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中了翻倍基,收益卻只有一點點,基金收益計算是真的嗎?

2020-12-26 財說得明白

聲明|本文為「財說得明白」原創,各平臺轉載均需聯繫「財說得明白」,獲得授權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到目前為止基金市場已經有30隻基金實現翻倍(數據日期12月21日),漲幅最高的甚至達到139.27%。

雖然能夠成功翻倍的基金有30隻,聽起來數量不少,但是在公募基金市場上一共超過7000隻基金,買中翻倍基的概率非常的低。

偏偏有一些幸運兒,買上了這些基金,卻悲催地發現自己的收益率,不但沒有翻倍,甚至離翻倍還很遠很遠。

01

雖然翻倍基數據誘人,但是真正能選到這三十隻基金的投資者並不多。

就翻倍基漲幅前列的基金規模而言,漲幅第一的農銀工業4.0目前規模只有6.49億,其中大部分還是來自第三季度的申購,第三季度以前這隻基金規模不超過2億。

三十隻翻倍基中大多屬於中小型基金,有不少基金規模小於十億。

有了數據能更好的說明,選中翻倍基的投資者比較少,因此他們也成為了其他投資者的羨慕對象。

但真正的情況卻不一定如你所想,這些選中翻倍基的投資者收益或許沒有你想像中的高。

一位朋友就把自己的經歷的故事寫在了網上。

在今年三四月份的時候,他買入一隻基金,當時正好處於市場逐漸下跌接近低點的時期。在四月份之後他手上的這隻基金開始上漲,很快漲幅就超過了年初二月份的高點,收益也在短時間內達到十幾個點,他見好就收,迅速賣出鎖定收益,轉而買入了其它基金。

直到前幾天,他在看基金排行榜時,才發現曾經買過的這隻基金已然成為翻倍基,但他只從這隻翻倍基中得到百分之十幾二十的收益。

相信大家身邊也存在這樣的朋友,或許這就是你的真實寫照,總的來說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但這也只能說是運氣不好,因為誰也不能確定哪只基金能成為翻倍基。

02

上文提到,今年的這一批翻倍基,在上半年時大部分規模比較小,就算現在規模大了很多,也是投資者在看到漲幅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之後才買入的,雖然基金全年收益達到100%,但是前面的百分之七八十卻跟自己沒有關係。

另一個朋友情況就是這樣。

他在經歷了七八月的震蕩期之後,選了一隻近期漲幅不錯的基金進行投資,希望能跟在高漲幅的基金後面混點收益,到目前他持有的這隻基金也慢慢的成為翻倍基。

雖然他幸運地買到了翻倍基,也見證了基金在他手裡成為翻倍基,但他只是獲得了百分之十幾的收益,與翻倍基一年的業績相比,還不足以讓人羨慕。

有些基金在你看到他業績很好之後才買入,其實,已經到了尾段,甚至有可能買在山頂上。

去年表現非常好的廣發雙擎升級,吸引了很多投資者,在去年底今年初不斷的買入,這一批投資者即使持有到現在,達到一年的時間,獲得收益也不過50%,甚至有很多投資者只持有一個季度,收益就更低了。

去年的業績同樣非常不錯的,諾安成長,博時主題,銀河創新等,如果在今年買入擇時不當的話,甚至出現帳面的虧損。

03

一年翻倍的基金是眾多投資者的追求,但想在近七千隻,去掉債券型基金也有五千多隻基金中選到30隻翻倍基,難度可想而知,這比在四千多隻股票中選中最好的幾隻股票難度還高。

而且,如上面所提到的兩個案例,有些人即便運氣不錯投到了翻倍基,也很難獲得較高的收益,想獲得完整的翻倍收益,需要從年初一直堅定的持有到年末,這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因為翻倍基也不是一蹴而就,在翻倍過程中也有漲跌和平緩期。

