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微針植髮多處宣傳或違反《廣告法》:宣傳失效專利、承諾毛囊...

2020-12-11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網財經11月24日訊(記者 譚夢桐) 「平均每 6 人裡就有 1人頭禿。」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脫髮人群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有超過 2.5 億人正在飽受脫髮困擾。龐大的植髮市場背後,植髮機構的水平卻參差不齊。除了專業植髮機構,美容院,還有一些小作坊,遍布全國各地,行業亟待整頓。

近日,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大麥微針植髮在其官網宣傳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撤銷、無效的專利;大麥微針植髮官網還存在「保證毛囊成活率不低於96%、承諾術後無密度分布不合理」等描述;還在電商、社交平臺上,使用大量的模特、患者的植髮術前術後案例作為推薦和證明,以上行為涉嫌違反《廣告法》的相關條款。

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大麥微針植髮宣稱始建於1997年,現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美國芝加哥等城市成立33家直營醫院。截止目前已累計為全球60萬「發友」提供服務,為19萬+患者進行植髮手術。

不過,大麥微針植髮是否始於1997年仍有待考證。京工商海處字〔2018〕第249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大麥微針植髮在北京成立的第一家醫療美容診所北京大麥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成立於為2011年8月5日,與其網站宣傳的始於1997年並不相符。

除了廣告宣傳問題,大麥微針植髮旗下醫療診所還因未執行國家有關規範、標準和規定開展消毒工作,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案等原因多次受到行政處罰。

多行為涉嫌違反《廣告法》:宣傳失效專利、承諾毛囊成活率、患者效果證明

近日,記者在大麥微針植髮官網及電商平臺、團購平臺上發現該公司使用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撤銷、無效的專利作廣告宣傳,承諾毛囊成活率,利用患者和模特作代言、證明等行為。

如,大麥微針植髮官網展示專利號為2004201157007和2006200125597的毛囊移植器均處於屆滿失效狀態;專利號為2009301260839的毛囊移植針(PTT-B3)處於未繳年費終止失效狀態;專利號為2018201586786的微針植髮移植針(PSE)處於在申請狀態;專利號為2004301094380的自體毛囊移植器(A)、專利號為2004301094395的自體毛囊移植器(B)在CNIPA網站上已無法查到。

《廣告法》中第十二條規定,未取得專利權的,不得在廣告中謊稱取得專利權。禁止使用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撤銷、無效的專利作廣告。大麥微針植髮使用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無效的專利作廣告的行為涉嫌違反上述規定。

記者還發現,大麥微針植髮官網存有對「毛囊成活率保障」作了詳細的描述。其中包括「本機構保證毛囊成活率不低於96%」、「患者在本機構植髮手術12個月後,如果毛囊成活率低於96%,本機構將為患者免費修復或退還相應的手術費用」等表述。

除了毛囊成活率,大麥微針植髮對植髮自然度也作了「保障」。官網介紹為保障患者手術自然度,承諾術後無以下情況出現:1、密度分布不合理。2、種植方向雜亂。3、毛孔周圍凹凸不平整有明顯雞皮狀凸起。

《廣告法》第十六條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二)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三)與其他藥品、醫療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或者其他醫療機構比較;(四)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大麥微針植髮對其植髮術後毛囊成活率的保證、植髮自然度的保證或違反上述醫療廣告不得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的規定,毛囊成活率不低於96%的有效率的描述,或已違反上述醫療廣告不得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的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除以上宣傳問題外,記者還發現,多個網絡平臺上存在大量個人用戶的術前術後效果圖,被大麥微針植髮用來作推薦、證明。

如在知乎平臺上,認證為「大麥微針植髮專家聯盟成員鄒宇暢醫生」,發布了多個患者植髮手術術前術後的對比效果視頻;

微博平臺上,有多款海報有患者的植髮術前術後對比圖,還有視頻中演員孟茜、網紅拂菻坊、發友王亞楠等為大麥微針植髮作推薦、證明。

根據《廣告法》第十六條,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含有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的內容。對於該條款中的廣告代言人,在《廣告法》第二條中也有所解釋:本法所稱廣告代言人,是指廣告主以外的,在廣告中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大麥微針植髮及其認證旗下醫生利用患者或其他自然人作為廣告代言人推薦、證明的行為,或違反上述規定。

