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佳
岸上美景與遊船燈光交相輝映。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楊耀燁 攝
非常夜經濟
開篇語
隨著疫情漸趨平穩,廣州將於6月12日舉辦2020「Young城Yeah市」夜間消費節,重燃「夜經濟」。劇院復演、珠江夜遊重啟、夜宵漸旺……夜經濟復甦背後少不了夜經濟從業者的付出。即日起,本報推出《非常夜經濟》人物系列報導,關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夜經濟新態勢,通過平凡的夜經濟從業者故事,帶你感受廣州繁華「夜魅力」。
策劃/麥藹文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盧夢謙、吳陽煜、林傳凌(除署名外)
夜幕降臨,市民王女士在天字碼頭附近自拍,廣州財富號遊船也隨之入鏡。在王女士看來,珠江夜遊是廣州的品牌旅遊項目,夜乘遊船,欣賞兩岸景色,愜意十分。
據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復航初期天字碼頭珠江夜遊的單日遊客人數最高約600人,為疫情前高峰日的二至三成,班次也減至每晚3至6趟航班。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珠江夜遊情況如何?未來將有何發展?下面請聽船長馮建佳講述珠江夜遊的「非常時刻」。
遊船班次減少 保養檢查提前
站在船上看群樓光牆變換、小蠻腰多彩妖嬈、「珠江之貝」熠熠生輝……珠江夜遊已成遊客初到廣州時的打卡項目,也是廣州街坊悠閒娛樂的選擇。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珠江夜遊經歷了停航再復航,遊覽仍未恢復熱度。
5月28日,53歲的馮建佳船長將在船廠保養後的「星之遊輪」遊船開回天字碼頭,接受行業管理部門對船舶的安全檢查。與往年相比,這項工作提前了1個月。「以往都是暑假前對遊船進行保養檢查來迎接暑期旺季。受疫情影響,日均客流量不足此前的十分之三,就將這項工作提前了。」天字碼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馮建佳是「星之遊輪」的船長,疫情發生後,他已很久沒和他的「老夥計」搭檔了。2020年1月26日起珠江夜遊停運,近一個半月後,於3月19日重新復航。復航當天,天字碼頭只有兩班遊船開出,遊客數量僅有幾十人,遊客驟減,珠江夜遊的班次相應減少。遊船從最開始每晚兩個航班,到基本固定至每晚三至六個航班,根據客流情況調整。最近一周,記者觀察到天字碼頭最多的一天有6個航班發出。從復航之初的「沉寂」到慢慢復甦,遊船工作人員沒有停工,反而在崗位上做足準備。
1985年進入客輪公司的馮建佳見證了珠江夜遊的輝煌發展,接待了數以百萬計的海內外遊客。疫情之下,馮建佳的工作也發生了變化。在珠江夜遊復航之初,天字碼頭每晚只有兩三個航班開出,馮建佳所在的「星之遊輪」不在其中,馮建佳的班組便和其他班組實行輪班制,輪流駕駛開航的遊船、為旅客提供服務。
除了駕駛遊船,馮建佳對「星之遊輪」的日常管理工作並沒鬆懈。「船隻不開,也要保養。要注意消防設備、纜索保養,主機維護,還要例行進廠檢修,船舶的適航性放在安全保障第一位。」馮建佳心中的安全之弦時刻緊繃著。
疫情期間,珠江上較多遊船停航,船隻停在碼頭,日常值班人員還是必須每天到崗,消毒、測溫和例行保養工作一項不少。馮建佳說,自己已經做好全面復工的準備,十分期待珠江夜遊可以儘快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繁榮境況。
夜遊珠江20載 見證江景升級
駕船20年,馮建佳是廣州夜經濟發展的親歷者與見證者。夜遊珠江近20載,說起最喜歡的一段路,馮建佳不假思索地道出「海印大橋到廣州大橋一段」,理由則是源自一個船長心中最樸實的想法:「那一段航道寬闊,船好開,不用那麼緊張。」
