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為「財說得明白」原創,各平臺轉載均需聯繫「財說得明白」,獲得授權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到目前為止基金市場已經有30隻基金實現翻倍(數據日期12月21日),漲幅最高的甚至達到139.27%。
雖然能夠成功翻倍的基金有30隻,聽起來數量不少,但是在公募基金市場上一共超過7000隻基金,買中翻倍基的概率非常的低。
偏偏有一些幸運兒,買上了這些基金,卻悲催地發現自己的收益率,不但沒有翻倍,甚至離翻倍還很遠很遠。
01
雖然翻倍基數據誘人,但是真正能選到這三十隻基金的投資者並不多。
就翻倍基漲幅前列的基金規模而言,漲幅第一的農銀工業4.0目前規模只有6.49億,其中大部分還是來自第三季度的申購,第三季度以前這隻基金規模不超過2億。
三十隻翻倍基中大多屬於中小型基金,有不少基金規模小於十億。
有了數據能更好的說明,選中翻倍基的投資者比較少,因此他們也成為了其他投資者的羨慕對象。
但真正的情況卻不一定如你所想,這些選中翻倍基的投資者收益或許沒有你想像中的高。
一位朋友就把自己的經歷的故事寫在了網上。
在今年三四月份的時候,他買入一隻基金,當時正好處於市場逐漸下跌接近低點的時期。在四月份之後他手上的這隻基金開始上漲,很快漲幅就超過了年初二月份的高點,收益也在短時間內達到十幾個點,他見好就收,迅速賣出鎖定收益,轉而買入了其它基金。
直到前幾天,他在看基金排行榜時,才發現曾經買過的這隻基金已然成為翻倍基,但他只從這隻翻倍基中得到百分之十幾二十的收益。
相信大家身邊也存在這樣的朋友,或許這就是你的真實寫照,總的來說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但這也只能說是運氣不好,因為誰也不能確定哪只基金能成為翻倍基。
02
上文提到,今年的這一批翻倍基,在上半年時大部分規模比較小,就算現在規模大了很多,也是投資者在看到漲幅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之後才買入的,雖然基金全年收益達到100%,但是前面的百分之七八十卻跟自己沒有關係。
另一個朋友情況就是這樣。
他在經歷了七八月的震蕩期之後,選了一隻近期漲幅不錯的基金進行投資,希望能跟在高漲幅的基金後面混點收益,到目前他持有的這隻基金也慢慢的成為翻倍基。
雖然他幸運地買到了翻倍基,也見證了基金在他手裡成為翻倍基,但他只是獲得了百分之十幾的收益,與翻倍基一年的業績相比,還不足以讓人羨慕。
有些基金在你看到他業績很好之後才買入,其實,已經到了尾段,甚至有可能買在山頂上。
去年表現非常好的廣發雙擎升級,吸引了很多投資者,在去年底今年初不斷的買入,這一批投資者即使持有到現在,達到一年的時間,獲得收益也不過50%,甚至有很多投資者只持有一個季度,收益就更低了。
去年的業績同樣非常不錯的,諾安成長,博時主題,銀河創新等,如果在今年買入擇時不當的話,甚至出現帳面的虧損。
03
一年翻倍的基金是眾多投資者的追求,但想在近七千隻,去掉債券型基金也有五千多隻基金中選到30隻翻倍基,難度可想而知,這比在四千多隻股票中選中最好的幾隻股票難度還高。
而且,如上面所提到的兩個案例,有些人即便運氣不錯投到了翻倍基,也很難獲得較高的收益,想獲得完整的翻倍收益,需要從年初一直堅定的持有到年末,這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因為翻倍基也不是一蹴而就,在翻倍過程中也有漲跌和平緩期。
雖然我們很難選中翻倍基,但是只要你調整好投資理念,做好長線投資準備,平時再規劃好合適的基金投資組合,你也一樣可以在投資中獲得滿意的回報。
財說得明白,帶你看懂財經現象背後的真相。
長按下方大拇指有驚喜,你的每個點讚都是我們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