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禁換新本是好事,這小區居民卻很發愁

2020-12-17 北京日報客戶端

小區安裝樓宇門禁系統,是維護社區治安、防止亂貼小廣告和上門推銷、保護業主合法權益的好事,可家住金溝河5號院的居民們卻有些發愁。有居民聯繫本端記者,反映今年11月,小區內原有的單元門禁拆舊換新,然而新的門禁系統在使用的便捷方面卻令居民難言滿意。記者近日赴小區進行調查。

居民說:

新門禁需掃碼登記授權不方便

金溝河5號院坐落於海澱區永定路附近,是一處六層板樓為主且多數樓宇尚未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小區內老年住戶居多。

「你看看物業新裝的這個門禁系統,實在太不方便了。」居民杜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單元門口的老門禁配有呼叫功能,無論是訪客還是快遞、外賣,都可以通過單元門上的門禁直接呼叫到對應的住戶。「我們只需要在家裡通過語音確認,就可以解鎖開門了。」據杜女士介紹,上個月小區開始陸續給各個居民樓更換新的門禁系統。然而在安裝過程中,有居民發現新的門禁系統並不具備直接從樓下呼叫的功能,家中原有的對講系統因此「下崗」了。

記者觀察發現,單元門上安裝有一個巴掌大小的面板,住戶通過刷卡、輸入密碼或掃碼均可開門,這些功能與此前的老門禁沒有太大區別。最大的不同在於,新門禁把遠程控制的功能全部移到了線上。

在新門禁系統旁邊的牆上,記者看到了其使用說明。當訪客要進單元門時,需先使用手機微信掃描門上的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後填寫並提交業主手機號、訪客手機號等信息。待樓內業主通過小程序授權後,訪客的手機上才會收到動態二維碼,對準門禁上的小鏡頭掃碼後,方可開門進入。杜女士說,「新門禁讓我遇到的一大問題就是,當我點外賣時,騎手原本看不到我的電話號碼,這是出於對用戶隱私的保護。可是要通過新門禁,要麼我就得專門從樓上跑下來開門,要麼就得把我的手機號告訴對方,讓其在小程序上申請授權。這樣做對雙方都很麻煩,同時又有可能暴露自己的隱私。」

新門禁對年輕人尚不夠友好,對老人來說則是難上加難。同樣家住5號院的姚女士已年過古稀,平日裡子女不在身旁,再加上老伴因病臥床多年,家裡的一切事務都由姚女士一人操持。「以前子女給買點東西讓人送來,都可以直接送到家門口,如今新系統使用起來真是困難。」記者注意到,由於上了年紀,姚女士使用的是一臺老年手機。

「平時一般都用家裡的座機和子女聯繫,這個手機除了出門帶著以防萬一,基本上都被我當成手錶在用。」姚女士說,自己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更沒有微信,如今新的門禁已經安裝完畢,一旦投入使用,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這個年齡的人身體大都不太好,萬一哪天真的需要急救,我擔心救護人員因為進不了單元門,難以及時趕到。」

在小區內記者看到,目前多數居民樓的門禁已經更換完成,其中大部分暫未啟用,一些已經啟用的門禁也被居民們用滅火器等物品擋住,單元門處於開放狀態。近段時間,小區更換門禁成為居民關注的焦點問題。一些老人希望新門禁能夠恢復以前語音對講及屋內開門的功能。

物業及產權單位回應:

加裝對講正在研究

針對居民普遍反映的小區門禁使用不便一事,記者聯繫到小區物業華潤置地(北京)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航天二院永定路物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解釋稱,此前由於航天二院生活區域較大,各樓單元門禁品牌達20餘種,個別門禁品牌公司已經無法聯繫,門禁出現故障,配件無處可買,有的單元門禁安裝時間較長,年久失修已無法維修,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因工作區域較大,時間緊迫,未能及時和居民溝通解釋,給居民造成了疑惑。關於未來門禁系統是否能夠恢復線下對講和屋內開門的功能,物業工作人員表示仍需等待通知。當被詢問外賣、快遞只有業主的虛擬號碼應該怎麼辦時,技術人員表示這種情況可能確實需要下樓開門。「現在我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裝屋內開門的按鈕目前在技術上看是可行的。」

隨後,記者又聯繫到該小區的產權單位航天二院。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收到居民關於門禁的相關反映,正在就此事進行商議。「以前的門禁卡在市面上就可進行複製,安全等級較低。這次更新後的卡屬於無法複製的智慧卡,安全性會提高很多。居民反映的缺乏對講、線下開門手段的問題,院裡目前也正在就預算等相關問題進行研究。」

