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語的視角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2020-12-18 情景成語吧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也出現了很多的哲學家和文學大家。他們的成就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斐然的。

古代文人秉燭夜讀

這些文化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甚至整個亞洲地區國家的文化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多禮節禮儀都帶有濃重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古代的傳統著作浩如煙海,最著名的有《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周易》、《尚書》、《詩經》、《楚辭》等。這些書籍中即便是其中一本也蘊含了對生命、對自然、對事物、對生命、對社會的深入思考後的思想表達,可謂是思想的一場華麗盛宴,使人深深著迷。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著作浩如煙海

如果說這些書籍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閱讀起來有點深奧晦澀的話也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智慧的先人已經把一些具有特定涵義和經典事例提煉出精華的文字,使之更加簡潔地流傳下來,方便後人使用,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成語。如「臥薪嘗膽」出自《史記 · 越王勾踐世家》、「孟母三遷」出自《烈女傳 · 鄒孟軻母》、「班門弄斧」文見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完璧歸趙」出自《史記 · 廉頗藺相如列傳》、「懸梁刺股」出自《太平御覽》。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這些成語因其結構優美、內涵深刻而被一代代流傳使用下來,現在仍然是我們當代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語言組成部分。如當代作家楊沫在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一部一O章「這位羅大方口若懸河,一說就是一套。「使用的」口若懸河「這個成語,把羅大方這個人物說話的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浩瀚的文學世界裡,我們每個人都是小學生,永遠也有學不完的知識期待我們一起去成長、進步。因此,開設成語吧的目的也在於和大家一起邊走邊學,通過成語這個窗口向我們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致敬!也希望能通過實際生活場景中分享如何運用好這些成語,讓成語在我們這個時代更有生命力!煥發出更美的光彩!

