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過的好,真的比不上兩個人將就嗎?」

2021-01-18 和你談談感情

01

小六告訴我她這輩子如果遇不到想要的人,就不結婚了。我沒有驚訝,反而覺得她做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大一剛認識這姑娘的時候她就說過這輩子要結七次婚,因為她沒辦法想像看著同一張臉,守著同一個人過那麼漫長的一生。

小六參加完博士考試給我打來電話時已經是晚上,她嘆口氣:「有時候我真害怕,萬一考上了怎麼辦?」我了解她,她一直都想成為博士,怎麼這會兒還擔心考上怎麼辦了呢?

「不是說女博士是異於男人和女人的第三種存在嗎?」她在電話那頭絮叨著,「在我風華絕代的時候都沒遇到的人,怎麼可能在讀博那麼忙的時候遇到呢?」

我還在想如何安慰小六又接了一句:「其實不結婚也沒什麼,大不了一個人嘍。」

小六說這話的時候像是帶著一種看破自己的釋然感,我們想要的都太清楚,甚至都覺得非他不可,所以遇不到就不要了,這不是完美主義,而是對自己負責。

02研一的時候認識一個姐姐,她長我五歲,在上海某銀行工作,認識不久她邀請我去她的新家做客。

她一個人在上海買了車買了房,雖然房子貸了款,可我不得不承認即使現在銀行願意貸款給我,我仍沒有勇氣在上海買下一套百平米的房子過日子。

姐姐待人溫和,而且是那種相處起來很舒服的人,只是她沒有男朋友。在她三十歲生日那天我們一群朋友陪著她,給她唱生日歌她哭了,那種哭的狀態不是感動,不是激動,而是一種近乎無能為力的心酸。

後來姐姐告訴我,她特別害怕過三十歲生日,總覺得一旦到了三十歲,很多事情都變得不那麼單純了。

「姐。」我不知說什麼,她的那些焦慮,我尚沒有深刻體會。「我好羨慕你,因為你還年輕。」

就像被什麼擊中一樣,我羨慕姐姐一個人年輕有為,經濟獨立,她卻羨慕我單純的追求喜歡的東西。

難道一個人過的好,真的比不上兩個人將就嗎?

03學長給我介紹了一個朋友,說是同一個本科學校的校友,兩個人在一個城市,可以彼此有個照應,我懂那些沒有說明的潛臺詞,畢竟是幫了我很多的學長,這次我破天荒的沒有拒絕。

見面的時候那個男孩子問的最多的就是我畢業後會不會留在這座城市?我苦笑什麼時候評判我這個人的標準變成了我畢業後的去向呢?我知道他在擔心什麼,如果我畢業後離開,那是不是說這次相識對他來說就是血本無歸呢。

我向來相信愛情與相遇方式無關,可若真的以一種直白的方式,面對我自己,面對別人的時候,我有些害怕了,我怕別人看的的不是我,而是我附帶的那些所謂的條件。

前不久看過一句話,我才二十多歲,卻開始害怕這輩子都遇不到喜歡的人了,當網上流傳的段子都是他和她的甜蜜和悲傷,打動人心的歌曲都是他走了我怎麼辦,被人津津樂道的劇情都是她為了他放棄了全部,誰還記得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守著所剩無幾的青春,抱著寧可孤獨終老也要等到所愛的人啊。

他們沒有在愛情裡摸爬滾打過,也沒有被某人傷的體無完膚,最後也沒有懸崖勒馬再不相信愛,他們期待的同時卻又看過太多的悲歡離合,然後心裡默默害怕,假若這輩子真遇不到那個對的人,是不是真的就一生一世孤身一人了。

04

如果我攜手一生的那個是為了給父母一個完美的交代,為了封住社會的悠悠之口,那麼,我沒辦法保證,這一生,我會過得幸福。

朋友抱怨畢業後家裡人不斷催促她早些成家,安排的相親足以磨光她等待的耐心和決心,我告訴她遇見愛情這事還是要有些耐心。她失落的說自己假設了千萬次,也勸了自己很多次,可就是沒辦法將那些美好的事攤在桌面上講,就像交易,全無感情。

這種感覺我懂,我挺替她傷心的,從小她就被家裡人灌輸一個理念,學的好不如嫁的好。不過朋友從小也知道想要的只能自己爭取。她很優秀,優秀到連自己的愛情也遲遲不來,她之所以敢等,就因為她信該來的總會來。只不過她的家人越來越擔心她嫁不出去,爸媽的著急和期盼就硬生生的壓在她身上,她連反抗的權利都沒有。

