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了,曾高考660分,從北大轉學入技校的青海男孩,現狀如何

2020-12-15 米醬讀書

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宋汪洙《神童詩》

學問就是身上的寶貝,你看哪朝皇上選宰相,不是從讀書人中選?

所以自古以來,參加科舉的人必是為了中狀元,而今誰家兒女不盼入清北?

20年前,廣西吳善柳就為了上清華大學,放棄北師大、復旦等名校,連續參加10次高考。在他之後,亦有不少人復讀就是為了上清華北大。

但是對於青海男孩周浩而言,考上北大就是一種煎熬。為此在9年前,他從北大轉學進入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就讀。

對此,許多人都不能理解,他的父母,包括老師和同學都紛紛勸他不要轉學,因為北京工業技師學院本就是一個專科院校,與北大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那麼,周浩為何放棄北大而轉入技校?如今9年過去了,他的現狀如何?

一、聽從父母考上北大

2008年,青海考生周浩參加高考,以660多的高分,獲得了青海省理科第五名,其學習能力可見一斑。

父母看到孩子考了這麼高分,打心底裡高興,逢人就說自己兒子考得如何,這也無可厚非。

只不過,接下來為了報考那個學校,一家人就鬧心了。周浩說自己想去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但是父母、親戚,包括老師等都勸他填報清華北大,認為660分肯定能上清北,如果不上清北就可惜了。

對此,周浩多次說自己喜歡北航的原因,是因為喜歡多動手的專業。也許是因為年紀還小,他最終不得不向眾人妥協,拉著行李箱去了北大,進入生命科學系學習。

他也原以為自己可以適應過來,但是坐在教室裡的他,根本聽不進生命科學系的理論課,隨著時間長了,他就越發迷茫。

後來,他聽從同學的建議,去試著旁聽工科的課程,但是依然感到很無助。他想要親自動手,但只有工科專業的學生才能參加。

怎麼辦?繼續讀下去,對於周浩來說就是一種煎熬,但想轉專業也並非易事。

二、遵從內心,重新選擇

周浩熬過了大一,但幾乎沒有感覺,於是一次次在心裡問自己,莫非是自己飄了?

找不到答案,周浩決定休學一年,去深圳打工,做過電話接線員、做過流水線工人。在打工期間,他感受到了社會的殘酷,也以為這樣能讓自己喜歡上北大的生活,靜下心來學習,接受生命科學專業。

然而,周浩還是高估了自己,在重新回到學校後,他更加覺得自己實在不適合學習這門專業。

怎麼辦?

此時他不得不重新思考出路,突然一個念頭——「轉校」從他腦海中浮現出來,他似乎找到了希望。在網上查詢一番之後,他認為北京工業技師學院是技類院校中最拔尖的一個學校,而且他對數控技術特別感興趣。

2011年冬天,周浩收拾行李走出了北大,來到了北京工業技師學院,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

三、現狀如何

周浩轉學入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老家,父母很是生氣,建議他去深圳大學。不過這次,周浩不再聽從父母意見,執意要讀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父母見兒子如此堅持,也只好同意了。

對於北京技師學院,周浩的到來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這是開校以來難得招到一個學霸。於是學校考慮到他的實際情況,安排他直接進入了技師班,並且給他配了最好的班主任,小班授課。這種小班式、面對面地和老師交流,一下子讓他找到了很強的歸屬感。

在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的實驗室裡有十幾臺瑞士進口的數控機器,老師給他面對面的親自指導,並且他可以直接上手操作機器,這讓他從未有過的興奮。

為了趕上已經學習了兩年的同學,他異常刻苦學習,每天都重複練習老師教過的技術,不懂就問。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周浩成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以優異的成績摘得了冠軍。

由於知識紮實和實操能力強,從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畢業後,有許多企業向周浩伸出了橄欖枝,但他選擇了留校任教。

據了解,在2018年的第一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中,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青年教師周浩榜上有名,斬獲機械類一等獎!

