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九王奪嫡」中最陰險的人是胤禵嗎,為什麼?

2020-12-22 搞點好東西

自古成王敗寇,皇家子弟之間的權力鬥爭、儲位和皇位之爭從來就無所謂陰險與否。誰當上了皇帝,誰就「合理合法」。反之,誰要是輸了,那就是萬劫不復!提問者說允禵陰險,難道清世宗雍正帝胤禛就高尚了嗎?恐怕也未見得吧?一個皇位、十幾個已經成年的兄弟,不耍點兒見不得光的手段,誰能爭得來?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天命所歸、君權神授……

▲恂勤郡王允禵夫妻畫像。

胤禵這個名字根本不存在

提問者在問題中說到了胤禵這個名字,清聖祖康熙帝玄燁的皇十四子——貝子、大將軍王根本不叫胤禵!換言之,胤禵這個名字根本不存在。允禵是雍正帝即位之後給他這位胞弟改的名字,至於允禵原來叫什麼,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爭議的。最大眾的說法是他叫胤禎,與胞兄雍正帝的名字同音不同字。這也是為什麼雍正帝的一眾兄弟為避帝諱只改了名字中的胤字,而允禵要兩個字都改的原因所在。當然,也有一些比較小眾的說法,這裡就不去鋪開說了。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允禵從來也不叫胤禵!因此,提問者問題中的胤禵這個名字是有問題的。

▲清世宗雍正帝潛邸時期畫像。不管允禵原來叫什麼,我們姑且就按照後來為了避帝諱而改的名字允禵來稱呼他吧。允禵這個人陰險嗎?恐怕也談不上。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允禵是如何走上「奪嫡」之路的。

地位曾經相當尷尬的允禵

允禵,康熙帝的序齒皇十四子,出生於康熙二十七年,與雍正帝一母同胞,都是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所生。雖然是雍正帝的胞弟,但因為年齡差距較大,加之生母烏雅氏明顯一碗水不端平、偏心允禵這個兒子,雍正帝與允禵之間的關係一直比較冷淡。但是,說二人從小就有仇,恐怕也談不上。其實就和普通人家年齡相差十歲的兄弟差不多,哥哥結婚時弟弟還只是個半大「小屁孩兒」、根本沒有什麼共同語言,您覺得關係能親密到哪裡去?或許是因為年齡差距相對較小,又或者是因為性格相投,允禵雖然跟胞兄雍正帝關係一般,但卻與同父異母的幾個哥哥胤禩、胤禟、胤?走得很近,這也是一些人把允禵歸入所謂「八爺黨」的原因所在。不過,從後來的事情來看,允禵與胤禩的關係恐怕也就那麼回事,無非相互利用罷了。

因為缺乏胤?那樣的母家背景,又是雍正帝的胞弟,允禵雖然與胤禩關係比較親近,但卻始終得不到胤禩的信任。在胤禩集團裡,胤禟是無可辯駁的「二號」兼金主!胤?雖然能力平平,可人家背後有姥爺遏必隆、舅舅阿靈阿,胤禩也不得不巴結!雖然阿靈阿也是允禵和雍正帝的親姨夫,可姨父能和舅舅比嗎?一個是姻親、一個是血親,差太遠了……所以,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出任大將軍王之前,允禵一直都只是胤禩集團的邊緣人物,既得不到胤禩的信任、又沒有機會發展自己的勢力,只能依附於胤禩。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允禵是沒有任何「奪嫡」機會的!

▲所謂「八爺黨」的「二號」兼金主胤禟。

允禵是如何捲入「奪嫡」之爭的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廢黜皇太子胤礽。這件事本來與允禵沒有任何關係,但是胤禩太急功近利了,以至於在康熙帝以一石二鳥之計下令群臣舉薦新太子人選時私下串聯朝臣,犯了康熙帝的大忌!試想,如果您是康熙帝,一朝的下屬全都站在了胤禩這個兒子身後,您還睡得著覺嗎?不怕胤禩給自己上演一出「玄武門之變」嗎?到這個時候,胤禩已經不僅僅是爭儲了,他已然威脅到了康熙帝的皇位和皇權、由「乖兒子」變成了康熙帝的假想敵!

事後,康熙帝當眾斥責了胤禩並革去了他的貝勒爵位,甚至還公開否決了他合法繼承皇位的可能性!雖然不久之後,康熙帝又恢復了胤禩的貝勒爵位,但之前與胤禩同為貝勒的雍正帝早已成了雍親王!朝臣會如何站隊,不言而喻……如果沒有進一步行動,所謂「八爺黨」很可能就此樹倒猢猻散了。為了保住自己長期經營的這股勢力,彼時的胤禩急需重新推出一個可以繼續公開參與「奪嫡」的角色來支撐門面!

