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用人單位支持子女照顧病中的老人,杭州探索建立子女護理照料假...

2020-12-22 騰訊網

在家門口享受晚年生活,已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選擇。

2020年3月26日,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批准了《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

今天(4月15日),杭州市召開《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新聞發布會,公布該條例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共有八章五十條,主要規定了居家養老服務的服務設施、服務供給、醫養結合、激勵保障、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

居家養老服務包含生活、護理等7項服務內容

該條例重在解決當下養老服務的難點痛點

條例規定,居家養老服務應當以居家老年人的服務需求為導向,堅持政府主導、家庭盡責、社會參與、市場運作,保障基本、適度普惠、自願選擇、就近便利的原則。

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具體包含哪些?

1,助餐、助浴、助潔、助行、代辦、家電維修、管道疏通等生活服務;

2,體檢、醫療、護理、康復、用藥指導、家庭病床、臨終關懷等醫療衛生和護理服務;

3,安全指導、緊急救援服務;

4,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短期託養等服務;

5,關懷訪視、生活陪伴、心理諮詢、情緒疏導等精神慰藉服務;

6,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有益於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服務;

7,法律諮詢、識騙防騙教育、公證、人民調解等服務。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陳馬多裡說,我們在前期調研中發現,杭州養老服務存在的主要難點痛點,一個是現狀養老服務市場難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一個是醫養結合不夠充分,還有一個是養老服務人才培育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如何解決這些難點痛點,在條例中都有體現。

推進「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建設

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享受日間照料與全託服務

長期窩在家裡沒事幹,年紀大了不想幹活燒飯……種種原因,促使老年人走進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根據條例,新建住宅小區、已建成住宅小區,今後都應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用房,推進「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建設。

其中,新建住宅小區應當按照每百戶(不足百戶的按照百戶計,下同)建築面積不少於30平方米、每處不少於300平方米集中配套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用房,與住宅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

已建成住宅小區的居家養老服務用房按照居家養老服務圈內每百戶建築面積不少於20平方米、每處不少於200平方米集中配置;未達到配置標準的,應當在條例施行後兩年內配置到位。

在農村地區,每個行政村或者相鄰行政村也應至少集中配置一處居家養老服務用房。

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應全面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7條內容,此外還應兼具日間照料與全託服務功能。

不出家門也能享受機構級的養老服務

老舊小區改造應考慮適老化改造

除了走出家門,到社區裡養老,老年人還可以把養老床位「搬」進家中,即享受上門養老服務。

家庭養老床位的服務內容等同於機構養老,比如由養老機構提供上門照護,由物業服務企業、家政服務企業等提供送餐、定期巡訪、緊急呼叫等服務。

此外,條例中提到的適老化改造,也會從小區改到家中,即鼓勵老舊小區改造在屋裡屋外都裝上防滑扶手、坡道等適老化設施,讓老人在家生活、在外出行都更安心。

80周歲以上老人,每月可享受一定時間的免費養老服務

對家庭困難老人也有相應補貼

如果說,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家庭養老床位滿足了老年人的居家照護需求,那麼,養老服務補貼就是保障老年人更充分地享受這些服務。

條例規定,80至89周歲的老年人,每月可享受到不少於3小時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90周歲以上老年人每月可享受不少於6小時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

家庭困難的老年人,即使沒有達到年齡門檻,也能享受專門福利。

按照條例,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支出型貧困基本生活救助家庭中的重度失能失智、中度失能失智的老年人享受一定時間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其中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每月不少於52小時,中度失能失智老年人每月不少於38小時。

對進行日常生活設施適老化改造的本地戶籍的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應當給予相應補貼。

鼓勵綜合性醫院開設老年病科

探索建立子女照料假制度

照顧老年人,確保他們吃得好、睡得好還不夠,還應常常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這便是醫養結合的意義。

條例把醫養結合列為一個單獨的章節,包含7條具體規定。

關心關注老年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該怎麼做?條例指出,相關部門應完善社區用藥、醫保報銷政策,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藥物供給,為老年人在社區治療常見病、慢性病用藥、家庭病床配藥、居家結算醫療費用提供方便。

綜合性醫院應當怎麼做?條例鼓勵有條件的綜合性醫院開設老年病科,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相關工作。

在老人生病期間,鼓勵為他們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臨終關懷一體化的醫療、養老和護理服務。同時,探索建立子女護理照料假制度,鼓勵用人單位支持子女照顧病中的老人。

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享受入職獎勵和補貼

鼓勵職業醫師、註冊護士多點執業為老服務

增加養老服務中心、推行家庭養老床位,提供的養老服務和設施設備越來越豐富,養老服務隊伍也得同步跟上。

對此,條例規定,應當建立養老服務人員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通過建立培訓基地和實習點等方式加大養老服務人員培養力度,逐步改善和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待遇。

鼓勵大專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課程,對畢業後進入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醫養結合機構工作的人員,給予入職獎勵和補貼;