雖然我們很難選中翻倍基,但是只要你調整好投資理念,做好長線投資準備,平時再規劃好合適的基金投資組合,你也一樣可以在投資中獲得滿意的回報。

財說得明白,帶你看懂財經現象背後的真相。

長按下方大拇指有驚喜,你的每個點讚都是我們創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機構:債基收益那麼低 我為什麼還要買?
    來源:長安基金長期收益有吸引力首先小美必須說一下,債基的收益並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麼低,根據基金業協會在2018年發布的數據也顯示,近19年來普通債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為7.64%,長期以來為投資者創造了相對較為平穩的投資回報
  • 基金收益從哪天開始計算?
    經常有投資人會問:我今天買了基金,那今天淨值上漲了,我就能賺錢了吧?
  • 53隻基金成立以來收益翻倍 工銀瑞信實力詮釋「穩健創造持久財富」
    憑藉20餘年資本市場投研積累,公募基金髮揮專業投資優勢,繼2019年之後再獲大豐收,「炒股不如買基金」逐漸深入人心。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標準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偏股型基金2020年平均收益率高達54.99%、59.57%,101隻產品收益率實現翻倍(不同份額分開統計),顯著戰勝市場。其中投研綜合實力全面領先的頭部基金公司續寫佳績、大放異彩,銀行系旗艦工銀瑞信基金,旗下湧現13隻翻倍基,數量最多。
  • 基金收益由哪些部分組成?哪些基金周末有收益?
    基金收益是基金資產在運作過程中所產生的超過自身價值的部分。那麼哪些基金周末有收益呢?  債券基金:債券基金的收益來自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債券淨價變動所產生的收益。一部分是債券利息所產生的收益。債券利息是按照360天來算的,所以,雖然周末和節假日沒有交易,也是會產生利息收益的。所以說債券基金,周六日是有收益的,只不過不在大家的帳戶上現實,一般會算在工作日中。
  • 買房不如炒基!年內51隻基金收益翻倍、準冠軍漲幅超150%
    由於基礎市場向好,今年基金賺得盆滿缽滿。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來,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達38.1%和43.9%,有51隻基金的收益實現翻倍(A、C類分開計算)。與此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各地密集調控下,「穩房價」效果顯著,今年1-11月累計銷售均價同比增長5.8%,炒基完勝買房。
  • 扎堆發行理財型基金 貨基和分級基金收益更高
    銀監會擔心,銀行過度依賴短期理財產品攬存,造成存款在月初、月中、月末大幅振蕩,誘發流動性風險,因此叫停了30天內理財產品。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滾動發行「打擦邊球」的30天內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僅為73款,超短期理財產品半年多來發行量驟降九成。
  • 我的基金收益都是怎麼算的?
    我的基金收益都是怎麼算的?】債券型基金的收益來自兩部分,一部分是債券淨價變動所產生的收益,也就是資本利得。打個比方,你珍藏的某個東西身價一天比一天高,這部分增加的「價值」就是資本利得;另一部分是各項資產(票面利息、存款利息等)生息,雖然周末和節假日沒有開市、沒有交易,但是各項資產生息是按照各自的規則每天都在計算的,節假日的各項資產生息會每天計算,並在節後第一個交易日披露。
  • 年內最高收益150%+!今年的趙詣能否複製劉格菘傳奇?
    在歲末行情的跌宕起伏中,基金業績榜單也是一天一個樣。截至12月21日,年內「翻倍基」已高達50隻,暫列第一的農銀工業4.0混合收益甚至已超過153%。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趙詣的另兩隻基金——農銀新能源主題混合、農銀研究精選混合目前分列榜單的二、三位,幾乎復刻了去年劉格菘奪冠時的情景。  「翻倍基」數量急速增加  12月21日,光伏板塊的的大漲,將不少基金送入翻倍基的行列。
  • 餘額寶收益腰砍!還值得託付嗎?
    這個屌絲理財神器去年的規模達到了驚人的1.58億,相比2016年底幾乎翻倍。消息一出,大家都在說:央媽根本阻擋不了馬雲的步伐。近日,更有報告披露顯示,作為餘額寶的基金經理—天弘基金,2018年上半年收入為57.24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淨利潤17.51億元,同比增長近60%。
  • 要去追高嗎?又到了牛市中該買新基還是老基的環節!