記者就大麥微針植髮宣傳已終止、在申請專利,承諾毛囊成活率,利用代言人證明、推薦等問題聯繫北京大麥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大麥植髮技術有限公司,但截至發稿,記者並未收到相關回復。

「首家成立於97年」存疑 旗下多家診所曾受行政處罰

大麥微針植髮官網、電商平臺上宣傳長圖顯示,大麥微針植髮1997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專業植髮醫院,23年來一直專注植髮行業,現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美國、芝加哥等城市成立33家直營醫院。

記者查詢發現,大麥微針植髮成立的第一家植髮醫院是否成立於1997年有待考證。

京工商海處字〔2018〕第249號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澱分局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北京科發源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現北京大麥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為2011年8月5日,與其網站宣傳的「始於1997」、「建院20載」不相符。

該行政處罰書中的其他處罰項,也不乏上述提到的「安全性的斷言」、「說明有效率」等廣告宣傳問題。例如當事人使用「保障術後效果,種植髮永不脫落原生發健康持久」、 「毛囊提取科學0損傷」的字樣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屬於發布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的醫療廣告的違法行為;當事人使用「籤訂8大植髮協議,確保成活率高達96.8%」的字樣違 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 ,屬於發布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的醫療廣告的的違法行為……

該行政處罰書顯示當事人被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消除影響,並罰款20萬元。不過,就從以上問題來看北京大麥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自2018年被行政處罰以來,在網際網路上並未作全面的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並不是該醫療美容機構第一次因廣告遭行政處罰。2016年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京工商海處字〔2016〕第60號顯示,北京科發源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因違反了《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七條第(六)項 的規定,構成醫療廣告利用患者的名義、形象作證明的違法行為。被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澱分局罰款 30000元。

該機構還曾因「醫療衛生機構允許未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手續的護士在本機構從事診療技術規範規定的護理活動」、「貯存設施或者設備不符合衛生要求的」被海澱衛計委行政處罰,因「未按規定填寫、保管病歷資料,或者未按規定補記搶救病歷」被海澱區衛健委行政處罰。

此外,同屬大麥微針植髮,由深圳市大麥植髮技術有限公司控股的醫療診所中,也有多家曾被行政處罰過。江衛消罰[2019]195003號顯示,武漢大麥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因未執行國家有關規範、標準和規定開展消毒工作受到行政處罰;高新(消)行罰決字〔2019〕0094號顯示,寧波高新區大麥醫療美容診所有限公司因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案受到行政處罰; 決定文書號2018-318顯示,廣州大麥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因從事醫療廢物處置工作人員在處置醫療廢物時未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受到行政處罰。

穗綜越處字〔2017〕2800004號顯示,2017年3月廣州科發源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在未領取《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進行室內裝修工程,到4月25日施工進度完成50%以上。上述違法行為涉嫌違反了《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第二條的規定。被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越秀區分局行政處罰。

