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描繪了濟南的「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一起看看《老殘遊記》中的...

2021-01-09 瀟湘晨報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這句聞名世界的話,出自清末著名小說家、醫生、企業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劉鶚的著名小說《老殘遊記》。而這部描繪了眾多濟南景致的小說,也成為古往今來宣傳濟南最重要的名著,而濟南也隨著這部小說而名揚世界。這部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也成為濟南最好的「軟廣告」。書中有關濟南的描寫不只是小說語言,還具有史料價值,對於研究清末濟南的社會生活、城市人情等提供了最好的資料。

讀過《老殘遊記》的人會知道,劉鶚在書中除了對濟南古城中的大明湖、泉水等有過精彩描繪外,還記錄了在冬季時,濟南黃河渡口冰封河面的景象。

《老殘遊記》第十二回《寒風凍塞黃河水暖氣催成白雪辭》和第十四回《大縣若蛙半浮水面小船如蟻分送饅頭》中對此進行了詳細描述。

「老殘洗完了臉,把行李鋪好,把房門鎖上,也出來步到河堤上看,見那黃河從西南上下來,到此卻正是個灣子,過此便向正東去了,河面不甚寬,兩岸相距不到二裡。若以此刻河水而論,也不過百把丈寬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的重重疊疊的,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再望上遊走了一二百步,只見那上流的冰,還一塊一塊的漫漫價來,到此地,被前頭的攔住,走不動就站住了。那後來的冰趕上他,只擠得『嗤嗤』價響。後冰被這溜水逼的緊了,就竄到前冰上頭去;前冰被壓,就漸漸低下去了。看那河身不過百十丈寬,當中大溜約莫不過二三十丈,兩邊俱是平水。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結滿,冰面卻是平的,被吹來的塵土蓋住,卻像沙灘一般。中間的一道大溜,卻仍然奔騰澎湃,有聲有勢,將那走不過去的冰擠的兩邊亂竄。那兩邊平水上的冰,被當中亂冰擠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擠到岸上有五六尺遠。許多碎冰被擠的站起來,像個小插屏似的。看了有點把鍾工夫,這一截子的冰又擠死不動了。老殘復行往下遊走去,過了原來的地方,再往下走,只見有兩隻船。船上有十來個人都拿著木杵打冰,望前打些時,又望後打。河的對岸,也有兩隻船,也是這麼打。看看天色漸漸昏了,打算回店。再看那堤上柳樹,一棵一棵的影子,都已照在地下,一絲一絲的搖動,原來月光已經放出光亮來了。」

在後面還陸續有關於黃河水患的短小記錄,比如:老殘在河邊「見那黃河從西南上下來,到此卻正是個灣子,過此便向正東去了,河面不甚寬,兩岸相距不到二裡。若以此刻河水而論,也不過百把丈寬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得重重疊疊的,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再望上遊走了一二百步,只見那上流的冰,還一塊一塊地漫漫價來……老殘復行往下遊走去,過了原來的地方,再往下走,只見有兩隻船。船上有十來個人都拿著木杵打冰,望前打些時,又望後打。河的對岸,也有兩隻船,也是這麼打。」

這些關於當時黃河冰凌的記錄在歷史文獻中非常少見,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記錄,對於研究黃河濟南段的治理歷史有著重要作用,而且圍繞治理黃河展開的故事敘述是《老殘遊記》的又一重要線索和內容。

《老殘遊記》對老濟南的描述與宣傳,是濟南「泉文化」「黃河文化」與「老濟南文化」的非常珍貴、難得的文字記載,是濟南開發相關歷史文化與旅遊開發的核心競爭資源。 (本報記者趙曉林)

