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託爾斯泰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子非我,安知我之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日常交際中,有的人一輩子都在解釋,心中感慨別人的不理解,不體諒。
也有的人,一輩子都在沉默,如果語言蒼白,或許沉默才是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想法的唯一解決途徑。
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懂你的人解釋也沒用。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同床異夢;
最大的幸運莫過於: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餘生,能快樂絕不憂傷!
一輩子很短,沒有時間用來怨恨和抱怨,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
人生百態,無論微信朋友圈、還是社交圈、還是人際圈,更是一種生態圈,有的人用來宣洩情緒,有的用來賣產品,有的人用來記載生活的點點滴滴。
曾經,很多講師說這個時代我們要做與眾不同的人才能成功,荒謬至極的話也能在講臺上說出來,也是牛到極點了。
於是拼命地讓自己特別,個性,各種包裝,各種做作,那還是自己嗎?
《三國》中,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說:「世人以前看錯了我曹操,現在也看錯了,或許以後還會看錯,但是,我仍然是我」!
多麼霸氣的話,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人同行,裡面一定有我的老師,選擇他們對的好的去學習,他們錯的不好的要去改正。
自古以來,仿佛只有孔孟之道才是真正修身養性的。
盲目的改變自己並不是個性,反而會是同流合汙。
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我們需要的是什麼?
我們哪些地方不足?哪些是我們值得學習和借鑑的?並不是盲目跟從。
很多勵志的人總會告訴你一些成功名人的故事,有的是想推銷自己的課程,有的是想賣產品。
但無論怎樣,作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們需要的是學會判斷,學會認知。
聽別人的故事,過自己的生活。
生活是自己的啊,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可複製的都是一成不變的。
所以,別再被毒雞湯xi nao 了,學會讓息有獨立 的判斷能力才是成長尊選的規律。而那些吃過的虧,會成了最沉痛的教訓,指引我們一步步成長。
讓自己成為更好的,更優秀的人。
做自己,不效仿、不跟從、不人云亦云,是成年人最基本的素養!
愛慕虛榮的人總會想盡各種方法來炫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容貌,自己的事業。
可他們卻不自知,真正內心豐富的人從來不炫耀,因為他們知道樹大招風,他們也知道實事求是。
反而是那些愛慕虛榮的人,仿佛不炫耀自己,別人都不知道你有多牛逼?
更可笑的是,你炫耀的東西可能是別人眼中的地攤貨,多尷尬!
經過修飾的是真實自己嗎?
反倒是那些真正有內涵的人沉穩的過著自己的生活,做自己,不炫耀,不做作。
這樣最好了,畢竟幾斤幾兩自己心裡清楚,太多的誇大其詞不就是想刷刷在不認識人心中的那點存在感??滿足自己那點可憐的自尊心?虛榮心麼?
真正有錢的人不會炫富,因為他們知道太高調死的快,反倒是那些半罐子的踴躍跳著,就像微信小遊戲的跳一跳,穩重的人總能跳到最後,比你優秀的人很多,天天裝不累嗎?
學會讓心歸零,學會正視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餘生,和能讓自己開心的人在一起,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
一輩子不長,沒有時間去悲哀,沒有時間去計較,更沒有時間去勾心鬥角。
真心內心強大的人,無需炫耀,自信和滿足都洋溢在臉上,融入在為人處事的基本素養中。
做一個正能量的人,為身邊的人也為自己點一盞指路明燈,不給身邊的人傳遞負能量是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
因為真正內心豁達的人,希望別人比自己好,而非事事與人爭高低,爭先後。
End!我是零點心聲,在你最孤獨的時候,聆聽你的每一次傾訴!喜歡就關注我,讓你的心靈更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