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第三大城:曾常被認為是二線將被省會合併,現終於擠進新一線

2020-12-12 騰訊網

在每一個經濟大省中,經濟排在省內前三的城市實力往往都不會差到哪裡去。甚至這些經濟大省中實力排在前列的城市,不論是實力還是GDP,都會比一些省會城市高出一截。就比如今天要說的廣東第三大城佛山,其GDP已經高達10751億,並且擠進了第一財經評選的新一線城市行列之中,不論是從經濟還是從人口,亦或者是當地產業的豐富程度,都要比國內部分省會要強。

但其實這座城市並不是一直都被人們那麼看好,因為在前幾年,這座城市在第一財經評選的城市分級中,其實是一直都位於二線的。哪怕其GDP以及整體實力都被很多人認為要比當年分級中一些新一線要強,但是在前幾年卻遲遲沒有進入新一線的行列之中,當時記得有很多專家說這座城市主要還是因為其潛力不夠,所以一直落選新一線,但是現在的這裡用自己的實力完美證明了,這裡作為新一線是完全夠格的這件事情。

記得前幾年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這裡或將要被省會廣州合併,畢竟廣佛圈一直被提出,而且兩座城市的公共運輸系統上也的確有著一定的重合,甚至平時會有廣州人選擇在佛山買房定居,然後在廣州工作的。當時還有很多人假想這裡與廣州合併將會成為未來全國數一數二的大都市,但同樣這裡靠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並不是很需要合併就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如今這裡不僅成功擠進新一線,GDP也成功的突破了萬億,還打消了很多人覺得會被省會合併的質疑,這裡的實力相信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存在了。但並不是這座城市就完全沒有質疑了,畢竟經常有人會說,這裡的實力有些過於依賴南海和順德,畢竟這兩個區的實力單獨把任何一個拿出來,其實力都能讓人驚豔一把,而且這兩個區的人口都達到了250萬左右,而佛山中心城區所在地的禪城區人口僅有110萬。

不過我個人認為,未來這座城市的實力應該還是會不斷上升的,畢竟這裡還有很多潛力沒有被開發出來。作為歷史上的天下四聚,四大名鎮之一,這裡其實可以說是一直都很有名氣的存在。不論是這裡名揚四海的武術,還是當地的粵劇,亦或者是這裡的龍舟舞獅文化,不論是哪一個都給人帶來了深刻印象。除此之外這裡還是廣府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所以對於遊客來說,這裡應該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優秀旅遊地了。

因為這裡不僅有被稱作美食之都的順德,也有各種武術大師的紀念館,既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也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歷史古蹟。不論是哪一個相信都會是遊客願意去打卡的地方,其實雨融個人非常推薦的是當地的園林,畢竟整個清代廣東的四大名園,有兩個都在這座城市境內,所以這裡關於園林的魅力,絕對算是整個省份內,數一數二的存在了。

就是這麼一座城市,如今一直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著自己,儘管之前一直被人們質疑,但是相信現在人們應該不會再對這座城市的實力產生質疑了吧,希望這裡的實力能夠繼續驚豔人們,穩坐新一線的位置吧~

