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曼·熱斯夥加:鍾情冬不拉製作的手藝人

2021-01-14 新華網新疆頻道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聲樂優美,深受牧民們的喜愛。在哈薩克民族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冬不拉文化」銘刻著這個能歌善舞民族的輝煌歷史,更凝聚著這個勤勞善良民族的信心,對哈薩克族人民的生活生產方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今年已經35歲的阿卡曼·熱斯夥加是特克斯縣特克斯鎮阿克塔斯村的一名普通牧民。記者來到他家時,他正在雕琢冬不拉的音箱。在他的「工作室」裡,擺放著許多冬不拉的成品和半成品。阿卡曼·熱斯夥加一說起製作冬不拉,那還是24歲的一次偶然機會,阿卡曼見到村上一位老師傅在製作冬不拉,從那時起他便對製作冬不拉燃起了興趣,每天他都會到老師傅家裡學習製作技藝,如今阿卡曼也成為一位製作冬不拉的能手。

  冬不拉手工製造傳承人 阿卡曼·熱斯夥加說:「我從小喜歡彈冬不拉,冬不拉是我們哈薩克族的民族樂器,也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所以我要把這個傳統繼續傳承下去。」

  阿卡曼製作樂器的動作嫻熟,每一個配件放到模具裡時,都恰到好處的吻合。由於他製作的冬不拉不僅精緻美觀,而且音質精準,深受冬不拉演奏者的青睞。

  特克斯縣特克斯鎮阿克塔斯村村民吐爾遜古麗·加漢說:「阿卡曼做的冬不拉特別好,結實,彈出來的時候聲音很動聽,兩年之前在他這裡給我大女兒買了一個,這次準備給給小女兒訂了一個冬不拉,兩三天以後就能做好。」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古老的樂器之一,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細長。冬不拉樂器製作工藝繁瑣,從冬不拉的選材、烘烤、粘合、打磨、雕刻、上色、晾乾等每一道工序,阿卡曼一絲不苟。阿卡曼主業是發展養殖業,製作冬不拉利用農閒時間來完成,

  冬不拉手工製造傳承人 阿卡曼·熱斯夥加說:「我夏天的時候養殖,冬天的時候做冬不拉,因為我做的冬不拉比較好,買的人也多,我一個冬天能賣10個冬不拉,差不多能賺一萬塊錢。」

  在以哈薩克族為主體民族的特克斯縣,每個哈薩克族家庭幾乎都有一把冬不拉。冬不拉作為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如何把這項製作工藝傳承,發揚光大是阿卡曼最大的夢想。

