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 掌舵二十載 遊船已四代

2020-12-27 大洋網

馮建佳

岸上美景與遊船燈光交相輝映。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楊耀燁 攝

  非常夜經濟

  開篇語

  隨著疫情漸趨平穩,廣州將於6月12日舉辦2020「Young城Yeah市」夜間消費節,重燃「夜經濟」。劇院復演、珠江夜遊重啟、夜宵漸旺……夜經濟復甦背後少不了夜經濟從業者的付出。即日起,本報推出《非常夜經濟》人物系列報導,關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夜經濟新態勢,通過平凡的夜經濟從業者故事,帶你感受廣州繁華「夜魅力」。

  策劃/麥藹文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盧夢謙、吳陽煜、林傳凌(除署名外)

  夜幕降臨,市民王女士在天字碼頭附近自拍,廣州財富號遊船也隨之入鏡。在王女士看來,珠江夜遊是廣州的品牌旅遊項目,夜乘遊船,欣賞兩岸景色,愜意十分。

  據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復航初期天字碼頭珠江夜遊的單日遊客人數最高約600人,為疫情前高峰日的二至三成,班次也減至每晚3至6趟航班。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珠江夜遊情況如何?未來將有何發展?下面請聽船長馮建佳講述珠江夜遊的「非常時刻」。

  遊船班次減少 保養檢查提前

  站在船上看群樓光牆變換、小蠻腰多彩妖嬈、「珠江之貝」熠熠生輝……珠江夜遊已成遊客初到廣州時的打卡項目,也是廣州街坊悠閒娛樂的選擇。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珠江夜遊經歷了停航再復航,遊覽仍未恢復熱度。

  5月28日,53歲的馮建佳船長將在船廠保養後的「星之遊輪」遊船開回天字碼頭,接受行業管理部門對船舶的安全檢查。與往年相比,這項工作提前了1個月。「以往都是暑假前對遊船進行保養檢查來迎接暑期旺季。受疫情影響,日均客流量不足此前的十分之三,就將這項工作提前了。」天字碼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馮建佳是「星之遊輪」的船長,疫情發生後,他已很久沒和他的「老夥計」搭檔了。2020年1月26日起珠江夜遊停運,近一個半月後,於3月19日重新復航。復航當天,天字碼頭只有兩班遊船開出,遊客數量僅有幾十人,遊客驟減,珠江夜遊的班次相應減少。遊船從最開始每晚兩個航班,到基本固定至每晚三至六個航班,根據客流情況調整。最近一周,記者觀察到天字碼頭最多的一天有6個航班發出。從復航之初的「沉寂」到慢慢復甦,遊船工作人員沒有停工,反而在崗位上做足準備。

  1985年進入客輪公司的馮建佳見證了珠江夜遊的輝煌發展,接待了數以百萬計的海內外遊客。疫情之下,馮建佳的工作也發生了變化。在珠江夜遊復航之初,天字碼頭每晚只有兩三個航班開出,馮建佳所在的「星之遊輪」不在其中,馮建佳的班組便和其他班組實行輪班制,輪流駕駛開航的遊船、為旅客提供服務。

  除了駕駛遊船,馮建佳對「星之遊輪」的日常管理工作並沒鬆懈。「船隻不開,也要保養。要注意消防設備、纜索保養,主機維護,還要例行進廠檢修,船舶的適航性放在安全保障第一位。」馮建佳心中的安全之弦時刻緊繃著。

  疫情期間,珠江上較多遊船停航,船隻停在碼頭,日常值班人員還是必須每天到崗,消毒、測溫和例行保養工作一項不少。馮建佳說,自己已經做好全面復工的準備,十分期待珠江夜遊可以儘快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繁榮境況。

  夜遊珠江20載 見證江景升級

  駕船20年,馮建佳是廣州夜經濟發展的親歷者與見證者。夜遊珠江近20載,說起最喜歡的一段路,馮建佳不假思索地道出「海印大橋到廣州大橋一段」,理由則是源自一個船長心中最樸實的想法:「那一段航道寬闊,船好開,不用那麼緊張。」

