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神農架山林20年,陳應松用《森林沉默》為森林立言

2020-12-22 北京日報客戶端

「保護、培育、利用森林資源應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保育結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7月1日,新修訂的《森林法》頒布施行,用法律的形式重申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森林理念。得知這一消息,湖北著名作家、「中國好書」得主陳應松深感欣慰。

近日,陳應松的最新長篇小說《森林沉默》適時出版,這是他深居湖北神農架山林二十年後交出的一份答卷。他說:「我寫了森林和森林裡居住的那些人,等於是把自己躋身進去,作為進入森林的投名狀,這個小說,是要以誠心打動他們。」

賈平凹讀時感覺「就在密林中」

鄂西北邊陲的神農架,相傳是四千年前神農氏遍嘗百草之地,自古秦、楚、中原文化在此交融,與世隔絕,自存宇宙。2000年,陳應松回歸故鄉,開始「神農架系列小說」的創作,「六十歲之前是為別人寫作,而《森林沉默》是為自己寫的,不為任何規矩,不為任何人的想法」。他的文字讓人們慢慢認識到,在現代化之外,竟還有這麼一塊被人遺忘的土地,還有一位作家,執著書寫著人與自然的複雜關係。

「小說依然是我熱衷的高山與森林,但專門寫森林,確是第一次。」與以往著重於人物或動物的作品不同,《森林沉默》包羅萬象。陳應松傾盡積累,用文字創造了一個鳥語花香、百獸奔跑、苔蘚肥厚的世界。全書涉及近百種動植物,包括傳說和神話中的奇珍異獸,以及大量物候、地質、氣象和對森林的想像元素。「雖然是一部長篇小說,但關於森林自然景物的描寫不會低於六分之一。這不是我筆下生花,是森林的豐富資源成就了這些文字。就像詩經之美有植物的功勞一樣,這部小說如果可以成立的話,是書中森林的景物賦予的。」難怪著名作家賈平凹評價,這是他看到「寫森林最好的一本書……讀時感覺我就在密林中,能聞到幽暗潮溼的氣息,能聽到飛禽走獸的響動,枝條蔓草牽扯得手臉生疼啊」。

「我住的地方就在森林邊,我的書桌十多米遠就是原始森林和奔流的山溪。早上窗前白雲飄緲,夜間溪水獅吼一片。」一朝入深山,不覺二十年,陳應松在生活與創作中,一步步站定了自己的「森林立場」。「人類對天空、荒野和自然的遺忘已經很久了,甚至感覺不到遠方森林的生機勃勃。那裡蘊藏著生命的奧秘和命運的答案,人只是生命的一種形式,更多的生命還沒有從森林裡走出來,他們成了最後的堅守者,森林是一塊活化石。」陳應松筆下的森林,蘊藏著人類最強健的基因,連一隻螞蟻、一片落葉也是出類拔萃的。

陳應松在神農架

著名評論家李敬澤在談到《森林沉默》時說:「陳應松欠中國文學一片森林。溫帶的、浩瀚的、確切的、威嚴的、創世和永恆的森林。這是他命裡該寫的,也很可能是只有他能寫的。這一部書現在擺在這裡、橫亙於此,令人屏息,令人沉迷和驚懼。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山林是薄弱的,自然是薄弱的,現在,陳應松還了債,我們有了一片與現代性、與喧囂人事相對峙、相辯駁的森林。」評論家王春林一言以蔽之,「再也別想寫森林了,至少三十年,你也寫不過他了。」而陳應松自己說:「文學的本質是同情,我做的事情,不過是躲在時代的某個角落裡,寫偏遠的故事,偏遠的人生,偏遠的情感」。

陳應松在神農架

透過沉默森林寫城市之病

《森林沉默》猶如一幅楚地「八百裡群山怪嶺」浪漫奇崛的眾生畫卷,為自然立詩,為森林立言。自2019年於《鐘山》雜誌發表以來,已獲「2019長篇小說金榜特別推薦獎」「中國小說學會2019年度長篇小說獎」等,此次譯林出版的單行本為作者全新修訂版。

小說的故事發生咕嚕山區的浩瀚森林裡,那裡奇峰林立、百獸徜徉、萬物生長。祖父蕺老泉、叔叔麻古與猴娃祖孫三代,與世世代代生活於此的山民一樣,艱辛而平靜地過著日子,直到村長帶來機場即將在此破土動工的消息。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從此人聲嘈雜,森林沉默:野獸開始逃難,村莊開始拆遷,河流開始堰塞,森林開始倒下,推土機沉重的履帶將生活了千年萬年的種子和根須埋入地下……於是叔叔麻古和猴娃出走宜昌,去城裡尋找出路,與此同時,女博士花仙老師獨自來到森林,她無法擺脫的抑鬱症與學術圈內的名利糾葛有關。

