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0年12月7日】致力於激勵和支持全球創新教育理念和實踐的慈善教育基金會 —— 一丹獎基金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舉辦今年的一丹獎線上頒獎典禮暨峰會。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擔任主禮嘉賓,為卡爾·威曼 (Carl Wieman) 教授頒發一丹教育研究獎,以及為女性教育活動組織 (CAMFED) 的露茜·萊克 (Lucy Lake) 女士和安吉·穆裡米爾瓦 (Angeline Murimirwa)女士頒發一丹教育發展獎。一丹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掃盲促進發展特使荷蘭勞倫廷王妃 (HRH Princess Laurentien of the Netherlands) 與澳大利亞前總理、全球教育夥伴關係主席茱莉亞·吉拉德 (Julia Gillard) 女士在峰會上祝賀新一屆一丹獎得獎者並發表主旨演講。
打造開放、以人為本的教育平臺
一丹獎創辦人陳一丹博士在開幕致辭中表示:
一丹獎堅信教育的力量,我們相信世界需要一個開放的、以人為本的平臺,讓最出眾的教育家匯聚在一起,激勵教育進步和變革,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我衷心祝賀新一屆一丹獎得獎者。他們為改變全球主流大學傳授科學的方法和讓非洲女童和年輕女性能夠廣泛地接受高質量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史丹福大學物理學和教育研究生院教授、DRC工程學院主席卡爾·威曼教授創造了鼓勵積極學習的線上互動模擬工具PhET,已經以93種語言為7億名學生進行科學模擬訓練,涉及的領域包括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和地球科學。女性教育活動組織的執行長露茜·萊克女士和非洲執行項目總監安吉·穆裡米爾瓦女士在非洲推動高質量教育近27年,至今已經改變了400萬名女童的生活。很高興得知她們在獲獎後,將在一丹獎基金的支持下再讓500萬名非洲女童和年輕女性從中受益。
一丹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掃盲促進發展特使荷蘭勞倫廷王妃在峰會上宣布正式成立「一丹獎明師堂「,她表示:
一丹獎明師堂可以通過相互協作、群策群力,帶動多邊機構制定有效促進教育發展的議程,並讓大家更高度關注未來教育。
一丹獎明師堂匯集首批16位世界頂尖教育家,共同推動全球教育進步,鼓勵通過分享來解決教育實踐中的關鍵問題,彌合研究和實踐之間的差距;通過加強教育領袖間的合作,擴大對世界各地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影響。一丹獎明師堂成員致力於激勵教育家、慈善家和政策制定者,熱情投入、積極貢獻、改變教育、提升人類福祉。
匯聚出眾智慧,透過教育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一丹獎明師堂 (下附成員名單) 匯集世界頂尖專家 —— 研究學者、教育家、腦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經濟學家、統計學家和前沿創新領航人。明師堂成員決心採取切實行動,縮小世界各地的教育鴻溝。他們渴望在研究領域和實踐落地之間建立新的橋梁,使教育更好地應對21世紀的挑戰,並使數百萬被邊緣化的兒童也能受益。
一丹獎明師堂是一個多元化群體。「明師堂的每一位成員,都是國際成就卓著、飽含熱情、樂於奉獻的教育家。」他們博採眾長,發展了教育實踐和理論專業知識;身體力行,看到了教育改變生活、改變社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及建設更美好世界的力量。也因其多元化的獨特優勢,明師堂可以通過多種視角來看待問題,積極聆聽學習者與社區的聲音;充分發揮特長,達成團隊合作。
明師堂的核心功能:集體解決現實世界問題
一丹獎明師堂成員志趣相投,願積極探索潛在合作領域,以解決現實世界問題;期待共同努力,通過新的教育研究和理念,提高公眾參與度。此外,各位成員也為明師堂探尋良機,為國際教育重大問題集體發聲。他們將通力合作,在學習項目中,運用人類發展的科學證據;並使公眾參與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研究中去。為此,明師堂將開展全年合作;參加定期討論,小組辯論和演講;還將舉行年度峰會,與公眾,監管機構、政府官員分享理念、探討措施;令明師堂的理念在網絡內外廣為傳播。
卡爾·威曼教授表示:「很顯然,我們有機會與眾不同、做得更好。」 威曼教授是今年一丹教育研究獎的得獎者,也是一丹獎明師堂成員之一。對威曼教授來說,科學和技術是根本。
有了基本的技術素養,人類在處理從全球變暖、能源到健康等緊迫的全球問題時,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
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明師堂成員 —— 露茜·萊克女士和安吉·穆裡米爾瓦女士對一丹獎明師堂成員間的合作學習感到興奮。萊克女士說:
我們相信一丹獎明師堂將成為教育新思維的孵化器。這裡匯聚了一群具有豐富知識和多元視角的專家,大家敢於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教育、應對挑戰。我們很高興有機會與一丹獎明師堂其他成員互動學習,共同探索教育領域的新方向。
澳大利亞前總理、全球教育夥伴關係主席茱莉亞·吉拉德 (Julia Gillard) 女士在一丹獎頒獎典禮暨峰會閉幕時說:
教育方面的挑戰是如此之大,需要我們所有人、全球多邊基金、被賦予權力的社區領袖、國家資源、慈善事業、研究人員和活動家的共同努力。
一丹獎明師堂首批成員名單
(按姓氏拼音順序)
法茲勒·哈桑·阿貝德爵士 (Sir Fazle Hasan Abed) ,跨社區資源建設組織(BRAC)創始人(已故) —— 由跨社區資源建設組織的國際執行董事穆罕默德·穆沙 (Muhammad Musa) 和國際教育研究所執行總監伊琳·瑪麗姆 (Erum Mariam) 代表
阿南特·阿格瓦爾 (Anant Agarwal),edX執行長兼創始人;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教授
卡邁勒·艾哈邁德 (Kamal Ahmad),亞洲女子大學 (Asian University For Women) 創始人兼理事
薇奇·科爾波特 (Vicky Colbert),新學校基金會 (Fundación Escuela Nueva) 創始人兼執行董事
卡羅爾·德韋克 (Carol Dweck),史丹福大學劉易斯和維吉尼亞·伊頓 (Lewis and Virginia Eaton) 心理學教授
烏莎·戈斯瓦米 (Usha Goswami),劍橋大學神經科學教育中心總監
埃裡克·哈努謝克 (Eric Hanushek),史丹福大學和胡佛研究所 (Hoover Institute) 保羅和讓·漢娜 (Jean Hanna) 高級研究教授
拉裡·赫奇斯 (Larry Hedges),西北大學統計學系主席
託馬斯·凱恩 (Thomas Kane),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沃爾特·H·蓋爾 (Walter H.Gale) 教育與經濟學教授
薩勒曼·可汗 (Salman Khan),可汗學院 (Khan Academy) 創始人
溫迪·科普 (Wendy Kopp),美麗世界(Teach for All)執行長
帕特裡夏·庫爾 (Patricia Kuhl),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 (Institute for Learning & Brain Sciences) 語言和聽覺科學教授
露茜·萊克 (Lucy Lake),女性教育活動組織(CAMFED)國際執行長
安吉·穆裡米爾瓦(Angeline Murimirwa),女性教育活動組織(CAMFED)非洲項目執行總監
卡爾·威曼 (Carl Wieman),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教育學院教授和工程學院 DRC主席
朱永新教授 (Zhu Yong-xin),新教育實驗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