相關焦點

  • 曾GDP屈居省內第3的省會:一度被人吐槽,現經濟逆襲超部分新一線
    說實話,近幾年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越來越多,很多省會城市也被新興城市超越,最後沒有存在感,這幾年連省會都要排全省第三,這些省會最終是否實現了反攻?其實還是有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濟南,已經實現了轟轟烈烈的反擊,還有機會重回全省第一,今天我要說的是曾GDP屈居省內第3的省會:一度被人吐槽,現經濟逆襲超部分新一線。
  • 廣東第三大城市,常常被認為要與廣州合併,如今竟成新一線
    ,常常被認為要與廣州合併,如今竟成新一線。其實關於佛山的發展一直不為人知, 首先是因為位於廣東省內,省內有深圳和廣州兩個城市,光線太刺眼,覆蓋佛山, 二是因為佛山的實力直到幾年前都不樂觀,一些專家斷言佛山不進入新的一線是因為綜合實力差, 現在它成功地擠進了新的一線城市行列,沒想到也給很多佛山人打氣了。
  • 南昌有望「合併」的2個區,一旦成功,南昌將「脫離」二線城市
    背著背包的路上,看過許多人,聽過許多故事,見過旅行風景,就這樣,慢慢學會了長大提到南昌,大家都很熟悉,它是江西省的省會城市,位於省內的中北部,是我國唯一一個毗鄰長三角,珠三角以及閩南金三角的省會中心城市,也是通往三大經濟區的重要交通要道,良好的區位和交通使得此地的經濟發展迅速,在2019年,這座城市經濟總量就達到了5596.18
  • 廣東這座城市GDP排名第三,卻屈居為二線城市,無緣新一線!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也在提高,除了沿海城市和改革開放設立的經濟特區取得了優異的經濟發展成績外,其他省和二三線城市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在新公布的2019年新一線城市中經常出現,但是在廣東省,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排在全省的第三位,但不能進入新的一線城市名單,只是屈居二線城市。
  • 有望與深圳「合併」的城市,前途不可限量,或將成國內第一大城
    如果我們羅列中國所有城市的發展速度,深圳絕對有名, 深圳現在是國際化的大城市,但深圳到30年前為止只是沿岸的小漁村,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有望與深圳「合併」的城市,前途不可限量,或將成國內第一大城。在這30年中,深圳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迅速發展自己,成為現在的一線大城市, 深圳的實力大家都很羨慕, 深圳也同樣是許多創業者的天堂, 但是,現在深圳和一個城市的合併有補充優勢的聲音。
  • 西部這兩個城市,若是合併成功,將成為「西部第一大城」
    這幾年,我們國家的經濟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很多地方在經濟方面的成績也越來越好,但是最有名的就是我們的北上深這四個城市,在國際上也很有地位,然後,我們國家的新一線城市,這是我們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比如著名的重慶成都杭州蘇州等地,經濟發展非常好。
  • 長沙或將新添「猛將」,由5個園區合併而來,有望入圍「新一線」
    現如今,在長沙境內有望新添一員猛將,且它的存在很有可能會進一步地促進長沙的經濟發展,也許還有可能使其在未來的發展中入圍新一線。該地區就是坐落於長沙境內的湘江新區,且它在長沙的輻射影響下,整體的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變化,再加上該地區在自身的發展上更是存在著巨大的潛力,且該地區還是由5個園區合併而來,且這5個園區各自的發展就是比較強勢的,都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
  • 濟南「不甘落後」,或將「合併」這兩個區,讓自己衝擊「新一線」
    作為濟南、山東的省會城市,包括歷史悠久、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地理位置具有非常大的發展優勢。 我知道在這裡融合政治、文化、科學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山東省也都是人口大省。 濟南作為省會城市,自然有很多人來往,每年的人口移動量也非常大。
  • 大連有望「合併」的兩個區,一旦成功,或將助力大連脫離二線
    作為我國二線城市中實力強勁的城市,大連也一直在為脫離二線、升為一線城市而努力。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大連也在不斷地更新著自己的區域規劃,各種區鎮以及街道合併的工作陸續推進。大連市內有7個市轄區、一個縣以及一個縣級市,其中的中山區和西崗區就是市區內實力強勁的區域。
  • 中國全省僅有省會是二線,剩下都是五線城市,未來發展將會怎麼樣
    中國全省僅有省會是二線,剩下都是五線城市,未來發展將會怎麼樣顯而易見,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發展水平確實存在差異,不過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相當強,一些一線城市周邊的城市在經濟上受一線城市的帶動不過在我國有一個省份很憋屈,它的周圍沒有一線城市,就連僅有的一座二線城市還是省會,剩下的城市連三線都算不上。
