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求兒子每天玩2小時,才給寫作業!原來戶外運動好處這麼多

2020-12-11 醫聯媒體

8月25日,據媒體報導,長沙的羅先生今年46歲,他的9歲兒子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

現今的孩子壓力大,家長壓力更大,家長生怕孩子在學習上被別的同學落下,於是孩子的休息時間也被擠佔得滿滿,不僅要上補習班,還要學習鋼琴、舞蹈、書法、跆拳道……然而這位羅先生確實是家長界的一股清流,每天強制要求戶外玩耍兩小時,讓很多網友不解,這樣做究竟有什麼意義?

別急,下面我們就細數兒童戶外運動到底有多少好處。

1、預防近視

權威數據研究證實,每天2小時、每周10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使青少年的近視發生率降低至少10%。這是因為太陽光的強度比室內光強度高數百倍,而光照越強,多巴胺釋放量越多,能抑制近視的發生發展。所以高強度光照一方面可使瞳孔縮小、景深加深、模糊減少,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抑制近視的作用。

2、促進身高發育

很多家長以為,要長高,單靠補鈣就夠了。實際上要促進鈣質的吸收,維生素D是必不可少的,而日曬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兒童身高發育。此外,讓骨骼承受力量的運動可以提高骨密度,比如跑步、跳繩等運動可以使孩子的骨骼更加結實。因此,經常讓孩子在陽光下跑跑跳跳,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3、防治兒童肥胖

我國第四次營養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全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在近10年間增長了2倍,已達到5300萬。肥胖兒童還容易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引起性發育障礙、個子矮小。肥胖兒童成年後,75%的概率依然體重超標,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到4倍。因此,讓孩子多做戶外運動,可以幫助減輕體重,防治肥胖,對於孩子的健康大有裨益。