相關焦點

  • 大麥微針植髮舉辦程式設計師節毛髮公益科普 幫助程式設計師解決脫髮困擾
    在「1024程式設計師節」期間,大麥微針植髮聯合528愛發基金和三甲專家,與多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合作,針對程式設計師群體在線上線下舉辦了一系列毛髮健康公益科普活動,免費為企業員工進行毛囊檢測和諮詢,面對面進行脫髮疾病的防治知識普及和交流,旨在關愛程式設計師群體毛髮健康,幫助程式設計師早日擺脫脫髮困擾。
  • 健偉教育宣傳語涉嫌違反《廣告法》兩次上榜海澱消費警示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王貝貝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如果學員自身具備報名資格,培訓機構僅僅幫助完成報名程序,屬於民事法律關係中的委託行為,則並不涉嫌違規;如果學員自身不具備報名資格,而培訓機構宣傳可以幫助通過報名,則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三條「廣告應當真實、合法」的規定,構成虛假宣傳。
  • 新生植髮遭遇「植髮變脫髮、誘導貸款」投訴 專家稱宣傳違《廣告法》
    新生植髮遭遇「植髮變脫髮、誘導貸款」投訴 專家稱「保障手術100%成功」宣傳違反《廣告法》中國網財經12月24日訊(記者 賈玉靜)近年來,脫髮年輕化催熱「頭部生意」市場,但植髮行業因缺乏強制性規定,導致相關消費糾紛層出不窮。
  • 天津亞泰龍熱控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執法人員於2019年11月29日到天津市東麗區金鐘街道金鐘公路3699號A17-17進行現場檢查,經查,該處為天津亞泰龍熱控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場所,當事人承認在網址為www.yatalo.com的網站上對其銷售的冰雪傳感器宣傳是專利產品但未標明專利號和專利種類的事實。
  • 達內教育被投訴"退費難、虛假宣傳" 或違反廣告法
    然而現在我還是沒就業,也沒有所謂的薪資八九千,完全是虛假宣傳。」達內教育老師宣稱「包就業」或違反廣告法中國網財經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聯繫到達內教育一位自稱「總校老師」的招生員工,該老師在溝通中向記者推薦Java課程,並表示,「就業的話,我們這邊不需要學員自己出去找工作。
  • 網紅飲品店「拉踩」同行 教育機構宣傳帶有保證性承諾……杭州公布...
    其產品並非醫療器械,不具備治療功能,卻冒用 「量子能量波」、「量能醫學」等名義宣傳治療功效,並摻以「易經大師」、「能量磁場」、「先天命理」、「招財開光」等宣傳用語。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和第九條第(八)項之規定,屬發布虛假廣告和含有迷信內容廣告的行為。
  • 交通銀行廣告遭查處 或系銀行違反新廣告法首例
    但新《廣告法》實施後,銀行傳發簡訊廣告可要慎重了。近期,交通銀行因發布一條理財簡訊遭相關部門依法查處。這或許是首例銀行發布理財產品廣告簡訊因違反新廣告法被查處。   事實上,新廣告法的違法重災區不在銀行、券商等傳統金融機構,而是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網貸(P2P)平臺推廣產品時,已不能再使用「零風險」、「100%本息保障」等字眼。
  • 新生植髮遭投訴:專家稱「保障手術100%成功」違反《廣告法》
    植髮變脫髮:術前「承諾100%成功、終身不脫落」「去年11月在廣州新生植髮華南總院做的植額角手術,2100多個毛囊一共花了不到2萬元,植髮前新生承諾一年後毛囊存活率在95%以上,達不到則退款,今年11月去複查,結果顯示存活率根本沒達到95%,但新生卻找各種理由拒絕退款,稱不認可其他醫院的檢測報告
  • 2020新廣告法禁用詞,最高處罰100萬,你有沒有用到?
    如今,廣告泛濫,不管你是開發者還是運營者,對於產品的描述宣傳或多或都會涉及到廣告詞。近兩年,因為廣告語宣傳使用違禁詞而被罰款的企業也屢見不鮮。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曝光了12起違法廣告典型案件,主要涉及食品、藥品、醫療、教育培訓等行業。
  • 椰樹牌椰汁「從小喝到大」廣告詞不違反廣告法,而網友卻認為……
    這一次被當地工商部門調查,倘若椰樹椰汁最後被工商局定為「虛假宣傳」,將面臨什麼懲罰呢?按照新《廣告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有發布「淫穢、色情」等禁止情形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對廣告主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對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 315警示:網店用語不能隨意,這10種廣告宣傳違法!
    某些網店宣傳「最先進的設備」、「最古老的工藝」、「全網價格最低」、「技術最新」、「銷量最大」、「最薄」、「最厚」、「全網最暢銷」、「國內首創」等,都是投訴舉報的熱點。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上述詞語不僅違反了公平競爭原則,還違背了廣告的真實性原則。
  • 健偉教育宣稱「前命題組老師參與考前模擬押題」涉嫌違反《廣告法...
