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型家庭廚房光靠櫥櫃收納是遠遠不夠的,就要學會"見縫插針"式做收納,大家裝修往往糾結廚房後擋板牆面貼什麼磚好?其實好好利用這部分空間,妥妥能給廚房多5㎡收納空間~
廚房後擋板牆面一分為二,在吊櫃基礎上,一半做滿收納櫃,另一半留空→
後擋板牆面距離臺面大約30cm~50cm高度之間,加上這樣高度的柜子,又會多上一排收納櫃,跟吊櫃一樣,收納碗碟、廚房工具或小廚電都是可以的,正好後擋板柜子與臺面距離最近,打開櫃門,小廚電直接就能搬到檯面上使用,一點不費力,拿取超方便。
不過想要在後擋板牆面做一半的柜子,柜子底下與臺面連接,柜子必須有一定寬度,那麼就決定了會佔據臺面一點面積,因此在設計臺面尺寸的時候,就需要將這個問題考慮進來,在一般臺面尺寸的基礎上,再給臺面加寬30cm左右,這樣不會讓原始臺面變窄,臺面置物或操作,柜子收納才不會相互耽誤。
而另一半留空也並非沒有用處,可以在後擋板牆面貼上牆磚,裝上軌道插座或擱板,一旦廚房插座不夠的話,這裡的軌道插座就派上大用場了,對應加寬的臺面底下,可以做嵌入式收納和瀝水架,這樣正對著水槽,洗刷好的碗碟都能放在這裡瀝水,一點不浪費臺面面積。
可能大家會疑問:既然是要"見縫插針"找收納空間,為什麼不乾脆全做滿柜子?
確實這樣收納空間確實變多了,但吊櫃+後擋板柜子,滿牆的收納櫃,對於小戶型或小廚房來說,視覺上顯得壓抑、擁擠,另外一排柜子全架在檯面上,讓臺面置物和操作都變得麻煩起來,而且很容易將油漬濺到櫃門上,清潔困難還難看!
如果覺得後擋板牆面做一半柜子,櫃門開合與臺面之間有矛盾的話,可以做一半的吊掛架,一半的磁吸架,或是橫向做一半置物擱板,這樣與臺面不接觸,互不影響,同樣也給廚房增加不少的儲物空間。
(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