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社區營造美好生活場景 市井亦詩境 公園即家園

2020-12-23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市井亦詩境 公園即家園

  麓湖公園社區優美舒適的居住環境

  公園社區是公園城市的基本細胞,是構築未來城市的底部支撐,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基本單元。公園社區的創新探索也是一個全新課題,是規劃設計理念的轉變、建設運營模式的探索。記者了解到,當前,全市已啟動了系列示範公園社區建設,加快打造綠色、美麗、共享、人文、活力、品質公園社區,一個個公園社區場景拼接了市民生活的全貌,承載著市民夢想的詩意與遠方。

  擘畫公園城市藍圖

  全國首個公園社區規劃導則出臺

  公園社區作為公園城市的基本空間單元,也是未來城市「大都市區—區域城市—功能區—新型社區」四級空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的首提地和首倡地,始終積極探索公園城市建設的實現路徑。記者從市委社治委了解到,近日,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成都市公園社區規劃導則》(以下簡稱《導則》)。

  作為全國首個公園社區規劃導則,《導則》探索了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基本空間單元營建模式,秉持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理念」、功能複合文化彰顯「新場景」、開放共享無界融合「新形態」,黨建引領多元參與「新機制」,為深化公園社區建設貢獻智慧,提供樣本。

  「《導則》的編制不僅能夠深化公園城市理論與實踐,積極探索社區單元的公園城市營建模式,也為築牢未來城市新形態底部支撐,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導則》主要包括背景與概況、總體規劃指引和分類規劃指引三個部分。主要內容包括公園社區內涵闡釋、總體規劃指引和分類規劃指引。

  據了解,《導則》基於公園城市理念以及前期研究成果明確界定公園社區的定義和特徵。同時,圍繞建設複合開放、安全綠色、共享共治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基本單元為目標,提出功能複合促共聯、開放活力促共棲、綠意盎然促共賞、配套完善促共享、安全韌性促共濟以及多元協同促共治的六大總體指引。在分類規劃指引中,依據社區分布區域以及主導功能,將公園社區劃分為「城鎮社區、產業社區、鄉村社區」三大類型,並綜合考慮三類社區的主導功能、規模分類和差異化特徵人群需求差異性進行分類設計,明確分類指引要求。

  記者了解到,《導則》的發布,將有效彌補我市公園城市建設頂層設計的空白,為全市公園社區建設提供目標指引和工作路徑,將成為深化社區發展治理,助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的有力舉措。

  多元體驗的社區生活場景

  讓熱愛生活的人找到家的感覺

  綠道的連結,盤活了農業資源,千畝茶田、獼猴桃、花椒讓邛崍市孔明街道郭山村實現農業產業化項目和現代鄉村旅遊發展的同時,也為村民帶來了不一樣的社區生活場景。

  在郭山村,當地以「一村一品」模式,將農特產品與文化民俗、創意設計融合,建設集種植、觀光、體驗、消費為一體的農家園。一年來,以椒蘭山房為中心,綠道社群活動開展了60餘場,吸引遊客9萬餘人次,鄉村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綠道「文體旅商農」經濟發展成效初顯。

  像郭山村一樣,通過打造複合多元的功能設施體系,構築全民參與、全齡友好微場景的案例還有很多,多元體驗的社區場景,讓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能找到家的感覺。

  如今,在綠道、椒蘭山房這樣「種子項目」的引領帶動下,郭山村居民參與鄉村旅遊、民宿餐飲、研學體驗等綠道文旅融合新消費、新場景精品項目打造,營建多功能的綠道場景,延伸融合產業發展,以綠道經濟推進鄉村發展新表達。

  當前,成都堅持把公園城市作為發展新經濟、培育新消費、植入新服務的場景媒介,深入實施「公園+」策略,有機植入生活服務、商業增值、社會養成、景色觀賞等複合功能,以公園城市生態建設項目為載體,推進片區資源聯動,激活生態空間的外部經濟效應,探索政府社會合作共營模式,建立兼顧公益性和經濟性的市場化城市運營體系,推動生態場景與消費場景、人文場景、生活場景滲透疊加。

