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例!江西發現霸王龍足跡……化石尺寸驚人!

2021-01-08 江南都市報

重磅消息

昨天,中外古生物學家的專家學者宣布

他們在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

這是中國乃至亞洲

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

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

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等學者共同研究,論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在國內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通報》上。

暴龍又名霸王龍,是一種超大型的肉食性恐龍,屬於獸腳類。典型的暴龍體長12.8米,高5.5米,重約6.8噸,長著一張布滿數十釐米長,香蕉形大牙的嘴巴,安裝在大型顱骨中,之後是粗壯的頸椎,前肢弱小,後肢和尾巴則非常發達。它們生活在晚白堊世的最後300萬年,距今約6850至6550萬年前,隨後在白堊紀—古近紀大滅絕事件中銷聲匿跡。暴龍的化石被發現於北美洲各地;亞洲則有其親戚——特暴龍、分支龍等。

這個標本最初是當地人在修路的時候發現,施工隊清理石頭時候發現一塊巨大的紅色砂巖上有一個奇形怪狀的印記。當地施工隊便派人聯繫並告訴了鈕科程,這個印記看起來像是由一隻恐龍或者是某種巨大的三趾動物留下的。「但足跡照片沒有比例尺,而且後來就聯繫不上這支施工隊,足跡也消失不知所蹤了,令我們十分遺憾。」執行館長鈕科程回憶道。過了兩個月,一位戶外愛好者徐承華突然聯繫了邢立達,說是贛州民間收藏界流轉著一個好像恐龍大足跡的化石,長度達58釐米!「我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高興,看到照片之後我知道幸運女神又眷顧我們了,這就是此前消失的大腳印。」

「這個足跡的爪痕尖銳,蹠趾墊非常發達,表明恐龍腳部穩固,幾個趾頭,尤其是第II趾非常發達,它的旁邊還保存有一個小小的,外翻的凸起,這很可能是大拇趾的痕跡,所有證據都表明這個足跡與發現與美國的暴龍足跡非常相似,極可能為暴龍所留下的!」邢立達的腦子裡蹦出這個念頭。

古生物學家從足跡推斷恐龍的體長,認為這個暴龍足跡的造跡者體長可達7.5米。有趣的是,這個體長與贛州本地發現的暴龍類——虔州龍的體長非常相似,後者的體長約7.5至9米,「足跡和虔州龍骨骼化石的發現地相距不過33公裡!」邢立達強調,「從頂級掠食者的活動範圍看,該區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種,此次發現的暴龍足跡非常可能是虔州龍留下的。」

目前,這個恐龍足跡館藏於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該館執行館長鈕科程告訴記者,這個足跡化石尺寸驚人,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肉食性恐龍足跡之一,未來將與該館其它大量珍貴的各類足跡化石館藏一起陳列展示,向人們介紹恐龍足跡的有趣故事。

贛州·中國恐龍之鄉

2017年3月31日,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在北京召開贛州市申報"中國恐龍之鄉"評審會。評審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贛州符合中國化石之鄉評審標準,同意授予「中國恐龍之鄉」稱號。

▲2016年5月,瑞金市謝坊鎮一施工現場發現恐龍腳印

贛州轄區內恐龍化石資源豐富,已經發現並命名的斑嵴龍、中國贛南龍、贛州江西龍、江西南康龍、南康贛州龍、中華虔州龍等均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1

2016年5月11日

在瑞金市謝坊鎮新建村一村民自建房開挖山體的施工現場,發現恐龍腳印,從巖層判斷其距今的年代至少有7000多萬年!

2

2014年12月1日

贛州市章貢區沙石鎮一建築工地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一具恐龍化石,根據專家的初步判斷,這具化石是生活在六七千萬年前白堊紀的竊蛋龍化石。

3

2012年8月

贛縣一處建築工地發現竊蛋龍類化石,生活在距今6600萬年到7200萬年間的晚白堊世。

4

2010年9月

在南康龍嶺工業園一工地發現霸王龍類化石,並推測極有可能是恐龍王國中新發現的成員,取名為「虔州龍」。

贛州恐龍化石資源如此豐富,榮獲「恐龍之鄉」稱號名副其實!

