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kid副總裁向文杰:人機互動的終極形態是腦機交互

2020-12-23 讀創

12月18日-20日,2020網易未來大會在杭州舉行。大會以「洞覺 未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

大會上,Rokid副總裁、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向文杰做了《下一代的人機互動》主題演講。

從第一臺PC出現,比爾蓋茨讓每個人辦公桌上有了一臺PC。接下來Smart Phone,賈伯斯推動了手機普及,接下來是什麼呢?

向文杰認為,當手機再往前演進的時候,下一代的產品一定不是一個更大屏幕的手機,這是不可能的。

Rokid公司生產了智能音響的鼻祖,但是當時向文杰並沒有把它理解成是一個音響,因為它是最簡單、最自然的人機互動的方式。那未來會是智能音箱,還是一個什麼樣的設備呢?向文杰說,這就是他們一直探索的方向,「做出讓更多人更容易使用的東西,我們理解的未來是這樣的」。

向文杰認為,當人跟機器交互的時候,需要輸入法嗎?需要了解各個應用怎麼用嗎?實際上不需要,只要了解它需要聽懂你的話。所以語音能力就要很強,就會變成它基礎的配置。

未來的交互更多是通過語音,通過手勢,更多通過更自然、更直接的方式交互。

帶著自家公司量產的最新款AI眼鏡亮相,向文杰仿佛已經實現了走向未來的基礎操作。

據他介紹,這款AR眼鏡,年初已經量產推向全球。到今天為止,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進行了推廣,並且已經在當地開始售賣。國內各個省份,包括浙江省,包括浙大,包括良渚博物院,包括浙江省公安廳,也都開始推廣。

他說,未來已經開始了,新產品接下來會越來越多的來到我們身邊。

以下為向文杰演講的部分內容:

大家好!

剛才聽了一個非常燒腦的演講,雖然沒有太聽懂,但感覺這一定是代表未來的。我接下來做一個相對簡單、也比較有趣的演講。

大家可以看到我現在戴的這副眼鏡,我其實戴的這副眼鏡是已經量產的AI眼鏡。我們過去這4年時間裡一直在探索AI和AR這兩個方向,並且不斷打磨產品。這4年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接下來我們面臨的新時代快來了。就像今天「洞見」大會上講的一樣,未來十年一定會到來的。今天很多同學,很多行業還對這樣一個新的產品,新的領域,只是聽說過,沒有了解過,所以今天我做一個簡單小小的分享,讓大家對這個行業有所了解。

實際上在現階段很多的人對一個概念是分不清楚的,就是什麼叫VR,什麼叫AR,這個東西到底是幹嘛的。我其實在演講之前簡單介紹一下,VR的話,大家現在已經非常普及了,接下來一年的出貨量1000多萬套,在遊戲領域裡、培訓領域裡非常普及。AR剛剛開始,AR已經進入了很長時間,但現在才剛剛開始。剛剛開始意味著什麼,這個行業還沒有被大眾所普及,也沒有被大眾所認知,但是它現在已經被很多行業裡開始利用起來了。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很多業內人士了解的是微軟的AR,但在國內AR是蓬勃發展。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這款AR眼鏡,今年年初正式量產推向全球。到今天為止,它已經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進行了推廣,並且當地渠道商、經銷商已經開始售賣了。然後在我們國內各個省份,包括浙江省,包括浙大,包括良渚博物院,包括浙江省公安廳,其實全面都開始推廣這樣一款眼鏡,它已經開始了,只是它接下來會越來越多地來到我們身邊。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今天帶了這個產品的小配件上來。這是我們獨立研發的一款紅外測溫的模組,今年疫情之年,大家習慣用一個很大的設備放在門口來進行防疫測溫。但當我們這個產品剛剛推出時,我們把紅外測溫模組小型化,在全世界範圍內給了很多公司、很多國家帶來很多幫助。包括新加坡、俄羅斯、德國,他們都大批採購這樣的眼鏡,用來幹什麼?用來在移動場景下實時檢測檢疫,做人體溫度的測試。在我們國家更是,包括良渚博物院都已經大量採購。其實這樣一個AI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我接下來開始演講,好像我們講的是AR產品,Rokid公司追求的是人機互動。

我們擁有很好的技術,當我們拿著這個技術的時候,我們希望給到行業什麼東西。

今天我從很多大拿的演講當中學到很多點,我們給到行業裡面不止是效率、不止是創新,還有很多人文關懷,這是Rokid公司很大內核的點。我們需要用科技的變革給行業更好的效率,更好的人機互動體驗,所以我們更強調體驗,更強調互動設計。

