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亮相!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2020-12-15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嫦娥五號翩然起飛告別月球,「織物版」五星紅旗驚豔亮相

【環球時報記者劉揚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林日環球時報特約記者任重】北京時間3日晚11時1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圓滿完成48小時工作任務後,不負眾望實現高難度的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順利飛離月球表面。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還首次在月球上成功展示了一面真實材料製作的「織物版」五星紅旗。「從早期幾次嫦娥任務到最近的這次,你可以看到中國人用非常系統性、一步接一步的方式來增加他們的太空探索能力,」歐洲航天局人類和機器人探索專家卡蓬特點讚說,「嫦娥五號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我認為他們想要做的事情非常令人著迷。」與此同時,嫦娥五號的表現也引起一些國家的「警惕」。「中國希望未來十年內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駐人基地,以便進一步探索外太空,」美國《華爾街日報》警告說,「中國在月球上的任何永久存在都可能改寫全球太空秩序。」而北京大學天文系主任吳學兵教授3日在接受香港《南華早報》採訪時強調,「我們必須清楚,中國在許多領域(包括太空)仍落後於美國,但我們希望有一天能趕上來」。

中國航天科工國旗展示系統設計團隊開展技術研討

月面起飛不簡單

嫦娥五號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球,由於這次沒有在月球過夜的計劃,所以科學家們並沒有給嫦娥置備抵禦寒夜的「棉衣」。為避免極端寒冷環境,嫦娥五號必須在月球白天的48小時內,完成採樣和其他科學任務,保證在月球入夜前離開月面。

事實上,嫦娥動作很利索。《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到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工作,嫦娥五號已經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中。也就是說,她已經把約兩公斤的月球「土特產」打好包,可以隨時飛離月面返回地球了。

而嫦娥從月面起飛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長期報導中國航天的餘建斌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本次從月面起飛技術難度非常大,意義也非常重大。「若在地球上發射,有專門的發射塔架,有相隔幾千乃至幾萬公裡的陸地測控站,有海上航天測量船和天上的天鏈衛星。但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以外的月球,如果著陸區域不夠平坦,不可能像調整發射塔架一樣調整著陸器姿勢」。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與嫦娥飛離月面一同「官宣」的還有另一個重磅消息——中國首次在月球上成功展示「織物版」五星紅旗。點火起飛前,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以及上升器與著陸器的解鎖分離。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照片中嫦娥手中的國旗在陽光照耀下,月球上的一抹「中國紅」格外鮮豔。由於宇宙擁有很強的電磁輻射,以及月球表面有著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等惡劣環境,決定了普通國旗無法在月球上使用,而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展示的國旗採用噴塗方式不同,嫦娥五號國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幟。

嫦娥回家還要十幾天

點火起飛後,嫦娥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3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接下來將迎來驚心動魄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時刻,屆時上升器將與在月球軌道上等待的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軌返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據專家介紹,樣本順利轉移的前提就是兩者的精準對接,然而,兩個太空飛行器的交會對接,好比在浩瀚太空中「穿針引線」,難度很大。如果採取觸碰式對接,一旦控制不好,上升器可能被「撞飛」。因此兩者的對接將採用「摟緊」方式,類似雙臂拉住對方隨後收緊。這種方式對精度要求也極高,達到釐米級。

當返回器「吞入」樣品、扣上蓋子,軌返組合體就可以與上升器分離,踏上回家之路了。根據任務計劃,軌返組合體將在預定時機加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飛行至地球約5000公裡高度時,軌道器和返回器再次進行分離,返回器以半彈道、跳躍式返回地球,距離地面10公裡高度時,返回器將開傘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著陸區域。地面搜索回收力量在兩天內完成回收。嫦娥五號從11月24日發射到完成地面回收,整個過程預計歷時23天左右。

世界為嫦娥五號點讚

新加坡《聯合早報》3日稱,對於這次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表面,俄羅斯與美國都表達了祝賀。這將是繼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之後,時隔44年人類再次從月面帶回月球樣本,不過,蘇聯當年從月球只帶回了少於200克樣本。而至今,美國仍是唯一成功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

美國「太空」網站報導了這次探月活動的全過程,稱嫦娥五號在著陸後幾個小時內就開始收集樣本,既從月球表面又鑽進月球表層挖樣本,以獲取珍貴的科學材料。如果一切順利,科學家們將獲得44年來第一批新的月球樣本,比美國和蘇聯探月項目收集到的樣本年輕數十億年。英國廣播公司(BBC)3日稱,嫦娥五號是中國登月工程中「裡程碑」式的步驟。阿波羅號和蘇聯項目帶回的樣本在過去為我們了解月球起到了關鍵作用,這次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巖石據稱不會超過12億至13億年,這將提供更多數據點。中國地質大學行星地質學家肖龍對美國《自然》雜誌表示,中國收集的這些樣本可能「改寫月球的歷史」。之前的月球材料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動在35億年前就停止了。