  冬不拉手工製造傳承人 阿卡曼·熱斯夥加說:「我以後打算招兩個徒弟,我們一起把這個手藝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阿卡曼·熱斯夥加——鍾情冬不拉製作的手藝人
    今年已經35歲的阿卡曼·熱斯夥加是特克斯縣特克斯鎮阿克塔斯村的一名普通牧民。記者來到他家時,他正在雕琢冬不拉的音箱。在他的「工作室」裡,擺放著許多冬不拉的成品和半成品。阿卡曼·熱斯夥加一說起製作冬不拉,那還是24歲的一次偶然機會,阿卡曼見到村上一位老師傅在製作冬不拉,從那時起他便對製作冬不拉燃起了興趣,每天他都會到老師傅家裡學習製作技藝,如今阿卡曼也成為一位製作冬不拉的能手。
  • 《冬不拉,我的夥伴》
    王巖學唱歌中唱到: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我的夥伴 冬不拉你伴我走遍戈壁戈壁草原 冬不拉>我們歌唱勞動我們歌唱生活琴聲像小鳥到處飛旋 冬不拉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我的夥伴 冬不拉你伴我彈來久盼>久盼的今天 冬不拉琴弦上傳送著歡樂的笑語琴聲中展現著美好的詩篇 冬不拉展現著美好的詩篇 冬不拉
  • 冬不拉金曲 —— Сезім(真情)
    冬不拉是一種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
  • 沙依拉西手作&珍藏冬不拉上架【自在嬉遊】微店
    我記得是在嬉遊客棧的f104房間,我和馬木爾、張曉舟為沙依拉西的首張冬不拉專輯《白色的波浪》整理資料,沙依拉西講他小時候自己製作的第一把冬不拉的故事: 借親戚的冬不拉過幾天就要拿走了如今,沙依拉西製作的樂器被新疆各地博物館廣泛收藏,如果你去自治區博物館參觀,看到的很多哈薩克傳統樂器就是沙依拉西製作的。這幾年沙依拉西常來嬉遊演出,每次帶來的冬不拉就會迅速被搶購,我也幸運的買到了一把。
  • 哈薩克族:聽不完的冬不拉,數不完的民族傳奇...
    巴克提努爾·阿爾葉哈孜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哈薩克族冬不拉藝術州級代表性傳承人。據巴克提努爾·阿爾葉哈孜介紹到,哈薩克人把冬不拉樂曲稱之為「冬不拉奎依」,根據音樂節奏和演奏技法不同,分為彈擊樂曲和撥奏樂曲兩大類。
  • 走進中國冬不拉之鄉新疆託里縣,拜訪年近八旬的傳承人米努爾大叔
    在達人西行的活動中,我們有幸拜訪了當地一位著名的手工冬不拉製作傳人——米努爾大叔,據大叔的兒子介紹,米努爾大叔從事手工製作冬不拉已有四十多年,對冬不拉有著極為深厚和感情,不僅自己做出的冬不拉遠近聞名,遠銷國內各地及哈薩克斯坦
  • 冬不拉的琴聲傳遍整個牧業村
    霍爾果斯市莫乎爾牧場莫乎爾牧業村委會內的農家書屋裡傳出了歡快的冬不拉琴聲,原來是牧業村「冬不拉培訓班」正在進行文藝匯演,56名培訓班的哈薩克族孩子們身穿節日盛裝
  • 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冬不拉
    東布拉又寫作冬不拉或東不拉。哈薩克語「東」是樂器彈奏之聲,「布拉」為定弦之意,即指彈弦樂器。也有人解釋為:「東」是粗糙的木刻,「布拉」是張弦之意,就是在一個挖空的木頭上張弦的樂器。哈薩克語「阿肯」是「民間歌手」之意。阿肯東布拉則是民間歌手邊彈邊唱時常用的東布拉。樂器簡介-阿肯冬布拉,是 哈薩克族彈撥弦鳴樂器。 冬布拉又寫作冬不拉或冬不拉。
  • 「青年手藝人聯盟」成立 70多位年輕手藝人訂盟
    他們有的畢業於專業設計院校,有的是非遺手工藝年輕的傳承人,但更多的只是普通的年輕人,出於興趣愛好,在木藝、皮具製作、編織、紙藝、金屬加工等或傳統或新鮮的手工領域,投入了極大的時間和精力,練成了一身本領。
  • 彈起冬不拉 唱響新生活 阿勒泰市特色宣講在行動
    彈起冬不拉 唱響新生活 阿勒泰市特色宣講在行動 2020-11-10 18:2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猇亭來了手藝人:亞蘭與藍染