當第一臺PC出現的時候,比爾蓋茨講過一句話,讓每個人辦公桌上有一臺PC,他做到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不僅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僅是通訊的進步,裡面帶來一個點,覆蓋的人群越來越廣。

一開始的時候,小型機只有少量人用,當有了個人PC的時候,很多家庭裡面有了一臺PC。當它有了最早手機的時候,早期雖然做不到人手一臺,到現在為止全世界範圍之內,基本上可以做到人手一臺設備。

接下來叫Smart Phone,大家看到的Smart Speaker這是我們公司2016年推出來的,大家可以叫智能音響,也可以叫智慧機器人。我們為什麼做它?我們相當於是一個智能音響的鼻祖,但是我們並沒有把它理解成是一個音響,因為它是最簡單、最自然的人機互動的方式。就是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做出未來讓更多人使用、更容易使用的東西,這是我們最追求的方向和目標,我們理解的未來是這樣的。

剛才講演進的趨勢有兩個點,第一個點是獲取信息的效率,移動網際網路一定比網際網路獲取效率高,傳統的PC一定比更早的電報、電話這種獲取信息效率高,再往前是什麼?手機現在屏幕已經不可能變大了,現在有5G、6G,對應的載體是什麼?有什麼特點?是更大屏幕的手機嗎?還是一個什麼樣的設備?這就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我們認為未來的設備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一定是便攜的,像手機在身上隨時可以用。當便攜再往前一步的時候就是隨身設備,應該沒有一個設備比眼睛是更隨身的設備,可以隨時隨地擴展眼睛的能力,現在很多手環、手錶,可攜式設備可以很快擴展個人的想像和能力,它可以快速獲取信息。相比手機而言,雖然不可能取代手機,這個是不可能的,像手機也取代不了電腦。但是會產生一個情況,極大地擴展人類的想像空間和可能性。

第二,更友好的交互。現在講交互相對少一點,可能設計師講的多一些,因為我們是產品公司,更多會強調交互。剛才給大家看到的Smart Speaker有什麼好處?在我們整個用戶場景裡面最大的好處是小朋友可以使用,沒有文化的老人也可以使用,所有的人都可以用。為什麼?因為它用的是最自然的交互手段,人和人之間肯定用最自然的手段交流,文字可能都不是最自然的,最自然的可能就是講話。人機互動,語音一定是最自然的,手勢一定是最自然的,還有更多自然的交互方式,以前這些都不成熟。

大家知道AR這個行業不是現在產生的,50年前已經有了,為什麼現在越來越成熟了?越來越敢暢想10年以後讓AR普及,就是AI助力。我們結合AI能力、AR能力,打造更好更自然的交互。

我們這裡提出來一個論斷,這是我們公司共同認同的點,當手機再往前演進的時候,下一代的產品一定不是一個更大屏幕的手機,這是不可能的。當到某一天大家戴上這幅眼鏡的時候,今天沒有機會讓每個人體驗一下,但是打個廣告,大家可以去良渚博物院體驗這款眼鏡,我們通過這款眼鏡讓博物院各種各樣的文物有更豐富的體驗。帶來的好處是當人機互動往前走的時候,手機不再是唯一。而當你跟它交互的時候,你需要輸入法嗎?需要了解各個應用怎麼用嗎?實際上不需要,你只要了解它需要聽懂你的話,所以語音能力就會很強,就會變成它基礎的配置。未來的交互更多是通過語音,通過手勢,更多通過更自然、更直接的方式交互。這樣的交互是老人和小孩都會用的,只有這樣才不會讓科技把任何人拋下。

今天大會剛開始的時候,我聽到一句話,可能是丁磊講的,我們的科技不僅僅是提升效率,更重要的是關注人文。這是我們想做的,希望把更好的科技,AI、AR的科技,這些能力集成到一個更好的產品裡面,但是最終給到用戶的應該是一個最好的交互。我們希望用最簡單、最自然的交互,讓所有人使用它。

當這點實現的時候,人機互動的終極形態,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腦機交互了,不是我們今天探討的。在這個行業裡面,科技的高速進步不斷湧入,未來10年,非常值得期待。