《南華早報》3日稱,對中國來說,嫦娥五號是一個高風險任務,因為許多新技術都是第一次使用。首先,時間會很緊。因為飛船只有一個太陽能電池,所以它必須在漫長寒冷的夜晚來臨之前的48小時完成所有任務。此外,嫦娥五號是中國迄今為止高度最高的太空飛行器,降落在不平坦表面上更容易碰撞、傾覆。而《紐約時報》稱,中國從嫦娥五號的發射到向月球軌道飛行的全過程都由國家電視臺直播,包括裝在火箭上的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這樣的直播表明中國對本國太空計劃的信心在增強。

太空應少些競爭,多些合作

「中國目前正在追趕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太空安全項目總監哈裡森對「美國之音」說,「美國不僅對月球進行了探測,還把人類送上月球並返回地球,並帶回了月球巖石的樣本。中國在這方面正在追趕,但他們仍然沒有達到美國在空間技術方面的水平。」

但「警惕」的聲音也不少。BBC稱,就在中國探月工程取得重大進展的當天,北約發布報告強調中國的挑戰在增加,建議北約要對中國的太空活動形成威懾。《華爾街日報》說,中國在月球上的任何永久存在都可能改寫全球太空秩序。一定程度上出於對中國行動的關注,美國總統川普去年宣布成立太空司令部來協調各類活動,並成立了一支隸屬空軍的太空軍部隊。

《南華早報》3日評論稱,太空探索充滿了戲劇性。就在中國嫦娥五號著陸月球開始收集月球巖石樣本的當天,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射電望遠鏡坍塌了,該天文臺是美國徵服太空雄心的象徵。對一些人來說,這兩件事具有象徵意義。中國政府對太空項目的資金不斷增加;而阿雷西博天文臺多年來一直在苦苦掙扎,並被華盛頓削減了預算。

美聯社3日的報導稱,中國未來有載人任務和機器人任務,包括可能建立一個永久性研究基地,目前沒有公布時間表或其他細節。最新的飛行包括與歐洲航天局的合作,後者正在幫助從地球上監測這項任務。與上世紀60年代的美蘇太空競賽相比,中國的太空計劃進展得更為謹慎,當時的太空競賽以死亡和失敗給人留下深刻印象。2003年,中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將太空人送入軌道的國家。2011年,中國發射了一個臨時空間站,2016年又發射了第二個。今年7月中國發射的「天問一號」攜帶著陸器和探測車前往火星尋找水源。

「預計中美太空競爭將會加劇」,《南華早報》稱,中國將很快開始建設一個完整的空間站,在火星上著陸探測車,並邀請其他國家共同建設一個月球機器人基地。美國則計劃在2024年前發射巨型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測試一種新型重型火箭,並將一名女太空人送上月球,前提是當選總統拜登的新政府堅持現有計劃。「很難說最後誰會贏,」吳學兵說,「但如果中國和美國能夠攜手合作,這將是人類的勝利。」

