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閱讀是修行,不可太過功利
閱讀肯定得是功利的,因為我們都希望能從書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但一個人越想要提升自己的見識,越希望在書本當中獲得對自己的成長和事業真正有用的東西,其實越應該去鑽研那些真正具有思想價值的書籍—— 而不是整天捧著一本帶著各式各樣的「速成」標籤的書籍。
如果那些暢銷書真有那麼神奇,那豈不是讀了的人都成了大神?知識的獲取和理解,必然是艱難的,每天固定時間閱讀,記筆記,思考,多方面求證,並且在實操當中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認知……有了這個過程,你才能真正重視你學習到的東西,不會以一句「不過是……」做簡單化理解。
比如,假設你有一些心理和情緒上的問題,倘若求助於各種廉價的雞湯,肯定不會有任何的長進,腦袋裡塞了一大堆看似極具價值的道理,在行動上卻總是陷入無能,最後還感慨「懂了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靜下心來,去閱讀一些研究人的思維的書籍(比如《改變》這本書),結合更多拓展閱讀和思考,你會漸漸理解到,你的很多心理和情緒問題其實不過是自己給自己設下的圈套 —— 你對自己,對生活的不滿,以及由此產生的很多情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對自我和對世界有一個烏託邦式的幻想。
潛入到那些真正的思想當中,拿出點毅力,仔細讀讀那些可能讓你覺得晦澀的字句,經歷一番思維的磨礪,再回頭看生活,很多困惑就能迎刃而解。
更奇妙的事情是,當你理解的東西越來越多,你越能理解得深刻,所謂「學習能力」,不過是紮實的知識和嚴謹的思維所造就的自然。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你艱苦的閱讀。
讀書的時候,儘可能的去閱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書籍吧 —— 既不是很輕鬆,也不至於難道你根本無法理解,一步步攀登,終會有所收穫。
2 書中只有「啟示」,沒有「規則」—— 知識的局限性
要通過一本書真正完完全全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是不可能的,因為文字不過是表達思維的工具,當思想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必然會變形,發生偏差。
比如當你看完一部電影,想要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往往會發現自己陷入一種「詞不達意」的狀況 —— 這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問題,即使有大量閱片經驗,經常寫影評的人,也會時常覺得詞窮,做了再多努力,也不能保證自己對心中所想做了最完整的表述。
況且一個再厲害的人,其知識也一定有限,假設他能掌握所有的知識,他也不能超越知識本身的局限 —— 因為知識的本質就一個個封裝起來的概念,而這些概念本身又受制於人類思維方式本身。
比如,對於上面『 知識的本質就一個個封裝起來的概念,而這些概念本身又受制於人類思維方式本身 』這句話,你能清晰的定義何為「概念」,何為「知識」嗎? —— 我們所使用的語言和概念往往處在混沌(甚至矛盾)當中。
寫書的人難,閱讀的人也難,閱讀者往往陷入「誤讀」,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認知模型和世界觀,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本意」這個東西,嚴格來說並不存在。
但話又說回來,對於大多數人,對於大部分的閱讀來說,一個作者的真正本意是如何,真的那麼重要嗎?很多時候我們從書本當中有所收穫,都是受到書本當中的一些觀點的「啟發」,甚至誤讀,從而在解決自己的問題上發現新思路。
不過,很多東西還有其基本的範式和規定,比如對一切文本不可過度詮釋,寫作應該遵循的基本邏輯,在進行音樂創作時應該有的基本的樂理概念等等。
讀了書,心中要有法度,但是不能全是法度,因為這已經偏離了想要通過讀書完成自己的認知拓展的初衷。
3 少否定
有的人看書很容易產生一種優越感,覺得很多人行事和思考很「蠢」,仿佛每個人都應該有書中的智慧,世界才成為世界。
但正如筆者在前文所講,知識本身是具有局限性的;並且,不管處在社會的什麼階層,知識和見識多或寡,沒有人能夠在所有事情上滴水不漏,不過,每個人卻都有最適合自己的身份的一套思考和行動的邏輯 —— 這個世界有條不紊地運行著,便是明證。
如果閱讀沒有給你帶來包容和理解,那書基本上是白讀了。
當你認為自己讀到一些好東西,在老師那裡學到了一些好東西,千萬不能把它們當做金科玉律去規定去評判你看到的一切,而是應該從其中發現多樣性 —— 看到一個不符合自己的理念的東西,應該去看他提供的新價值,而不是去否定他的意義。
4 讀書在精不在多
知識的價值是有限的,但真正有價值的書籍,卻總能給我們帶來思維和效率的提升,要讀書,一定要把時間花在那些真正的好書上。
那如果才能發現這些書呢?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你就能夠判定:當發現不能三心二意的讀,必須找單獨的時間一邊看,一邊勾勾寫寫,那你一定是找對了。
所以,筆者在這裡不列什麼書單,對於一個真正饑渴的,有行動能力和鑑別力的求知者來說,在圖書館和各個搜尋引擎中找到那些自己需要的好書,並不是什麼難事。
後記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學習方法、閱讀方法等工具乾貨,可以來看看我的『 個人成長體系03:深度閱讀與學習 』專欄(需要專欄購買連結請後臺給我私信)
我是單華偉,專欄作家,公眾號「單華偉」,全網同名(均為「單華偉」或「小單個人成長體系」),我主要寫長文,偶爾寫點短篇和新聞時評,我寫的文章都會不斷修改更新,加上(2.0)或者(3.0)之類的後綴重新發表,這是我的第一百零二篇原創文章(各平臺更新不同,所以我發文不一定是按順序來的),所有從別處參考的內容我都會在文末標出,沒有標註的部分,那便是個人所思所想,歡迎轉發和分享我的文章。對文章中的內容有任何疑問,希望得到解答和幫助,或者有任何建議,請私信與我交流,從2020年12月1日開始,我便不會閱讀任何評論。
本文受維權騎士版權保護,任何包括但不限於圖文、音視頻形式的侵權行為將被追責。如果您看到疑似抄襲我文章的帳號,煩請幫忙舉報,感激不盡。商業轉載與合作請私信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