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這句聞名世界的話,出自清末著名小說家、醫生、企業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劉鶚的著名小說《老殘遊記》。而這部描繪了眾多濟南景致的小說,也成為古往今來宣傳濟南最重要的名著,而濟南也隨著這部小說而名揚世界。這部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也成為濟南最好的「軟廣告」。書中有關濟南的描寫不只是小說語言,還具有史料價值,對於研究清末濟南的社會生活、城市人情等提供了最好的資料。
讀過《老殘遊記》的人會知道,劉鶚在書中除了對濟南古城中的大明湖、泉水等有過精彩描繪外,還記錄了在冬季時,濟南黃河渡口冰封河面的景象。
《老殘遊記》第十二回《寒風凍塞黃河水暖氣催成白雪辭》和第十四回《大縣若蛙半浮水面小船如蟻分送饅頭》中對此進行了詳細描述。
「老殘洗完了臉,把行李鋪好,把房門鎖上,也出來步到河堤上看,見那黃河從西南上下來,到此卻正是個灣子,過此便向正東去了,河面不甚寬,兩岸相距不到二裡。若以此刻河水而論,也不過百把丈寬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的重重疊疊的,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再望上遊走了一二百步,只見那上流的冰,還一塊一塊的漫漫價來,到此地,被前頭的攔住,走不動就站住了。那後來的冰趕上他,只擠得『嗤嗤』價響。後冰被這溜水逼的緊了,就竄到前冰上頭去;前冰被壓,就漸漸低下去了。看那河身不過百十丈寬,當中大溜約莫不過二三十丈,兩邊俱是平水。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結滿,冰面卻是平的,被吹來的塵土蓋住,卻像沙灘一般。中間的一道大溜,卻仍然奔騰澎湃,有聲有勢,將那走不過去的冰擠的兩邊亂竄。那兩邊平水上的冰,被當中亂冰擠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擠到岸上有五六尺遠。許多碎冰被擠的站起來,像個小插屏似的。看了有點把鍾工夫,這一截子的冰又擠死不動了。老殘復行往下遊走去,過了原來的地方,再往下走,只見有兩隻船。船上有十來個人都拿著木杵打冰,望前打些時,又望後打。河的對岸,也有兩隻船,也是這麼打。看看天色漸漸昏了,打算回店。再看那堤上柳樹,一棵一棵的影子,都已照在地下,一絲一絲的搖動,原來月光已經放出光亮來了。」
在後面還陸續有關於黃河水患的短小記錄,比如:老殘在河邊「見那黃河從西南上下來,到此卻正是個灣子,過此便向正東去了,河面不甚寬,兩岸相距不到二裡。若以此刻河水而論,也不過百把丈寬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得重重疊疊的,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再望上遊走了一二百步,只見那上流的冰,還一塊一塊地漫漫價來……老殘復行往下遊走去,過了原來的地方,再往下走,只見有兩隻船。船上有十來個人都拿著木杵打冰,望前打些時,又望後打。河的對岸,也有兩隻船,也是這麼打。」
這些關於當時黃河冰凌的記錄在歷史文獻中非常少見,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記錄,對於研究黃河濟南段的治理歷史有著重要作用,而且圍繞治理黃河展開的故事敘述是《老殘遊記》的又一重要線索和內容。
《老殘遊記》對老濟南的描述與宣傳,是濟南「泉文化」「黃河文化」與「老濟南文化」的非常珍貴、難得的文字記載,是濟南開發相關歷史文化與旅遊開發的核心競爭資源。 (本報記者趙曉林)
【來源:大眾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