記者手記

安全提升時莫製造「數字鴻溝」

不少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充分保障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更換新的門禁系統、配發不可複製門禁卡、通過微信授權進出留存訪客信息,從長遠來看確實有利於小區的封閉式管理及居民的安全。如果在新門禁系統更新換代的同時,儘可能提前想到並滿足老人的需求,智能化門禁才能更好地被廣大老年人理解、掌握並支持,進而提高小區的管理水平以及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聖禹

編輯:陳聖禹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金溝河5號院門禁換新本是好事,居民使著卻有點兒不方便
    小區安裝樓宇門禁系統,是維護社區治安、防止亂貼小廣告和上門推銷、保護業主合法權益的好事,可家住金溝河5號院的居民們卻有些發愁。有居民聯繫本報反映,今年11月,小區內原有的單元門禁拆舊換新,然而新的門禁系統在使用的便捷方面卻令居民難言滿意。記者近日赴小區進行調查。
  • 智能門禁被居民要求拆除的小區物業回應了
    小觀曾發有關智能門禁的報導 物業免費換上的智能門禁,小區居民竟然要求拆了!「人臉識別」系統引熱議,多地出手了 報導浦東新區利津路1313弄證大家園五期小區安裝智能門禁系統後遭居民反對,迫於壓力拆除4部。
  • 老舊小區「逆生長」 居民生活「新氣象」
    挖掘機在場地內來回作業,工人們幹勁十足,提醒安全標語橫幅隨處可見,九原區鹿昌新苑小區改造施工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據該小區改造工程項目負責人程禎介紹,此次改造內容包括給排水、供熱、硬化、亮化、監控、門禁等項目,預計9月20日竣工。
  • 讓居民體驗破舊立新的喜悅——我市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綜述
    現在門禁系統有了,路燈、監控攝像頭安上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這裡的環境脫胎換骨。」居民劉書芹欣喜地說。住房是民生之要,改造老舊小區事關百姓福祉。我市連續三年將老舊小區改造列入重點民心工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年初,市住建局制定《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今年全市計劃投資改造老舊小區41個,其中主城區33個。
  • 封丘小區車輛門禁系統
    封丘小區車輛門禁系統,展望未來,公司將以「客戶是效益、人才是財富、服務是生命、管理是未來」作為公司新的經營原則,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積極開拓創新。封丘小區車輛門禁系統, 系統調試是確保門禁系統質量的關鍵環節。重點在於門禁控制器的調試和系統軟體的運行,這兩個部分的調試過程必須有生產廠家同時進行。
  • 海澱魏公村小區棚改居民,今天「回家」!
    家,還在老地方,已換新顏魏公村小區棚改項目是海澱區重點民生工程和環境整治重要工程也是海澱區規模最大的棚改回遷項目承載著1300餘戶回遷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海澱區第一個大規模棚改徵收項目,魏公村小區棚改項目2017年啟動,歷時三年,全部安置房現已滿足交付條件,7月28日起辦理入住手續,預計8月4日全部完成,1300餘戶居民將原址回遷,實現居住品質的升級改善。
  • 遼寧瀋陽一小區居民自創最便宜門禁系統:連環鎖把門擋外車
    -15 07:48:47 來源: 世界影迷 舉報   2020年12月13日,遼寧瀋陽一小區業主防止外面的小汽車進小區
  • 福州多個小區安裝人臉識別門禁,個人信息如何保護?
    當前,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已逐步在福州推廣,部分小區強制推行人像採集,觸碰了人們的敏感神經,而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加劇了人們對信息洩露的擔憂。小區門禁採用人臉識別是否有相應的法律依據?物業有權強制採集居民個人信息嗎?收集到的個人生物信息是否得到了妥善保護?記者就此進行調查。
  • 小區業主自製「最便宜的門禁系統」,太有才了!
    我們常見的小區機動車門禁是這樣的▼瀋陽市皇姑區向工街附近這個大院居民們自己設計了一個停車管理系統被網友贊為「最便宜的門禁系統」▼鎖鏈即為「停車杆」這個小區是一個單體樓居民自訴:以前是真委屈…車主趙先生稱:周邊幾乎被二手車行包圍了,許多車輛都停在馬路的二排車道上,附近根本就找不到停車位。以往,院內非常有限的停車位長期被車行的二手車霸佔,而真正在此居住的居民回家卻無處停車,這讓居民們氣憤不已。採用一人一鎖後,效果很好。
