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是一個多地形的省份,有高山、高原、有湖泊、黃河,有草原、有綠洲,有戈壁,更有大漠。這也導致甘肅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美麗的風景,而要說甘肅最美的冬景,那一定非敦煌的鳴沙山月牙泉莫屬,因為,在這裡,可以感受大漠風雪的蒼涼悲壯,在這裡,可以感受冬日湖水的清靈透亮,在這裡,還可以感受大漠駝鈴的悅耳悠揚。
冬季,零下七度的天氣,來到距離蘭州1100多公裡的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舉目四望,只見黃沙與積雪同在,泉水與寺廟相偎,孤獨寂寞荒涼之感頓時撲面而來。只見山下寺廟中的亭臺樓閣在大漠的襯託之下,在霜雪的掩映之下,顯得尤為安閒靜謐,進入冬季,來這裡旅遊的人也不是太多,因為氣候寒冷的原因,也只有一些南方人會來此感受大漠的寒冷和冷清,感受與南方不一樣的風景。亭臺樓閣之前則正是聞名中外的月牙泉,雖已進入深冬,但泉水依舊沒有結冰,泉水在泉邊風雪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明快動人。幾棵「左公柳」歪歪斜斜地載在泉水邊,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光禿禿的枝椏,給人一種突兀的感覺,枯枝倒映在泉水中,給整個月牙泉的冬景更增添了幾許動人的光景。
繞過月牙泉,來到寺廟閣樓近處,你會發現,靠近月牙泉邊,豎著一個黑色的石牌,上面三個紅色的大字,十分顯眼,一眼就可以看出寫得是「第一泉」三個行書大字,石碑之後,則是寺廟的閣樓,飛簷翹角,重簷歇山式的建築風格,屋頂的瓦片上落滿了積雪,白茫茫的一片,一座高聳的高塔矗立在寺院之內,大概有四層高度,每層都簷角高翹,在四周平房的襯託下顯得鶴立雞群,與眾不同。寺廟周圍則是一圈的柳樹環繞,但樹枝已經乾枯,沒有一片樹葉,只留下條條枯枝在微風中搖曳。一段臺階從寺廟一直延伸到月牙泉邊,遊人正是從這條臺階從月牙泉來到這座院落之中。整個院落背後遠處,則是連綿的山丘,黃色的沙漠和白色的積雪交相輝映,構成了鳴沙山獨特的風景。
遊人們大都會以月牙泉和鳴沙山為背景,拍照留念,很多遠道而來的遊人,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戴著高高的帽子,腳穿長靴,顯然是對這裡的寒冷早有耳聞,的確,這裡已經是甘肅靠近新疆之地,緯度較高,自然溫度就很低。
來此的遊人,都喜歡在這裡騎一騎沙漠之舟——駱駝,感受大漠中獨有的交通工具。前一段時間,有一首歌曲風靡網絡,正是《可可託海的牧羊人》,正是這首歌曲,將駝鈴聲唱遍了整個網絡。而在這裡騎駱駝,正可以聆聽沙漠駝鈴的悅耳聲音,感受可可託海牧羊人的意境。
有興趣的朋友們,要感受甘肅冬季最美的景色,現在就來敦煌的鳴沙山和月牙泉來走一走,看一看,絕對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