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火箭隊休賽季引援隨著前幾日威少與沃爾的交易落下帷幕,火箭在得到沃爾的基礎上獲得一個未來首輪籤。與此同時,這也引發了火箭球迷的激烈討論,很多人紛紛認為這筆交易是火箭重建的重要標誌。因為大部分人都認為火箭隊的目的只是為了那個選秀權,對於大傷後全明星後衛沃爾的即戰力並沒有任何期待,認為球隊的競爭力在下降。而且通過前面伍德交易也帶來了選秀權,都篤定的認為火箭準備徹底重建了,甩賣哈登也只是時間問題。
確實,火箭在交易中換來了一些選秀權,表面上看確實是重建的資本。但是我個人認為火箭在兩手打算。顯然目前重建是不容易實現的,第一火箭自己的未來選秀權基本透支,第二哈登的能力還在,交易價值巨大不愁出手,第三作為建隊基石的年輕球員還沒有出現。這些都讓火箭在目前難以重建。
正因為如此,火箭新賽季陣容的合理化和球隊的化學反應是火箭是否徹底重建的核心,如果球隊打出很棒的競爭力,球隊有進一步的希望,賽季中期是可以通過此前得到的選秀權運作補強的,反之哈登可能在賽季中期或者賽季結束被交易換取新的年輕建隊基石和未來選秀權,宣布正式重建。
回顧休賽季球隊的一系列引援和交易,你可以發現火箭隊在進行從內到外的改變,而且無不透露著兩手打算的建隊理念。
從德安東尼離任到塞拉斯教練的確認,正式宣告火箭幾年來魔球理論體系的結束。
第一步火箭補充內線短板:交易考文頓,先籤後換得到伍德和未來的選秀權,儘管考文頓是頂級3d,但是得分穩定性是無法和真正的內線相比的,戰術定位和功能性也差的多。火箭在補強內線得分點的同時,同樣兼顧了選秀權的積累。考辛斯的到來也豐富了內線打法和板凳厚度。可以期待的是火箭內線的補強,使火箭的戰術打法趨於合理有效,進攻火力理論上是提高了。
第二步火箭交易威少:儘管威少的個人能力是炸裂無比的,但是無奈的是威少和火箭陣容的化學反應是不夠充分的,加上傷病因素,無法提供穩定高效的火力。賽季中期為了威少最大程度的發揮內線衝擊力,火箭不惜交易了卡佩拉換取內線空間,值得肯定的是威少在健康狀態下衝擊內線是相對高效的,加上哈登的內線突破兩個人把內線的劣勢無限縮小了,加上哈登和幾個射手的三分火力,所以球隊的常規賽勝率依然是不錯。但是當季後賽威少身體狀態不好內線攻擊失誤增多的時候,加上沒有中鋒的火箭隊籃板球將會處於劣勢,內線對抗時體力也是問題,這些失誤有可能就被對手轉化成得分了。而且外線投射又是威少一直以來的短板,這使的威少整體得分效率低下。顯然不要內線是一把雙刃劍,成就了籃下猛威少,也把投射疲軟的威少無限放大。尤其是威少作為球隊最重要的兩個得分點之一,是擁有大量的球權的,再加上無中鋒少了一個進攻點,威少的得失分顯得太重要了。你一直進球就大概率贏球,你一直打鐵基本上就是獨木難支了。雖然任何球隊手握無限開火權的球星容錯率都是不高的,但是作為無中鋒陣容的火箭隊威少容錯率是太低了。這一切也都證明火箭的畸形陣容是失敗的,光靠威少是無法保證每一場都能彌補內線得分的,所以在交易得到伍德後,威少的離開已經是倒計時了,首先威少衝擊內線的作用就會削弱,隨之而來的球隊整體戰術打法也會改變,交易威少是情理之中。
第三步火箭得到沃爾和選秀權:顯然選秀權是日後的重建資本。沃爾目前是相比較而言可以得到的後衛最優解,因為威少的交易價值真的不高。沃爾有著東部第一控衛的稱號,在傳導球組織進攻方面是優於威少不少的,顯然如果沃爾沒有傷病進攻也是犀利有效的。和大部分人一樣我也在擔心沃爾的進攻能力還有多少,值得慶幸的是沃爾還算年輕一點,跟腱也只是撕裂,並沒有完全斷裂,只是運動速度肯定會打折的,我想八折還是有的,只要改變球風,投射能力上來了加上組織能力和大局觀,還是一名很不錯的控衛。沃爾的傳球能力加上球隊的幾大射手和內線支柱,球隊打出的整體效果應該會比威少一個人運球衝內線舒服的多。同時也可以解放戈登,上個賽季戈登很多時候都頂小前鋒的位置,體力都用在了防守,外線三分難以穩定,沃爾來了,戈登可以重回第六人穩定發揮。整體來看如果沃爾保持健康和一定的能力對於球隊整體是利好的。
第四步火箭籤約潛力球員:首先是為了淘寶刮彩票,可以提供陣容板凳厚度,同時無疑也是為了日後培養一些建隊的潛力球員。
總體來說,火箭陣容在這個賽季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僅換了主教練,也讓陣容進一步的合理化。在當家球星哈登選擇繼續徵戰新賽季後,火箭還是具備不錯的即戰力和競爭力的。如果球隊新賽季打出不錯表現,哈登有可能回心轉意,火箭再選擇繼續補強,在西部依然是頂級強隊的競爭者。畢竟哈登只是想拿冠軍,如果火箭重回巔峰,他沒有理由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