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鐵首座地下四層車站最深基坑破土開挖

2020-12-23 安徽網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合肥城鄉建設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合肥軌道交通5號線北一環路站主體基坑工程正式開挖。北一環路站為合肥市軌道交通首座地下四層車站,基坑開挖深度為軌道線最深基坑,車站長274.5米,寬22.1米,最大開挖深度34.7米,基坑21米~34.7米均為巖層。

為保證車站基坑穩定及止水效果,車站圍護結構採用1.2米厚地下連續牆,牆體接頭採用國內先進的套銑接頭工藝,本工藝在我市為首次使用。基坑開挖專項施工方案於施工前編制完成並通過專家論證,在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的監督下,基坑開挖前,施工單位邀請8家參建單位對開挖條件進行核查。

北一環路站基坑開挖共分為四次開挖,每次開挖根據深度分為若干臺階進行,每臺階高度不大於4米,臺階坡度控制為1:1。其中1-3次土方開挖採用挖機開挖階梯翻土的方式進行土方外運,第四次巖層開挖採用高頻破碎機開挖,電動多瓣抓斗機配合龍門吊進行土方外運。

相關焦點

  • 「建築交通」深基坑土方半蓋挖法施工技術在地鐵項目中的應用
    地鐵車站是現代化地鐵建設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建設於城市幹線,是乘客實現高效換乘的重要場所。伴隨施工時間的延長將嚴重影響區域內的地面交通秩序。針對地鐵車站施工引發的交通擁堵問題,業內人員深入探討全新施工技術,半蓋挖法應運而生,並相繼在廣州、上海等地的地鐵站建設中取得應用。
  • 青島地鐵4號線李家下莊站主體結構基坑開挖完成
    3月25日,最後一臺挖掘機從基坑內吊出,青島地鐵4號線李家下莊站主體結構全部基坑開挖完畢。同時該站主體結構已經完成80%,施工單位中鐵二十三局按照安全第一、質量樣板的原則,在加強安全管理、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正加班加點為主體結構封頂做最後的衝刺。
  • 車站於5月1日主體基坑開挖,歷時208天
    11月25日,中鐵北京工程局城軌公司西安地鐵六號線26標項目紡二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車站於5月1日主體基坑開挖,歷時208天。紡二路站位於西安市灞橋區紡二路與紡三路間紡正街段。車站主體為地下三層島式結構,總長160米,標準底板埋深約24.1米,頂板覆土厚度約3.6米,設計圍護樁257根,冠梁383.4米,格構柱27根,支撐梁31根。車站採用明挖法施工。
  • 深圳地鐵13號線首座複雜島式異型車站全面封頂
    記者從深圳地鐵獲悉,日前地鐵13號線登良東站主體結構順利實現全面封頂,成為地鐵13號線第二座主體結構封頂的車站,標誌著登良東站開啟了由主體結構施工向附屬結構施工轉換的新篇章!登良東站作為地鐵13號線自南向北的第二座車站,為地下三層車站,地處南山高新商務區,位於科苑南路與創業路交叉口,毗鄰深圳市人才公園,車站長度248.7m,為地下三層15m島式站臺車站。
  • 2020一建市政的一些筆記——深基坑支護結構與邊坡防護
    地鐵明挖基坑中多採用螺旋鑽機、衝擊式鑽機和正反循環鑽機、旋挖鑽等。對正反循環鑽機,由於其採用泥漿護壁成孔,故成孔時噪聲低,適於城區施工,在地鐵基坑和高層建築深基坑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二)長條形基坑開挖與過程放坡(1)地鐵車站等構築物的長條形基坑在開挖過程中通常考慮縱向放坡目的:一是保證開挖安全,防止滑坡;二是保證出土運輸方便。
  • 哈爾濱地鐵3號線這座車站厲害了
    克服了諸多施工難點,目前車站已進入機電安裝、出入口、換乘通道、站內結構等施工階段。預計年底前,車站將完成蓋挖主體結構及車站站臺板等二次結構施工,為地鐵3號線東南半環明年開通打下堅實基礎。整個車站被保健路隧道改造工程分為兩部分,隧道改造完成後車站主體結構才開始施工,這相比其他車站建設起步晚了兩年。此外,車站施工中要面對地下管線、上千條通信線路、保健路公交隧道錯綜複雜,以及周邊50餘萬戶主供水管道等諸多施工難點。
  • 武漢「核心商圈最深地鐵站」完美呈現---記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四標...
    車站設計為地下負二層,局部負三層的島式車站。車站外包長度為333.在經歷了疫情、汛情的雙重考驗,武漢地鐵最複雜車站克難功堅,如期兌現工期承諾,為南湖百萬市民提供交通便利。實現武昌片區的地鐵線網再次「加密」。
  • 深圳地鐵13號線多站點更新!線路全長22.4公裡,16座車站