  • 我國的「新一線」角逐,杭州、重慶、武漢,誰將成為一線?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國所有城市都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中,城市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城市進步是好事,所有城市都知道只有使國家進步才能進一步前進,但是,既然要發展,就有發展上的差異, 畢竟各城市的經濟基礎、發展資源和地理位置不同, 我國根據各城市的綜合實力將城市分為不同的城市水平。
  • 二線省會開始搶人?強省會不是落幕,而是開啟了下半場!
    大城市形成人口聚集效應之後,相關的科教文衛配套設施自然而然也就將完善。中國未來的城市格局必將是以若干個超級大城市引領的城市群,人口必然是向大城市聚集的。這20個中心城市聚集4億人,20個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有望聚集10億人,未來全國大多數人都將生活在現代化的城市群中。
  • 江西將要崛起的兩座城市,若合併將成為新一線,經濟超合肥瀋陽
    南昌作為江西省的省會,自古就被稱為「英雄之城」,這主要是因為南昌在近現代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教科書中絕對會提到南昌的名稱,南昌位於江西省北部,贛江穿城而過,東部毗鄰四大淡水湖之一的鄱陽湖,物產豐富,土地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製造業城市,2017年,南昌經濟總量無疑再次領跑全省,順利突破5000億大關,同時入選新二線城市,這說明南昌的發展水平比較高
  • 遼寧的一座二線城市,是東北地區中心城市,未來有望升級新一線
    遼寧的一座二線城市,是東北地區中心城市,未來有望升級新一線遼寧省是中國23個省之一,也是東北三省之一,遼寧省過去主要以重工業為產業支撐,當時重工業很有人氣,得益於重工業的迅速發展,然而,隨著第三產業蓬勃發展,重工業不再是香餑餑,遼寧陷入了嚴峻的經濟轉型危機
  • 合肥的經濟總量遠不及寧波,為何合肥晉升新一線而寧波淪為二線
    由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推出的《2020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當中,合肥成功晉升新一線城市,而2019年還在新一線城市之列的寧波卻落入到二線行列。要知道,合肥2019年GDP為9409.4 億元,名列我國城市第21位。
  • 16城市總人口超千萬 新一線強二線加速衝刺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16城市總人口超千萬,新一線強二線加速衝刺截至2019年底,共有16個城市的市域總人口超過了千萬。近兩年,共有3個強省會城市先後加入到這個陣營。人口規模是城市對外來人口吸引力的體現,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 除了省會是二線,其餘都是五線城市,未來發展將會怎麼樣
    目前,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但是就發展實力來說高低參差不齊,比較實力的諸如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而像甘肅、寧夏、青海則相對弱一些。把目光聚焦到甘肅省,你會發現這個省份的無奈,其他省份即便整體實力並非名列前茅,但是如果走一城獨大的發展模式,基本上還是會手握一個新一線城市的。
  • 2020世界城市排行榜,濟南入選世界二線城市,成都是最大贏家
    前段時間GaWC發布了2020年的世界城市排行榜,公布了2020世界城市排名,濟南成功入選世界二線城市,成都成為給最大的贏家。在這次的排名中,同樣入選二線城市的還有武漢、長沙、鄭州等城市跟濟南一樣,同樣入選了世界二線城市之列,榜單一經公布,便在網上引起了熱議,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上榜世界二線城市的大多為省會城市,省會城市往往是一個省份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交通方面也有著很大的成就。
  • 廣東或將有「大變化」,這兩地區可能合併,廣州迎來「大腿」
    廣東在我國一直是一個經濟實力強大的省份,境內有著廣州和深圳這兩大城市,而且都是我國的一線城市,這足以說明廣東的實力強悍了。其中的廣州更是最為廣東的中心,吸引著無數年輕人來此創業,也有很多打工人懷揣著夢想到此發展。廣州的發展歷史有很久了,並且其在近代發展的更是快速,境內的調整行政區劃也是一直在進行,多個轄區也是這麼形成的。
  • 我國二線城市中,僅有一個GDP不到3000億,且還是省會城市
    城市建設和發展是許多人關心的中心,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的穩定,我希望在各地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擴大城市規模,改善城市基礎設施,使城市建設得更加美麗、更高,我國的「城市之爭」一直存在著,除了四線城市的地位堅定不移之外,新一線、二線城市幾乎每年都有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