  「過去白鵝潭到琶洲大橋一帶還沒有封道,除了遊船,還有許多的貨船、小艇,航道複雜,再加上那時船身普遍較窄,江上航行的船隻很多,經常需要會船,很不好開。」馮建佳說,直到後來有關部門規定了那段水路只能進行珠江夜遊後,才輕鬆了許多。

  許多年前從天字碼頭出發夜遊珠江,遊船到了中大附近就會調頭返航。雖然距離比現在到琶醍調頭的航線要短上一些,卻因為江上還有許多貨運船隻和小艇,為保證安全,只得減慢開船速度,整個航程為90分鐘,比現在還要多上20分鐘。「那時候,南邊還是農田,珠江兩側基本沒有修築岸堤,都是沙灘」,據馮建佳回憶,珠江泳場那邊甚至還是泥潭,到了晚上兩岸也沒什麼燈光,與現在的燈火輝煌比起來是大相逕庭。馮建佳說,兩岸景色越來越美,自己也想延長航線看更多廣州夜景。

  從輪渡到電動 遊船升級四代

  隨著夜經濟的發展,夜遊珠江還衍生出了各種包船服務,除船上婚禮外,還有老人壽宴、孩子滿月酒等私人定製夜遊項目。遊客來來往往,馮建佳仍回憶得起他們開心歡笑的場面。

  2002年,剛轉入廣州客輪公司工作的馮健佳就承擔起了公司第一次水上婚禮包船的航行任務,客人要在船上舉行婚禮晚宴,持續四小時。

  遊船從天字碼頭出發,先開到琶洲,再返航駛到鶴洞大橋附近,最後駛往終點白鵝潭。時隔多年,馮建佳依然能清晰描述出這趟「破紀錄」的水上婚禮航線:「線路單程2小時,整趟航程比平時能見到更多不一樣的兩岸景色,客人們還能在船上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我感覺比在酒店舉行婚禮有趣多了,客人們對那次水上遊船婚禮也很滿意。」

  珠江夜遊的發展也體現在遊船的進化上。「剛開始,珠江夜遊的船是由過江輪渡的船改裝的,不僅設施簡單,船身也比較狹窄。」馮建佳說。後來隨著珠江夜遊發展,遊江專用遊船隨之出現,船艙寬敞、裝修華麗,船隻也由過去機械船需手輪操作,變成如今只需輕輕撥動操縱杆就可以控制遊船方向的電泵船隻。開過「四代船」的馮建佳說:「每一次船隻的進化更迭都讓我開起船來更舒服一點。」

  廣州夜生活豐富多彩,夜遊珠江是亮麗一環,仍在不斷完善中。據天字碼頭相關負責人介紹,純電動新能源遊船已於今年5月底動工建造,預計明年投入運營,碼頭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也正在落實之中,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並且遊船裝修也進行相應提升,為遊客提供更加舒適的遊覽體驗。此外,為提升遊覽體驗,還將推進珠江夜遊碼頭建設,以「一碼頭一景」進行優化改造,相應方案正在研究中。公交集團客輪公司方面也建議,兩岸燈光在晚上10:30就關閉,是否可以延遲燈光關閉時間,以此增強夜經濟的可塑性。

  記者手記:繼續挖掘珠江夜遊的品牌價值

  入夜後,珠江遊船連接起新老城區,是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動形式,遊客坐在遊船從不同角度感受廣州的多樣魅力。新冠肺炎疫情給珠江夜遊帶來衝擊,航班縮減,然而「停船」不停工,暫未開航的遊船做足隨時投入運營的準備,工作人員時刻保持工作狀態。

  不善言辭的馮建佳說起珠江夜遊總能侃侃而談,夜遊珠江是他的工作,更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二十年船長經歷中,馮建佳的安全觀、服務觀與遊船設備、兩岸景致共同更迭提升,即便是遇到新冠肺炎疫情,仍保持著開工狀態。廣州夜經濟帶動珠江夜遊的發展,珠江夜遊也活躍了廣州夜經濟。尤其是在2017年財富論壇舉辦期間增加了燈光景觀後,珠江夜遊名片越擦越亮。廣州旅遊蓬勃發展,老城市在這條流光溢彩的江帶中煥發新活力。