到目前為止,AR眼鏡在C端大家看到的非常少,這也是經常有人問我,你們說MR、VR、AR是什麼區別。在產業網際網路裡面是非常流行的,包括大家看到的第一個就是良渚博物院。目前我們跟全國100多家博物館開展了讓博物館現在所有展品變成信息化,變成可互動的,變成讓所有小朋友到博物館以後能get更多信息,不需要你有很強的操作能力,不需要有很強的理解能力,因為AR可以讓你更容易理解它,理解這些沉睡在地下的文物,目前這件事情已經陸續開展了。接下來大家都能看到。

現在的兩會報導,很多媒體報導還是採用傳統的手機、直播方式,未來的制博會是另外一種主流。在外貿裡面變得越來越流行了。

工業領域,Rokid AR眼鏡現在在德國是最主要的出口地,德國是工業4.0的提出國。AR設備作為工業4.0產業網際網路核心的器件,現在正在被各個行業所接受,現在我們這款眼鏡在德國出口量最大,因為他們的工業網際網路需要這樣的終端,需要一個終端,除了能夠讓他實時看到操作過程中的步驟,裡面所具備的AI能夠可以輔助這個工人看看他做的對不對,是不是有更好的策略,並且把整個過程記錄下來進行AI分析,最後反饋給他,你可以做得更好。其實這件事情在德國開始了,在國內也開始了,我們跟中國石油、跟國家電網、跟國內很多大型汽車廠商都已經開始陸續合作。

接下來在這些產業裡面,AI會成為一個標配,成為產業工人的標配,會打造未來工業網際網路時代超級工人必備的武器,這就是接下來這個行業裡馬上會發生的。

最後就是公共服務。剛才講到防疫,講到包括大型活動的安保,包括烏鎮網際網路大會,包括阿里巴巴年會,都會採購這樣的眼鏡,作為現場安保重要的安保工具。為什麼?它的AI能力讓每一個現場的服務人員火眼金睛,具備識別問題的能力,實時保持前端和後臺通信的能力。遠遠不僅限於上面四個領域,在很多行業都已經迅速普及。

Rokid公司在杭州是AI和AR方面的獨角獸,我們為什麼會做AI?本質還是回到最早講的交互。因為AR能很大程度上改善人的交互,讓所有剛才講的小孩、老人,所有人都可以利用這個科技,而不是對科技產生排斥。

AI在這個裡面幹什麼?降低很多複雜操作,你不需要做,用最自然的方式跟他交流、溝通就可以了。

分享之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學分享數字人,這也是我們在追求的方向。雖然我們還沒有這個技術,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合作,數字人也是基於AI技術實現了,AI技術無所不在。我們會把所有跟交互相關的AI技術整合到我們這個設備裡面,讓全世界所有人都能使用,它可以聽得懂16種語言,這是因為AI技術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AR發展了40多年沒有落地,現在高速落地了,因為AI在發展,AI的發展賦予它更好的交互能力、更好的體積、更輕便、更強的能力,所以說是AI讓AR開始落地了,AI讓AR在未來10年裡能夠從不能落地,到工業裡面、產業裡面落地,最後再到C端消費者這邊落地,這是接下來的趨勢。

它能夠做到我剛剛講到的,AI更懂你,「懂你」意味著你很多事情不用做了,你講話就好。可以把你流程優化掉,然後顯示在你眼前,你跟它可進行實時互動,我們目前為止把它們兩個結合得還是比較好,未來有很多的挑戰。

這就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同學對這個概念不是很了解,如果大家關注到普通人在使用高科技產品的時候感受的時候,大家應該能感受的。我們當時在做智能音箱時非常明顯感受到,非常多的人對智能產品不敢用,躲得遠遠的,會對高科技隔離起來,包括電子支付也是一樣。我們能做的事情是讓這些複雜的東西簡單,讓它出現在你的眼前,讓它以最自然的交互進行交互。讓小孩、老人所有人,國內外所有人都可以快速進行交流,快速實現它的功能,這就是我們想通過這個眼鏡來實現的事情。就像剛才講的,這是我們的使命,這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

謝謝大家!

