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是導致焦慮症的誘因之一

2021-01-19 天津聖安精神心理

昨晚,有位朋友留言道:

「每天好像也沒做很多事情,但下班回到家總覺得很累。就連周末在家休息一天也緩不過來。

現在醒來很少覺得自己『煥然一新』,反而覺得全身緊張、沉重。」

想必這位朋友的困擾不是特例,也許在座的各位也都有曾體驗過。

因為最近這幾個月可謂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時期,畢竟一個公休假都沒有。

每天機械式地上班、下班,如此循環往復就難免會讓人心累、壓抑以及充滿緊繃感。

有些人為了讓自己不在緊張感中入睡,甚至會求助於鎮定類的藥物。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我們會那麼累,以及該如何讓自己正確地放鬆。

01.

為什麼你總是處於緊繃狀態?

現在,閉上眼感受一下,你的身體部位是不是感到僵硬、緊張?

比如脖子和胸口發緊、頭疼、心慌等等;

同時,你可能感覺情緒很煩躁、緊張,或者即使手頭沒有事情要做,卻還是提防新的問題出現?

如果你符合以上的描述,就說明你正處於緊繃的狀態下。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緊繃呢?

1. 緊繃感,源於過度消耗了能量

即使表面上沒有大幅度運動,人體內依然存在許多張力,會持續不斷地消耗能量。

在人體察覺不到的地方,我們的肌肉也不斷地在使用能量。

人體有兩部分肌肉,隨意肌和不隨意肌肉。

隨意肌指的是能隨著我們意志運動的肌肉,比如你的手臂可以根據你的想法,抬起箱子。

而後者則是不隨意志控制的肌肉,比如不論你是不是願意,你的心臟肌肉總是在運動;情緒緊張時,你的消化系統肌肉的蠕動會降低等等。

所以,有時儘管你上班時坐了一天,但也依然會覺得精疲力盡,因為你沒有察覺到:

自己的情緒與所面對的任務,一直催促著體內的肌肉去耗能。

2.長期緊繃的壞處與放鬆的好處

長期緊繃除了會導致生理疾病,比如高血壓、心臟病外,還會誘發例如焦慮症等心理疾病。

而且,長期緊繃會造成「緊繃的惡性循環」,使得你越來越容易緊張。

而打破惡性循環的關鍵,不是在經過長期緊繃後度假,因為在這時,長期緊繃很有可能已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人們需要做的是,當自己陷入緊繃的狀態時,就要做到及時的放鬆。

研究人類表現的學者提出了一個公式:「緊繃+放鬆=成長」。

他認為,如果缺乏放鬆,人們就很難以自我提升。

02.

那麼,什麼又是放鬆的狀態?

簡單來說,所謂放鬆,就是「既不激動也沒有不安的狀態」。

在放鬆的狀態下,人們處於低緊張水平,沒有憤怒、恐懼和焦慮造成的喚起;與此相反,人們往往有種平靜的欣悅感。

研究焦慮的心理學家列出了具體的放鬆標誌,如果你有類似的感受或者現象,那說明你可能處於放鬆狀態:

心率減緩呼吸減緩血壓降低骨骼肌緊張減少新陳代謝降低分析性思考降低

03.

該如何讓自己進入放鬆狀態?

在上文中提到,長時間緊繃後給自己放長假,也很難恢復緊繃帶來的損傷。

如果想避免長期緊繃帶來的傷害,正確的做法是在緊繃早期就開始放鬆。

今天我們在文中教大家的,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見縫插針地放鬆。

工作間隙的小睡

研究建議人們可以在午休期間進行15~30分鐘的小睡,可以有效地提升記憶力,並且能清空大腦、為之後接觸新的信息作準備。

但時間不宜過長,如果超過30分鐘,人們負責決策的腦區活動會開始減弱,等醒來後,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恢復到應有的興奮水平。