  疫情雖給行業帶來衝擊和影響,但珠江夜遊的品牌效應依舊存在,仍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下一步則要繼續挖掘珠江夜遊的品牌價值,為其賦予更多的內涵與活力,讓其煥發生命力。

相關焦點

  • 廣州,已佔有先機_廣州日報大洋網
    廣州也已基本建立起國家、省、市、區四級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保護體系。廣州還大力推動非遺「回到生活中去」。「嶺南之窗」文旅融合項目不但形成了「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這樣的高水平特色品牌,也吸引了「潮墟」這樣讓年輕人玩非遺的項目紮根。正如中山大學教授陳煥文說:「吸引了年輕人,非遺才有希望」。
  • 二十載相伴的摯友良朋
    二十載相伴的摯友良朋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信寶忠) 我與《唐山晚報》相識緣於1993年12月4日《唐山晚報》試刊第1號。那天晚上,在趙莊雙新樓一個報刊零售攤前,我發現了試刊的《唐山晚報》。大紅的報頭、新穎的標題、頗具特色的欄目和精美的照片,一下子吸引了我,我立刻買了一份,回家仔細閱讀,看後還將報紙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
  • 廣州日報:廣州藍獅已被富力否定,廣州城更可能被選中
    據此前《廣州日報》報導,廣州富力中性命名改為「廣州藍獅」的機率最高。但是,記者南風報導,該名字已經被富力否決。富力俱樂部已經否決了「廣州藍獅」,在餘下的眾多名稱中,廣州城這個名字成為最終中性名的概率更為大一些。
  • 【正能量】巫山「愚公」毛相林:二十載絕壁開路 他帶領下莊人走出...
    (重慶日報資料圖片) 特約攝影 龍帆三月的巫山縣竹賢鄉春光明媚。清晨,竹賢下莊村的村民正忙著將剛採摘的紐荷爾打包、裝車,並由合作社統一銷往全國各地。這幾年,村裡陸續發展起650畝柑橘,依託柑橘產業,全村64戶287人成功脫貧。「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在下莊村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很難想像,這裡曾是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
  •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日報粵傳媒2017年校園招聘
    一、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簡介: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於1996年1月15日,是國內第一家報業集團,擁有1張主報、15張系列報紙、5份雜誌、大洋網及全資子公司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廣東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粵傳媒)等一系列經濟實體。
  • 桃源碼頭景觀提升改造工程開工 盤龍江遊船已停航
    掌上春城訊12月17日,記者從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昆明滇投公司」)獲悉,桃源碼頭景觀提升改造項目已於12月14日開工建設,計劃明年4月15日完工,期間須對桃源廣場進行全封閉圍擋施工。同時,盤龍江遊船於12月15日起停航,待項目完工後開航,盤龍江航線及票價調整情況及具體開航時間以公眾號「昆明滇潤公司」公告時間為準。昆明滇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桃源碼頭景觀提升改造為盤龍江中段(米軌鐵路橋—永平橋段)復航項目(一期工程)景觀帶的過渡段改造,改造區域涉及圓通大橋下遊至八角橋上桃源廣場區域內。
  • 一個陶瓷化工品牌的二十載光榮與夢想
    慶典現場,歐陶科技董事長歐陽天生發表「前行,源於使命」主旨演講,向與會嘉賓分享歐陶科技二十載崢嶸歷程。創立於1999年的歐陶科技,是一家立足於創新、節能、環保的高新技術企業,二十年來一直致力於陶瓷化工產品等原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服務。