有人為了生存離開森林,也有人為了救贖走出城市,這個故事恰如一場森林與城市、自然性與現代性的迎面相遇。通過寫森林,陳應松希望將人們對世界認識的邊界推向遠方,「遠方的河流,遠方的群山,在森林中行走和生活的、有血有肉的人,認識他們,將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城市美麗整潔外表下的惡質,人的扭曲、異化甚至惡化。一個嘈雜、忙碌、擁擠、炎熱、單調和互相算計的、在狂熱中頹廢的世界不值一談。而無聲的森林卻靜靜地保存著我們無法磨滅的鄉愁,以自然的生態庇護著眾多的生命與種子,成為僅存的、最聖潔的靈修之地。」

在書中,陳應松將原始文明、現代文明、後現代文明置於同一個顯微鏡下,審視文明演進中生存的酷烈、生命的異化、社會的病相。這種憂患精神與浪漫情懷的並存,與屈原開創的荊楚文學傳統一脈相承。他說:「大多數人看到我作品中的現實主義,但我更看重現代主義裡的象徵,故事的核心是『另外的東西』,我希望有能力讓作品抵達千山萬水。」

當生活和寫作都聚焦於森林時,陳應松感到,自己也獲得了返老還童般的歡喜。「我一個心眼地愛著深山、森林,不管世事如何變化,文學如何沒落,商業如何崛起,他人如何操作,我在文學的森林和現實的森林中徜徉,這雙重的快樂沒有多少人能夠擁有。我牢記蕾切爾卡森的話: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重申文學的「森林立場」

陳應松還記得,初到神農架森林時,他就有一種「久違的的親近感」,這似乎是一種來自遠古的基因,又或是身心的「遺傳返祖」現象,讓他感覺回到了人類精神的故鄉。「擁抱星空,嘯叫山林,是人類童年的樂趣,人類從森林中來,也必將回到森林中去」。

在他看來,人類對森林的精神需要在當代都市生活中同樣重要。「山可平心,水可滌妄,古人把山水的作用說透了。特別在年歲見長,經受過人情冷暖之後,我唯一的親人是森林,森林是可以療傷的,是養人的,是寬厚的,是值得託付和信賴的。」陳應松在森林裡看到了拯救的希望,「如果沒有大地的支撐,將失去柔軟的內心、思想的根基、叛逆傳統的勇氣、分辨是非的能力。」

疫情之年,作為一位湖北作家,陳應松以這部新作重申文學的「森林立場」,這賦予《森林沉默》更重要的現實意義。「大自然不僅僅報應那些吃野味、破壞大自然的人,它的報應要所有人類共同承擔。」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應當尊重人與各物種的相遇,互不幹擾,互相尊重。如果我們把地球的資源當作殺戮凌辱的對象,必然激怒大自然。人類是自然的一份子,一草一木、一禽一獸都有著自己的尊嚴。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野生動物不復存在,人類將從這無盡的精神孤寂中死亡。」

在寫這部長篇時,陳應松又有機會花兩個月時間,穿行在雲南的浩浩群山與莽莽森林之間,這讓他興奮地夜不能寐:「那可是最高的雪山和最原始的森林,是原始森林中生活的最原生的民族,最古老的村落。那些人,那些動物,面目古樸,是真正的森林物種。」他懷著「浪子歸來」的心情,把許多想法都寫進了這部書中,「我所有精神和肉體的創傷隱疾都得到了治癒,特別是與自然的疏離和阻隔。」