    他們(健偉教育)跟我說報考上了已經,前兩天我想著要考試了列印準考證,他們(健偉教育)卻說沒有報名,需要我們自己去報名,還說如果代報名要交一千多塊錢。」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王貝貝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如果學員自身具備報名資格,培訓機構僅僅幫助完成報名程序,屬於民事法律關係中的委託行為,則並不涉嫌違規;如果學員自身不具備報名資格,而培訓機構宣傳可以幫助通過報名,則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三條「廣告應當真實、合法」的規定,構成虛假宣傳。
  • 關於「商品文案是否違反廣告法」的答疑
    違反廣告法嗎?答:如果涉及商家經營理念和追求目標,可以使用。34.綠茶行業品質典範、茶葉衝泡:選用山泉水、純淨水口感最佳 ,這兩個語句可以使用嗎?答:典範建議不要使用,最佳涉嫌絕對化用語。37.我不用文字用拼音或者英文,如「zui完美」這樣,違反廣告法嗎?
  • 阿貴科技「AHHC醫用多肽凝膠」誇大宣傳,多處違規
    在上篇報導中,我們簡單了解到了湖南阿貴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背景與營銷模式,在本篇報導中,我們將要深入觀察的是圍繞著「AHHC醫用多肽凝膠」的違規宣傳。醫用凝膠,包治百病?目前,湖南阿貴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推廣的產品就是這款名為「AHHC醫用多肽凝膠」,也稱「AHHC冷敷凝膠(塗抹型)」的產品。
  • 何潤東代言的金歐萊微商產品多涉虛假宣傳 非法銷售不懼被罰?
    而「美白、淡化色斑、美白保溼、美白補水」是禁示用於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特殊用途化妝品功效,該宣傳涉嫌超範圍宣傳、虛假宣傳;該產品宣傳「美白專利」,但在備案的產品圖片上並未標註專利號和專利種類,涉嫌虛假宣傳;「抗菌、消炎」均為明令禁止用於化妝品宣傳的醫療用語。以上宣傳違反了《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十條、生產特殊用途的化妝品,必須經國務院化妝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取得批准文號後方可生產。
  • 2020新廣告法禁用詞50例
    來源_廣告常識(ID:adernous)授權作為公民,要知法懂法,而作為廣告人,更要熟悉廣告法。2015年新《廣告法》頒布,2018年重新修訂,雖然條款中規定了廣告中不得出現的情形,但其實並不是非常好操作,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法律條款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所以這次我們搜集整理了新廣告法頒布後的違規違法案例,方便大家理解。
  • 濟南綠地國際城多處虛假宣傳 開發商濟南泉景文卓置業被罰200萬
    原標題:狂吹虛假配套 開發商為何樂此不疲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市場監管局公示了一則處罰信息,因房地產項目綠地國際城存在多處虛假宣傳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導,今年7月以來,該項目陸續被50多位消費者密集投訴,它所涉及的虛假宣傳問題,更是體現在多個方面。
  • 初次違反新廣告法處罰如何?
    堪稱史上最嚴的新廣告法處罰尺度震動了整個廣告圈,對於使用極限用語的店鋪,一經發現違規將給予扣分並進行罰款,處於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那麼你了解哪些極限詞是廣告法禁止的嗎?新廣告法都對哪些類型的廣告做了嚴格規定?新廣告法對虛假廣告是怎樣定義的?新廣告法對明星代言、未成年人代言又做出了哪些規定?個人在朋友圈發廣告受不受新廣告法制約?更多知識請看詳細解紹!極限用語包括但不限於商品列表頁、商品的標題,副標題,主圖以及詳情頁,商品包裝等,觸犯新廣告法底線,單獨的罰款方面,20萬起步,最高100萬元。
  • 科技公司產品宣傳含迷信內容被罰60萬 杭州公布十大違法廣告典型...
    其產品並非醫療器械,不具備治療功能,卻冒用 「量子能量波」、「量能醫學」等名義宣傳治療功效,並摻以「易經大師」、「能量磁場」、「先天命理」、「招財開光」等宣傳用語。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和第九條第(八)項之規定,屬發布虛假廣告和含有迷信內容廣告的行為。
  • 這些虛假宣傳該查!
    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2020年2月,天津市津南區市場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廣告,並處罰款20萬元。當事人無法提供相關材料證明廣告中推銷的商品有防治新冠肺炎的功效,且擅自使用「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名義進行廣告宣傳。有關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條和《廣告法》第四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