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80%左右的膽固醇是重新合成的,肝臟是合成膽固醇的最主要器官。他汀能抑制肝臟將葡
萄糖等物質,轉換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的功能,是目前調脂效果和耐受性都較好的一類藥物。
但長期高劑量使用也可能給血糖、肝臟、記憶力、肌肉帶來不良影響和相關副作用,還可能出現過敏、藥物交互副反應。
膽固醇高,服用他汀後藥血糖升高怎麼辦?6種副作用怎樣解決?
1.使血糖升高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血糖升高後,胰島素分泌增加會促使多餘的葡萄糖到肝臟轉化為膽固醇等物質。
不過,一旦他汀類藥物阻礙了上述過程,葡萄糖就缺少了一個去化的渠道,只得滯留在血液中,使血糖升高。
建議:
1.如果本身就有糖尿病,一定詳細詢問醫生用藥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好處,找到相對最佳的方案;
2.用藥過程中加強血糖監測,若血糖控制效果不好,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減少服用劑量,或換成膽酸鰲合劑等藥物;
3.可適當增加運動量,幫助去化多餘的葡萄糖。
2.肝臟問題
因為所有他汀類藥物都在肝臟轉化,而且約70%的代謝物是由肝臟排洩,會加重肝臟負擔,可能影響肝臟健康。
對於肝臟或腎臟功能正常的人而言,長期低劑量服用他汀類藥物並無大礙。1%的人有肝轉氨酶升高。
如果出現以下罕見但嚴重副作用,建議立刻就醫:
1.眼睛或皮膚發黃;
2.尿液顏色較深;
3.嚴重胃痛或腹痛;
4.持續噁心或嘔吐。
3.影響記憶力
人體1/4的膽固醇在大腦內,而大腦中的這些脂質對形成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維持底層記憶和學習能力至關重要。
他汀藥物在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的同時,大腦內的膽固醇也會減少,所以會影響到記憶力和其他需要高腦膽固醇水平的心理過程。
建議:
1.若正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控制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壓等問題,可詢問醫生是否要擔心對記憶力的影響;
2.詢問醫生是否能通過舌下服用維生素B12 (每日1000微克)或葉酸(每日800微克)或者維生素B6 (每天200毫克)來代替;
4.肌肉無力等肌肉問題或肌病
他汀類藥物可改變肌細胞中的甲羥戊酸代謝途徑,誘發細胞早亡。還會引起體內合成輔酶Q10出現障礙,使得輔酶Q10減少,導致無法維持肌肉細胞膜完整、肌肉無力等不良後果。
下述情況會提高人出現肌病的風險:
1.體內本身就缺少輔酶Q10的人,比如一些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服用他汀後更容易出現肌肉無力、心肌病、橫紋肌溶解、左心室功能障礙等;
2.與煙酸合用時,能增強他汀作用,但也會提高肌病發生率;
3.與苯氧酸類合用,能顯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LDL-C水平,但肌病危險性增加;
4.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XX黴素)、環孢素、吡咯抗真菌藥、苯駢哌嗪抗抑鬱藥和蛋白酶抑制劑合用,也會提高肌病危險性;
5.女性服藥後出現副作用(如肌肉敏感)的機率比男性高。
建議:
1.確診肌病後,停藥;
2.當和易發生肌病的藥物同時使用時要定期監測肌酸肌酶(CK) ;
3.妊娠、哺乳期女性禁用。
5.過敏反應
這是使用所有藥物都應該重視的問題,藥物中除有效成分外還可能含有其他非活性成分能引起過敏或其他問題。
如果出現以下任何嚴重的過敏反應,建議立即就醫:
1.皮疹;
2.瘙癢腫脹(尤其是臉部、舌頭、喉嚨部位);
3.嚴重頭暈;
4.呼吸困難
6.藥物交互副作用
除了前面在介紹肌病副作用時列舉的可能提高肌病發生率的藥物聯用副作用外。還要注意以下藥物交互問題:
1.與紅曲米的交互反應:有些紅曲米中可能也含有他汀類(洛伐他汀) ,同時使用會提高出現嚴重肌肉和肝臟問題的機率。
2.與秋水仙素的交互反應:某些他汀類藥物如普伐他汀與秋水仙素同時使用可能出現潛在副作用;
3.與抗凝血劑的交互反應:某些他汀類藥物如瑞舒伐他汀與華法林同時使用可能出現潛在副作用。
建議:
1.不是所有他汀類藥物都可能與上述三種藥物產生交互反應,但在用藥前可著重查看自己是否同時在用此類藥物,具體情況可請專業藥劑師或醫生判斷;
2.這裡並沒有列出所有藥物交互的情況,且還可能會與草藥、補充劑或其他保健品的有效成分發生相互作用,因此,用藥前一定有詳細告知醫生自己使用藥物、補充劑、草藥的情況。
更多閱讀:
老人連吃3粒解熱鎮痛藥,吃出腎衰竭?提醒:這樣吃,腎表示很冤
央視曝光:孩子常用的這種東西出事了!涉及千萬家庭,家長們要重視
引發前列腺炎的4大「禍源」!醫生親授按摩法,避免尷尬過度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