  詩意棲居的社區生態場景

  讓市井生活與良好生態相得益彰

  田園變景區。在郭山村,3公裡的茶蘭綠道,環400餘畝的茶葉和白蘭花景觀帶讓這裡成為一片「風景試驗場」。當地將三國文化、運動文化等元素植入景區,植入漢風文化,增強地域文化識別。民宅變民宿、農房變客房,遵循傳統川西建築布局和建築技巧,當地對29戶院落進行景觀設計、庭院改造,在增強遊客接待能力的同時,也是對生態環境的一次升級。

  城市的另一邊,沿著錦城湖一路繞湖走,繁花相伴。開闊的視野,整齊劃一的綠道,每個季節變化各異的芬芳花境,晚飯後沿著湖邊散步很是愜意。踏上綠道、面朝湖邊、背靠樹林,充滿詩意的公共景觀空間帶給市民「安逸」的體驗。

  用美學雕琢綠地小品,用設計點亮小道林蔭,打造小尺度街區、人性化空間,公園城市社區讓市井生活與良好生態相得益彰。公園社區建設實踐探索中,我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積極推動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依託公園、綠道等綠色資源和開敞空間,從人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出發,強化複合功能、業態融合、場景營建和價值轉化,實現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

  高效的社區服務場景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體味幸福

  讓天府新區華陽街道麓湖公園社區出名的,不僅因為社區形態的優美,居住環境的舒適,更是在於創新社區服務業態模式的典型案例。

  走進社區智慧政務警務驛站,在這裡,可以受理成都市戶籍居民身份證補辦、換發,全國公民臨時身份證明辦理業務;駕駛證、行駛證補換證、電子眼違法處理業務,以及公安出入境、戶籍、交警全部業務諮詢。「我們著眼在社區居民的日常出行上下功夫,幫助社區周邊居民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錢,用便捷的服務方便周圍居民,真正實現高效的社區服務和社區治理的現代化。」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在警務驛站裡看到,1臺自助籤注機、1臺自助照相機、2臺電子眼自助辦理機、1臺天府通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機,政務警務驛站的自助式服務方便了社區居民的日常出行,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社區服務,增強了黨群黏性。

  著力營造專業高效的社區服務場景,完善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體系,培育社會企業、發展社會組織,創新社區服務業態模式,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讓市民群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感受美好、體味幸福。成都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作為公園城市建設的價值取向,全面提升城市宜業宜居品質,讓每一個市民都能感受到公園城市建設的溫度,公園社區成為市民美好家園。

  成都日報記者 侯初初 文/圖

(責編:高紅霞、羅昱)

