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出了一個新名詞「扶弟魔」,進而引申為「扶哥魔」,後來變形為扶各種魔,看這些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女方家的親戚。
各位先別噴我,聽我仔細分析:
結婚後,就男方來講,基本上不會幫扶自己家的人,就算是幫扶,也是小範圍的幫扶,屬於親情的幫扶,沒達到「魔」的程度,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錢和卡都在女人的手裡,如果幫扶過多,女人就會不高興,一哭二鬧三上吊,婆家一看,算了,兒子是好兒子,兒媳婦真不咋地。再一想,如果離婚,家裡負擔不起娶第二個媳婦的的費用,不幫扶就不幫扶吧。
這是大多數婆家的想法。
女方家就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女兒幫助未成年的弟弟是天經地義的,幫助他上學,幫助他買房子,幫助他結婚,包括婚後的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一句話,只要有事,就找你姐。她必須無條件幫你。
而女人呢,也認同這件事,巴不得把家裡的一切都給娘家。
為什麼這樣?原因有三:
第一,女孩家境不好,為了供女孩讀書,弟弟或者妹妹被迫輟學,早早步入社會。
如果是這樣的家庭,我認為女孩怎麼幫家裡都不為過,不過僅限於結婚前,換句話說,為了幫扶弟弟妹妹,自己先不結婚。
等弟弟妹妹成家過上幸福的日子,再把父母和弟弟妹妹叫到一起,直接說明:幫扶結束,該追求自己的幸福。把一切事情擺到明面上來,弟弟妹妹以後再找女孩要錢,女孩也有藉口拒絕。
當然了,早點嫁人得到一筆不菲的嫁妝是最常用的方法。不過婚後還要繼續幫扶弟弟的話,矛盾會越積越多,早晚爆發。不如幫扶完畢後,再嫁人,對誰都好。
第二、家裡從小就灌輸長大後必須幫助弟弟的思想。
對這種原生家庭來說,是用女兒的幸福換取兒子的快樂。由於血緣的關係,長大後的姐姐必然幫助弟弟。但你長期給女兒洗腦,會讓女兒認為:我活著,就是為了幫助弟弟。
甚至結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還要不遺餘力的幫助弟弟,寧願自己家庭破產也要讓弟弟過得最好。
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女孩腦子裡排名第一的永遠是弟弟,第二的永遠是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娘家人。至於老公?不過是賺錢的工具,賺的錢越多越好,多了好補貼給娘家。孩子嗎?不如弟弟重要。
這種女人,除非嫁給富翁,否則,沒幸福可言。
第三、為了面子,女孩打腫臉充胖子。
女孩因為某些原因,在娘家一直說自己過得非常好,不缺錢,不缺穿,不缺任何東西。家裡人一聽,既然你這麼幸福,什麼都不缺,拿出來一部分錢幫扶一下弟弟,也是應該的。月月打電話,天天打電話哭窮要錢。
這種女孩,只能說是自找的,今天給1萬,過幾天就得給2萬,為了所謂的面子,就得無限度的把金錢往裡扔,還得不到一點感恩。
面子不如米飯重要,面子的背後是多少辛酸的汗水?面子背後是多少忍氣吞聲?是多少加班加點?其中滋味,只有經歷的人才有體會。
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錢無論多少都不夠花的年代,自己幸福快樂還未必有保證。更何況,你能賺到那麼多錢嗎?
結語:當扶弟魔的女人真得很厲害,一方面受到娘家的不斷敲詐能坦然處之;另一方面受到自己小家庭和婆家的孤立能面不改色。兩條線作戰,不是一般厲害。
長期被弟弟想著,日日被父母惦記,這種滋味實在幸福。
看著辛苦勞作的老公回來跟自己打冷戰,看著自己的孩子不停地問:「我和舅舅誰重要?」,再看看婆家親戚那種有色的眼光,心中豪情萬千,藐視世界一切。
這種搭上自己的幸福也要與自己的小家和婆家鬥智鬥勇的勇氣值得敬佩。
為了娘家,為了弟弟,就算傾家蕩產,犧牲老公和孩子,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扶弟魔的內心。
請各位男士,在結婚前一定要睜大眼睛,千萬認清女孩的本質,別找扶弟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