▲「八爺」本尊胤禩畫像。胤禟雖然腰纏萬貫,但從來都不受老子康熙帝待見,甚至多次被康熙帝斥責為「奸商」!讓他出頭,顯然是不現實的。至於胤?,雖然貴為敦郡王,卻是草包一個、一個草包!試問,以胤?的出身、母家背景,他若是真有能力,何至於要依附胤禩?要知道,他可是孝昭仁皇后和阿靈阿的親外甥、溫僖貴妃的親兒子、遏必隆的親外孫……在康熙帝的一眾皇子中,除了胤礽之外,根本沒有誰能夠比得了他。最後,沒有任何辦法、胤禩只能把與自己關係還算親近的允禵推向前臺,用他來給原先的所謂「八爺黨」製造一個有利可圖「大餅」,從而避免自己的勢力分崩離析。就這樣,允禵從一個邊緣人物一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奪嫡」熱門人選。

▲敦郡王、輔國公胤?畫像。

陷害胤禩,鞏固自身地位

對於胤禩的想法,允禵心知肚明,但以彼時他的實力,也只能做胤禩的傀儡。要想讓胤禩死心塌地給自己賣命,就必須讓胤禩在老子康熙帝面前徹底失勢、徹底完蛋!於是乎,康熙五十三年著名的「斃鷹事件」發生了——胤禩上貢給康熙帝的兩隻海東青變成了奄奄一息的死鷹!氣得康熙帝大罵胤禩是「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甚至揚言要與胤禩斷絕父子關係!自此,胤禩徹底失勢……雖然這是一樁「無頭公案」,但本著誰受益誰即主謀的邏輯,這件事的幕後黑手不是雍正帝就是允禵!雍正帝作為胤禩最大的對手,恐怕很難在那兩隻海東青上做手腳,而且這種欲蓋彌彰的事情,以雍正帝一向的行事風格,恐怕也不屑去做、不敢去做。那麼,就只能是允禵了。

就在「斃鷹事件」發生短短四年之後,允禵正式出任大將軍王。手握重兵的允禵成了更加炙手可熱的大熱門!可彼時誰也沒有意識到,允禵和胤禩、甚至雍正帝都讓他們老子康熙帝給算計了!康熙帝把允禵遠遠地支到青海,並且用兵權給他畫了一個大大的「大餅」。可以自己發展自己的勢力了,允禵還用得著胤禩嗎?康熙帝的離間計成功施行!緊接著,康熙帝又用雍正帝的大舅子年羹堯出任川陝總督,扼住了允禵來自東線和南線的兩條補給通道,把允禵手裡的軍隊變成了擺設。同時,康熙帝隨時可以換下年羹堯,也不怕雍正帝翻起什麼浪花……雙方維持著一個相當微妙的平衡,康熙帝則穩坐釣魚臺,等著自己油盡燈枯,哪個兒子也沒有跳出他這位「如來佛」的手掌心。

▲恂勤郡王允禵畫像。在這套權力平衡布局設計完成之後,一切盡在康熙帝的掌握之中。想讓雍正帝接班,維持現狀即可,年羹堯於公於私都必須跟著雍正帝!至於隆科多,那完全就是一個「政治投機商」。他的姐姐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胤礽的繼母、所有庶出皇子的嫡母,理論上隆科多可以是所有皇子的「舅舅」!更何況,雍正帝不過就是佟佳氏的養子而已,與隆科多之間並不比其他皇子親多少。再者說,隆科多是康熙帝的表弟、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親侄子,是所有皇子的表叔。都是表侄兒,憑什麼隆科多就非要幫雍正帝看場子。說白了,他只認誰是接班皇帝,誰接班他就支持誰,無論支持誰他和她背後的佟氏家族都有利可圖。

▲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畫像(果毅親王胤禮畫)如果不想讓雍正帝接班,康熙帝臨死前拿下他就是了,胤禩手裡沒兵,江山只能是允禵的,這裡面橫豎都沒有胤禩的事兒……允禵厚道嗎?談不上。陰險嗎?恐怕也談不上。康熙帝連親兒子都算計,允禵算計同父異母的哥哥又能算什麼呢?無非利字當頭罷了,為了皇位、皇權,去他N的親老子、親兒子、親兄弟吧!

