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思文、文森)因應新型肺炎疫情的變化,特區政府昨日宣佈,由今日凌晨零時起關閉羅湖、落馬洲支線、皇崗和港澳碼頭4個口岸,只維持機場、深圳灣、港珠澳大橋香港3個口岸供出入境。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持續監察疫情發展及入境人數,如有需要,將毫不猶豫繼續採取措施阻斷病毒傳播,並強調足夠的檢疫中心設施及指定診所是防疫工作的必要條件,呼籲各區區議員和居民不要再反對甚至惡意破壞,以免嚴重影響防控疫情的工作。
羅湖封關前,旅客趕過關並拍照留念。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表示,自特區政府上月30日公佈關閉6個口岸後,每日仍然有7萬多人次入境、3萬多港人出境,從公共衛生和防控疫情的角度看,仍然擔心傳播病毒的風險。因此,她宣佈進一步壓縮人流的措施,相信進一步關閉4個口岸能達到大幅度減少人流的目的。
指上月30日措施見效她強調,此次調整幅度很大,香港飛往內地的航班也會進一步縮減,跨境人流會持續下降。政府會持續監察疫情發展及入境人數,如有需要將毫不猶豫採取措施,包括強制要求所有符合健康評估的人士接受檢疫。
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已從兩個方面減少跨境人流,源頭方面,停發簽註得到了中央的同意和廣東省的配合,已停發包括赴港個人遊、團隊旅遊及深圳「一周一行」簽註,廣東省亦已停發公務簽註。
她續說,暫停口岸管制區亦取得顯著效果,上月30日起關閉6個口岸,2月2日與1月29日相比,入境人數顯著下降。上月29日,不包括機場在內的整體入境人數為170,991人,2月2日為73,019人,下降57%;其中香港居民入境人數下降57%,內地居民下降62%至7,066人,其他人士下降49%。同時,港人赴內地的情況亦需要關注,除機場外,1月29日有42,766人次由香港赴內地,措施生效之後則有31,771人次,下跌26%。
林鄭月娥強調,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很緊密,若「一刀切」會有很大問題,特區政府亦要照顧十萬離境及入境香港居民的利益。對於一些國家停飛來往香港的航班,港人滯留外地也會造成很大問題。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補充,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機場,必須承擔相應責任,維持機場的運輸。任何由香港離境人士,都需被檢測體溫,經溝通,越南已經復飛往來香港航班。
強烈勸喻勿往疫區林鄭月娥還呼籲,抗疫需要社會支持、市民的配合,她強烈勸喻香港居民如非必要不要到有疫情的地方;要遵從衛生防護中心發出的指示;懷疑感染個案或已確診感染者須如實向衛生防護中心交代你在外遊的情況和曾經緊密接觸者,方便特區政府追蹤;一般市民應盡量留在家中,如有必要則應要做好個人的防護工作;企業應以保障公共衛生考慮,體恤處理僱員在這段期間上班受到的影響。
對擴大家居隔離的安排、醫管局啟用「指定診所」等,林鄭月娥指是抗擊疫情的必要措施,但政府每次還未公佈新措施的時候,都受到強烈的反對,甚至惡意破壞,她呼籲各區區議員及市民不要再反對,將影響抗擊疫情的工作。
她表示,前日已與多位駐港總領事會面,並向各領事發信,希望其能理解香港對抗疫情的工作。針對如菲律賓傭工、由內地來港照顧幼童者等必須跨境者,特區政府將從人性化角度為其提供協助。
醫護罷工相迫 特首批損公益
落馬洲支線口岸關閉前夕,有旅客離港北上。 彭博社
昨日的記者會吸引各大媒體派員到場採訪。為進一步縮減人流、控制疫情,特首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宣佈再關閉4個口岸。至提問環節,現場記者各顯神通,爭相提問。香港文匯報記者搶得第一個向特首提問機會:「請問今次減少口岸和醫護人員罷工有沒有關係?現在醫護人員罷工是否置市民的生命安全於不顧?你會否呼籲醫護人員不要罷工?還有想問現在已經罷工的醫護人員會否受到處分?」
指新招與罷工無關林鄭月娥在回答提問時強調,特區政府此次關閉口岸、壓縮跨境人流的措施與此前一脈相承,與有醫護人員進行的罷工完全無關,並批評部分醫護在關鍵時刻採取罷工這種極端手法,無可避免會影響到病人權益,更會令醫管局的壓力百上加斤。這種以極端手段逼迫政府、損害公眾利益將不會得逞。