相關焦點

  • 成都:公園社區營造美好生活場景 市井亦詩境 公園即家園- 四川...
    據了解,當前,成都市已啟動了系列示範公園社區建設,加快打造綠色、美麗、共享、人文、活力、品質公園社區,一個個公園社區場景拼接了市民生活的全貌,承載著市民夢想的詩意與遠方。當前,成都堅持把公園城市作為發展新經濟、培育新消費、植入新服務的場景媒介,深入實施「公園+」策略,有機植入生活服務、商業增值、社會養成、景色觀賞等複合功能,以公園城市生態建設項目為載體,推進片區資源聯動,激活生態空間的外部經濟效應,探索政府社會合作共營模式,建立兼顧公益性和經濟性的市場化城市運營體系,推動生態場景與消費場景、人文場景、生活場景滲透疊加。
  • 幸福像花兒一樣 公園城市場景營造看晉陽
    本期走訪:成都武侯區晉陽街道「玫瑰長廊、藍花楹大道、愛情起跑線主題遊園……我們晉陽街道處處是景,在這裡生活就像住在公園裡。」12月9日,家住吉福南路的劉明花帶著娃娃到樓下的小遊園散步。這兩年,晉陽街道公園城市場景營造的巨大變化,她們是親身見證者。
  • 「原·聚場」走出小區走進社區 成都金馬街道營造公園社區新場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上《成都市公園社區規劃導則》正式對外發布。《導則》提出開放活力促共棲、配套完善促共享等六大總體指引,加快建設綠色、美麗、共享、人文、活力、品質公園社區。在成都市溫江區金馬街道,「原·聚場」的角色也在發生轉變,從東原業主「獨享」的小區空間變身「社區鄰裡中心」,輻射居民人口擴大翻了數倍,成為金馬街道金泉社區有口皆碑的「全民共享、全齡友好」社區生活新場景。說到「原·聚場」得從東原集團入駐金馬講起。
  • 用「公園城市」定義未來生活
    「成都東部新區大都屬於淺丘臺地,山水資源十分豐富,美好家園的綠色生態本底得天獨厚。建設成都東部新區不僅拓展了成都極核空間,而且有助於延伸和保持休閒之都生活城市品質。」楊繼瑞指出,成都東部新區以山水園林式的公園城市新區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城市形態,更好地詮釋公園城市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以文化人的人文價值、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簡約健康的生活價值和美好生活的社會價值,引領成都都市價值新方向,塑造成都競爭新優勢。塑造體現天府風範、山水風韻、時代風尚、新區特色的公園城市美麗新家園,有何意義呢?
  • 奉「公」:是公園,更是家園
    從2020年以來,成都加快實施「綠道+」「公園+」策略,加快培育六大公園場景,計劃建成1000條「回家的路」「上班的路」,進一步推進社區綠道「串街連戶」,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培育更多新經濟新業態場景,讓市民有更多休閒、消費、娛樂的新選擇。在各色花卉、綠植圍繞簇擁下,一個「回家的路」的標牌,讓人備感溫馨。
  • 是什麼,讓社區生活越來越美好?
    以場景營造激發社區活力,成都高新區日前還舉行了「公園社區」新場景需求發布暨新產品推介活動上,現場發布了28個「公園社區」新場景需求,涵蓋鄰裡生活、智慧信息、產業功能、特色街巷、生活綠道5大類,從中可以看到成都高新區「公園社區」建設的未來之景。
  • 成都公園社區新場景背後的城市戰略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作為城市的組成單元,社區不僅是創新的基礎和前沿,更是表達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最直接平臺。成都將「公園社區」定位為一個獨特的場景,讓機會與創意碰撞,將激發出內生於城市的創新原動力。「雙千」發布會公園社區專場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要求下,創新的重要性毋庸贅言。9月25日,成都舉行以「築夢新社區 暢享新生活 創造新價值」為主題的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公園社區專場活動。
  • 倫敦、新加坡、成都……誰在定義公園社區 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
    這不僅解答了成都近年來以宜居生活之城頻頻走入國際視線的原因,更透露出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具體路徑。早在2017年,成都即開全國先河,設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按照成都的理解,隨著工業社會向現代社會演進,推動城市發展從工業邏輯回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回歸生活導向,傳統社區空間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價值等於一體的「場景」延伸。
  • 社區營造 臺灣有一套
    這是臺中市西屯區何德裡街心公園的場景。「早些年,這裡還是雜草荒蕪的空地。部分居民在這裡圈一小塊用來種菜,但因各自打理,所以頗為雜亂。一到夏天,這個街角空地成為了蚊蟲的聚集區,居民們都繞著走,哪像現在這麼願意來。」參觀時,何德裡裡長林志雄感慨說,社區營造就要從小處入手,一些不起眼的細節的改變,都可能讓當地居民有獲得感。
  • 恭和家園:美學社區煥新,開啟詩意養老