▲清聖祖康熙帝玄燁畫像。

相關焦點

  • 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是親兄弟,為什麼兩人關係一直不好?
    這個實際上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允禵)雖然是親兄弟,但實際上兄弟感情很一般,而胤禵成年之後又和八阿哥胤禩走的很近,歷經「九王奪嫡」的腥風血雨,本就淡如水的兄弟之情也被磨滅的差不多了。《雍正王朝》中的胤禵和胤禛雖是親兄弟,但自小感情一般四阿哥胤禛、六阿哥胤祚(早夭)、十四阿哥胤禵都是德妃烏雅氏所生的親兄弟,不過由於胤禛和胤禵的生長環境不同,導致兩人自小便關係很一般。
  • 九王奪嫡中為何老八自尋死路,送給康熙兩隻死鷹?胤禩:欲加之罪
    康熙五十三年(即公曆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循行塞外,老八胤禩因為恰逢其母良妃的二周年忌日未能前往。於是派人前去跟康熙解釋,表示自己即將在湯泉附近迎候皇駕趕赴京城,耐人尋味的是太監還一併帶來了兩隻奄奄一息的海東青送給康熙作為禮物。
  • 康熙一直對胤禵著力栽培,他究竟有沒有想過要傳位給胤禵
    皇十四子胤禵,是諸多皇子中表現頗為出色的一個,同時也是康熙最寵愛的皇子之一。那麼,康熙究竟有沒有想過傳位給胤禵,胤禵的結局如何呢?
  • 十四阿哥胤禵有三大優勢,成為康熙最鍾愛的皇子,差點取代雍正
    可能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雍正皇帝是篡位的,康熙真正想傳位的人,是十四阿哥胤禵。為什麼幾百年時間過去了,這場爭論到現在還沒有結束呢?
  • 康熙寵愛十四子胤禵,但是為什麼沒有傳位於他?
    皇長子胤禔這小子心太黑,他老子康熙廢了皇太子胤礽讓他看守,他竟然建議自己動手替他老子殺了自己弟弟,康熙什麼人物,這是骨肉相殘,會給他留下千古罵名,他能做嗎,胤禔出局是必然的。雍正朝時就有很多傳言,說康熙遺詔傳位皇十四子胤禵,雍正是篡位。
  • 雍正王朝:八爺黨見證了康熙傳位,為何還說雍正搶了胤禵的皇位?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黨是雍正皇帝的死對頭。他們不僅與雍正爭皇位,在爭位失敗後反對雍正的新政,妄圖陰謀逼宮,還極力捏造謠言,說雍正弒君,搶了老十四胤禵的皇位。 而他們之所以選擇胤禵作為謠言的主角,而不是別人,是因為這樣說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被他人所相信。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讓十四阿哥做大將軍王?
    康熙皇帝在收到西北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後,召來了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商量解決的對策,同時準備在這二人之中選出一位作為大將軍王,領兵前往西北出徵,康熙皇帝的這一舉動引發了朝中大臣們的猜測,朝中大臣紛紛猜測此次的大將軍王,一定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 胤禵手握三十萬大軍,又身處外地,為什麼卻不反制雍正
    胤禵出生的時候,生母烏雅氏已經因得聖寵被封為了德妃,按清制具備撫養皇子的資格,因此他從小是在德妃的呵護下長大的。胤禵從小聰明過人,長大後不僅才華橫溢,而且他在騎射上也是諸皇子中的佼佼者。因此就連最有心計的九阿哥都感嘆:「胤禵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對於曬娃狂魔康熙來說,能文能武的胤禵當然最值得他帶在身邊。所以胤禵在年少時,就頻繁地隨康熙出巡。
  • 九王奪嫡:人氣最高的胤禩為何最終失利?
    九王奪嫡人物關係圖九王奪嫡是康熙晚年,諸位皇子爭奪儲位的政治鬥爭事件。而皇八子胤禩是這場奪儲鬥爭當中的重量級人物。胤禩,人稱八賢王,而他本人也確實當得起這個名號!他天資聰穎,自幼便深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他文武雙全,禮賢下士,朝中大臣對他也是讚不絕口!在儲位之爭中,胤禩的呼聲也是最高的。
  • 逼宮事件:《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和胤禩的最後一場巔峰對決