林鄭月娥強調,特區政府與醫學專家及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的意見一致,認為應該壓縮跨境人流,切斷病毒傳播,政府一直按照疫情加大壓縮人流的力度,實施時也要以香港市民的適切需要為依歸,再封閉4個口岸的決定,與部分醫護人員罷工毫無關係。
逾百名私家醫生響應號召,支援公立醫院紓緩人手共同抗疫。圖為在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外,前線醫護人員繼續緊守崗位工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她續說,既然目標一致,就應一致抗疫,沒必要採取極端手法,極端手法無可避免會影響病人權益,亦讓已經疲於奔命的醫管局的壓力百上加斤,批評醫護人員用政治意味的手段,對香港整體的防疫工作、市民的公共衛生保障都十分不利,不能認同罷工的想法。
林鄭月娥表示,完全明白醫護人員在前線面對的壓力,近日亦有前線醫護人員表示不認同罷工。她向緊守崗位的醫護人員致敬。「他們把市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樣地,我在此承諾,特區政府亦會把他們在這次防疫工作所需要的資源放在第一位。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確保香港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及物資供應,包括口罩,得到最大的保障。」
家居檢疫需戴電子手環
為阻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宣佈,在14天內曾前往湖北省的港人返港後必須接受家居檢疫,禁止離開指定處所14天,並必須戴上電子手環,其間不能離開香港。本周有約500個手環供使用,如有需要,兩周內可再增加1,000個。若電子手環被破壞,或戴上手環市民離開居所,會馬上通報警方及衛生署,違反規定者最高可被罰款5,000元及監禁6個月。而電子手環沒有GPS定位追蹤功能,故不會侵犯隱私。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在記者會上介紹電子手環功能。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根據政府現行措施,曾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但沒有病徵者,或於14天內曾到湖北省者均需接受強制檢疫,惟因現時3個檢疫中心已有接近八成單位被使用,政府決定將餘下單位首先用作與患者有密切接觸但沒有症狀者使用;在14天內到過湖北省而沒有症狀者,則透過利用電子手環作強制家居檢疫。
離家出走會發出警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昨日在記者會上介紹電子手環時指出,裝置可確保家居檢疫者不能離家出走,如手環被破壞或被帶離居所,會發出警報讓警方及衛生署跟進。他解釋,政府會提供一部連接電源的手機,手環與手機透過「BLE」(藍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技術相連,如果手環與手機相距二三十米外,就會發出警報。
他續說,如果有人把手機從電源拔除,或剪斷手環,也會立時發出警報。他強調,電子手環沒有GPS定位追蹤功能,故不會收集個人資料及侵犯隱私,佩戴者也可如常洗澡或用餐。
被問到為何不在裝置上加裝GPS定位以盡快尋人,林偉喬解釋,接受隔離者並非犯罪或涉嫌犯罪,需尊重其隱私,且相信隔離者離家不會很遠,警方會即時尋找,此外也可致電手機「請他乖乖地回家」。
擅自離家最高囚半年衛生署首席醫生(緊急應變及項目管理)連慰慈表示,受強制檢疫者必須在任何時候留在家中,擅自離開將構成刑事罪行,政府會嚴厲執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00元及監禁6個月。
至於現時有多少從湖北回港港人需使用電子手環,衛生署署長陳漢儀表示,暫時約有30個家庭,但仍需收集資料。衛生署醫療團隊會透過家訪及電話與家居檢疫者緊密聯絡,監察他們的健康情況。
他續說,家居檢疫者需每天兩次量體溫,衛生署會安排24小時專線提供支援,如有需要會安排送院。政府亦會為家居檢疫者提供生活用品、膳食、情緒支援、照顧長者及小童等服務。衛生署會在網頁公佈被檢疫者所居住大廈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