相關焦點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可不簡單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可不簡單 2020-12-04 13:01:39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 在月球亮相的這面「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這是繼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完美互拍實現中國國旗首次亮相月球,和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國旗帶向月球背面後,我國國旗又一次在月球表面的成功展示,也讓中國探測器在月球上再次打上「中國標識」。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超1年精心選材,試驗嚴上加嚴
    這是繼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完美互拍實現中國國旗首次亮相月球,和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國旗帶向月球背面後,我國國旗又一次在月球表面的成功展示,也讓中國探測器在月球上再次打上「中國標識」。更令人驕傲的是,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的國旗採用噴塗方式不同, 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亮出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織物版」旗幟。
  • 第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閃耀月球,這面國旗不簡單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完美互拍,實現中國國旗首次亮相月球;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國旗帶向月球背面。2020年12月3日,我國國旗又一次在月球表面的成功展示,也讓中國探測器在月球上再次打上「中國標識」。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選材時間超1年 重量只有1公斤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五星紅旗展開,這是中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這面閃耀月球的五星紅旗重量只有1公斤,在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下仍能「保持本色」。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點火起飛前,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以及上升器、著陸器的解鎖分離。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 「獨立展示」。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 「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
  • 月球上亮出五星紅旗 這面「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成功著陸後,點火起飛前,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徐徐展開。嫦娥五號發射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意義重大。此次五星紅旗在月球亮相,給全國人民帶來巨大鼓舞。據悉,月面國旗展示系統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由月面國旗、壓緊釋放裝置、展開機構三部分組成,長約半米。
  • 月球上亮出五星紅旗 這面「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此次五星紅旗在月球亮相,給全國人民帶來巨大鼓舞。據悉,月面國旗展示系統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由月面國旗、壓緊釋放裝置、展開機構三部分組成,長約半米。系統在摺疊狀態下隨探測器升空,著陸月球後按照指令解鎖打開。由於國旗展示系統布置在嫦娥五號著陸器艙外,熱環境、空間環境等條件惡劣,需採取多種環境適應性措施確保其正常工作。
  • 月球上升「織物版」五星紅旗,背後是硬科技支撐
    嫦娥五號登月堪稱一部現實版的大片,這部驚心動魄的大片背後,是全方位硬科技和軟科技的支撐。  一張「五星紅旗亮相月球」的圖片,刷屏了網絡。而在點火起飛前,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攜帶的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成功展開。  月球這抹「中國紅」,必將記入史冊  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也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國旗又一次在月球亮相。相比嫦娥三號、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噴塗的國旗,嫦娥五號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幟。據回傳影像顯示,五星紅旗在陽光照耀下,「中國紅」格外鮮豔。
  • 月球「織物版」國旗彰顯中國紡織力量
    這面閃耀月球的五星紅旗重量只有1公斤,在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下仍能「保持本色」,她彰顯著中國的紡織力量。  「由於月球表面電磁輻射強,環境惡劣,溫差可達正負150攝氏度,普通五星紅旗在月球上無法使用。我們通過試驗發現,如果把地球上使用的國旗放在月球上,它的顏色在很短時間內就會褪色、串色,甚至分解。」
  • 人類登月史證明,在月球上展開的第一面「織物版」旗幟是中國國旗
    月球上展開的人類第一面「織物版」國旗1969年7月16日,美國人阿姆斯特朗將美國國旗插在了月球表面,成為人類第一面飄揚在月球的旗幟。但是,數十年來,這面在月球飄揚的旗幟一直被人們廣泛質疑。2020年12月3日,孤獨但並不寂寞的月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嫦娥五號將人類的第一面「織物版」國旗在月球鏗鏘展開。
  • 月球亮相的國旗有什麼高科技?正負150℃下不褪色
    月球亮相的國旗有什麼高科技?「嫦娥五號」國旗展示系統在月面成功打開模擬圖【月球亮相的國旗有什麼高科技,月球上的美國國旗怎麼樣了】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遊樂設備材質同樣很重要
    這次嫦娥五號帶到月球的五星紅旗採用了某種新型複合材料,讓國旗不褪色,不串色、不變形。一個好的材質對於一個產品的耐久性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遊樂設備來說不褪色,不串色,不變形同樣很重要,只不過這三樣都是最基本的,在這之上更重要的是堅固耐用,以及細節圓潤無菱角。安全是遊樂設備最重要的因素。
  • 熾熱的紅燦爛的黃 我是月球上第一面織物五星紅旗
    當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面起飛,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的時候,我留下來了!我是誰?我是月球上第一面織物五星紅旗。和嫦娥三號... 當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面起飛,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的時候,我留下來了!我是誰?
  • 又一喜訊傳來,中國五星紅旗首次亮相月球表面,這面國旗可不簡單!
    五星紅旗出現在眾人面前 當科研團隊將數據處理以及接收之後,中國對外公開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展示中國國旗的照片,此前中國的嫦娥三號以及四號都讓月球表面多了一面五星國旗
  • 又一喜訊傳來,中國五星紅旗首次亮相月球表面,這面國旗可不簡單
    文案:燁華編輯:俊熙對於中國航天事業而言近期又有一重大突破,那就是嫦娥五號發射成功,目前已經進入月球開始採集月球表面土壤工作。五星紅旗出現在眾人面前當科研團隊將數據處理以及接收之後,中國對外公開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展示中國國旗的照片,此前中國的嫦娥三號以及四號都讓月球表面多了一面五星國旗。又一喜訊傳來,中國五星紅旗首次亮相月球表面。
  • 中國國旗亮相月球的背後:選材超過1年,正負150℃下均不褪色
    繼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五星紅旗也再次亮相月球,為其再一次打上「中國標識」。本次亮相的國旗,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上採用噴繪方式製作的國旗可不一樣,而是一面真正的旗幟,在正負150℃下都能安全生存,不褪色,不變形,不分解,選材之精也是令人瞠目結舌。
  • 嫦娥五號月面展示國旗武漢紡大研製,為首面到訪月球的織物國旗
    楚天都市報12月4日訊(記者 張屏 通訊員 劉戈 曹根陽 王運利 彭陽慈航)12月3日23時10分,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上升器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返航之際,著陸器成功在月面展開了它所攜帶的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
  • 新聞背後|選材1年,正負150℃下不褪色,嫦娥五號上的「織物版」國旗...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在完成採樣任務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攜帶的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
  • 美國國旗在月球飄揚,為何我國不在月球插國旗?原因令人深思!
    雖然如今很多的發達國家都已經進入了航天時代,但是自從人類在1969年登陸月球後,似乎月球已經被我們所遺忘了,在月球上飄揚的仍是美國阿波羅計劃中所放的國旗,在嫦娥5號成功登月後,我國的國旗也在月球表面成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