入粉塵太多,傷了肺,是職業病。我當時對疾病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什麼病那、什麼藥那,我一概不在意,更談不上去刻意學習和研究了。住院那些天裡,除了老師和同學來看我的時候,我會有一種因住院而不能和同學們一起上課感到自己是病人的酸楚之外,其他時間裡我基本上把病給忘了。
高中以前的生活在農村,我的知識面是很窄的,到城裡之後,我正處於求知慾極度亢奮的時期,唱歌、識譜,吹笛子、口琴,讀書、寫作,打籃球、排球,業餘時間樣樣都學。因此,住院期間我也趁病友出去溜達的時候吹幾曲流行歌曲,沒想到這位老同志他也愛唱歌,有時我們一同唱,有時我吹他唱,記得唱得最多的是《送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