四、結語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人只要在適合自己、自己感興趣的崗位上工作,都會有所成就。周浩說,自己所學的技術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處,他不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選擇確實很重要,尤其是在人生路口時,選擇對了,你的人生將會無限精彩;但選擇錯了,有可能後面用很多年的努力都沒有結果,甚至會就此意志消沉。

但米醬認為,如果分數很高,考上清北依然是大眾正確的選擇,畢竟周浩僅僅是個例,清華畢業的學生所創造的價值和對社會的貢獻,不是一兩個特例就可以推翻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9年前,高考660分!從北大轉學到技校的青海男孩,現狀如何?
    但是總有一些人,持人不同的想法,青海男孩周浩就是其中一個,他以高考660分的好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可是在北大學習,對他來說簡直就是煎熬。在9年前,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從北大轉學到了北京一所技校。家人、同學還有高中的老師知道了消息以後,都表示接受不了,在他們看來,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再怎麼好,也就是一個大專院校,根本就不能與北大相提並論。青海男孩周浩9年前從北大轉到技術,如今他現在的狀況怎麼樣呢?
  • 9年前,高考660分,從北大轉學到技師學校的周浩,有沒有後悔?
    9年前,高考660分,從北大轉學到技師學校的周浩,有沒有後悔?當今社會,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成功最好的捷徑。每一個想要深造的學生,清華北大絕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學校。為了實現心裡的目標,多少人日夜奮戰,甚至凌晨三點都還有躲在被窩裡用手電看書的「瘋子」。
  • 他660分考上北大,卻轉學去讀技校,9年後的今天現狀如何?
    如果不是實在跟不上北大的進度,被人給攆出來了,那張畢業證,還是得拼命爭取的。畢竟,那意味著衣食無憂。但是,我考不上北大。而考上北大的學霸,也跟我這種普通學生的思維差距也像高考成績那麼大。9年前,還真有一位北大才子放棄了北大,轉身去讀了技校。
  • 9年前,那個放棄北大轉學到技校的小夥,後來如何?
    ——盧梭高考被視為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轉折點,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機會。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相信沒有誰會在寒窗苦讀10多年後,放棄高考的機會,或者放棄來之不易的高考優異成績。所以9年前,那個放棄北大轉學到技校的小夥,讓全國範圍內知曉這件事的人非常震驚。
  • 12年前,那名高考660分的學霸,從北大退學轉技校,後來人生如何
    今天所說的這個小夥便是其中一個,12年前,他曾是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的高材生,後來,卻在入學三年後退學,轉向了一個技術學校。這個做法曾一度轟動社會,令很多人疑惑不解:難道在北大遭遇了不公待遇,才憤而轉學?還是另有他因?
  • 放棄北大,選擇技校?青海學霸周浩,表示「不後悔」!
    #放棄北大選擇技校的青海學霸周浩#青海,一些缺乏地理知識的同學錯認為這是青島的一部分。其實不然,西北人的豪邁狂野和灑脫造就了青海人的獨特性格。就像今天要提的這位青海學霸一樣,放棄北大毅然決然選擇了北京的一所技校。
  • 青海學霸:高考660分,從北大退學後轉入技校讀書,如今怎麼樣了
    2008年6月,青海省的小夥子周浩參加了高考。不久之後,查詢到高考成績是660分,位列青海省理科考生前五名。這樣的優秀成績上清華北大都是很穩的,但是周浩本人卻想要報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知道周浩的想法後,他的父母和老師都很不贊同,他們認為憑藉這樣的優異成績不去清華北大太過可惜了。
  • 9年前,那個青海學霸從北大退學,去讀技校,現在過得如何?
    他就是周浩,9年前為了追求自己的本心,出人意料地放棄在北大讀書,選擇與北大相差甚遠的技校。拋去浮名,他做自己的事,在喜歡的領域裡如魚得水,成就不一樣的人生。一、高分考上北大的學霸高考考上大學是人生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特別是考上名校,你所受的資源、視野和學歷將更上一層樓。周浩,2008年,以660多分考上令千萬高中畢業生羨慕的北大,並且是當年青海高考理科的前5名。
  • 9年前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北大退學入讀技校的周浩,後來發展如何
    北大作為我們國家的最高學府之一,一直是無數人心中的夢想,無論對於普通百姓,還是對於學霸們,進入北大都是值得稱讚的,因為能夠進入北大就等於曾經的中狀元。然而,在北大的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人,他考入北大後,最終選擇了退學,而在退學後,卻轉學到了一所技工學校,那他為什麼會選擇這所學校呢?周浩的困惑是從哪裡來的?
  • 9年前,為夢想放棄北大,轉學到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2020年的高考剛過去沒多長的時間,不少學生為報志願而發愁,有些喜歡的學校,上不了,能上的可能不是自己喜歡的。但是,2008年的考生中,他的分數能夠去到自己喜歡的學校,但是,在家人和老師的勸說下,選擇了一個別人認為好的學校。
  • 高考學霸上北大,卻退學轉身讀技校,他的經歷警醒無數學生和父母