    今天就跟大家分析下,目前要不要買這些新基金,要不要去追「冠軍基」、「翻倍基」。02 爆款基金魔咒其實,A股素來有著「爆款基金魔咒」之說,如果公募基金新發份額達到高點或者頻繁出現新成立基金募集破百億,那麼往往可能是短期市場的高點。
  • 長期持有收益較大,但現在的債券基金還能拿著嗎?
    收益率如下:其中只有金鷹鑫日享A和C這兩隻基金是虧的,其他都多少有賺。(如果剛好是4月底或者5月初買的,那就真的是運氣太不好正好趕上了這波回調)我統計了一下,54天以來,43隻債基組合的綜合收益率在0.57%,這個收益率不說別的,放在全網很多穩健型組合裡比一比,排名是進前5名的。不過,我算了一下年化才3.42%,可能比一些銀行理財要差一些。
  • 新基金開年發行火爆!買了「股巨基」,收益就能好?
    2021年A股開門紅,基金髮行市場上百億爆款基金層出不窮,給市場帶來千億級增量,引發開年的基金投資熱潮,多隻「日光基」湧現,基金一度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單。 但是,「股巨基」不斷湧現,管理規模陡增,收益能有保障嗎?基金公司做大規模,是看好收益業績?還是瞄準你的管理費呢?
  • 買基金真的能賺到錢嗎?一文告訴你買了基金能獲得的收益是多少?
    最近有很多朋友在問基金賺錢的相關事宜,比如基金真的能賺到錢嗎?基金1000塊一天賺多少?其實呢,這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問題,接下來一起跟隨老妹來看看最新情況吧。一、 什麼是基金?在哪能買到?賺取的收益都是我們投資者的,但是不管是否能獲得收益,獲得多少收益,我們都要支付給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佣金。基金購買的渠道還挺多的,比如各基金公司自己的官網渠道:APP、小程序等;或者第三方公司代銷基金產品,比如度小滿理財APP、京東金融APP、天天基金網APP;另外還可以在銀行渠道購買,比如各大銀行APP、網上銀行等。
  • 一年四隻翻倍基 中信保誠打造細分賽道精品基金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記者 陸海晴)2020年公募基金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年內80多隻主動權益基金翻倍。Wind數據顯示,這些翻倍基分布在38家基金公司,中信保誠基金擁有其中的4隻,就翻倍基數量而言,位居行業第3。
  • 1000元基金一天能賺多少 基金收益計算方法
    在投資理財時很多人會選擇基金,買入後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那麼基金1000塊一天賺多少呢?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讓你在購買基金時特別注意。  基金1000塊一天賺多少沒有確定的數字,由於基金的種類比較多,如果買入高風險的基金產品還有可能賠錢。
  • 熱門指數基金收益排行榜 行業板塊基金收益排行一覽表
    10月9日最新指數寶估值播報來啦,低估指數基金不容錯過。指數基金具有永續性、被動性、平均性等特點,中國市場指數基金適合進行定投。>今日兩市現報復性反彈,三大指數集體跳空高開一路震蕩上行,假期之間外圍市場穩中有進為A股製造了難得的反彈環境,個股呈現補漲態勢,創業板漲幅超3.5%。
  • 嘉實基金譚麗:兩年四隻基金收益翻倍背後的價值麗人
    通過19年A、H股投研歷練,譚麗對價值投資方法論運用日臻成熟,並獲權威機構認可,在招商證券發布的《中國公募權益基金經理風格核心池(第二期)》中,譚麗被認為是價值風格基金經理的典型代表之一。
  • 不同類型的債基風險和收益水平差異很大 債券基金那麼多該怎麼選?
    原來,他買的是可轉債基金。所以在挑選債券型基金前,我們也先搞清楚債券型基金內部的不同分類。分類標準有不少,有按照股票倉位分,有按照債券品種來分的,還有主動被動來分,我們不細說所有的類型,只簡單介紹最常見的三類,分別是純債基金、二級債基和可轉債基金。純債基金,顧名思義是100%投資於債券,風險較低。二級債基有80%資金用於投資債券,還有20%可投資股票。
  • 炒股不如買基再度上演 萬家基金20隻主動權益基金年內收益超50%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不足半個月時間,從年內基金戰績看,相比主流股指,「炒股不如買基」再度上演。其中萬家基金憑藉較強的投研能力,旗下基金收益頗豐。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公司旗下有20隻主動權益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50%,其中還有8隻基金業績超過70%。從年內整體市場來看,基金展現良好的賺錢能力。
  • 封閉式基金值得買嗎?
    然而,今年發行的新基中,類封閉式只佔了不到1/5,實在稱不上主流。但為什麼,少數反而宣傳的分量更足呢?這就要說到,基金界不為人知的內幕——買一隻基金,要交的費用裡,有「投資交易費」和「基金運作費」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