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張書長沙報導
11月23日,2020中國商飛——湖南民機產業培育會在長沙舉行。中國商飛向湖南企業伸出橄欖枝,發揮湖南省航空產業、裝備製造業以及新材料的優勢,共建大飛機產業鏈,陪伴中國商飛的大飛機翱翔藍天。省委常委、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姚來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等領導出席。
發布97項產品開發需求清單
會上,中國商飛發布了97項產品開發需求清單,從貨源開發、設計研發、材料、零部件以及機體結構等供應商需求和標準進行了介紹。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尹力堅介紹,根據項目生產交付目標,ARJ21的生產速率是30架/年。C919到2025年達到階段生產速率目標50架/年。
成為中國商飛的供應商需要具備哪些要求?會上,中國商飛採供部貨源處處長溫革強介紹,供應商產品應技術領先、經驗豐富、資金雄厚,並願意分享其技術和經驗;願意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共同開發市場;所在國政府對其產品出口和技術轉讓沒有限制,或其限制不影響該項目的合作;在航空公司客戶中有良好的信譽,以利於飛機銷售。同時,供應商應首先推薦TSO產品,同時對在研產品應具備充分的適航取證能力,確保飛機能夠獲取適航證;具備完善的質量管控體系,並獲得相關質量認證;專業化生產,以利於降低飛機的生產成本;應具備突出的維修以及客戶支撐能力,全面滿足產品支援和航空公司運營維護使用的需求。此外,為縮短供應環節,在滿足同等要求的前提下,優先選擇研發生產地在中國的航空機載設備製造企業。
此外,企業可以通過隨機取證、CTSO、PMA、MRO等四種方式成為供應商,推薦採用CTSO方式。
20餘家湘企助力大飛機翱翔藍天
「很有信心成為大飛機的供應商。」永州市億達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茂生說,中國商飛主動向國內企業釋放需求,對他們來說是一次機會,只要根據中國商飛的需求和標準改進,他們有能力成為供應商。他表示,因從事零部件、機械設備生產20多年,歷經市場競爭,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只是目前的設計和相關標準與中國商飛的標準還不太適配。
一架飛機飛向天空、降落地面,對剎車系統要求極高。中國商飛的大飛機C919上的機輪剎車系統,就是「湖南造」。
湖南博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吳厚平表示,飛機的核心是發動機,還有制動器。今年是博雲新材走進中國商飛10周年,大飛機智能剎車的自主可控,從材料研製,驗證實驗,到飛機飛行,問題得到了解決。
剎車片對飛機而言,是易損品,一年必須更換一次。美國霍尼韋爾集團與湖南博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長沙鑫航有限公司組建合資公司——霍尼韋爾博雲航空系統(湖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承擔C919大型客機機輪、輪胎和剎車系統項目,合資公司是C919的機輪剎車系統供應商,長沙鑫航是合資公司的結構件供應商。
「產業鏈起來了,將更有利於我們企業的發展。」利勃海爾中航起航空(長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恭亮表示,作為中國商飛起落架供應商,從2016年交付第一架起落架,目前他們為中國商飛ARJ21、C919等飛機的起落架裝配、驗收試驗、終檢交付,維修,還有CR929的設計開發、鑑定試驗等提供支撐。截至目前,已經順利交付63架(份)ARJ21起落架。
目前中國商飛湖南供應商企業有利勃海爾中航起航空(長沙)有限責任公司及潛在供應商、通用貨源企業共20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