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是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聲樂優美,深受牧民們的喜愛。在哈薩克民族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冬不拉文化」銘刻著這個能歌善舞民族的輝煌歷史,更凝聚著這個勤勞善良民族的信心,對哈薩克族人民的生活生產方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今年已經35歲的阿卡曼·熱斯夥加是特克斯縣特克斯鎮阿克塔斯村的一名普通牧民。記者來到他家時,他正在雕琢冬不拉的音箱。在他的「工作室」裡,擺放著許多冬不拉的成品和半成品。阿卡曼·熱斯夥加一說起製作冬不拉,那還是24歲的一次偶然機會,阿卡曼見到村上一位老師傅在製作冬不拉,從那時起他便對製作冬不拉燃起了興趣,每天他都會到老師傅家裡學習製作技藝,如今阿卡曼也成為一位製作冬不拉的能手。
冬不拉手工製造傳承人 阿卡曼·熱斯夥加說:「我從小喜歡彈冬不拉,冬不拉是我們哈薩克族的民族樂器,也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所以我要把這個傳統繼續傳承下去。」
阿卡曼製作樂器的動作嫻熟,每一個配件放到模具裡時,都恰到好處的吻合。由於他製作的冬不拉不僅精緻美觀,而且音質精準,深受冬不拉演奏者的青睞。
特克斯縣特克斯鎮阿克塔斯村村民吐爾遜古麗·加漢說:「阿卡曼做的冬不拉特別好,結實,彈出來的時候聲音很動聽,兩年之前在他這裡給我大女兒買了一個,這次準備給給小女兒訂了一個冬不拉,兩三天以後就能做好。」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古老的樂器之一,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細長。冬不拉樂器製作工藝繁瑣,從冬不拉的選材、烘烤、粘合、打磨、雕刻、上色、晾乾等每一道工序,阿卡曼一絲不苟。阿卡曼主業是發展養殖業,製作冬不拉利用農閒時間來完成,
冬不拉手工製造傳承人 阿卡曼·熱斯夥加說:「我夏天的時候養殖,冬天的時候做冬不拉,因為我做的冬不拉比較好,買的人也多,我一個冬天能賣10個冬不拉,差不多能賺一萬塊錢。」
在以哈薩克族為主體民族的特克斯縣,每個哈薩克族家庭幾乎都有一把冬不拉。冬不拉作為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如何把這項製作工藝傳承,發揚光大是阿卡曼最大的夢想。
冬不拉手工製造傳承人 阿卡曼·熱斯夥加說:「我以後打算招兩個徒弟,我們一起把這個手藝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