歌頌愛情的時代,都忽略了等待的意義,也忽略了這群死守到底的人,等到後來連等待的人也忘了執著的原因,只知道不想將就,不想和不愛的人虛度此生。

爸媽能不能別催我,讓我在你們身邊多待一會兒,讓我除了面對工作的壓力外,不必過早承擔生活的平淡和無奈。如果這輩子我一直遇不到想嫁的人,就不結婚了吧,我可以努力變得很好,護自己一世周全,也盡力對自己珍惜的人好。

我會很愛很愛自己,也很愛很愛生活,因為我知道不將就才是對人生最大的尊重。

相關焦點

  • 關於婚姻,我們需要知道的一個真相:「不將就」的人,找不到對象
    因為這世上本就不存在百分百契合的兩個人,即使你再愛這個人,他身上也可能有你無法接受的缺點。如果你找一個,發現不好就換一個,一個接著一個,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到最後不能得償所願不說,還白白蹉跎了歲月。認真說起來,兩個人交往中,一定的將就與妥協,並不是什麼壞事。
  • 人到中年,能將就的婚姻,就不要輕易放手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夫妻,成天吵吵鬧鬧,到了中年,更是爆發危機,說日子過不下去了。並且還說自己真是看錯了人,要麼離婚,要麼將就。但人到中年,已經身不由己,不離婚的話,還是將就過著比較好。可能會有的人說,我不要將就的生活,我要選擇放手,過自己的生活,過自己的幸福日子。
  • 婚姻中的將就是什麼意思?媽媽說別人都能將就,怎麼就你要離婚
    就這樣兩個人對對方都有不滿。越來越不願意和對方說話。等孩子上了幼兒園,玲玲開始在家裡做起了微商,老公知道後,對此不屑一顧,認為她在浪費時間。兩個人的想法總是不在一個頻道上,心的距離越來越遠。玲玲糾結的時候又感覺很痛苦。難道婚姻就是現在這個狀態嗎?兩個人沒有共同的話題?
  • 大齡女要將就嗎?過來人告訴你:比剩女更可怕的是「隨便嫁!」
    華梅在一場場的相親失敗後,不僅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反而被父母說:「一大把年紀,就別挑別人了,有人要就將就著過吧!」華梅最終情緒崩潰,她甚至真的「太挑」才陷入如今情感「困局」,還特意去看了心理醫生。每天工作之外,最大的精力,就是不停參與親朋好友安排的一個又一個「相親局「,目標只有一個:嫁出去。但大齡女性,對待婚姻,真的要將就嗎?答案是否定的。
  • 兩個人在一起,是性格互補好,還是性格相同好?
    婚後夫妻摩擦衝突多了,忽然讓我有些懷疑,當初明知兩個人相處很累,單憑一點可憐的愛情,真的可以嗎?就像很多情感導師說的,兩個人相愛容易,相處難,相守更不易!不知道大家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是性格互補好?還是性格相同更重要?
  • 愛是我不願意將就
    是嫌男方窮嗎?姑娘開口:不是為了錢,是沒法溝通!我錯就錯在,以為年紀大了可以將就!從認識到現在,單獨吃飯沒超3次,沒看過一場電影。如果是你,你願意將就嗎?如果你將就了,你會勸別人將就嗎?電視劇《何以笙簫默》熱播,何以笙有句臺詞戳到了很多人的心窩。他說:「如果世界上有那個人出現過,那麼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
  • 兩個人在一起,需要對方給承諾嗎?有一個承諾真的很重要嗎?
    我們每一個人的三觀、對待生活心態和看法或者接觸事物的環境不一樣,在我看來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兩個人處對象,對方會不會給你一個承諾,需不需要給你一個承諾,這重要嗎?它應該存在嗎?以至於這個承諾到最後是否會兌現。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很多人對現在的感情都感到很失望,不願意去接觸,更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儀式感。
  • 湊合著過的婚姻,真的不會幸福嗎?換個方式也許完全不同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知道把多少人困在了一個迫不得已的環境之中,不能回到自己的家,或者不能按計劃完成一些原本決定好的事。 每年一到過完年的時候,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就會非常忙,因為會迎來年後的離婚大潮。
  • 做人,不回頭,不將就
    合適真的太重要。」兩個人能夠在一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緣分二字,而能不能相守卻取決於兩個人合不合適。當你遇到一個符合你擇偶標準的人的時候,不要著急,更不要緊抓著不放,你要等等看,你要相處一段時間試試,你的喜歡未必是合適。
  • 女人過了三十就不好找對象了,是真的嗎?
    在知乎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女人過了三十歲就不好找對象了嗎?」 相信許多徘徊在三十歲左右,還沒有找到對象的女人心裡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而那個男人卻始終沒有出現,到底是自己要求太高,還是好男人太少?
  • 如果世界曾經有那麼一個人出現過,那我寧可不將就
    嗨,你好嗎?我是南常:不管你身處何方,不管你青春與否,不管你生活是苦還是甜。希望南常音樂吧的故事都能帶給你感動,希望和動力。也希望能和你一起回憶過去,覺得人間值得。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歌曲故事是《不將就》。不將就由黃偉文填詞,李榮浩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也是電影何以笙簫默的片尾曲。發行於2016年1月22日。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何以笙簫默》。同時,邀請了四位歌手分別演唱一首歌,其中李榮浩負責片尾曲。