    車站長約286.6m,標準寬度約30.9m,三柱四跨,地下二層(局部三層結構),採用半蓋挖施工。自2017年12月底進場以來,因科苑路地下空間開發與地鐵同步建設施工,導致科興站施工方案出現大幅調整,前期施工圖和主體圍護結構圖出圖時間分別滯後10個月和12個月,直到2020年4月底,圍護結構施工方案才最終穩定,給原本緊張的工期帶來更大的履約壓力。
  • 天津這幾條地鐵建設又有新進展,「最難佟樓站」開始施工!
    佟樓站位於中環線與馬場道交口東側,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車站長度208m,標準段寬度21m,最大開挖深度19m。 該站為蓋挖逆作法施工,是全線5個雙向始發車站之一。
  • 東莞地鐵1號線首座車站封頂了!
    來源: 深圳房地產信息網剛剛,東莞地鐵1號線傳來新進展首座車站順利封頂!11月18日上午10時許伴隨著最後一塊頂板混凝土澆築完畢由中國中鐵二局承建的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道滘站順利封頂為1號線首座封頂的車站
  • 地鐵是怎樣建成的?最通俗易懂的科普
    正式開工前,要準備一塊滿足施工需求的場地。地鐵車站一般是從地面自上而下進行開挖,這就是安全又經濟的明挖法施工。首先,要建造地鐵車站的「外殼」,例如地下連續牆,保護基坑與周邊安全,有以下幾個步驟:(1)成槽使用成槽設備在基坑的周邊形成一段段深槽。
  • 途徑東麗區的多條地鐵又有新進展!地鐵Z2線,華明鎮站位置確定,還有...
    項目部積極創新工藝工法解決技術難題,採用「增加分倉牆,主體基坑分期開挖、分期施工」方式,同時優化基坑支護結構使整體工期縮短近30天。 天津地鐵4號線南段工程,其線路貫穿民航大學站至天津站,與民航專線666的路線有大面積的交集。
  •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錨碇基坑已完成開挖 在深海中挖出超40米
    日前,深中通道控制性工程伶仃洋大橋的東錨碇基坑開挖完成。該基坑為海中超深、超大規模錨碇基坑。水下開挖深度達40.5米,目前已經完成基坑開挖工作。下一步,項目將通過澆築混凝土進行重達70萬噸的錨碇施工,完成後將對主跨1666米大橋上的主纜進行錨定。基坑的開挖完成將對大橋的順利施工起到關鍵性作用。
  • 地鐵又迎好消息!8號線二期大梅沙站開始主體結構施工,14號線全面...
    為車站主體結構全面施工拉開了序幕大梅沙站首段底板完成澆築大梅沙站位於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海濱公園北側鹽梅路上,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車站長約240m,標準寬約23.7m,共設置4個出入口,採用明挖法施工。8號線二期深圳第一條通往大小梅沙的地鐵線地鐵8號線二期從在建的8號線一期工程的終點站鹽田路站末端接出,東延至小梅沙,全長約8公裡。全線採用地下敷設,包含四站四區間,均在鹽田區內。線路共設4座車站:北山道站、鹽田食街站、大梅沙站和小梅沙站,均採用地下敷設。
  • 東莞地鐵1號線傳來好消息!開通時間是……
    東莞地鐵一號線,又傳來好消息啦!全線24個車站中已經有17個站點全面進場施工,剩下7個站點(其中3個為新增站點)正在辦理相關徵地和設計規劃手續!建成後大家出行就更加方便了據了解,截至3月26日,東莞地鐵1號一期工程今年完成投資5788萬元,累計完成投資6.5億元。預計今年下半年,將下盾構開挖隧道。
  • 一棟33層住宅從基坑開挖到竣工的整個流程,必須收藏!
    這是一棟33層的住宅從基坑開挖到竣工的整個流程實例: 1、土地購買 開發商在看中一塊地,準備開始購買前,會要求設計師對土地進行初步設計,計算經濟技術指標,估計投標價。
  • 武漢地鐵19號線6座車站全面開建
    地鐵19號線6座車站全面開建  大站快車線路 內含華中首個無柱地鐵站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呂銳 通訊員 袁永華  記者日前從武漢地鐵集團了解到,自3月下旬復工以來,地鐵19號線按照原定計劃工期要求,順利推進現有6個車站施工進度,花山新城站克服疫情影響
  • 土方開挖施工要點
    6.做好降排水設施地下水位高的深基坑在開挖前一周將地下水降到要求的深度。7.進行地下墓探在黃土地區應在基礎部位、按設計要求位置,用洛陽鏟進行鏟探,發現墓穴、土洞、地道、廢井等應對地基進行局部處理。三.土方開挖圖繪製土方開挖圖,其內容包括:機械開挖路線、順序、範圍、基底部各層標高、邊坡坡度、基坑幾何尺寸、排水溝,集水井位置、支護位置、土方運輸道路以及挖出土方堆放地點等。深基坑開挖還應提出支護、邊坡保護和降水方案。
  • 深基坑又出事,廣西工地 10m深 基坑坍塌,4名鋼筋工被埋,3人遇難!
    、1、 臨邊防護(1)基坑施工必須按要求進行,具體臨邊防護要求按「三寶四口」章節要求執行。(2)開挖深度超過2米的基坑施工還必須在欄杆式防護的基礎上加密目式安全網防護。 深基坑上下通道5、土方開挖(1)土方施工機械應由有關部門檢查驗收合格後進場作業,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