社交放鬆

不是所有的社交都能讓人放鬆,你需要選對社交的對象。

建議放鬆時,找自己最信任、熟悉的朋友們,和他們聚在一起。有時你們不必一直聊天,即使呆在一個空間裡也會有放鬆和安撫的效果。

如果你們想要聊天,注意不要談論工作等會讓你緊張的內容。

緩解你的心理負擔

有的人難以進入放鬆的狀態,是因為來源於情感、家庭、親子之間的矛盾。

這些瑣事就像是一塊大石頭一樣,壓在人們的心頭。

所以,先要妥善地處理好這些讓你心亂的負擔,而不是火上澆油。

希望看完今天的文章後,大家都能及時地用這些小技巧,避免過度緊繃。

相關焦點

  • 情緒緊張,胸悶氣短,可能是焦慮症的表現,5招或能緩解焦慮症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壓力增大,人們每天都要為各種事情焦慮,憂愁,使心情不佳,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嚴重的還有可能患上焦慮症。另外,焦慮症還受到遺傳因素,性格的影響,比如有些人比較自卑,沒有自信,膽小怕事,在工作上遇到挫折時很容易緊張,或者在公司受到不公平待遇時,感到委屈,不滿,這些都很容易誘發焦慮症。有很多人出現了焦慮症而不自知,因為他們對焦慮症沒有太多的了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焦慮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 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心煩心慌、莫名擔憂,很可能是患上焦慮症
    對於焦慮症患者來說可以怎樣及時的走出焦慮症困擾是至關重要的,而想要早點擺脫焦慮症的困擾就需要患者儘早的接受治療,要想對焦慮症舉行有用的治療還必要患者對自身的發病緣故有清楚的了解才行,治療焦慮症需要在弄明焦慮症發病的原因下驚醒治療才會取得較好的結果,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
  • 一些你未曾察覺,卻導致失眠的誘因
    雖然最佳睡眠時間是因人而異的,但是這個平均時間依然證明了,有很多人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並且失眠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問題,越來越多的在年輕人中發生。我們都知道現代生活的壓力,和一些不良的習慣,是絕大多數人失眠的主要原因,但是除了這些外,還有很多的幫兇,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失眠誘因。
  • 焦慮症治癒有沒有達到發病前狀態的 精神緊張焦慮症簡單偏方
    焦慮症自我調節焦慮症是社會上一種常見的心理情緒狀態。一般由外界環境或自我心理的不良因素引發,對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焦慮症患者常常於這些症狀相伴:失眠多夢、憂心煩躁、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不自信等等現象,為了治療焦慮症醫學界採取了很多辦法,焦慮症的自我治療方法卓有成效,小編為你介紹一些焦慮症的自我治療方法:焦慮症的自我治療方法1。增加自信自信是治癒神經焦慮症的必要前提。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誇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和恐懼。
  • 廣州失眠焦慮症醫院 焦慮症病因有哪些
    廣州失眠焦慮症醫院 焦慮症病因有哪些?這些原因導致焦慮症   1.環境誘因  在眾多誘發焦慮症的原因中大因素就是環境。令人感到有壓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誘發焦慮症,比方說喪偶(尤其老年喪偶,幾乎八、九成的人會得病)、離婚、丟掉工作、財務危機、失去健康等。
  • 【焦慮測試】焦慮症從輕到重分4個層次,程度越深對身體損害越大!
    長期焦慮損害身心健康 01 導致胸悶、失眠等症狀人體染色體末端有個「帽子」,叫做端粒,隨著年齡增長,端粒會逐漸縮短,導致細胞壽命變短。 該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染色體的端粒長度明顯短於正常人,這主要與體內抗壓系統紊亂有關。 一方面是因為長期壓力會觸發自由基釋放,導致細胞遭到破壞;另一方面焦慮會導致睡眠質量差、思慮過多,從而出現脫髮、白髮、皮膚彈性差、皺紋早生等早衰表現。
  • 焦慮就是焦慮症嗎?如有這4種情況,提示焦慮症嚴重,及時調整
    這如今年因新冠肺炎而患上焦慮症的患者,會因為這病毒從而見到任何事物都覺得會存在病毒的情況,一天到晚家裡消毒幾次,甚至十幾次,總是失眠不安,而且出現這情況的時間一般比較長,多持續長達3個月以上。所以說焦慮並不等同於焦慮症,要注意區別。不過要注意,如果出現焦慮時,不注意調整自己的心理,待續時間長,有可能會不斷加重,從而導致焦慮症的發生。
  • 長期失眠很苦惱?誘因揪出來了,為了健康,花時間看看吧
    失眠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被受困擾的事情,甚至有些人長期處於失眠的痛苦之下,得不到改善就會消磨人的意志力,甚至會拖垮人的身體。之所以出現失眠的情況,與你自身的原因有密切的聯繫,所以一定要從根源上進行解決,才有助於呵護身體降低身體病變的風險。長期失眠很苦惱?
  • 《焦慮症的自救》關於焦慮症,你需要懂得3個原因和4個康復技巧
    也就是說,患者對自己受到輕微壓力的反應方式變得敏感,例如會感到恐慌、虛弱、心悸等,以至於他一直處於這些恐懼的感覺當中,他會害怕自己無法應對這些壓力反應,會害怕自己當眾出醜。所以,這類患者會讓自己蜷縮在自己的舒適區中。
  • 總是睡不著,長期失眠危害大,失眠哪個醫院看得好?