    出乎意料的是,這份美景並非出自公園,而是一處養老社區的私屬園林。這就是位於東五環廣渠路旁的恭和家園,這裡不僅私藏花卉苗圃的清新與明麗,還有歲月的溫柔與親密,更有來自恭和家人的情懷與溫度。  走進恭和家園,不經意間,就會與滿園的詩意與浪漫撞個滿懷。
  • 《鹿溪智谷公園社區規劃建設》發布,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天府經驗」
    位於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核心區的鹿溪智谷,正是按照公園社區的理念,遵循「生態打底、產業支撐、數字賦能、美學呈現、生活活化」的路徑,著力營造「水清、岸綠、業興、人和」的城市意境,打造公園城市創新實踐「試驗田」、高新技術「測試區」、美好生活「體驗地」,努力建設彰顯公園城、科學城、未來城、人民城特點的公園城市示範引領性工程。
  • 公園社區怎麼建?看成都首個公園城市示範街區「和美」答案
    12月1日,由華西社區報、川觀新聞社區發布、封面新聞社區頻道聯合主辦的2020成都社治優秀案例展播系列報導正式啟動,我們將從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城鄉社區防疫抗疫、公園城市場景營造、「愛成都迎大運」辦賽營城、黨建引領社區共建等多個維度全面發掘標杆示範社區故事;共同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持續推進品質社區、活力社區、美麗社區、人文社區、和諧社區建設。
  • 「家園」變「公園」 改出美麗環境幸福生活
    雙鋼路小區居民陳阿姨對未來的「家園」充滿了期待。在渝中,今年有24個這樣的老舊小區實施改造提升,408棟樓的居民,正享受著「家園」變「公園」的美好生活。雙鋼路社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雙鋼路小區的老人佔了近1/3,此次改造為空巢老人等特殊家庭免費安裝了探測器,並聯網到消防指揮中心以及社區網格員、消防員和物業人員的手機上,讓消防安全有了更多保障。
  • 「愛成都 迎大運」 簡陽市以公園城市定義美好生活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已經進入倒計時,作為大運會跳水和柔道兩項賽事的承辦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橋頭堡」、成都「東進」主陣地和主戰場,成都簡陽市以公園城市定義美好生活。屆時,一幅「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大美公園城市新畫卷將向世界展現。
  • 國聯·河西公園社區|淮安綠色產業的地產踐行者
    圍繞「綠色、健康、環保、舒適、低碳」理念,打造綠色建築和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的房企發展之路。(項目效果圖)國聯集團與淮安區政府攜手打造的「國聯·河西公園社區」,毗鄰二河三湖,三大公園體系層層遞進,是融於城市生態綠境中的「超大型、多業態、城市功能型公園社區」。
  • 市民和遊客共享快樂生活,種業園也能喝咖啡吃火鍋…… 看場景營造...
    邛崍市臨邛街道前進社區1組村民王連貴高興地說,社區還先後新建了綜合服務窗口、農貿市場、健身廣場等基礎設施。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家旁還有了咖啡廳這些「洋氣」的新事物。「荷包鼓了,環境變美了,這個日子巴適。」社區,作為公園城市的基本單元,是公園城市美學價值、生態價值、人文價值、經濟價值、生活價值最直接的體現。
  • 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六大類公園場景已初定
    龍泉山森林公園按照「可進入、可參與、景區化、景觀化」的公園化要求,成都市提出打造山水生態公園場景、天府綠道公園場景、鄉村田園公園場景;將公園建設融入社區和產業功能區建設,打造城市街區公園場景、天府人文公園場景、產業社區公園場景。
  • 見證京雄新航城美好生活丨給理想添加翅膀 美好社區讓安家北京不是...
    但孔雀城悅未來的出現,給更多「北漂人」的理想添加了翅膀,找到歸屬感,安家不是夢。悅未來優質的區位和交通條件,以及優質的產品,營造了很好的通勤和生活條件,讓有夢的人不再孤單。項目打造低總價、有品質、有溫度的項目,給予理想青年足夠的關懷,為他們在大城市構建一個有愛、有顏、有趣的美好社區。毗鄰千畝濱河生態公園,實力坐擁新城市公園生活方式樣本,兼得都市繁華與鮮氧生活。
  • 「25°C天府市集」社區生活消費場景營造啟動
    來自德陽農業企業、家庭農莊、農業合作社、景區、非遺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走進成都高新區高品質和諧宜居社區,為構築優質社區生活服務場景再添「料」,讓市民共享成果「紅利」,推動成都與德陽邁向更高品質、全方位的「同頻共振」。
  • 如果山體公園用運動理念賦予建築詩意!
    人們對美好自然的嚮往,源於對優雅生活的追求,園林景觀作為大自然的縮影,更是人們美好詩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一個項目,通過自然元素對話現代圖形,以現場高差結合平坦地形為表現形態。02自然風光 旖旎美好一個有溫度有生命力的社區,一草一木都充盈著被時光寵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