  • 服務春運二十載薪火相傳,厚德強技唱響育人主旋律——廣州鐵路職業...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校」)自2001年開始,組織大學生參與支援廣州地區春運工作,助力破解企業和社會難題。學校充分發揮行業背景深厚和政府扶持有力的雙重優勢,連續20年共組織63000餘名師生開展專業化春運服務,用行動踐行志願精神、用所學回饋社會,主動為政府分憂、為企業解難,為人民奉獻。
  • 奮鬥二十載 整裝再出發
    奮鬥二十載,整裝再出發我與全國人大代表,灤南縣姚王莊鎮李營村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李志剛的故事左李鳳彬右李志剛今年是中國移動成立二十周年,因工作關係,今天再次有幸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灤南縣姚王莊鎮李營村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李志剛。
  • 風華二十載 璀璨十周年 上海市社會幫教志願者協會成立二十周年
    風華二十載 璀璨十周年 上海市社會幫教志願者協會成立二十周年 2020-12-1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齣戲,六十載!四代河北梆子演員共燃「寶蓮燈」
    四代演員同臺獻藝,再次演繹經典大戲。12月4日晚,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經典劇目《寶蓮燈》在河北梆子劇場精彩上演。河北日報記者曹錚 一部河北梆子紅遍全國 四代演員接力薪火傳承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出河北梆子《寶蓮燈》曾圈粉無數。這部戲在當年火遍大江南北。
  • 廣州這些碼頭帶你乘風破浪!
    如今,天字碼頭是珠江夜遊項目最大以及遊船最多的碼頭,是廣州水上巴士、珠江夜遊、水陸交通的重要節點,也是航線最多的碼頭之一。 天字碼頭靠近北京路,可以選擇白天在北京路附近逛逛街,品嘗美食,晚上再坐船夜遊。
  • 縱橫車市十六載 四代飛度的「寂寞」?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這個寂寞,是「四代飛度」的寂寞,也是「四代」飛度的寂寞。自打2019東京車展發布第四代飛度以來,這款車就備受國內消費者的關注,熱度從來就未曾低過。時間來到了2020年的5月份,現在國產版第四代飛度的相關訊息那是越來越多,隨著幕布的逐步揭開,新車的面容也開始清晰起來。
  • 崇明這位老師,三尺講臺二十載,無私奉獻……
    崇明這位老師,三尺講臺二十載,無私奉獻…… 2020-12-23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帕特-萊利,掌舵熱火二十五載,是無情壞蛋還是精明教父?
    深諳江湖之道的帕特萊利,以無招勝有招,妙手回春鑄就熱火偉業古稀之年帕特萊利,掌舵熱火二十五載,早已將倔強、執拗、堅毅,以及千錘百鍊鋼鐵般的意志融入了每一個熱火球員的骨髓。紅衣主教」奧爾巴赫花甲之年慧眼識珠選中「大鳥」伯德,傲立榮耀之巔;「LOGO男」韋斯特空白支票籤下奧尼爾,力排眾議用當家中鋒迪瓦茨交換來13號新秀科比-布萊恩特,組建「ok」組合,奠定湖人王朝,79歲掌舵洛杉磯快船
  • 同舟共濟二十載,初心不變奔未來——國立科技二十周年慶在東莞總部...
    來源:證券時報網日前,國立科技(300716)迎來了「二十歲生日」,公司1000多名優秀員工及社會各界嘉賓歡聚一堂,共祝公司雙十華章。光陰如箭,盛世如花,二十載春華秋實,七千日砥礪共進。晚會上,邵鑑棠先生回顧了公司二十年的拼搏奮進,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工廠發展到今天擁有5000餘名員工的上市企業,期間經歷無數的坎坷,一路披荊斬棘,一路向前,才有今天的國立科技。年華似水,歲月如歌,二十年攜手拼搏。晚會上,我們發現,公司創始人及實際控制人邵鑑棠先生和楊娜女士也迎來了他們結婚二十周年的紀念日。
  • 廣州日報數字報-圖片新聞
    昨天,2020年廣東省民間青少年足球聯賽總決賽落幕,該項賽事也迎來五周年的慶典,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出席祝賀
  • 二十載立德樹人 新徵程再續華章——安徽新華學院舉行建校二十周年...
    二十載立德樹人,新徵程再續華章。金秋十月,安徽新華學院迎來建校20周年華誕。10月21日,安徽新華學院舉行「薪火相傳·續寫華章」主題校慶火炬傳遞暨快閃系列活動,精彩紛呈的演出活動點燃新華,全體師生共同歡慶屬於新華人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