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家樓中心小學王婧怡同學繪製手抄報致敬抗疫英雄
大年初一,新冠肺炎疫情暫停了聚過歡度新春的喜慶。2月12日,教育系統本著以師生生命健康為第一要義的原則,即刻予以響應,並召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經過多方研判,全國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全面暫停開學,自此,教育系統的全員「戰疫」就此拉開序幕。
雲開學、在線教學、雲上畢業典禮、延遲中高考……教育系統用自己的方寸不亂,為穩定全民戰疫大後方做出了最樸實的回應。
■ 關鍵詞二:雲教學
北京師範大學亞太實驗學校九年級語文備課組長梁豔線上教學
原定2月17日的開學時間,轉戰「線上」,也是從這天開始,「雲教學」正式進入千家萬戶。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後教育系統開展大規模在線教育,從2月到5月,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20多億人次瀏覽,全國1775萬大學生參與在線課程,共計23億人次。這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實驗,不僅有效應對了疫情衝擊、保障了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探索創新了教學模式。
■ 關鍵詞三:後浪
江蘇省淮安曙光雙語學校年輕教師吉珊和她的學生們
2020,因為一條爆款視頻的走紅,讓一群人、一個詞走到了聚光燈下——他們,就是「後浪」。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教育系統中也有著這樣一群青春、活力、有實力的「後浪」,他們為孕育祖國的花朵,使出十八般武藝。
作為「雲上原住民」,青年教師成為這股浪潮中最搶眼的一抹風景。他們以貼近學生興趣、「0代溝」、不知黑夜與白晝的青春熱血、腦洞大開的創新方式,扛起了青年教師的擔當,他們是「雲課堂」最值得期待的後浪。
■ 關鍵詞四:教育扶貧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彪已經在雲南蘭坪堅守了三個年頭
今年是我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教育系統上下一盤棋,在教育扶貧方面表現不俗。
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教育部通過輟學勸返、全面資助兩步走保障扶貧到位。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比2015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推動歷史性地徹底解決輟學問題。
部屬高校也為脫貧攻堅積極貢獻自身力量。2012年以來,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44所綜合類和理工科為主的直屬高校承擔了44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定點扶貧任務,2019年根據工作需要又新增20所直屬高校參與定點扶貧,加上其餘的11所承擔滇西專項扶貧任務的直屬高校,75所直屬高校盡銳出戰。截至目前,部屬高校結對貧困縣全部「摘帽」。
■ 關鍵詞五:延遲中高考
7月7日,江蘇省泰州中學考點,考生們入場。蔣躍民/攝
受疫情影響,今年中高考整體推遲。
2020年3月的最後一天,在距離原計劃中的高考時間還有67天時,教育部3月31日上午通過「微言教育」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1071萬高考考生在經歷了「最長備考季」後,開啟了最不平凡的中高考。教育部也對疫情下的高考防疫做出嚴密要求,高考期間,低風險地區的考生在進入考場前要佩戴口罩,進入考場就座後,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備用隔離考場和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 關鍵詞六:穩就業
教育部創新「雲招聘」模式,穩就業、保就業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也因此受到影響。「就業難」,不僅成為畢業季關鍵詞,更成為全民「熱搜」。據教育部數據統計,今年,全國共874萬大學生畢業離校。雖然疫情導致就業形勢嚴峻,但在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下,教育部連同多部委穩就業、保就業,並創新「雲就業」新模式,成效顯著,網籤就業成為新常態。目前,全國11個省份900所高校網籤就業畢業生達64.5萬。
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啟動「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國網絡聯合招聘——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的網上校園招聘服務。此外,政策性崗位大幅增加,據統計,截至9月1日,已吸納280多萬畢業生就業,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萬。多措並舉,穩住了大學生畢業就業大局。
■ 關鍵詞七:育人楷模
鍾南山、張伯禮等12人當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樊薇/繪圖
自2010年以來,教育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遴選10名師德表現和教育教學實績突出,在社會上有良好聲望的優秀教師作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今年是我國第11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加大表彰力度,經中央領導同志批准,從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將聯合宣傳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今年,按照人選要求,經前期各地推薦,共產生66名候選人,考慮到抗疫的特殊情況,決定增加2個高校附屬醫院優秀教師名額,共計推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廣州醫科大學教授鍾南山,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教授張伯禮,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教師張桂梅榜上有名。
■ 關鍵詞八:高質量發展
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階段毛入學率達到51.6%,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
「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就。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3.4%,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99.94%,初中、高中、高等教育階段的毛入學率分別為102.6%、89.5%和51.6%,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特殊教育不斷加強,繼續教育多樣化推進。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3.7年,「十三五」規劃目標將順利完成,教育普及水平穩居世界中上收入國家行列。
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開局之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政策導向和重點要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必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在深化改革促進公平上邁開新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對標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 統籌整理/中國網記者 徐虹 劉佳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