來源:網易科技

審讀:孫世建

相關焦點

  • 向文杰:人機互動的終極形態是腦機交互
    大會上,Rokid副總裁、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向文杰做了《下一代的人機互動》主題演講。從第一臺PC出現,比爾蓋茨讓每個人辦公桌上有了一臺PC。接下來Smart Phone,賈伯斯推動了手機普及,接下來是什麼呢?
  • 人機互動不再是幻想 趕快來DIGIX TALK聽學者揭秘腦機接口
    你是否看過科幻電影中人機互動的畫面?你有想像到有一天人機互動變成現實嗎?華為DIGIX TALK特邀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卓越學者鄧虎為大家揭秘腦機接口這一話題,與大家一起探討人機互動。
  • 基於神經網絡算法的腦機交互頭部企業腦陸科技完成近億元融資
    作為圖靈未來資本投資的基於神經網絡算法的腦機交互頭部企業,腦陸科技近日完成近億元融資,讓國產腦機交互開始從概念逐步變成現實。近日,腦陸科技接受36氪專訪,全面介紹腦機交互的最新進展、場景運用和發展趨勢,描繪了未來腦機交互發展的廣闊空間。 沸騰的腦機接口領域,國產底層技術取得突破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矽谷,素來有「矽谷高鐵俠」之稱的馬斯克,今年在自己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發布會上,用三隻小豬展示了最新一代腦機接口產品。
  • 首屆智能人機互動高峰論壇在福建泉州舉辦
    首屆智能人機互動高峰論壇於11月27日上午開幕,論壇開幕式上,中國電子學會智能人機互動專家委員會發布了未來工作計劃,專委會將通過豐富的學術活動,深入探討多元自然媒介交互、人機智能協同應用、人因工程等智能人機互動技術,有效融合多個交叉學科領域的技術及行業資源,促進科研人員及相關從業人員的學術交流。
  • 36氪獨家|國產腦機交互從概念到現實,「腦陸科技」獲得近億元融資
    36氪獲悉,腦機交互企業「腦陸科技」近日完成近億元融資,投資方為濟南生技醫療產業發展母基金,及多家市場投資機構。腦陸科技是36氪持續關注的基於神經網絡算法的腦機交互頭部企業。該平臺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張鈸院士擔任首席技術專家,在使用過程中獲得清華大學人機互動研究國際知名學者史元春教授和劉永進教授的重視與推廣。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在張鈸院士的指導下,腦陸科技主導研發的腦數據計算平臺,是一個對下遊企業免費的開放平臺。以往,國內腦電研發方面嚴重依賴進口,上遊技術領域被進口產品壟斷。
  • Rokid Glass 2上手體驗:面向安防、工業場景,Rokid的取捨之道
    VR陀螺也在現場體驗了這款產品,並專訪了Rokid創始人祝銘明以及副總裁、GlassBU負責人向文杰,從兩人口中了解到這款產品的設計思路,以及Rokid的市場戰略。在向文杰看來,這些公司步伐邁得太大,在錯誤的時機推了錯誤的產品形態,與ODG、Meta、Daqri相對應的,GoogleGlass、Vuzix、Realwear反而用單目形態搶下了市場,這也是為何Rokid選擇了單目分體式形態的主要原因,其認為,目前要實現雙目、加Slam功能並無難度,但是行業市場的產品需要符合市場需求來做。
  • 這就是未來三大AI交互技術!
    而科技話題繞不開人工智慧,智能家居、自動駕駛、智能安防……它革新了人機互動方式,升級了人機互動體驗,重構一個"人、工具、場景"的新世界,敲開了物聯網時代的大門。
  • 腦機交互技術創造奇蹟
    腦機接口領域,確實在近20年內飛速地發展著。就中國而言,在2016年神舟11號載人飛行過程中,航天員就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參加試驗的人需要先戴上腦電帽,為了讓腦電帽更好地採集頭皮的腦電信號還要塗上導電膏。那麼,航天員帶上腦電帽後可以做哪些實驗呢?
  • 人機互動新突破:百度發布主動多模態交互技術
    這項技術的目的在於讓小度機器人能理解當前場景,發掘用戶潛在意圖,主動發起第一步交互。雖然主動交互也在學術界已經有一些初步的工作,主要通過距離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感知行人意圖,按照預設的交互規則,發起簡單的、寬泛的交互,比如簡單問候「你好」和握手等等。但這些交互模式通常非常有限(比如小於10種)。
  • 華安鑫創:人機互動圖形設計業務獲得較快發展
    華安鑫創的軟體系統開發業務主要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定製化的開發服務,其中,人機互動圖形設計項目的交付成果一般為能夠匹配產品硬體結構、底層和中間層軟體系統以及應用層人機互動軟體的全套視覺設計方案、圖紙,部分項目僅涉及樣機效果圖或概念圖。該類項目的工作量和收費與客戶要求的設計量、設計套數有關。
  • 什麼叫「鮮活」的人機互動?OriginOS給出的答案很標準
