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晏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公欣
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戰略舉措。從全國其他自貿試驗區建設經驗來看,自貿試驗區對內陸地區擴大對外開放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貴陽市市長、貴安新區管委會主任陳晏認為,貴州申報創建中國(貴陽貴安)自由貿易試驗區,對積極融入國家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設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具有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
陳晏表示,貴州作為內陸省份不沿海、不沿江、不延邊,在開放型經濟發展方面始終落後於其他省(區、市)。申報創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對貴州來說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一是有利於貴州如期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貴州作為全國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申報創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於貴州特色農產品更加便捷走向國際市場,有效拓展貴州農產品銷售渠道,有利於助推貧困農民增收致富。
二是有利於貴州加快建成西部經濟重要增長極。貴州地處西南,與臨近的四川、重慶、湖南相比,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不多,申報創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於提高貴州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形成更多經濟增長點,使貴州加快成為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
三是有利於探索欠發達地區特色發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時特別指示,貴州要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申報創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於貴州結合實際加快建設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新高地,為欠發達地區創新發展探索路徑、提供借鑑。
陳晏介紹,近年來,貴州搶抓歷史機遇,奮力後發趕超,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具備了實施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基礎,具備了申報創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基礎條件。
一是經濟發展後發趕超。貴州經濟增速連續9年位居全國前列,經濟總量突破1.6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2.5倍,發展基礎越來越厚實,趕超進位實現新突破,在全國實現排位前移,與山西、內蒙、雲南、廣西等省份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二是區位優勢更加凸顯。貴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西部交通樞紐,高鐵直達北上廣深、香港等主要城市,貴廣、滬昆、成貴等高鐵在貴陽交匯,全省高鐵運營裡程達到1432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突破7000公裡,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萬人次。
三是開放經濟逐漸壯大。2019年,與貴州省有對外貿易關係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79個,較2018年增加16個。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453.57億元,其中,出口327.14億元,進口126.43億元。
四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19年,貴州省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11.48小時、1.31小時,比2018年分別壓縮87.07%、83.33%,國際化營商環境越來越好。
五是開放平臺更加夯實。經過多年發展,貴州已經形成了「1+8」國家級開放平臺體系,「1」指全國第8個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8」指分布全省的8個國家級開發區。
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批准設立了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初步形成了「1+3+7+1+6」的基本格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中協調、陸海統籌的開放態勢。「為進一步推動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貴州省委、省政府從去年開始,全面推動貴陽、貴安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省會城市貴陽+國家級新區貴安,匯聚了全省最好的資源,將構建形成引領全省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全新格局,完全具備申報創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基礎條件。」陳晏建議,以貴州省省會城市貴陽和國家級新區貴安為核心區域範圍,支持貴州申報創建中國(貴陽貴安)自由貿易試驗區,與國內其他自貿區享受相同政策的同時,結合貴州實際,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傾斜。
來源:中國發展網
編輯:曹亞星
審校:王丹丹
編審:何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