    「在猇亭高湖,高中同學手工設計、製作藍染產品。她和我的名字裡,同有一個「亞」字。前年在武漢,我第一次吃她做的飯;枇杷熟的最近,我吃了第二頓。她正在做,我曾夢寐想做的事:設計、呈現、成型、售賣、得到。設計、製作這些可愛迷人藍染產品的人,叫亞蘭,是個真正的手藝人,也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才女。她拍的照片,總能讓人感覺寧靜安詳;她寫的文字,總是富有詩意;她做的飯菜,色香味俱全;她設計的「漢儀甜心體」,超級卡哇伊。
  • 阿勒泰地區稅務局:彈起「冬不拉」 奏響「山坡」上的好生活
    「黨的政策好,黨的幹部好,修起柏油路,開起農家樂,吃上旅遊飯,一起彈起心愛的冬不拉喲歌唱好生活……」盛夏時節,走進阿勒泰市切木爾切克鎮拜格託別村,雲山霧繞,清澈的河水映襯著藍天白雲,成群的牛羊、駱駝「悠閒」地吃著草,古樸的木屋中遊客歡笑聲陣陣,哈薩克族老人努爾蘭·巴孜開正彈奏著旋律優美的傳統樂器「冬不拉」,老人的即興彈唱在山間悠揚迴響。
  • "記憶中最鍾情的味道」有些美味讓我特別的鐘情,比如蓮藕羊肉丸、雪裡蕻炒黃豆.
    記憶中最鍾情的味道在我的味道世界裡,有一些美味讓我特別的鐘情,比如蓮藕羊肉丸和雪裡蕻炒黃豆
  • 新疆青河: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自編冬不拉歌曲宣傳防疫知識
    一首消防員自編的防疫歌曲,在冬不拉的伴奏下,讓人耳目一新。    為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提高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力度,新疆阿勒泰消防救援支隊青河大隊消防員吉格爾·馬迪尼亞提作為文明實踐冬不拉小分隊的志願者,創作了這首冬不拉防疫歌曲。
  • 路勁地產香港元朗山水盈加推34夥
    觀點地產網訊:12月1日, 路勁基建旗下路勁地產發展的元朗山水盈現樓登場,發展商今日加推三房分層標準大宅及特色戶等合共34夥,將於本周六以現樓方式發售。
  • 致敬手藝人,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者
    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藝為業的人 通常被稱為「手藝人」 從廣義上講,絕大多數人都是手藝人 只是手藝的形式不同 有的人動手,有的人動腦。
  • 日本竹籃手藝人巖田淳子
    在日本的今天非常流行各種竹子傳統手藝製作出來的各種工具或是用品,巖田淳子的竹籃子就是其中之一,淳子將自己的竹籃子取名叫做「豆腐籃子」和「竹立方」,正是這種老式的豆腐籃筐才將竹籃子真正的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用它來裝放你的中餐,或是用它來作收納盒
  • 騰訊視頻《國潮手藝人》收官,看小眾內容如何實現大眾化呈現
    在內容、製作上不斷創新,用年輕化的表達賦予傳統手藝新的活力,甩掉「傳統」的標籤,用「地道的文化國貨」讓觀眾理解真正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內容和質感共同成就了《國潮手藝人》「小而美」的紀錄片新形態,也給行業帶來不少可借鑑之處。為了用年輕人的語言體系進行表達,《國潮手藝人》在節奏上彰顯了網際網路快的特點,畫面則呈現出電影化的風格。
  • 英語學習筆記:幾個表達「手藝人」概念的英文單詞及例句
    這篇學習筆記的主要內容,是關於「手藝人"這個概念在英語中怎樣表達。查到了"手藝人"對應不少單詞,通過例句來看一下吧。---craftsmanLi Hua is a ceramic craftsman from Jingdezhen.
  • 「手藝人」王震華和他的「微建築」
    昨天,又剛好在某視頻網站看到了關於手工版祈年殿的介紹,讓我不經想起多年前在上海的一個展廳有幸看過「手藝人」王震華的微縮古建築《天壇·祈年殿》。我當時的第一感嘆就是:這得花多長時間才能完成。「整個模型的製作過程,歷經10萬多道工序,由7108個零件組成,沒有使用一根釘子,全是榫卯結構組合而成的……」「整個過程共經過了10萬多道工序,由7108個零件組成,零件中最小的燕尾槽僅有1.5毫米。」「整體也是由榫卯結構的魯班鎖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