    眾所周知,智慧型手機與功能手機最大的區別,並不是外觀設計和核心硬體的搭載,而是最基礎的作業系統,它不僅決定了產品的性能和功能發揮,也影響著消費者的交互體驗。對於國產巨頭vivo來說,FuntouchOS近幾年來雖然也保持著不錯的升級,但在UI設計、交互體驗等方面,卻顯得有點保守,與vivo強勢創新的品牌形象有點「不匹配」。鑑於這種情況,vivo於11月18日,正式推出了全新的作業系統OriginOS,為消費者開啟了人機互動體驗的「新窗口」。
  • 安全為先價值為重 汽車人機互動醞釀超級進化
    在自動駕駛時代,無論車內空間還是汽車與周圍環境的人機互動(HMI),都將迎來顛覆性改變。屆時,汽車底盤很可能實現通用化,製造將主要依靠機器人,而交互體驗仍離不開人的設計。在此前舉行的「芯創杯」高校未來汽車人機互動設計大賽(以下簡稱「『芯創杯』」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參賽選手就通過一個個腦洞大開的作品,描繪出令人心馳神往的自動駕駛時代HMI 圖景。比如,汽車座椅形態是相對固定的,北京理工大學伍睡團隊的作品則將座椅變成了一張床。
  • 互動設計是什麼?深入分析互動設計專業,附全球互動設計院校推薦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交互設備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互動設計師就開始顯得愈發重要。據統計,即使是互動設計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月薪平均也在1萬以上,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互動設計師,月薪可達2萬5以上。互動設計儼然成為了設計領域一個炙手可熱的專業。那到底互動設計是什麼?哪些大學的互動設計專業最好?未來的就業前景又如何?
  • 威爾靈境:無接觸人機互動實現「隔空打物」
    原標題:威爾靈境:無接觸人機互動實現「隔空打物」   疫情期間,無論是小區居民樓還是酒店、寫字樓,因為防控的要求而在電梯間增設抽紙成為很多物業的選擇,但通過這種方式
  • 瑞芯微RK3288能實現人機互動語言處理嵌入式安卓工控主板嗎?
    人機互動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人機互動技術包括機器通過輸出或顯示設備給人提供大量有關信息及提示請示等,人通過輸入設備給機器輸入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及提示請示等。瑞芯微RK3288能實現人機互動語言處理嵌入式安卓工控主板嗎?雙贊工控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PLC設計的串戶檢測人機互動系統,數據準,實時性好,功能易擴展
    信號發生裝置包含人機互動模塊、可控負載模塊、CPU模塊、通用無線分組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模塊、電源模塊。信號檢測裝置由人機互動模塊、電流採樣模塊、掃碼模塊、CPU模塊、GPRS模塊、電源模塊組成。
  • ...近日,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基於神經網絡的人機互動...
    >2020-11-30 11:19:13來源:FX168 【百度關聯公司申請「基於神經網絡的人機互動方法、裝置和介質」專利】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基於神經網絡的人機互動方法、裝置和介質」專利。
  • 【廣州海同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智能人機互動外骨骼系統
    新品亮點:智能人機互動外骨骼系統以泵、閥、缸、電機等基礎核心裝備部件為研發基礎,結合人體工程學、人體動作捕捉,肌肉動作識別,觸覺交互技術,運用核心算法、程序控制、人機互動傳感器和動力控制系統,綜合人體與機械的力量,減輕體能負擔,放大體能輸出,並結合5G物聯網平臺,收集使用者輕勞數據,實時掌握勞動狀況,促進更高效生產。
  • 「重磅來襲」實現人機互動新體驗,迪文科技引爆全場!
    (迪文科技參展團隊)據悉,迪文科技作為全球當先的高品質人機互動產品和解決方案供應商,成立已有十餘年,旗下涉及人機互動相關的產品與解決方案,被廣泛應用於智能家電、新能源、金融機具、工程機械、醫療美容和保健、人工智慧、出口機電產品等領域,目前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均設有區域營銷和應用支持中心。
  • 從AI 到 AR,下一代交互落地的樣子|對話 Rokid 祝銘明
    而正當人們在期盼其下一代「語音」產品的形態和能力時,Rokid 已經跳出了這個圈子,開始大秀其「視覺」能力:從 CES 2018 後,Rokid 陸續亮相了 Rokid Glass、Rokid Vision 兩款智能眼鏡。我們可能不止一次的和 Misa 聊過,為什麼在 Rokid Me 之後,沒有其他音箱產品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