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美誠現在炙手可熱,4月21日被球迷票選為21世紀最強女乒5人夢之隊。4月份世界排名躍居第二。前幾天,她甚至被日本媒體追捧為最有希望得大滿貫的日本選手。伊藤美誠能走多遠?她能打破日本天才少女千年老二的魔咒嗎?
中國有個成語叫江郎才盡,意思是說,年少成名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情減退,不能長久,很難有大的成就。
日本女乒出過許多少年天才,都在成名後不久,就曇花一現,難逃江郎才盡的厄運。
比如:福原愛11歲成名進入日本國家隊,15歲打進世界錦標賽八強,成為歷史最年輕選手。同年還獲得德國公開賽21歲以下女子單打冠軍,瑞典公開賽21歲以下組女子單打冠軍。從此以後,雖然打得也不錯,但基本生活在中國桌球的陰影下了,很少得過單打冠軍。
石川佳純,16歲,橫濱第50屆世乒賽(個人賽),一戰成名,晉級八強。但在面對中國選手時,也避免不了大樹底下,小草難活的命運,很少與單打冠軍有緣。
平野美宇,13歲入選日本少年隊,16歲世界盃女單冠軍,17歲亞錦賽女單冠軍,在給中國女乒造成一系列麻煩之後,這個人稱「小魔女」的天才少女也是曇花一現,基本被中國女乒研究透了,逢中國隊必輸。
伊藤美誠呢?10歲成名,15歲獲得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德國公開賽單打冠軍。在同年的53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女子單打四分之一決賽時,遇上人稱鐵錘的李曉霞,居然先贏兩局,後來在李曉霞冷靜處理下才逆轉取勝,4:2淘汰了伊藤美誠。
伊藤美誠是繼平野美宇之後,給中國隊造成了最大威脅的人,她現在狀態最盛,雖沒拿幾個單打冠軍,但中國女乒成了名的大將,她都曾經贏過,號稱衡量中國女乒的尺子。2018年,瑞典公開賽朱雨玲與她一戰之後一蹶不振,幾乎跌出女乒主力行列;小棗劉詩雯多次在領先的情況下被她逆轉,現在的外號「劉躲躲」,也是因她而起。更別提今年卡達公開賽,丁寧的0:11。
現在伊藤美誠成了日本女乒新的天才少女,正面反膠,背面生膠,左手彈擊右手狠拍,近臺快攻,號稱最先進的打法,她能橫行多久呢?她能打破日本天才少女曇花一現的魔咒嗎?她能獲得大滿貫嗎?
我認為,伊藤美誠終將陷入曇花一現的魔咒,她得大滿貫的路困難重重,為什麼呢?有如下幾個理由:
第一、寡不敵眾。雖然伊藤美誠打桌球的天賦很高,再加上教練組善於用大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她反手生膠,打法兇狠,頗有男子化的風格,具備了贏中國隊的實力,但是面對中國桌球女隊的人才濟濟,她有點兒寡不敵眾,力不從心。一到大型比賽,基本上對她就形成了一個包圍圈,中國隊隊員對她層層阻擊,依次消耗她的體力和意志。她過了一關還有一關,難免倒在衝冠的半路上。中國隊研究她一個,而她需要研究我們好幾個,比如今年的德國公開賽,丁寧能4:1戰勝伊藤美誠,就是因為,伊藤美誠把精力用在研究劉詩雯、孫穎莎、陳夢身上,基本忽視了丁寧的存在,沒想到被中國球迷嘲笑到極點的丁寧,老驥伏櫪,對伊藤美誠一擊而中。當然她反過來研究丁寧過後,在卡達公開賽上,報了一箭之仇,但人的精力有限,她重點研究了丁寧,就沒有精力再研究陳夢,所以敗給陳夢也就不出意料了。
中國國家隊人才太多了,老中青,傳幫帶,組成了複合的阻擊陣地,她要一次越過,難上加難。
第二、陪練隊伍沒有中國龐大。由於人口的因素,日本打桌球的人數遠小於中國,中國打桌球的太多了,無論民間還是專業隊,什麼打法的都有,什麼膠皮的都有,能從這廣大的人群裡脫穎而出,進入省隊、進入國家隊,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沒有厚重的基本功,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是不可能實現的。打桌球的都知道,只有與各種風格的選手都打一遍,才能經驗豐富,只有身經百戰,才能百變不驚。伊藤美誠不具備這樣的環境,沒有那麼多的陪練,也就難以取得那樣的成績,無論什麼樣的成功者,光靠先天的天賦,沒有後天的環境薰陶和鍛鍊,是很難取得成功的。
第三、教練組隊伍的厚重。伊藤美誠的教練組不能說不優秀,甚至說在現代化數據分析方面比我們還有可能強點兒,但是,我們的教練大都是身經百戰的世界冠軍,實戰經驗之豐富,放眼世界無人能敵。他們餵球的技術不是一般人可比的,訓練效果是伊藤美誠可望而不可及的。
第四、心理包袱越來越重。初生牛犢不怕虎,長出犄角反怕羊。
俗語說無知者無畏,歲數小,考慮的問題少,就是一味的猛衝猛打,無所畏懼,手上腳上表現出來的就是穩準狠,毫不遲疑,上手果斷,拍擊起來既快又準。隨著年齡的增長,功利考慮的多了,心理負擔重了,手不準了,腳不穩了,搏殺起來失誤必多。
尤其是今年以來,伊藤美誠連連放言,什麼三金啦,什麼大滿貫了,說明伊藤美誠想法多了,不再是單純地考慮怎樣贏球了,這些必將成為她的包袱,壓得她在賽場上跳動的速度變慢,手發抖,心難定。
所以我說,伊藤美誠的奧運會三金、大滿貫夢,早點兒說出來就對了,因為到奧運會的時候,敗局已定的時候,就沒機會說了。面對中國國家隊的層層障礙,她實現大滿貫的夢想之路,困難重重!
不過大家猜一猜,誰會是未來伊藤美誠的剋星呢?陳夢?孫穎莎?還是王曼昱?沒準是那新星張瑞呢,大家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