    核心提示:如果出現失眠症,身體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腦部神經就會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身體其他的機能也會處於運轉中,很容易給精神帶來壓力,以及出現急躁、失望、自卑等負面的情緒,長期下來失眠者甚至還會出現抑鬱和焦慮症狀,如此循環,失眠症也會不斷的增加,不僅失眠者情緒崩潰,對於周圍的親朋好友也會產生消極影響。
  • 這4個「誘因」,請及時避開,可能很多人不自知
    其實這與日常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以下幾個誘因,希望你能夠及時避開,或許可以避免脫髮的情況產生。頭髮一掉一大把?這4個「誘因」,請及時避開,可能很多人不自知營養不良。可能對於一些減肥期的女性朋友來說,存在偏食的情況,再加上平時為了減肥,會選擇節食的方式。
  • 新突破:大腦膝下前扣帶皮層可能是導致抑鬱、焦慮症的病因之一
    儘管抑鬱症和焦慮症影響著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人,但我們對它們仍然知之甚少。事實上,我們還不完全了解哪些大腦區域與抑鬱症和焦慮症有關,以及不同症狀的人之間的大腦差異。了解這些差異是如何或為什麼發生的,這對於開發更好的治療方法至關重要。
  • 焦慮症有哪些明顯的症狀?應該如何治療
    焦慮症是當代社會特別常見的精神障礙。焦慮是一種令人不愉快且痛苦的情緒狀態,伴有身體不適。其中婦女的發病率高於男性。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城市人口中,約有4.1%至6.6%的人在一生中會遭受不同程度的焦慮症狀。
  • 多次告誡:若身體有這6種異象,或是「焦慮症」的前兆,切莫大意
    但是,長此以往的話,就會導致自新的身心處於異常疲憊的狀態,也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時間過長的話,也會導致心情過於焦慮,從而患上輕度焦慮症,影響到自身的心理健康,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適當的調節內心。入睡困難。
  • 心理疾病產生的十大誘因
    長期過度緊張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可能使人產生精神病變。 他們中的很多人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時的調適,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焦慮不安、精神抑鬱等症狀,重則誘發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從生理角度講,一個人的精神如果總是高度緊張的話,會造成內分泌功能失調及免疫力下降,易產生各種身心疾病,甚至會導致「過勞死」。 三、對網絡的依賴心理
  • 罐叔愛灌輸:教師都有焦慮症?關於焦慮症那些事兒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焦慮情緒,適度的焦慮情緒有助於我們進入最佳狀態,比如考試,體育比賽,或者遇到危險時警覺性更高,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 但是當這種焦慮情緒超過一定的度,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強烈的痛苦時,就有可能是焦慮症了。
  • 焦慮症的軀體症狀的嚴重程度 重度焦慮症身體症狀
    焦慮與焦慮症隨著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活中不少人都患上了焦慮症了,雖然這是一種精神疾病,但是它嚴重起來是相當嚴重的,會威脅到大家的性命的。相信很多焦慮症的患者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疾病,想了解具體的原因接著往下看。
  • 臨近高考「考試焦慮症」增多 家長過度期待亦是誘因之一
    南都記者從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了解到,最近一段時間,到心理科求診的高中生數量有明顯上升,「他們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考試焦慮症』。」針對備考期間考生們在心理方面容易出現的各種問題,專家給出了應對方法。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心理科主任醫師汪玲華表示,一般來說,敏感、內向、過於追求完美的孩子更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除此以外,她還提到,家長的過度期待是導致孩子焦慮的重要原因,「如果父母過於注重考試結果,孩子焦慮程度會上升。」楊思淵也認為,孩子的焦慮不只來自於自身的需求,大部分來源於周邊環境,很多家長從小就會教育孩子:「清華北大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你一定要努力學習考第一,以後去讀。」
  • 有慢性疼痛問題的人,身體長期處於缺水狀態 專家教您怎樣修復!
    雖然我們有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喝下過多的水,但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每個人其實都一直處於飲水量過少的狀態。 從筋膜的觀點來看,如果你有慢性疼痛的問題,你的筋膜就會有沾黏的問題。如果筋膜沾黏,它就會缺水;而當筋膜缺水時,全身也會缺水。我們全身的含水量只要下降2%,就會影響到所有身體系統的表現。大部分有慢性疼痛問題的人,身體也長期處於缺水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