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宋汪洙《神童詩》
學問就是身上的寶貝,你看哪朝皇上選宰相,不是從讀書人中選?
所以自古以來,參加科舉的人必是為了中狀元,而今誰家兒女不盼入清北?
20年前,廣西吳善柳就為了上清華大學,放棄北師大、復旦等名校,連續參加10次高考。在他之後,亦有不少人復讀就是為了上清華北大。
但是對於青海男孩周浩而言,考上北大就是一種煎熬。為此在9年前,他從北大轉學進入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就讀。
對此,許多人都不能理解,他的父母,包括老師和同學都紛紛勸他不要轉學,因為北京工業技師學院本就是一個專科院校,與北大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那麼,周浩為何放棄北大而轉入技校?如今9年過去了,他的現狀如何?
一、聽從父母考上北大
2008年,青海考生周浩參加高考,以660多的高分,獲得了青海省理科第五名,其學習能力可見一斑。
父母看到孩子考了這麼高分,打心底裡高興,逢人就說自己兒子考得如何,這也無可厚非。
只不過,接下來為了報考那個學校,一家人就鬧心了。周浩說自己想去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但是父母、親戚,包括老師等都勸他填報清華北大,認為660分肯定能上清北,如果不上清北就可惜了。
對此,周浩多次說自己喜歡北航的原因,是因為喜歡多動手的專業。也許是因為年紀還小,他最終不得不向眾人妥協,拉著行李箱去了北大,進入生命科學系學習。
他也原以為自己可以適應過來,但是坐在教室裡的他,根本聽不進生命科學系的理論課,隨著時間長了,他就越發迷茫。
後來,他聽從同學的建議,去試著旁聽工科的課程,但是依然感到很無助。他想要親自動手,但只有工科專業的學生才能參加。
怎麼辦?繼續讀下去,對於周浩來說就是一種煎熬,但想轉專業也並非易事。
二、遵從內心,重新選擇
周浩熬過了大一,但幾乎沒有感覺,於是一次次在心裡問自己,莫非是自己飄了?
找不到答案,周浩決定休學一年,去深圳打工,做過電話接線員、做過流水線工人。在打工期間,他感受到了社會的殘酷,也以為這樣能讓自己喜歡上北大的生活,靜下心來學習,接受生命科學專業。
然而,周浩還是高估了自己,在重新回到學校後,他更加覺得自己實在不適合學習這門專業。
怎麼辦?
此時他不得不重新思考出路,突然一個念頭——「轉校」從他腦海中浮現出來,他似乎找到了希望。在網上查詢一番之後,他認為北京工業技師學院是技類院校中最拔尖的一個學校,而且他對數控技術特別感興趣。
2011年冬天,周浩收拾行李走出了北大,來到了北京工業技師學院,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
三、現狀如何
周浩轉學入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老家,父母很是生氣,建議他去深圳大學。不過這次,周浩不再聽從父母意見,執意要讀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父母見兒子如此堅持,也只好同意了。
對於北京技師學院,周浩的到來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這是開校以來難得招到一個學霸。於是學校考慮到他的實際情況,安排他直接進入了技師班,並且給他配了最好的班主任,小班授課。這種小班式、面對面地和老師交流,一下子讓他找到了很強的歸屬感。
在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的實驗室裡有十幾臺瑞士進口的數控機器,老師給他面對面的親自指導,並且他可以直接上手操作機器,這讓他從未有過的興奮。
為了趕上已經學習了兩年的同學,他異常刻苦學習,每天都重複練習老師教過的技術,不懂就問。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周浩成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以優異的成績摘得了冠軍。
由於知識紮實和實操能力強,從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畢業後,有許多企業向周浩伸出了橄欖枝,但他選擇了留校任教。
據了解,在2018年的第一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中,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青年教師周浩榜上有名,斬獲機械類一等獎!
四、結語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人只要在適合自己、自己感興趣的崗位上工作,都會有所成就。周浩說,自己所學的技術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處,他不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選擇確實很重要,尤其是在人生路口時,選擇對了,你的人生將會無限精彩;但選擇錯了,有可能後面用很多年的努力都沒有結果,甚至會就此意志消沉。
但米醬認為,如果分數很高,考上清北依然是大眾正確的選擇,畢竟周浩僅僅是個例,清華畢業的學生所創造的價值和對社會的貢獻,不是一兩個特例就可以推翻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