陳應松說,他在生活裡積累的關於森林裡東西太多了,必須寫一部,釋放出來,然後再寫別的,《森林沉默》是他一個創作階段的總結,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文學作家,今後應該何為?我們的筆是不是應該更真實一點、勇敢一點?過去的生態小說只是寫生態,但生態破壞的結果就是災難。我們過去只寫了『生態』,沒有寫『災難』;只寫了『因』,沒有寫『果』;只寫了已知,沒有寫未知;只寫了理想,沒有寫現實。這一系列問題都等待著我們文學作品來回答。」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李俐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湖北作家陳應松推出最新長篇小說《森林沉默》,為自然立詩為森林立言
    近日,譯林出版社適時推出了陳應松的最新長篇小說《森林沉默》。《森林沉默》封面這是陳應松深居湖北神農架山林二十年後,重申文學的「森林立場」,追問現實之殤交出的一份答卷:「我寫了森林和森林裡居住的那些人,等於是把自己躋身進去,作為進入森林的投名狀,這個小說,是要以誠心打動他們。」
  • 為自然立詩、為森林立言 陳應松最新長篇小說《森林沉默》出版
    日前,譯林出版社適時推出了陳應松的最新長篇小說《森林沉默》。這是陳應松深居湖北神農架山林二十年後,重申文學的「森林立場」,追問現實之殤交出的一份答卷:「我寫了森林和森林裡居住的那些人,等於是把自己躋身進去,作為進入森林的投名狀,這個小說,是要以誠心打動他們。」
  • 陳應松《森林沉默》:重新發現地方
    作家陳應松。本文圖片 活動主辦方提供作家陳應松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出版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隨筆集、詩集數十種。他與《鐘山》雜誌有著很深的淵源,其名作《雪樹瓊枝》《豹子最後的舞蹈》《松鴉為什麼鳴叫》《野貓湖》《還魂記》等均首發於《鐘山》。
  • 森林從來不會沉默——讀陳應松小說新作《森林沉默》
    與一般小說苛求故事的跌宕起伏有明顯區別,陳應松更在意森林意景的塑造。咕嚕山區總是讓人感覺神秘莫測,充滿靈性。靈性,本質上是人們千百年來對自然膜拜乃至敬畏的結晶。那棵在蕺老泉家門口生長了數代人的白辛樹,曾是玃娃和百鳥棲息之地。為了給剛剛成家的大孫子打造家具,蕺老泉決定砍掉這棵樹。一件在尋常生活中平淡得讓人提不起任何興趣的事情,在這裡卻變成了與整個森林體系的艱難抗爭。
  • 重申文學的「森林立場」——《森林沉默》中的自然倫理與文化思考
    從《松鴉為何鳴叫》,到《獵人峰》,再到《森林沉默》,松濤陣陣,山風浩蕩,百鳥齊鳴,陳應松為我們還原了充滿原始生命力量的這一切。松鴉,獵人,森林,大山裡的這些生命,為何鳴叫,緣何沉默,盛衰榮枯之間,閃爍著陳應松情感和思想的光芒。
  • 作家陳應松:寫作和讀書是最好的生活
    陳應松:對於一個寫作40年的作家,各個時期的書影響各個時期的創作。最早應該是魯迅、周立波、李劼人、柳青甚至浩然,對激勵我最初的寫作有幫助,如魯迅的《野草》《故事新編》《阿Q正傳》,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山鄉巨變》,李劼人的《死水微瀾》,柳青的《創業史》,浩然的《豔陽天》《金光大道》,影響最深的是《野草》,那些小文中的幽深、美豔,造句的怪誕,結構的神出鬼沒影響了我幾十年。魯迅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偉大作家,他的先鋒寫作激勵了一代人,並且將永遠先鋒下去。
  • 中國戶外探險聯盟森林夏令營——神農架
    神農架巍巍神農架,華中第一峰,東西連巴楚,南北分江漢,方圓3253平方公裡,森林遍布,景觀洪荒,原生、原始、神奇、神秘!這兒有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和溼地公園。華夏始祖之一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為了紀念神農嘗百草、造福人間的功績,老百姓把這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
  • 神農架林區,除了茂密的森林,還有什麼?
    期間,一位朋友突然問道:神農架林區,除了茂密的森林,還有什麼?另一位朋友,隨口應聲答道:還有野人!大伙兒圍坐在桌旁,聽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看來神農架野人的傳說,在大伙兒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了!記得還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吧,神農架野人的傳說,曾經風靡全國,傳來傳去,漸漸老少皆知。
  • 神農架原始森林餘脈——陰條嶺
