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季後賽是巨星的舞臺,卻總有一些角色球員在特定時段閃光,成為左右戰局乃至系列賽走勢的關鍵人物,並藉此青史留名。在NBA史上若論起「福將」,羅伯特-霍裡是無法繞過的。而他在21世紀初季後賽中4次關鍵球表現,在某種程度上,竟決定了2002到2005年總冠軍的歸屬。
在近代NBA史上,若論及奪冠次數最多的球員,其中會赫然出現霍裡的名字,哪怕他生涯從未入選全明星和最佳陣容,唯一的個人榮譽只是在1992-93賽季入選最佳新秀二陣。從火箭到湖人再到馬刺,霍裡共收穫了7座總冠軍,不但超過科比和詹姆斯,甚至還力壓喬丹。而霍裡之所以被稱為「福將」,也正因為身為角色球員的他,得到這7座總冠軍可不全是憑運氣,憑「抱大腿」,而是實打實地做出了貢獻。
早年在休斯頓,霍裡就隨奧拉朱旺2次奪冠。在太陽短暫逗留後,霍裡在1996-97賽季中途加盟湖人,在此直到2003年離開,期間全程參與了湖人的三連冠。而2002年總冠軍被深深打上了他的烙印,這一切都要從當年西決說起。
2002年西決,湖人遭遇國王,該輪也被公認為是三連冠湖人經歷的最艱難的系列賽。湖人先拔頭籌,但國王連下2城,G4對於湖人而言成為不容有失的一場,否則會落入1-3落後的絕境。
該場戰到最後一刻,迪瓦茨造成犯規,2罰1中,國王以99-97領先。暫停後,科比跳投未果,奧尼爾搶下進攻籃板上籃也彈框而出。此時籃下陷入混戰,慌亂中迪瓦茨心下一橫,將球往外線撥去。他的願意是儘量讓球遠離籃下,不給湖人完成最後一擊的機會。
如果時光能倒流,迪瓦茨絕不會再做出這樣的決定。只見他將球往外線撥去後,球卻不偏不倚地落在霍裡手中。只見他不管不顧,拿球就在弧頂出手,球應聲入網的同時哨聲響起!就這樣,霍裡歪打正著地命中三分絕殺,率湖人以100-99反敗為勝,將總比分扳成2-2平。後來,儘管湖人又以2-3落後,但他們仍以4-3翻盤,挺進總決賽。
在當時命中三分絕殺後,霍裡被興奮的湖人隊友簇擁著,宛如他才是湖人的領軍人物,而非OK組合。
時光如梭,2003年西區次輪,湖人遭遇馬刺,當時湖人尚未意識到,該輪系列賽會成為三連冠王朝的謝幕表演。但如果霍裡能重演前一年的神跡,NBA歷史就可能會被改寫了。
馬刺先以2-0領先,但湖人頑強地連扳2局,天王山之戰就顯得至關重要。馬刺坐鎮主場,終場前15秒,幾乎和一年前同樣的劇情,「武聖」史蒂芬-傑克遜同樣2罰1中,湖人同樣落後2分,大家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霍裡。在暫停後,球的確交到霍裡手中,但他的三分卻彈框而出,大衛-羅賓遜搶下籃板,宣判湖人死刑。失魂落魄的湖人在G6大敗28分,科比隨後流下悔恨的淚水。
此時,霍裡不再像一年前那樣心安理得接受隊友的歡呼,投丟關鍵三分後,他的臉上寫滿懊惱。
2003年休賽期,湖人引進卡爾-馬龍和佩頓,霍裡則轉投老對手馬刺。2004年西區次輪G5,湖人和馬刺再遇,但這次另一名「福將」奪走了霍裡的戲份,他就是上演「0.4秒奇蹟」的費舍爾。和一年前一樣,馬刺先勝2場,湖人頑強扳平,天王山之戰費舍爾一擊定乾坤。更有意思的是,2004年西區次輪天王山之戰,竟和2003年西區次輪天王山之戰是在同一天進行,且都是在馬刺主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2004年休賽期,折戟總決賽的湖人分崩離析,而一年前挑落湖人的活塞,成了馬刺在2005年最大的爭冠對手。兩隊相遇於總決賽,而親歷者後來都打趣稱,2005年總決賽直接從G4看起就行了,就好像一部鋪墊過於冗長的連續劇。
馬刺先以2-0領先,2場都是大比分獲勝。正當大家以為2005年總決賽會呈現一邊倒之時,活塞又連扳2場,且同樣是大比分獲勝。就在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天王山之戰如期而至,而這又是一場「霍裡的比賽」。
該場霍裡首次得分,竟遲至第三節行將結束時,但全場戰罷霍裡竟拿下21分。更為關鍵的是,終場前一分半鐘,活塞還領先4分,眼看勝利在望。
在這時,霍裡又站了出來,他先是面對理察-漢密爾頓上演令人震驚的單臂隔人暴扣,打成2+1。此次扣籃力道之大,霍裡貌似還拉傷了手臂,導致他加罰未果。隨後,霍裡一度出現失誤,被普林斯搶斷,幸好未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終場前5秒,馬刺落後2分,又是霍裡挺身而出,接吉諾比利在底角的回傳球,果斷出手三分命中,上演準絕殺。
儘管活塞隨後將系列賽拖入搶七,但馬刺仍笑到了最後。回頭來看,若無霍裡在天王山之戰的一扣一投,那年總冠軍可能將從馬刺手中溜走。
即使這樣,該場賽後霍裡卻仍保持了難得的謙遜,表示NBA總決賽史上有許多球員上演過令人難以置信的表演,他的表現應該能排在第25位。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曾寫到:「如果(埃及豔后)克裡奧佩特拉的鼻子長得再短一些,整個世界的面貌就會改變。」同樣,如果霍裡的投籃稍微再偏一些(或再準一些),2002、2003和2005年總冠軍的歸屬和聯盟的面貌也會發生改變。(仰臥撐/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