專家建議,將贛州的恐龍文化、紅色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以及贛南石窟丹霞溫泉地質公園、礦山公園融為一體,打造贛州特有的旅遊城市品牌,使恐龍化石文化成為贛州一張新的名片,全面推進贛州旅遊事業的大發展。

江南君說

亞洲首例!

尺寸驚人!

江西這個重大發現

著實膩害!

為江西點讚!

來源:贛南日報、上觀新聞

編輯:肖琳琪

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個「

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裡聊聊

↓↓

相關焦點

  • 江西發現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化石尺寸驚人!
    「巨星」不過,長期以來霸王龍在亞洲的足跡沒有被發現29日中外古生物學家的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霸王龍足跡與人手的對比尋找暴龍類的足跡,也就是最大的肉食恐龍足跡,長久以來是我的夢想之一。
  • 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在中國發現 化石尺寸巨大
    央廣網泉州7月29日消息(記者杜蘇閩)「7月15日,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在江西省贛州發現,這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今天(29日)上午,該重大消息於福建南安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同時宣布稱,此霸王龍足跡標本將收藏於南安英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
  • 中國發現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
    中國江西省贛州發現亞洲首例暴龍類足跡,國內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通報》發表了相關論文化石發現於北美洲各地;亞洲則有其親戚——特暴龍、分支龍等。「尋找暴龍類的足跡,也就是最大的肉食恐龍足跡,長久以來是我的夢想之一。」邢立達激動地告訴北青報記者,「而這類足跡其實非常稀少,暴龍類的足跡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
  • 中國乃至亞洲首例! 贛州發現霸王龍足跡(圖)
    中國江西網訊 全媒體見習記者劉火兵報導:記者從上觀新聞獲悉,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家的專家學者宣布,在江西贛州發現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 亞洲首次發現霸王龍足跡,但不一定是霸王龍的足跡,專家這樣說
    視頻截圖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家宣布,在江西贛州發現巨大的恐龍足跡。據悉,這個標本最初是贛州人在修路的時候發現,施工隊清理石頭時候發現一塊巨大的紅色砂巖上有一個奇形怪狀的印記。贛州施工隊便派人聯繫並告訴了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這個印記看起來像是由一隻恐龍或者是某種巨大的三趾動物留下的。
  • 江西贛州發現亞洲首例暴龍類足跡 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
    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霸王龍足跡的發現,能否有助於探尋白堊紀世界恐龍種群密碼?  在著名電影《侏羅紀公園》中,霸王龍因為體型碩大、行動敏捷、生性兇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很多人的意識中,霸王龍化石一般出土於北美大陸。
  • 中國發現亞洲首例暴龍「足跡」,來自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
    雖然古生物學家們在亞洲找到了不少霸王龍「親戚」如特暴龍、諸城暴龍等的骨骼化石,但這個白堊紀末期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家族的腳印,卻從來沒在亞洲被發現過。中國的大多數恐龍足跡都發現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早期,白堊紀晚期的足跡記錄非常稀少,更別說位於食物鏈最頂端的暴龍類的足跡了。」這個標本(足跡化石)最初是贛州當地人在修路的時候發現的。施工隊清理石頭時發現,一塊巨大的紅色砂巖上有一個奇形怪狀的印記。當時便派人聯繫並告訴了英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這個印記看起來像是由一隻恐龍或者是某種巨大的三趾動物留下的。
  • 亞洲首例暴龍類足跡化石現身福建南安 將開放展示
    【解說】7月29日,一枚恐龍足跡化石現身福建南安水頭鎮,並被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該足跡化石系亞洲首例暴龍類足跡化石,長度達58釐米左右。  【同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副教授 邢立達  在中國發現的暴龍類其實也是非常的有限。
  • 霸王龍沒有對手?科學家通過化石發現霸王龍可能也吃霸王龍
    霸王龍也叫雷克斯暴龍,身高可達6米,平均體重達9噸,比如今的大象都大。霸王龍屬於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是地球有史以來陸地上最強的食肉動物,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恐龍,不少影視作品中都有霸王龍出現。霸王龍憑藉著自己龐大的體型和有史以來陸地動物最高的咬合力,處在白堊紀晚期食物鏈頂端,很多恐龍都是它的食物,就連體長達30米的阿拉摩龍都可能是它的捕食對象。在霸王龍所處的那個時代,幾乎沒有動物是它們的對手,或許只有飢餓和疾病能打敗它們。然而,科學家通過研究霸王龍化石發現,霸王龍可能也會吃霸王龍。
