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行山東省臨沂市中支積極發揮金融扶貧牽頭作用,圍繞脫貧攻堅「鞏固、接續、長效」工作要求,帶領全市金融機構自覺扛起政治責任,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創新實施特色扶貧,不斷提升扶貧覆蓋面,為臨沂市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今年10月末,轄內銀行金融機構精準扶貧貸款餘額達74.32億元,較年初增加11.73億元,增長18.74%;累計發放小額扶貧貸款4.41億元,受益貧困戶1.13萬戶,貸款總量、存量和帶動人口均居山東省首位。
產業發展拓寬致富路
「有了銀行貸款支持,就有了產業,就有了奔頭,現在村裡真是大變樣。俺真盼著總書記能再來一趟,俺再給總書記嘮嘮村裡這些年的變化。」在臨沭縣朱村,當年跟習總書記親切拉家常的「老支前」王克昌說。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朱村,留下了「一定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殷切囑託。
遠處青山連綿,近旁紅瓦石牆,平坦的路面、整齊的果樹林帶、錯落有致的民居,不時走過農忙的村民,臉上一派愜意——如今在臨沭縣朱村走一走,村民的好日子真是「看得見摸得著」。
據了解,2013年以來,當地金融機構共向朱村86戶村民發放貸款近3000萬元。有了銀行資金支持,朱村人做柳編、辦工廠,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村民利用「富民生產貸」在村頭新建了兩處大型柳編加工廠,吸納貧困戶和周邊群眾入企務工,將傳統的家庭小作坊式生產變成了「企業+編織戶」的新型模式,朱村柳編的「綠葉子」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票子」。同時,農業合作社利用貸款,統一供苗、管理、銷售,加快發展生態農業和休閒觀光農業,有機葡萄、有機蔬菜、優質冬桃、晚秋黃梨、林下食用菌等特色農林產業已在朱村迸發了新機。目前,朱村新型居住社區已建設完成,村民人均年收入從8000元增長到1.5萬元,貧困戶年收入從2300元增長到近5000元,全部實現翻一番。朱村先後榮獲中國傳統村落、全國文明村等稱號,入選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新時代文明富裕村的夢想藍圖正變為現實。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產業是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根本渠道。據了解,近年來,人行臨沂市中支積極引導各金融機構依託當地資源稟賦優勢,創新推出「金融+股權分紅」「金融+利潤分配」「金融+互助社」等「金融+」系列信貸新模式,引導金融機構向當地果樹、柳編、光伏、非遺傳承、紅色旅遊等特色產業傾斜,形成金融支持農村產業發展全覆蓋,走出了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之路。
「輸血」變「造血」
多方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位於臨沂沂南縣依汶鎮的山東青田食品有限公司是生產脫水蔬菜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近幾年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訂單」的方式,以產業幫扶、務工幫扶、慈善濟困等,帶動周邊12個村莊的400餘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榮獲「山東省扶貧龍頭企業」的稱號。
公司總經理黃立剛說,在沂南農商銀行「富民生產貸」的支持下,企業實現了發展壯大和精準扶貧的雙贏。「富民生產貸」要求企業每招收一個貧困戶用工,銀行就給予3萬元至5萬元的授信額度,且貸款流程簡化,加上政府財政貼息,貸款利率低至1.35%,企業每年可節省出約40%的融資成本。
2015年以來,沂南農商銀行已累計為青田食品發放「富民生產貸」2380萬元。「融資成本降低了,節省下來的利潤能夠投入到更多的扶貧工作中,對企業來說更有動力了。」黃立剛說。
臨沂長潤食品有限公司同樣是最早享用「富民生產貸」的企業之一。企業集禽類產品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直接拉動或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群眾脫貧致富,截至目前已捐贈扶貧資金95萬餘元,直接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450人,設立扶貧加工點十餘處,吸收貧困戶務工500餘人。然而,疫情期間,企業倉庫裡曾積壓了6000萬元貨物,貸款到期償還的壓力和數百名貧困戶的生計所需,讓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莊緒亮急在心頭。
「銀行幫了我們一個大忙。」莊緒亮說,沂南農商銀行主動上門提供幫助,為長潤食品提供無還本續貸服務,並下調貸款利率,大大減輕了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近年來,人行臨沂市中支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做細做實工作,組織金融機構積極摸排貧困戶和各類扶貧主體融資需求,實現需求有效對接、信貸有效銜接、脫貧有效帶動。轄內金融機構推出「精準型」扶貧系列產品,主打「富民農戶貸」和「富民生產貸」,聚焦「新業態」拉動脫貧、「特色產業」撬動脫貧,幫助解決貧困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題,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
「窮山溝」變「美田園」
銀行助力打造齊魯樣板
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藥草芬芳。走進沂南縣朱家林田園綜合體,舒適愜意、宛如世外桃源的好風光讓人心曠神怡。然而幾年前,這裡曾經是沂蒙山區深處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成為典型的「空心村」。
從窮山溝到國家級田園綜合體,五年間,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政府引導,以農村集體組織、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為建設主體,利用返鄉青年創客、社會資本等多元化投資方式,聚焦農業、旅遊、文化方面的創新創業,「朱家林模式」已成為鄉村振興實踐國家級示範樣板。
臨沂博森藥業有限公司是入駐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的企業之一。公司負責人高玉森介紹,企業租賃了300多畝土地,致力於打造中草藥種植、收購、加工、銷售於一體的中草藥產業鏈。博森藥業依託沂南縣玉森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發展社員260戶,中藥材種植基地面積達680畝,預計每年可為社員增加經濟效益400餘萬元,計劃在三年內帶動種植戶2000戶,帶動當地農民增加經濟效益3000萬元。
得知博森藥業因缺乏合適的抵押物無法融資,出現流動資金困難時,恆豐銀行臨沂分行快速響應,藉助準入擔保公司平臺進行擔保,各部門高效協同,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業務審批,解決了企業融資需求。2020年5月,該行向企業發放了500萬元普惠金融貸款,幫助企業深入打造中草藥產業鏈集群。
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末,臨沂市各銀行機構已累計向朱家林綜合體內各經營主體發放貸款5.19億元,吸引大量創新項目和創客團隊,蠶寶寶家庭農場、沂蒙大妮等16個新六產項目,嬿築生態、初心文創等18個創客團隊落地入駐創業,年接待遊客達10.3萬人次,「朱家林」經驗被作為全國首個田園綜合體地方標準體系的重要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