相關焦點

  • 用「光語」映照中國傳統文化 楊浩老師匠心打造第二季龍印《成語...
    河北衛視原創文化類節目,龍印《成語天下》第二季即將開錄!  記者從錄製組得知,本季龍印《成語天下》邀請到了《故事裡的中國》的燈光總設計楊浩老師加盟,強強聯手匠心打造《中華好詩詞》姐妹篇。據悉,本季《成語天下》採用全新舞臺,現場美輪美奐。從舞臺、燈光、特效都進行了全面升級,視覺效果更加震撼,觀看體驗也將更上一層樓。
  • 成語: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鑰匙
    正在央視熱播的傳統文化類節目《中國成語大會》,讓我們重新審視「成語」——這個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卻又被忽視的語言資源。它很通俗,菜市場的大媽也經常說「討價還價」;它很凝練,作為漢語中的「活化石」承載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密碼;可它又讓人陌生,諸如「韋編三絕」、「醍醐灌頂」背後的典故很少人能脫口而出。隨著中國人對母語文化情感的淡薄,成語在語言體系中的地位越發邊緣化。
  • 在童趣中體味傳統文化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第四部將首演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最新創排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四)將於10月2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將為小朋友帶來「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故事,通過更加童趣、更加新鮮、生動的方式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成語智慧。
  • 傳播優秀中華文化 中國兒藝推出《成語魔方》系列劇第四部
    央廣網北京10月13日消息(記者張庶卓)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最新創排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四)將於10月2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帶領大小朋友在快樂中領悟成語,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此次《成語魔方》系列劇包含「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故事,作為該系列的第四部作品,本劇將以更加童趣,更加新鮮、生動的方式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成語智慧。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出版|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最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出版。作為國內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讀本,該系列精選浩瀚中國文化題材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故事。圖:插圖翻拍系列亮點國內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趣味故事讀本精選浩瀚中國文化題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內容通俗易懂,語言樸實流暢
  • 【巫達】族群傳統與文化再造:飲食人類學的視角
    明年3月份在日本衝繩有飲食文化的會議,是關於中國飲食文化方面的,還有明年在大阪也有飲食文化方面的會議。我也準備提交相關論文。我與飲食研究頗有淵源,首先陳志明是我的導師,他最近出版《豆子的世界》,是有關人類學的研究。最近,我一直從彝族等少數民族飲食文化傳統去看文化如何再造。最近香港中文大學另一位老師張展鴻,他研究小龍蝦。小龍蝦產業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得到了發展,發展後就替代農業生產。
  • 《中國成語大會》獲「年度文化節目」
    《中國成語大會》獲「年度文化節目」 2015-03-23 09:05:16來源:長江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傳統文化進校園」走進龍崗區學校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何鑫11月17日,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在深圳市龍崗區龍湖學校、龍崗區南園學校舉行。該活動是2020深圳民間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四屆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內容之一,由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推出英文版
    該系列由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先生所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作為國內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讀本,該系列精選浩瀚中國文化題材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故事。
  • 給「荔」中國禮!阿爾法蛋「妙筆生花」禮盒煥新傳統文化
    在2021年春節來臨之際,天貓新文創攜手中國美術學院發布「新年色·給荔紅」圖譜及2021流行趨勢,聯合阿爾法蛋等行業頭部品牌,發布給「荔」2021「中國禮物」 限定禮盒,致敬傳統,讓中國文化藝術符號走進大眾生活。這樣的詞典筆禮盒,有「識」又有「顏」作為中國文明外表的中國傳統五色系統,曾影響並貫穿中國的神話時代和歷史時代,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獨特的人文現象。
  • 走進「成語大觀園」,河北衛視《成語天下》帶你溫故而知新
    ,傳遞「我有成語,天下無雙」的精氣神,點燃觀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他們用深入淺出的點評,將成語拉回歷史現場,說清來龍去脈,說透實際運用,讓《成語天下》有看點、漲知識,易學習、好運用,對一些「不求甚解」的成語故事,滿足觀眾「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訴求,為成語的正確使用提供範例。 以成語文化為核、以綜藝娛樂為殼,《成語天下》除借「成語君」代入語態創新外,更主動將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與生活場景相連接。
  •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書法,嘉通集團「致遠書畫社」成立啦!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書法,嘉通集團「致遠書畫社」成立啦!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集團文化建設,豐富職工業餘文化生活,提高集團系統職工的書畫藝術水平和審美品味,營造團結、和諧、奮發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為集團「內涵發展」貢獻力量,嘉通集團於近日成立了「致遠書畫社」。
  • 成語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和文化結晶
    每條成語背後都蘊藏著一個豐富多彩的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說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和文化結晶,一點也不為過。>從精神文明的層面來講,成語中凝結著中國古代社會的哲學思想,表現了中國人的世界觀、思維方式和行為邏輯等,傳承了優秀的人文精神,推動了精神文明的發展。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二》國慶首演 輕鬆幽默演繹
    掩耳盜鈴  10月1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在假日經典小劇場成功首演,與小朋友在充滿童趣的傳統成語故事中一起歡度國慶假期,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的成語是一種古老的活化石,歷經千年仍然被廣泛的使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語境當中。對於孩子來說,與其搖頭晃腦地背誦每一個成語的含義,不如去了解成語背後的典故,還能體會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和傳統文化的沉潛內涵。
  • VIPKID走進故宮 推出傳統文化英語課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7月12日電 7月11日,在線英語教育品牌VIPKID正式開啟「中華傳統文化季」,同時行業首創故宮文化中英文線下體驗課,讓更多人以全新視角認識故宮,愛上傳統文化。教育科技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將為全球孩子打造更加豐富的成長體驗,也將進一步實現中華文化傳承的立體化,體現中國文化的獨特質感。此後,VIPKID也將聯合諸多優質的傳統文化IP,共同探索教育領域的文化IP輸出模式。VIPKID孩子們和外教合作串故宮朝珠 作為有著六百年文化積澱的帝王宮殿,故宮是中國館藏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有著數百萬件文物和說不盡的歷史故事。
  • 了解中國成語文化,品味中華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守株待兔雕塑,傳統文化雕塑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后羿射日雕塑,神話人物雕塑,鑄銅雕塑后羿射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乾了大地,曬乾了禾苗草木。
  • 德國漢學家:從中國傳統文化視角看世界抗疫的啟示
    【光明國際論壇對話】共同利益取向是一個關乎生存的問題——中國傳統文化視角下的抗疫與世界1.施寒微:中國有一個長期傳統,就是從小處著眼、從大處著手來思考和解決問題,思考城市與農村、各省與中央、個人與社會各方面的關係,比幾乎任何其他文明都要多樣化。儒家思想、道教、佛教,以及各種學派和繪畫、詩歌等,都是中國文化傳統的一部分,都為中國人所用。此外,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說,都可以理解為中國的財富。
  • 傳統文化課程這樣開展
    從21個王朝的興衰更替中,學生可以知道中國的文化從哪裡來,經歷了什麼。每個時期的文化為什麼會有所不同,為什麼會有變化……歷史可以將文化的零珠碎玉穿成一條閃閃發光的文化項鍊。根據歷史的藤蔓,課程可以設置縱向的內容:如趙文化、秦文化、楚文化、齊文化……每個時期設計一張名片,介紹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發展。歷史名人、歷史事件、重大發明是每個時期的名片重點。
  • 少林文化走進歐洲 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少林文化具有四個顯著特徵:民族性、宗教性、原創性、共享性。少林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世界宗教史上的一大奇特現象,它的產生、發展過程是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相互融合的過程,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世界大同」「和為貴」的思想。經過近30年的努力,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包括少林文化,具備全球傳播的基礎。
  • 傳統文化走進北灣鎮富坪學校
    2020年7月8日下午,「靖遠縣2020年傳統文化(戲曲·非遺)進校園系列文化展演活動」走進北灣鎮富坪學校,為全體師生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此次活動,來自靖遠縣縣文化館的傳統文化繼承者為學生展示了靖遠剪紙、跳鼓、評書、小調等傳統文化。項目傳承者與孩子們親密互動,讓孩子們零距離感受到了靖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活動中,縣文化館劉老師向學校贈送了國畫《國風》,預祝富坪學校的學子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中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