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輕人在徐鹽高鐵淮安東站載歌載舞慶祝高鐵開通。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 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
12月16日,江蘇徐州至鹽城高速鐵路(以下簡稱徐鹽高鐵)、連雲港至鎮江高速鐵路連雲港至淮安段(以下簡稱連鎮高鐵連淮段)開通運營,蘇北、蘇中地區接入全國高鐵網,江蘇省13個省轄市實現市市通動車。
12月30日,全國鐵路實行新列車運行圖,徐鹽高鐵、連鎮高鐵連淮段分別開行動車組列車28對和11對。北京南至江蘇鹽城列車,經徐鹽鐵路,全程運行時間最快只需5小時04分。
徐鹽高鐵、連鎮高鐵連淮段位於江蘇省中北部。徐鹽高鐵西起京滬高鐵徐州東站,向東經宿遷、淮安,終至鹽城市,運營裡程313公裡;連鎮高鐵自連雲港站引出,經高郵、揚州等地,跨長江後終至鎮江市,此次開通的董集至淮安段新建運營裡程105公裡。
徐鹽高鐵、連鎮高鐵連淮段貫通蘇北沿海和腹地,並將蘇北路網接入全國高鐵網,將有效緩解京滬高鐵最繁忙的南段運輸壓力,極大便利沿線群眾出行,對於加快蘇北革命老區脫貧攻堅,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徐鹽高鐵、連鎮高鐵連淮段開通運營前,鐵路部門精心組織相關單位,嚴格各項規定和標準,對該高鐵各專業設備進行了聯調聯試、檢測驗收和安全評估,對軌道狀態、弓網性能、列車控制、通訊信號系統等進行了綜合優化調整,滿足了高速鐵路安全、穩定運營要求。
日前,記者走進上海鐵路局新長工務段,探訪工務段裡那結鮮為人知的「精調」感人故事。
張磊(38歲):把盒飯用繩子吊到線路上吃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同時也是班組的負責人。好多人問我「精調」是什麼?我認為精調就是前期施工單位在工程接近尾聲時,管理單位介入,對設備進行更加精細的調整,讓各種設備配合得更加默契。
在精調期間雖然工作很苦,但是換個角度你會發現,這種苦是帶有甜味的,因為我成了經過周恩來總理故裡淮安高鐵的第一批建設者、第一批管理者、第一批看著淮安高鐵從無到有的人。
工作中有許多事令人難忘。記得有一次在日常工作中,由於施工地點不固定,在區間作業的話離駐地很遠,線路高架離地面有30幾米高,中午要是回去吃飯很浪費時間。於是,我們就想出一個辦法:提前讓司機買好盒飯放進籃子裡,用繩子吊到線路上吃。
要是在站內作業的話,吃飯就更辛苦了。站內是路基段,在這兒吃飯一怕颳風,二怕身旁經過工程車。施工地點灰塵很大,一般都是白米飯就著灰塵吃,偶爾飯盒裡還能飄進幾片樹葉。
平時,我需要協調的事情也很多。淮安東站是中心樞紐站,工程單位有十幾個,有的單位上白班,有的單位上夜班。在精調期間,經常剛躺下,就有工程單位協調工作,一天能睡4個小時,那就是很奢侈的事了。
張宏明(27歲):拍婚紗照請假請了三次才請到假
高鐵是我們日常出門旅遊或出差都不陌生的交通工具,高速運行平穩的背後心酸只有體會過的鐵路一線職工自己知道,我第一次介入精調從青鹽開始,此次精調的線路是徐鹽、連鎮,工期短任務緊我們不舍晝夜,歷經寒暑每天就是幹,每天我的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
中秋佳節本是與家人其樂融融的在一桌吃飯的節日,我堅持在崗位上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停輪的白天,任務重必須完成。沒辦法回家就連給嶽父嶽母的節日禮品也是下了班之後在網上買郵寄過去,嶽父嶽母也很理解我的工作這一點我很欣慰。
2020年1月16是我結婚的日子,拍婚紗照的日子早就提上了日程。但拍婚紗照請假,請了三次才請到假。拍完婚紗照的第二天,我就接到單位電話,要求回去上班。電話中我說要選完照片之後才能回去上班。加上來回的路程,我拍婚紗照請假共計4天接了3個電話催我回來上班。