4、調節心理發展

先成人,再成才。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無論能力再強也難以在社會上立足。研究發現,運動對兒童心理發展具有積極影響。首先,運動能幫助兒童提升大腦和身體的協調能力,提高專注力。其次,現今兒童承受的學業壓力較大,戶外運動可以讓孩子親近自然,幫助釋放壓力,改善心情。此外,讓兒童多參加團隊型的運動可以培養交流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總而言之,學習成績並不是孩子的全部,健康全面的發展才是從長遠著想,為孩子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家長還是應該鼓勵孩子適當地戶外運動,釋放兒童愛玩的天性。值得注意的是,像羅先生鼓勵兒子進行的皮划艇、野外生存等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戶外運動,一定要有家長和專業人士陪同,畢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相關焦點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 兒童適當運動好處特別多
    可是,有一名家長教育卻很硬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的話,還不讓寫作業。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8月25日據媒體報導,今年46歲的羅格是長沙人,其兒子羅漢今年9歲,最近上了熱搜。那是因為他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
  • 爸爸要求9歲兒子每天玩夠2小時才能寫作業,孩子的成績說明了一切
    開學之後,家長們又開始了和孩子鬥智鬥勇,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日子。為了讓孩子安靜坐在課桌前學習,你們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吧?近日,一位「虎爸」卻反其道而行之,他要求自己9歲的兒子每天必須要在戶外運動2個小時,否則不許做作業!
  • 要求娃每天戶外2小時再寫作業,硬核爸爸:運動更有利身心健康
    暑假馬上結束了,這些天孩子們聽得最多的話恐怕莫過於「該收心了,不要老想著玩啦!」、「不把作業做完不許玩!」——在大多數父母心中作業永遠是先於運動玩耍。可長沙卻有為硬核爸爸反其道而行之:現年46歲的羅格要求9歲的兒子,每天「沒玩夠兩小時,不準寫作業」,只許多玩,不能少玩。如今,他9歲的兒子羅漢已經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爬樹、野外生存等,還在8歲那年成為長沙市第一位獲得美國ACA皮划艇協會技能認證的孩子。
  • 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夠2小時,不達標不準寫作業!
    居然有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必須玩夠2小時???你沒有看錯這是近日在網上引發熱議的一個話題湖南長沙的一位老爸羅格對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因為羅漢十分喜歡水上運動羅格為兒子選的大部分都是與水相關的項目在嘗試皮划艇後羅漢又選擇了漿板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一定要在戶外玩2小時,「讓你玩個夠」成褒義詞
    文/阿鋒記得小時候貪玩,總是在外面玩的忘了回家,然後被老爸找到之後老爸就會大聲責罵:「以後不要回家了,也不要吃飯了,使勁在外面玩,讓你玩個夠」!圖片來源網絡近日,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就是一位爸爸要求兒子每天必須在外面玩夠兩個小時才能回家寫作業,真正的讓「讓你玩個夠」成褒義詞,網友:看看人家的爸爸!
  • 沒做完作業不準玩VS每天戶外必須玩夠兩小時才可以寫作業,哪個好
    沒做完作業不準玩VS每天戶外必須玩夠兩小時才可以寫作業?你沒聽錯居然有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必須玩夠2小時沒有看錯這是近日在網上引發熱議的一個話題湖南長沙的一位老爸羅格對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
  • 運動在前,作業在後,爸爸讓兒子每天戶外2小時,達標才準做作業
    小區的文都媽在群裡轉發了一則信息:「長沙一位9歲男孩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小羅漢說,為保護視力,他的父親要求他每天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溫媽回覆說:「運動在前,作業在後。
  • 硬核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
    硬核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 近日,湖南的一對父子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這位父親名叫羅格,是一名戶外運動教練,兒子的名字叫「硬」,叫羅漢,今年9歲。 這位「硬核虎爸」給兒子訂了一條規矩,那就是每天戶外玩兩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這條規矩著實驚住了不少父母。 畢竟現如今孩子們的升學壓力極大,為了能考一個好學校,許多學生恨不得一天24個小時都撲在課桌前,玩兩個小時?這也太「奢侈」了吧。
  • 硬核爸爸給娃規定:每天不玩夠兩小時不準寫作業!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達標不準寫作業?你沒有看錯這是近日網上引發熱議的一個話題湖南長沙的羅格對9歲的兒子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因為兒子十分喜歡水上運動羅格大部分選擇的項目都是與水相關的在嘗試皮划艇後羅漢又選擇了槳
  • 「虎爸」帶娃:每天須戶外玩滿2小時
    但在長沙,卻有這樣一位「虎爸」羅格,反其道而行之,要求自己9歲的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對於大家口中的「另類教育」,羅格卻有著不同的看法。8月2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這對父子。父親羅格:山野林地讀無字之書「我的本職工作就是戶外教練,兼皮划艇教練,大兒子從2歲開始就跟著我玩戶外。
  • 「虎爸」每天帶娃戶外玩滿2小時能一直堅持下去嗎?
    在長沙,有這樣一位「虎爸」羅格,要求自己9歲的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由於中高考指揮棒的存在,大多數家長普遍只是重視孩子的文化課學習和對升學有幫助的文體才藝。每天不是費盡心思讓孩子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學習、做題,就是送孩子去上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不是很重視孩子的體育鍛鍊,導致青少年體質下滑,小小戴上近視眼鏡。與當今社會這種常見的帶娃模式相比,顯而易見,「虎爸」每天帶娃戶外玩滿2小時才允許寫作業的帶娃模式更科學、更合理一點,也更符合人們心中的期待,值得讚賞。
  • 每天沒有玩夠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長沙一「虎爸」另類帶娃火了!
    這是長沙市民羅格在朋友圈曬出的兒子學習竹漂的小視頻。羅格的兒子叫羅漢,今年9歲,讀小學三年級,竹漂是他在這個暑假學到的一項新技能。近日,一則「戶外沒玩滿2小時不能寫作業」的新聞,獨特的育兒經引發網友熱議。這則新聞的主人公正是羅格、羅漢父子。羅格說相對於分數,自己更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羅漢則說,在他的字典裡從來沒有「補習班」這個詞。
  • 9歲男孩每天運動2小時!父愛雖低沉,總能給孩子新的高度
    但是,有一位爸爸教育方式比較特別,他不要求兒子每天趴在桌子上寫作業,而是必須要在戶外活動2小時,時間不達標不準碰作業。他們的戶外活動不是單純在外面玩,而是教會兒子很多技能,如滑皮艇、爬樹、滑雪、野外生存技能等人。9歲的男孩因長期在戶外活動,皮膚曬得黝黑,連醫生都感到驚奇。男孩平時的成績並不算出色的一類,屬於中等水平。在他的腦海裡,是沒有經歷補習班這個環節的。
  • 西安學生娃每天戶外活動稀缺影響視力 專家:每天戶外2小時
    雙胞胎小宇、小昊(男 7歲)  就讀年級:臨潼鐵路小學一年級  視力狀況:雙眼1.2以上  暑期每天戶外活動時間:2小時以上  上學期間,兩兄弟每周四放學後有兩節額外的英語課(約兩小時),於是他們只能晚上熬夜寫作業,這也意味著當天外出活動的時間沒有了。
  • 運動居然還能對孩子起到這作用,家長得特別關注了!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開學之後,對孩子來說是艱難的,對於父母來說,也是如此。為了和孩子鬥智鬥勇,為了讓孩子能夠安心坐下來學習,想必各位家長都花了不少心思吧!但是近日,一位老爸卻反其道而行,他居然要求自己8歲的孩子,每天必須在戶外運動兩個小時,不然的話不許做作業,這又是什麼個道理?
  • 兒子寫作業拖拉,杭州爸爸脾氣上來一巴掌甩過去:耳鼓膜穿孔
    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起先,許惠明以為是摔傷或者車禍傷什麼的,但小男孩無外表創傷的痕跡,於是就讓家長儘可能地詳細講述病史。
  • 兒子寫作業拖拉,爸爸一巴掌甩過去:耳鼓膜穿孔……
    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父母遲疑幾秒,交流一下眼神,才道出了來龍去脈。原來小男孩今年10歲,前一晚做作業時,家長對小朋友的表現很不滿意,覺得他磨磨蹭蹭。做爸爸的先是喊了幾次,兒子嘴裡應著,一會兒又恢復了原樣。爸爸的火氣一下上來,「本想嚇唬嚇唬,手甩過去,沒想到,兒子頭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加重撞擊力。」
  • 兒子寫作業拖拉,爸爸一巴掌甩過去:耳鼓膜穿孔...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 「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
  • 每天沒有玩夠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長沙虎爸大秀另類帶娃
    長沙的羅格,對9歲的兒子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上午10點半,羅格與兒子羅漢一同來到月湖公園,開始了今天的戶外活動。因為兒子十分喜歡水上運動,羅格大部分選擇的項目都是與水相關的,在嘗試皮划艇後,羅漢又選擇了漿板。
  • 放學後第一件事竟然不是寫作業?做好這幾件事,比寫先作業更重要
    從上小學開始,孩子每天放學後的主要任務是做作業,但每天輔導孩子做作業也成為了家長的任務。很多父母覺得輔導孩子比自己做還難,爸爸媽媽輪番上陣,就盯著孩子做功課,有些孩子比較磨蹭,1個小時的作業能做到2個小時還做不完,孩子沒有課外活動時間,家長也沒有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