  • 京口:「紅色物業」為小區居民增幸福
    黨建引領破解社會治理難題京口:「紅色物業」為小區居民增幸福中國江蘇網訊 老小區門禁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安置小區品質提升、市場化小區物業費收繳率達98%以上……這樣的變化,是鎮江市京口區著力打造「紅色物業
  • 門禁「刷臉」、智慧燈杆……福州這個小區高大上!【區縣頭條】
    來源:「高新福州」微信公眾號 小區環境高大上、門禁「刷臉」進入、智慧燈杆監測空氣品質還可一鍵報警……高新區有這樣高品質的安置房,你羨慕了嗎? 「方便」是小區留給高新君的第一印象,在小區的每個單元入口,都設有門禁系統,居民可以通過「刷臉」進入。
  • 證大家園五期安裝智能門禁系統後遭居民反對:暫緩開通人臉識別
    12月3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刊發《上海一小區推行智能門禁,安裝不到一月被迫拆除4部,居民為何反對?》報導浦東新區利津路1313弄證大家園五期小區安裝智能門禁系統後遭居民反對,迫於壓力拆除4部。近日,小區物業管理方上海科瑞物業管理發展有限公司以及業委會主要成員聯繫記者,表示將暫緩開通人臉識別,並表達了穩步推進智能門禁安裝的想法,「成熟一幢做一幢」。業委會主任馮先生告訴記者,由於老的對講系統故障多,所以打算做智能門禁系統。今年9月9日,在一次業委會、物業、居委會三方參與的聯席會上,業委會提出試點安裝智能門禁計劃。
  • 告別「上樓難」老舊小區居民也可享受「一鍵到家」
    家住新城區勞動花園小區的要文俊看著新加裝的電梯高興地說。近日,勞動花園小區6個單元的居民等來了他們盼望已久的外掛電梯,告別「上樓難」的小區居民終於可以享受「一鍵到家」。   記者在勞動花園小區看到,全玻璃外觀的電梯美觀大氣,給樓體增色不少。據了解,電梯採用鋼結構框架,四周為玻璃幕牆,兼顧外表美觀和內部採光。電梯內部採用無障礙設置,給老幼群體、殘疾人群體提供了最大便利。
  • 換物業 修道路 安門禁 業委會徐主任的「三把火」
    本版攝影 徐常青64歲的徐中紅「沒事找事」,放著含飴弄孫的退休生活不過,非要挑頭當選業委會主任——這樣一個在很多人看來都出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徐中紅如今是市北區櫻花苑小區的業委會主任。近日,記者在櫻花苑小區見到徐中紅時,他正帶著業委會一幫人,查看小區道路改造的進展情況。
  • 老舊小區智慧改造,居民幸福指數提高
    施工人員在安裝人臉識別門禁。8月19日傍晚,天色逐漸暗了下來,位於縣體育館背後的教師村小區的路燈也陸續亮了起來,照亮整個小區。周邊居民紛紛走出家門,有的在壩壩裡跳舞健身,有的圍坐一起納涼,小孩子三三兩兩追逐嬉戲……「現在這裡安裝了路燈,晚上不再黑黢黢的。吃完晚飯,還可以下樓跳一會兒舞。」60歲的居民範遠珍高興地說,在只要不下雨,一有空,她就會和小區的姐妹們在這裡跳舞。「我們居民沒有花一分錢,有關部門給我們弄得巴巴適適的。」談起小區的變化,和範遠珍一起跳舞的張淑芬阿姨也一臉幸福。
  • 瀋陽一小區業主自製「最便宜的門禁系統」,掛了66把鎖頭
    很多小區都有私有的停車場,一般都只允許小區業主的進入。但是就在近日,瀋陽一個小區為了防止外來車輛的進入,自製了一個門禁系統,既不麻煩,也不需要請人專門站崗。
  • 【老舊小區民生溫度系列報導】實施單位各顯神通,當好「三舊換三新...
    【老舊小區民生溫度系列報導】實施單位各顯神通,當好「三舊換三新」夢想改造家 2020-12-25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興|換「裝」也換「心」 紅星住宅小區迎新生
    1982年和1986年,工廠又分別在小區的北側和東側建設了3號樓和4號樓,就這樣,總戶數174戶,總居住人數500餘人的紅星住宅小區徹底成型了。儘管小區外部環境換了又換,30多年來,小區內部再也沒有做過大型改動。
  • 瀋陽一小區業主自製「最便宜的門禁系統」,太有才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我們常見的小區機動車門禁是這樣的▼瀋陽市皇姑區向工街附近這個大院>這個小區是一個單體樓,呈「Z」字形,共有五個單元,由「項鍊鎖」把守大門,院內很清靜。使用方式如下▼每把鎖都是「門禁鑰匙」記者數了一下,總計61把鎖。鎖頭的材質、新舊程度有所不同,但鎖體表面都標有單元號,方便居民識別。
  • 瀋陽刑滿釋放人員24小時堅守棄管小區做好事 收穫居民錦旗感謝信無數
    沈德鴻,1966年出生,之前因瑣事被判刑,2019年3月刑滿釋放之後被社區領導安排在大東區東興小區當一名車輛管理員。 因為自己覺得這是回報社會回報政府的最好方式,也是自己應該做的,所以每天24小時守在東興小區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