入職後,養老服務人員在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時,也能拿到一筆補貼。

同時,條例也鼓勵執業醫師、註冊護士到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機構多點執業。

記者 凌姝文

編輯 吳晶晶

相關焦點

  • 最長可休20天、近20地接連出臺新政 養老護理假制度全面鋪開「箭在...
    專家表示,近幾年,各地都在積極探索養老護理假政策,但在全面推開過程中,地方也都有著自己的實際情況,下一步,如果該制度要全面推開,確實還可能要針對子女所處工作崗位的不同做出一些差異化的規定,並及時出臺一些配套政策,為子女力所不能及的環節「補位」。
  • 國家又新增10天假!更重磅的是...
    不久前,《寧夏回族自治區婦女權益保障條例》高票通過提案,提出:鼓勵用人單位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育有子女的夫妻,在子女0至3周歲期間,每年給予夫妻雙方各10天共同育兒假,這在全國尚屬首創。《遼寧省女職工權益保護辦法(草案)》全文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東方快評丨父母護理假避免紙上福利 需要更多配套措施
    其中規定,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其子女的用人單位應當支持護理照料,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非獨生子女每年累計10天的護理時間,護理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待遇。  這一消息衝上熱搜,但關注點仍然是如何避免紙上福利。
  • 「假孝順」正在流行,比啃老更令老人傷心,許多子女中了而不自知
    可惜,年輕的子女們不太懂這個道理,略有忽視。大家給爸媽養老時,會在表面盡一份孝心,把老人「圈養」起來,卻剝奪了老人的快樂。「圈養型養老」正在流行,「假孝順」爸媽,爸媽更傷心!陳大叔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從國外回來,非要帶爸媽出國養老。
  • 你的育兒假延長了,最長至娃一周歲!
    針對嬰幼兒家庭養育無人照料的問題,《方案》提出實行「育兒假」,即在落實已有的產休假政策基礎上,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可以自主探索實行符合本單位實際的育兒假,嬰幼兒父母雙方均可申請,假期最長可至嬰幼兒年滿1歲。
  • 農村怪象表面孝順,實則是「假孝順」,子女行為令老人心寒
    我國政府也在不斷探索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道路,逐漸建立起社會福利機制,而在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養老問題的解決。不僅僅是當代老人們對於這個問題尤現關注,當代青年一代,七零後八零後乃至九零後的關注度也是超乎尋常,畢竟現在對於養老問題的解決就是在解決七零後的養老問題。
  • 民盟中央建議探索建立全面鼓勵生育體系
    民盟中央在提案中指出,家庭政策具有調節家庭規模與家庭結構的潛在目的,可以影響人口發展、提供家庭保障和促進性別平等。政府通過家庭政策及其相關的社會政策將社會資源用於改善家庭環境、滿足兒童的成長需要,為社會成員提供形成和發展人力資本、優化人口素質結構的良好環境,實際上是對經濟發展的積極支持與持續投資。
  • 疫情防控期間不開學,孩子照料難題如何破?聽律師怎麼說
    據上海市婦聯從疫情前線統計的數據,戰鬥在一線的醫生中有一半是女性,而女護士的數量更是超過百分之九十。她們當中很多都是「90後」的女孩子,有的還沒有結婚,有的在熱戀中,有的甚至剛剛成為母親,她們的情感更豐富,對老人和孩子也更加牽掛。因此,我們要當好「協調員」,讓「前線」隊員消除後顧之憂。
  • 一地規定:這類人每年最多可多休20天護理假
    《條例》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在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子女的用人單位應當支持護理照料,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非獨生子女每年累計10天的護理時間,護理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待遇。
  • 老人退休「收入高」, 子女還需要給贍養費嗎?
    一接近八旬老太,膝下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因生病後生活不能自理,需請護工照顧,護工的工資為3000元/月。老太認為自己早已沒有勞動能力,此筆護理費應由子女共同負擔。但四個子女卻辯稱,母親退休工資有3000多元,另外還有門市租金及殘疾補貼,他們個人的收入還沒父母高,不同意給付。
  • 這個地方擬設這種假!
    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公布《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並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到設立獨生子女護理假,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在住院治療時,其子女每年可享受最多20天的護理假,期間工資照發
  • 某一子女拒絕贍養老人,老人去世後,他有分遺產的權利嗎?
    子女沒有贍養老人,分遺產也得分情況。有遺囑的,老人指定給那個子女就得到遺產。沒有遺囑,按法定繼承,分以下4種情況:1,老人家產很豐厚,身體挺棒,7~80歲沒病沒災的。一是不缺錢花,不管子女要錢,還倒貼給子女,贊助子女。二是能走能撂,生活能自理,不指望子女養老。有錢僱保姆,請鐘點工。但老人出門絆個跟頭,後腦勺著地,血管崩裂猝死。子女不是不贍養,而是老人不用贍養。因此老人去世,子女不會影響分老人的遺產。2,子女下崗失業,殘疾或患有嚴重疾病,負債纍纍,自己生活難以維持。
  • 「假孝順」風氣正悄悄興起,子女們爭相模仿,老人們偷偷抹淚
    孝敬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子女撫養長大,等到父母逐漸年邁老去,子女就要肩負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正如那句「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在父母老去的時候,子女照顧陪伴父母本是一件很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一種「假孝順」慢慢開始流行起來,表面上是孝順關心父母,實際上卻是……把老家父母接過來城裡「享福」在一些農村地方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兒子或者女兒把父母接進去城裡面住,說的很好聽是讓父母去城裡面享福,但是往往過不了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