    《雍正王朝》中對於「九王奪嫡」事件的演繹,明顯有著側重和偏失,就具體的演繹橋段來看,就政治智慧和勢力對抗而言,皇四子胤禛的真正對手,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八子胤禩。從江南募捐、追比國庫欠款、太子胤礽的兩次被廢、花錢買命案、血洗江夏鎮、《百官行述》處理事件等等「九王奪嫡」事件中的具體組成,說到底都是胤禛和胤禩之間的對決。
  • 雍正王朝:太子要學李世民,康熙為何重用胤禛和胤禵應對?大智慧
    導讀:康熙皇帝復立太子後,開始了人生中最後一次「南巡」,但被復立的太子胤礽非但沒有痛改前非,反而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寫過江夏鎮任伯安的書信被康熙皇帝掌握後,太子胤礽決定鋌而走險,想當第二個李世民。
  • 九王奪嫡後八爺黨均被雍正清算,為何唯獨老十躲過一劫?實屬無奈
    清朝康熙晚年間,諸位皇子對空懸的太子大位都是垂涎三尺,紛紛躍躍欲試,最終釀成了「九王奪嫡」的骨肉悲劇。九王奪嫡劇照可是這場戰鬥的結局卻是出人意料,此前聲勢浩大,深得康熙帝寵愛的老八胤禩、老十四胤禵這兩個八爺黨核心成員均是落敗,最終皇位落入了默默無聞,韜光養晦的老四胤禛手裡。
  • 胤禵和雍正是同母兄弟,奪嫡卻輸給哥哥,他差在哪裡
    當康熙廢掉太子胤礽之後,最熱門的繼承人選,無疑就是皇八子胤禩了。可是胤禩早在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便宣告出局。
  • 雍正王朝:讓胤禵爭取「大將軍王」,胤禩的目的何在?用心太險惡
    康熙五十六年,朝廷派往西北平亂的六萬大軍全軍覆沒,而當時的康熙皇帝已經「垂垂老矣」,御駕親徵已然不再現實;而西北大敗以後,又急需一位有身份、有謀略的人物前去收拾軍心、扳回敗局。所以,才有了康熙皇帝的決定:朕決定從皇子中擇一賢者,代朕出徵,封「大將軍王」!
  • 雍正王朝:死鷹事件,為何沒讓胤禵和胤禩鬧掰?被自己親哥忽悠了
    年輕不再的康熙皇帝,不得不於諸皇子中擇一賢者為大將軍王,「代朕出徵」,以期挽回西北敗局乃至轉敗為勝。但就當時的朝局形勢而言,康熙皇帝對於大將軍王的選擇,勢必會引起朝野上下乃至諸皇子對康熙皇帝傳位意圖的認定,從而再度引起皇子之間的奪嫡之爭。
  • 在雍正王朝當中,八阿哥為什麼要送康熙一隻死鷹?到底有何寓意?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段情節令人印象較為深刻。在康熙皇帝的壽辰時,八阿哥胤將十四阿哥胤禵送來的天石調包,換成了一隻死鷹。康熙皇帝在看到這隻死鷹後,氣當場昏厥過去。八阿哥胤禩為什麼要把十四阿哥胤原本的壽禮,換成一隻死鷹呢?八阿哥的這個舉動有什麼用意呢?
  • 有胤禵在,想成功太難
    可屢敗屢戰的皇八子胤禩,卻一直處在屢戰屢敗的尷尬境地,直到皇四子胤禛接過康熙皇權,皇八子「敗者為寇」。黨羽勢力最為強大,不缺錢、不缺人、不缺智慧的皇八子胤禩,為何會在奪嫡過程中屢屢戰敗乃至徹底失去聖心,並最終奪嫡失敗呢?
  • 「九子奪嫡」,四阿哥胤禛真的只有十三阿哥胤祥一個「盟友」嗎?
    比如大阿哥胤褆第一次在熱河木蘭秋獮神頭就要替父皇康熙皇帝殺了太子胤礽,難怪康熙皇帝罵他是蠢豬,槍打出頭鳥就是說這種人,奪嫡之心太明顯,讓康熙皇帝一棒子把大阿哥胤褆打到宗人府了!【第一次太子胤礽被廢】所謂的「九王奪嫡」就是包括太子胤礽在內的九個皇子,康熙皇帝一共有活下來的二十四個兒子,只有這九個兒子為了「儲君」爭的頭破血流。
  • 雍正王朝:胤祥為何向雍正建議,釋放胤禵?深通上意後的真情之舉
    誠然,人待人是無價之寶,可是這樣只能對普通人家之間的普通關係而言,對於生在皇家的皇室兄弟,尤其是之間早已經有了嚴重隔閡的雍正皇帝和皇十四子胤禵,人待人這個無價之寶,果真能夠讓胤禵回心轉意嗎?按照皇十三子胤祥自己的說法,在被圈禁宗人府的十年中,曾經遭到了政敵們無數次的陷害乃至暗殺,可這並沒有讓胤祥在被釋放並迅速得勢後報復、清算這些暗裡下手的皇室兄弟們。為什麼?因為他是一代「俠王」,是一個看重情義,看重兄弟的真性情之人。
  • 她是歷史上的茗蕙,為胤禵生下兩個兒子,雍正一繼位便悽慘離世!
    劇中的茗蕙頗有心計,與單純善良的茗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茗蕙最終也如願以償地嫁給了自己喜歡的男人,即十四阿哥胤禵。那麼,歷史上的茗蕙又是怎樣的一名女子呢。據史料記載,康熙第十四子胤禵一共有五位妻妾,嫡福晉是完顏氏,側福晉是舒舒覺羅氏和伊爾根覺羅氏,庶福晉是伊爾根覺羅氏,小妾是吳氏。從劇情來看,茗蕙的原型極有可能是胤禵嫡福晉完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