  • 不辜負自己,不將就生活,我們的存在,配得上世間所有的美好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一個人年紀到了,就得找個合適的人過日子,哪怕將就一點,也好過孤身一人。估計大多數人不太認同這個說法,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將就的,比如說衣服,髮型和食物,可唯獨愛不能,因為衣服只會穿一陣子,但人要一起過一輩子。我們在生活中見過許多人,在所謂的「合適的年紀」裡,匆匆忙忙找好了對象。
  •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耐心等待對的人,絕不將就過餘生
    身邊的不少朋友也都曾勸過她,將就一下,試著相看別的人。有人陪在身邊,她就不用那麼辛苦,這樣的感情才比較實際。可是,正如張愛玲所說:「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現自己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在這浮躁的世界裡,難能遇到一個對的人,誰又會捨得放棄?
  • 「一個人過得很好,兩個人過得更好」 《非誠勿擾》:獨立上進才能...
    陳銘、黃瀾 「希望你一個人能過得很好,有了我兩個人會過得更好」 男嘉賓曾盈盛本身就是很獨立的人,他對另一半的第一要求就是獨立,「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獨立,更重要的是人格上的獨立我一直認為,一個人想跟另一個人在一起,一定是帶著兩個人走到一起後可以更開心更幸福這個願景的。我理想中的愛情,是希望你一個人能過得很好,有了我之後兩個人會過得更好。」
  • 面臨離婚的婚姻,真的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嗎?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兩個人相處的時間越久,有些事,有些問題,就漸漸的出來了。婚姻,本該是兩個人走向幸福的路,但是卻變成了繁衍的的路。幸福,僅僅是兩個人的事,加上孩子,幸福感滿滿。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幸福都能長久,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走到最後。你會發現,那些老夫老妻,嘴上罵罵咧咧的說著對方的缺點,心裡更多的是包容,更多的是理解,只是嘴上不饒人。
  • 別勉強,別將就,別慌張
    戒掉只能感動自己的痴心吧,一個眼裡都沒有你的人,你卻試圖在他的心裡搜尋你的影子,多多少少有點可笑啊。 放手那段已經走散的愛情吧,當初的繁花似錦早已成了往事如煙,別讓自己的放不下蹉跎了歲月,也蹉跎了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愛而不得求而不得的人很多,你也別總強求餘生非他不可。
  • 如果是這樣的愛情,我寧可不要也不願將就!
    與她不謀而合,而且真的這麼做了。  「林瀟,晚上我去你們公司接你。」  看著屏幕上的字,林瀟的心底又樂開了花。  顧宇這次回來,似乎對她格外的好,且和以前,有些不大一樣。難道說,顧宇終於發現她的好了嗎?  一連一個月的接送,時不時的花束,公司裡的同事早已將顧宇當成了她的男朋友。午休時總有八卦的同事過來打探,她只笑著不說話。
  • 拒絕將就的人,都活得很精彩!不將就的生活,是有格調的!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情感勵志美文,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拒絕將就的人,都活得很精彩!不將就的生活,是有格調的!對於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想法,有人喜歡簡單的平淡生活,而有的人則喜歡折騰的日子!
  • 我一個人過得很好,為什麼需要愛
    和電視《三十而已》裡的王漫妮一樣,已過三十的小北也就是廣漂一族,獨自在外努力奮鬥著,沒房沒車沒男票。對於婚姻大事,她著急嗎?不,她覺得她現在一個人的日子很好、很開心。她搞不懂,為什麼一定要談戀愛、一定要結婚,人生才完美,爸媽才安心。
  • 「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都是將就」
    每當理想願景不能實現,就湊合湊合,將就著過吧。於是慢慢地,你就放棄了「掙扎」。可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萬丈深淵,退著退著也就漸漸無路可退。意思是說:你標準高,達成的目標才可能高;你要求嚴,得到的結果才可能好。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妥協一下,就會獲得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但其實,降低一次標準,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只會一個接著一個的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