  • 新疆發現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腳印
    《科學通報》2020年第18期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的論文「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上最大的亞洲足跡」。新發現的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其中大型足跡為一新種:牛氏亞洲足跡,是世界上亞洲足跡屬中最大的類型。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專家:相信還將發現恐龍骨骼、恐龍蛋...
    東南網1月12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遠古時期的巨型足跡,長度超12米,什麼生物能長這麼大?
    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則是地球上的霸主,通過化石,科學家們發現恐龍在當時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就好像我們如今人類遍布世界各地一樣。根據《中國新聞網》6月4日的報導,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科學家們發現了獸腳類恐龍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
  • 化石記錄霸王龍和三角龍「殊死搏鬥」的瞬間
    據外媒CNET報導,一塊名為 「決鬥恐龍」的化石將於近期在北卡羅來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這塊化石最初是在2006年被發現的,但直到現在也只有少數人看到過。它顯示了一隻霸王龍和一隻三角龍在進行「殊死搏鬥」。
  • 迄今最完整的霸王龍化石之一即將亮相佳士得紐約拍賣
    而霸王龍最精彩而令人難忘的銀幕角色,必定是出現在1993年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裡的經典怪獸形象。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此完整的霸王龍化石在市場上絕無僅有,能夠發現如此美妙的化石實屬難得。—— James Hyslop「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 兩頭恐龍「死前搏鬥」完整石化,6700萬年霸王龍化石首度曝光
    美國蒙大拿州一位牧場主人2006年發現了一具化石,而這具巨型化石是由一隻霸王龍與三角龍所組成,由於石化狀態異常良好,因此被視為是近代古生物學家的重大發現。完整記錄了兩隻恐龍死前最後一刻的模樣據悉,這兩隻恐龍生前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鬥爭,最後雙雙戰死,屍體一同成為化石,長眠地底,因此專家也將這塊化石稱為「決鬥恐龍」。如今這塊化石被所有者捐給北卡羅萊納自然科學博物館,也讓外界有機會能一睹這塊號稱是史上唯一一具完美保存的霸王龍化石。
  • 不是霸王龍,重慶永川龍才是侏羅紀霸主!
    1957年首次在合川發現恐龍化石以來,目前,全重慶已有將近2/3的區(縣)相繼發現恐龍化石,其中不少是享譽世界的「明星恐龍」:如當時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恐龍之一,有「東方巨龍」之稱的合川馬門溪龍;目前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龍之一——上遊永川龍;世界級的侏羅紀恐龍化石產地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目前,重慶共發現恐龍化石點60餘處,完整的恐龍化石有十餘具。
  • 男子發現暴龍新物種化石 比霸王龍早出現250年
    原標題:加拿大男子發現暴龍新物種化石 比霸王龍早出現250年圖源:CNN海外網2月11日電 近日,加拿大一男子發現了一種暴龍新物種化石,這也是加拿大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暴龍物種之一,這一發現填補了該國對暴龍進化理解方面的空白
  • 考古團隊發現兩具恐龍化石,生前疑在搏鬥,霸王龍和三角龍誰強?
    說到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恐龍,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霸王龍,這種出現在恐龍稱霸末期的恐龍給人類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除了霸王龍之外,和它同一時期也給人類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三角龍。也就是說,三角龍和霸王龍是有機會碰面的,那麼如果這兩種動物打起來,最後誰會勝出呢?
  • 罕見化石凝固霸王龍和三角龍「決鬥」瞬間
    這兩隻生物--霸王龍和三角龍--似乎在成為化石之前就已經在互相殘殺。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發現,而其中的霸王龍化石可能是有史以來唯一發現的完整標本。考古學家在蒙大拿州「地獄溪地層」(Hell Creek Formation)厚厚的巖石中發現了三角龍化石及幼年霸王龍化石。 兩種動物的化石都有損壞的痕跡,說明它們確實在進行殊死搏鬥。
  • 美科學家在阿拉斯加河岸發現大批恐龍足跡化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世界新聞網」9月26日報導 美國阿拉斯加大學探險小組今年夏季在阿拉斯加州育康河 (Yukon River) 的巖石沿岸,發現數以千計的恐龍足跡化石。專家指出,如此大規模的發現,目前在全世界已十分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