    文/阿蒙聊教育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誰都希望考上一所名牌大學,未來就業多了一份保障,在多數人心中,考上清華北大是最有出息的,是家裡人的驕傲,也是學校的榮譽,但都忽略了學生自己的真實想法,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要考清華北大
  • 13年過去了,曾4次高考,一次北大2次清華的四川張非,現狀如何
    2007年,一位名叫張非的人就比較張狂。張狂體現在哪呢?體現在4次高考上。面對復旦大學他不想上,第二次考入北大被勸退,後來再次高考考入了清華,在清華被勸退再次換名又考入了清華。張非生在四川,小時候比較調皮,還退過學。後來在上初中高中時成績一直非常優秀,基本上每次考試都能排在前十。
  • 曾被11所名校拒絕的狀元,李泰伯如今現狀如何?實現人生大逆轉?
    曾被11所名校拒絕的狀元,李泰伯如今現狀如何?實現人生大逆轉?李泰伯,因為三次獲得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被保送到北大數學系。本以為他的人生會順風順水就這樣一路走下去。但是他決定放棄了北大的保送資格。借著高考金榜題名的「東風」, 李泰伯趁機想出國深造。
  • 8年了,高考733分獲得狀元,考上北大的浙江才女,現狀如何
    每年,北大校園都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高精尖人才,他們在這裡繼續綻放著自己的理想勝地。然而經過多年的錘鍊之後,這些天之驕子的前途卻各不相同,有的人能夠繼深造,有的人則畢業後出來工作,甚至有的人就此黯然失色,褪去了天才的光環。
  • 重慶狀元高考726分,數學差一分滿分考上北大,選擇了什麼專業
    每年高考之後,都有不少考生因為沒有選擇好專業,而影響了日後學習的熱情。曾經有一個名叫周浩的考生,因為專業遵從父命而選擇了北大,後來幾番周折後,從北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退學,轉學到了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為此,人們每年更多的關注高考狀元的去向。
  • 讓董卿刮目相看,放棄北大保送,613分考入清華,武亦姝現狀如何
    當時只有16歲的她憑藉著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北大的博士陳更,成為了新一屆的霸主。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比賽的時候,「飛花令」的要求以月為關鍵字進行作答,武亦姝在這期間完全沒有任何的壓力,始終保持著微笑,對答如流。
  • 清華,北大2020年高考統招批次錄取分數線對比,一哥花落誰家
    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2020年高考統招批次錄取分數線對比情況,看看今年高考一哥位置花落誰家。 最大分差是甘肅省,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674分,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660分,分差14分。 湖南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674分,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663分,分差11分,排第二;黑龍江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656分,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646分,分差10分排第三; 廣東省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650分,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654分,挽勝一省。
  • 11年了,以甲骨文《熟悉》獲高考作文6分的四川男孩,現狀如何
    但是在2009年高考的時候,四川男孩黃蛉,卻冒險使用「甲骨文」寫了一篇作文《熟悉》,因為被閱卷老師認為嚴重的偏題,只得了6分。最終,他的高考成績只有428分,曾一度陷入了讀大學無門的境地,因偏才難得,後經過四川大學的測試,被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破格錄取。當時,教他的語文老師蒲體超得知自己的學生黃蛉用甲骨文寫作文,被氣得慌。
  • 拒絕保送北大,選擇貸款100萬去哈佛讀博的詹青雲,現在過得如何
    每當說起高考之時,很多高考學子的腦海裡都會浮現清華北大的相關畫面,考上清華北大也是眾多芊芊學子的心願。特別是當今的新時代社會,小孩子的起跑線可是越來越早了,孩子們的讀書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所以很多家長都會費更多精力和金錢用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將來可以越來越優秀,而清華北大這兩所學院便是家長們對孩子的最高期盼。
  • 13年了,曾4次高考,輕鬆考上復旦北大清華的四川男孩,如今怎樣
    但是在13年前,四川有一個男孩張非參加過4次高考,卻輕鬆考上了復旦北大清華,其中2次考上清華,有一次他還以狀元身份進了清華,被人稱之為「四川考霸」。只可惜,考試如此厲害的張非,在上到大學後,並沒有如大家想像那樣,再續輝煌,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因為玩遊戲而荒廢了學業,被學校勸退。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他瘋狂且傳奇的4次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