【來源:大眾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劉鶚筆下的濟南府「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垂楊,被多少人誤解
    劉鶚的《老殘遊記》第二回「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中有這樣一段話:「到了濟南府,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覺得更為有趣。」因此「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也就成了泉城美景的靚麗名片。
  • 用泥塑復原老殘遊記中的濟南——大明湖超然樓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濟南,大明湖,超然樓,泥塑復原的《老殘遊記》。「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是劉鶚《老殘遊記》中的名句,風景如畫的濟南因劉鶚的精彩筆觸而家喻戶曉。《老殘遊記》中大量對濟南老城區美麗景色的描寫,無疑是給濟南老城做的最為有效的「軟廣告」,而且迄今為止這個廣告效果還生生不息。隨著這本書的廣泛流傳,「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濟南老城也名揚天下。《老殘遊記》以老殘的遊覽路線展開的。
  •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藏在深閨人未識的老街
    有這麼一個地方,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給人一種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你知道是哪兒嗎?或許有聰明的朋友,一看到泉水兩個字,就想到了濟南,是的,這個地方就是山東濟南,但不是趵突泉,而是明末清初近400年歷史的老街,濟南歷史名城標誌性街巷——芙蓉街。
  • 濟南的「江南水鄉」,家家有泉,戶戶垂柳,這裡藏著最原始的濟南
    在泉城濟南,有這樣一條老街:青石板路,兩側矗立著青黑色木門和朱漆格子窗的灰瓦白牆老屋。這裡文化底蘊深厚,民俗藝術氛圍濃鬱,流淌的河水清澈見底,水草隨波飄舞。老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風韻在這裡呈現。這就是濟南歷史文化特色老街——曲水亭街。
  • 濟南今年將新設12處泉水直飲水試點小區,價格只有桶裝水三分之一
    濟南是泉城,甘甜的泉水是大自然給予濟南市民得天獨厚的饋贈,隨著2021年濟南市泉水直飲水試點工程持續推進
  • 走進濟南百年泉水人家 小四合院走出5位北大畢業生
    原標題:走進濟南百年泉水人家 小小四合院走出5位北大畢業生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日訊 走進濟南,感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美景,聽著泉河協奏的旋律,嗅著楊柳依依的秋風,走進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築老宅,曲水亭街畔的泉水人家院內花香襲人,品一杯泉水茶香……每一處人間仙境都有人間故事。
  • 不只有趵突泉,濟南還藏著6個更值得一去的景點,你都去過嗎?
    在很多的印象中,山東濟南最著名的景點或許就是大明湖了,但其實作為一個優秀旅遊城市以及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二線城市而言,來到山東濟南一定會讓你驚喜。那麼第一次來濟南旅行,到底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行景點呢?跟著小馬一起來看看吧!
  • 今年,濟南12個小區試點泉水直飲入戶!水價暫定每升0.3元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這是對濟南的描寫,新時代的「家家泉水」就要來了。12日,濟南公布了2021年為民辦22件實事清單,其中就提到了「實施市民泉水直飲試點工程」。未來新建小區都要配套相關管道,既有小區將秉持自願引入,水價暫定每升0.3元。
  • 人民日報:泉水潤泉城!在這座城市生活,幸福感像泉水一樣湧進心頭
    12月7日,《人民日報》「我與一座城」欄目編發文章《泉水潤泉城》,文章中提到,濟南人,友善、低調、包容,有著一副熱心腸,與他們打交道時讓人從心裡感到熨帖。記得有一次,我到派出所辦事,年輕的工作人員態度和藹,手把手告知如何填表,下一個環節怎樣辦理,使人如沐春風,似飲甘霖。
  • 暫別百日,濟南這處泉水取水點開放啦!| Spring water intake site reopens in Jinan
    受疫情影響1月底,濟南取水點全面封閉5月22日,在順河東街的迎仙泉開放啦受疫情影響,迎仙泉取水點全面封閉
  • 臺灣忠信學校師生訪問濟南中學
    中國教育在線訊 自2006年以來,濟南中學與臺灣學校交流頻繁。11月3日,臺灣忠信中學師生一行23人對濟南中學進行了為期一天訪問。濟南中學校長崔寶山、書記鄭玉香、副校長石秀芹、副校長王傳臣、副校長董亞及辦公室主任董洪海熱情接待了臺灣友人。
  • 濟南:泉水生活,不深入街頭巷尾,你想要得可能真的看不到
    這是 濟南 人多姿多彩生活的片段,凌而不亂,細而不冗。他們低調而不張揚,不緊不慢、一靜一動,奏鳴著和諧的節拍。直至今天,這些生活場景就一直縈繞在身邊,讓我們感到一座城市帶來的溫情。外地來的 濟南 的朋友,泉水和老街是不能錯過的。從泉水開始延伸到老街裡面的探訪,最後的出來一個結論:原來 濟南 可以這樣生活,真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 鶴羽成泉,千佛山莊嚴,大明湖裡的蛤蟆不會叫:你所不知道的濟南
    記憶中的濟南是這樣一座城市——她溫婉賢良,有一種略帶保守的開放;她斑駁滄桑,有一種不加克制的熱情。每一個歸人或是過客,到了濟南都會感到依戀和從容。「老殘」劉鄂經過濟南,在《老殘遊記》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一路秋山紅葉,老圃黃花,頗不寂寞。到了濟南府,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覺得更為有趣。
  • 文旅研學架起溝通橋梁助推濟南臺灣文化互動
    9月17日至20日,第十七屆「齊魯風·兩岸情」優秀中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活動在濟南成功舉辦。來自崑山市華東臺商子女學校的141位師生來濟參加為期4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習交流活動。研習營期間,師生們親身體驗到儒家文化、泉水文化、龍山文化、黃河文化的魅力,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下榻 | 初見濟南,泉畔人家的待客之道
    這湯一熬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顯得有些不合時宜。漸漸地,連濟南人都忘了魯菜是精於制湯的。還好「濟南府」的大廚們對授藝師傅的訓誡一直不敢遺忘和懈怠,菜單裡的幾道招牌魯菜都將此詮釋的淋漓盡致。
  • 濟南的「曾鞏時代」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曾鞏調任齊州,也就是如今的濟南,接任齊州知州。曾鞏出知齊州,是他中進士步入仕途後第一次出任地方首席長官。曾鞏在濟南任職期間,恰好是熙寧變法的高潮期,為推行新法,曾鞏在治理地方、興利除弊等方面做了關鍵性的工作,以其卓著政績為濟南發展成為「齊魯首邑」奠定了堅實基礎。所以曾鞏之後的四五十年間,朝野上下的普遍看法,就是「全齊奧區,首推歷下」,「濟南實一都會」。
  • 濟南全福立交橋更名為「華山立交橋」如何?
    山是濟南的魂,山是濟南的根。山對濟南城,人言舜帝耕。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有山,有水,有泉,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