當我中午趕到單位時,下午開始參加工作,一直幹到夜裡。
現在鐵路開通了,回想以前工作中遇到的心酸,給自己一個點讚。同時,能為蘇北高鐵大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我也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姜博(26歲):平均每天在有石砟的線路上行走19公裡
我的老家在東北遼寧。又是一年高鐵新線開通時,感到無比的幸福,這背後是工務段上的廣大職工精調每一根軌枕、每一個扣件,才能確保列車開通後的高平順性、高穩定性、高可靠性。
我參加過三條鐵路新線的精調工作,並在技術組主要負責軌道質量的檢測,使用0級軌道檢查儀(每臺45萬左右)對線路各項參數進行檢測,以確保各項數據均在驗收範圍內。
我平均每天在有石砟的線路上行走19公裡,鞋子磨破了一雙又一雙,腳掌已是一層厚厚的老繭。我深知:每天多走一點路,檢測數據多一點,指導現場作業進度自然也快一點。
每天檢測結束後,一回到宿舍,就需要開始處理數據,首先從0級軌道檢查儀電腦中導出各項數據報表,然後再逐一進行匯總分析、對比評價。
由於數據量超大,有時打開電腦中的一個報表時,往往電腦滑鼠的箭頭「圈圈」一直轉,需要等上一兩分鐘才能打開,處理好數據後經常已是凌晨時分。
白天在現場面對一眼望不到頭的鋼軌線路,晚上面對滿屏的檢測數據分析,這樣的工作一天天重複。線路如期開通、平穩運行,人民群眾坐在高速列車上感到平穩舒適,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穫。
周騰(26歲):從一個冬季幹到又一個冬季
我的家鄉在武術之鄉河北滄州。2019年1月3日,我加入徐鹽鐵路、連鎮鐵路精調技術組,從一個冬季幹到了又一個冬季。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發生於今年夏天。有一天,烈日炎炎下,鋼軌溫度達到了50多度,走在線路上就有種進了火爐的感覺,但因時間緊、任務重,大家都在咬牙堅持著。
因為工作需要,我們作業完畢後需要趴在鋼軌上去看線路的高低,突然,我感覺一股熱浪襲來。等看完確定沒問題後,這時感覺到臉上火辣辣地痛,發現臉上已經被熱浪灼傷。好在的防護員隨身攜帶著急救包,大家一起幫著我緊急處理了傷口,才沒有讓傷情繼續擴散。
還有一次上夜班,記得當時正下著大雨,但因趕工期,我們冒著大雨,連續工作了近23個小時,當時渾身都溼透了,穿著雨衣,感覺渾身都是水,也不知道是自己的汗水還是雨水。
家人對我的工作給予了很大支持。我是去年臘月二十六和女朋友訂的婚,本來打算今年結婚,但因工作需要,經常回不去家,所以就一拖再拖,等到開通後再結婚。期間,雙方父母對此都有「意見」。但我的未婚妻還比較通情達理,幫著我去說服雙方父母。
羅海翔(90後):這條「金腰帶」確確實實令蘇北人民歡天喜地
我是一名90後,畢業於華東交通大學,於2014年8月參加工作。
2019年,大家都一心撲在精調上,陪伴我們的只有鋼軌、道砟,工作環境艱苦而又單一。但這一次徐鹽鐵路的開通,比以往任何一次新線的開通動靜都大,這條江蘇高鐵「金腰帶」確確實實令蘇北人民歡天喜地,朋友圈、公眾號鋪天蓋地都是新線開通的消息。作為一名全程參與徐鹽高鐵建設的工作人員,感覺自己日日夜夜的付出沒有白費。
縱觀整個徐鹽鐵路精調的前中後期,我負責了三個事項:前期提前介入是負責無縫線路應力放散,中期是道岔大機搗固,後期聯調聯試負責檢測列車的添乘和數據處理。前期的無縫線路應力放散是精調中一個很關鍵環節,沒有「放散」的線路,後面的工作是無法開展的。
全線313公裡線路的應力放散讓我自己創造了一個記錄——同類型施工,前後持續最長,從冬天的白雪皚皚一直幹到夏天的大汗淋漓。最痛苦的就是碰到陣雨天氣時。由於施工需要不斷往前移動,一旦下雨,身上幾乎沒有一處是幹的。吃飯就別想了,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都很難。
(國內時事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