    陰條嶺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神農架原始森林的餘脈,幅員面積12萬畝,其中原始森林8.7萬畝,平均海拔1900m,為重慶市內唯一一片原始森林,主峰陰條嶺海拔2796.8m,是重慶市最高點,被稱為"重慶第一峰"。
  • 神農架原始森林無人區四天三夜穿越一一我的第一次重裝戶外
    原始蒼茫的神農架,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3253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裡,生長著眾多珍貴稀有的動植物,其豐富多彩的自然生態為世人所矚目。早在20世紀中期,在神農架林區,有人親眼見到了「野人」,當時,這一特大新聞引起了各方面的強烈震動。
  • 【2019襄陽育兒網·自然探索夏令營】走進神農架原始森林,探索自然的奧秘
    一個生活在神農架原始森林深處的精靈-金絲猴。它是神農架神農架獨有而又富有情感與智慧的野生動物。它與人類共祖先、恐龍同時代、熊貓同級別。走進金絲猴是我們的嚮往之地,此刻的你與金絲猴為友,讓金絲猴帶你走進它的世界。這是一次需要智慧,需要勇氣,需要孩子們自己動手才能完成的戶外挑戰。
  • 與山林為伴,巡山護林——是他們築牢森林防火第一道防線!
    咱們六安市金寨縣是我省山區面積最大的縣,森林覆蓋率達72.75%。全縣有一群人常年奔波在森林防火第一線,與山林為伴,巡山護林,守護林區安全,他們就是保護森林資源的生態護林員。 現場實況: 金寨臺 記者:盧大哥,你現在主要在幹什麼呢?
  • 感受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寄存我們無法褪色的鄉愁
    有幸去神農架,感受中國最大的神農架原始森林。森林是永遠沉默的、無聲的,無法表達它自己,我們的熱愛完全是因為人類遠古故鄉的某種基因。在那裡,廣大的鄂西北崇山峻岭,雲霧繚繞,野獸奔竄,蒼鷹飛翔。人們居住並耕耘在雲彩之上,那裡的流泉和森林、野花和峽谷,是照耀內心良善與靜泊的光源。神農架原始森林總是以永遠生疏的姿態存在著並拒絕著,森林的鬱閉度是她永遠神秘並讓人敬畏的原因,但她的親切無聲的召喚又是巨大的,無法抗拒的。
  • 多日高溫天氣山林突發火情 森林消防隊員及時撲救
    6月28日18時許,石獅市永寧鎮郭坑村一處山林突然發生火災。石獅永寧鎮森林消防隊員及時趕赴現場實施處置,成功將大火撲滅。  石獅市永寧森林消防18名救援隊員迅速帶好滅火救援器材趕往事發地點。到達現場後,發現是臨近水庫旁的山林正在熊熊燃燒,火勢向四周蔓延。根據現場情況,救援人員迅速利用滅火鏟、鐵掃把、鐵鍬、水槍對準著火的部位進行精準打擊。
  • 揭秘神農架野人之謎深入原始森林留下少量野人毛髮
    1956年農曆四月二十四日下午,細雨霏霏,12歲的放牛姑娘王聰美在回家路上突然碰到一頭人形動物迎面撲來,嚇得驚聲尖叫。其母徐福娣聞聲趕來用鉤糞棒將怪獸擊倒,群眾一起將怪獸打死,並砍下手腳送到政府報告。原松陽中學生物教師周守嵩得到這對手腳並做成標本收藏。
  • 銅仁江口縣:2019年森林覆蓋率達77%,居貴州省第二
    銅仁江口縣:2019年森林覆蓋率達77%,居貴州省第二 發布時間:2020-12-23 16:22:20      來源:銅仁日報
  • 神農架風景區簡介
    神農架風景區簡介 神農架風景區位於湖北省西部,在神農架南部的自然保護區內,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稱「華中屋脊」。是以秀綠的亞高山自然風光,多樣的動植物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主題的森林生態旅遊區。
  • 廣東森林防火進入特別防護期!裡水加緊巡查,所有人禁止野外用火!
    廣東森林防火進入特別防護期!裡水加緊巡查,所有人禁止野外用火!按照廣東省森林防火工作條例,每年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為森林防火特別防護期,除批准外,森林防火區全年禁止野外用火。
  • 山林深處幽靜清涼之地:石城山森林公園你知道嗎
    剛好,石城山便是這樣的一處存在,藏於山林靜謐角落,少了一分世間煙火,多了更多的幽靜恬淡和自在清涼。夏日來石城山,令人真切地體會到「身心清涼」的滋味。石城山位於宜賓市宜賓縣橫江鎮境內,距宜賓市主城區約50公裡,總面積約5500畝,其中森林面積約4100餘畝。
  • 蕭縣鳳山森林公園隧道口東側,清明祭祀引發山林大火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免費訂閱更多精彩內容來自蕭縣融媒體中心(蕭縣廣播電視臺)3月20日上午11:00左右,我縣鳳山森林公園隧道口東側一墓地突然燃起大火,森林護林員及時發現,與國有林場工作人員8名人員一起成功撲滅一起由於明火祭掃引發的山林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