「過去白鵝潭到琶洲大橋一帶還沒有封道,除了遊船,還有許多的貨船、小艇,航道複雜,再加上那時船身普遍較窄,江上航行的船隻很多,經常需要會船,很不好開。」馮建佳說,直到後來有關部門規定了那段水路只能進行珠江夜遊後,才輕鬆了許多。
許多年前從天字碼頭出發夜遊珠江,遊船到了中大附近就會調頭返航。雖然距離比現在到琶醍調頭的航線要短上一些,卻因為江上還有許多貨運船隻和小艇,為保證安全,只得減慢開船速度,整個航程為90分鐘,比現在還要多上20分鐘。「那時候,南邊還是農田,珠江兩側基本沒有修築岸堤,都是沙灘」,據馮建佳回憶,珠江泳場那邊甚至還是泥潭,到了晚上兩岸也沒什麼燈光,與現在的燈火輝煌比起來是大相逕庭。馮建佳說,兩岸景色越來越美,自己也想延長航線看更多廣州夜景。
從輪渡到電動 遊船升級四代
隨著夜經濟的發展,夜遊珠江還衍生出了各種包船服務,除船上婚禮外,還有老人壽宴、孩子滿月酒等私人定製夜遊項目。遊客來來往往,馮建佳仍回憶得起他們開心歡笑的場面。
2002年,剛轉入廣州客輪公司工作的馮健佳就承擔起了公司第一次水上婚禮包船的航行任務,客人要在船上舉行婚禮晚宴,持續四小時。
遊船從天字碼頭出發,先開到琶洲,再返航駛到鶴洞大橋附近,最後駛往終點白鵝潭。時隔多年,馮建佳依然能清晰描述出這趟「破紀錄」的水上婚禮航線:「線路單程2小時,整趟航程比平時能見到更多不一樣的兩岸景色,客人們還能在船上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我感覺比在酒店舉行婚禮有趣多了,客人們對那次水上遊船婚禮也很滿意。」
珠江夜遊的發展也體現在遊船的進化上。「剛開始,珠江夜遊的船是由過江輪渡的船改裝的,不僅設施簡單,船身也比較狹窄。」馮建佳說。後來隨著珠江夜遊發展,遊江專用遊船隨之出現,船艙寬敞、裝修華麗,船隻也由過去機械船需手輪操作,變成如今只需輕輕撥動操縱杆就可以控制遊船方向的電泵船隻。開過「四代船」的馮建佳說:「每一次船隻的進化更迭都讓我開起船來更舒服一點。」
廣州夜生活豐富多彩,夜遊珠江是亮麗一環,仍在不斷完善中。據天字碼頭相關負責人介紹,純電動新能源遊船已於今年5月底動工建造,預計明年投入運營,碼頭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也正在落實之中,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並且遊船裝修也進行相應提升,為遊客提供更加舒適的遊覽體驗。此外,為提升遊覽體驗,還將推進珠江夜遊碼頭建設,以「一碼頭一景」進行優化改造,相應方案正在研究中。公交集團客輪公司方面也建議,兩岸燈光在晚上10:30就關閉,是否可以延遲燈光關閉時間,以此增強夜經濟的可塑性。
記者手記:繼續挖掘珠江夜遊的品牌價值
入夜後,珠江遊船連接起新老城區,是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動形式,遊客坐在遊船從不同角度感受廣州的多樣魅力。新冠肺炎疫情給珠江夜遊帶來衝擊,航班縮減,然而「停船」不停工,暫未開航的遊船做足隨時投入運營的準備,工作人員時刻保持工作狀態。
不善言辭的馮建佳說起珠江夜遊總能侃侃而談,夜遊珠江是他的工作,更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二十年船長經歷中,馮建佳的安全觀、服務觀與遊船設備、兩岸景致共同更迭提升,即便是遇到新冠肺炎疫情,仍保持著開工狀態。廣州夜經濟帶動珠江夜遊的發展,珠江夜遊也活躍了廣州夜經濟。尤其是在2017年財富論壇舉辦期間增加了燈光景觀後,珠江夜遊名片越擦越亮。廣州旅遊蓬勃發展,老城市在這條流光溢彩的江帶中煥發新活力。
疫情雖給行業帶來衝擊和影響,但珠江夜遊的品牌效應依舊存在,仍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下一步則要繼續挖掘珠江夜遊的品牌價值,為其賦予更多的內涵與活力,讓其煥發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