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何伊凡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1
名正才言順,即將上市的螞蟻集團對更名展現出興趣——連螞蟻集團這個名字,也是5月份由「螞蟻金服」演化而來。它在7月23日又將螞蟻區塊鏈正式升級為「螞蟻鏈」。
更名並非文字遊戲,傳遞出來的信號是戰略地位躍升,之前區塊鏈是螞蟻的重器,不肯輕易示人,如今它將「區塊」兩個字去掉,意味著不是將其局限在一種技術應用,而是要重構數字經濟的信任生態。螞蟻鏈會和阿里雲一樣,構成大阿里的技術底座。
根據螞蟻內部消息顯示,「螞蟻鏈」這個名字是馬雲起的,他很少給產品命名,這次卻在內部說「大家要熱愛這個名字,養育它,這個決定不亞於我們04年決定成立支付寶」。
為什麼要與支付寶做比較?
支付寶創立之初,本來名為「支付保」,最早做的是擔保交易,而非支付,它要解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時代,陌生人網絡交易信任問題。
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強調,十六年來,螞蟻集團最重要的產品就是「建立信任」,正是信任開啟了數字時代商業交易的大門。大門一腳踢開,不是因為技術,而是「擔保支付」這種模式。擔保支付真正激活了電子商務中的信任機制,促使電子商務走上快車道。
不過,支付寶解決信任的方式,依然是中心化的,它本身作為一個信任中介存在。區塊鏈本質則是在去中心化網絡中共享數字帳本,它的更新和維護模式,讓任何人都可以證明其中的記錄是完整,未經破壞的,更適用於解決數位化協作中的難題。
「就像當年支付寶對電商的發展一樣,你會看到區塊鏈技術構建的體系,會對將來數字經濟發展產生前所未有的驅動力」。螞蟻集團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螞蟻鏈負責人蔣國飛告訴我,數位化協作比解決電商中的環節要複雜的多,不是A到B,而是A到B\C\D\E。
「線下斷裂的東西,要通過上鏈過程,以數位化協作能力打穿。凡是流程特別長,環節特別多的地方,都是信任缺失的地方,需要不斷要確認、核查,這也是區塊鏈可以發揮作用的空間。」
支付寶曾定義行動支付,但今日的支付寶,早已不是支付工具,而是數字生活平臺,螞蟻鏈去掉「區塊」,也隱喻著它面向下一個十年的信任生態規劃。
沒有一種技術,如區塊鏈一樣,自誕生十多年以來,時而被視為改變未來的天使,時而被視為誘人犯罪的魔鬼。螞蟻鏈則謹慎的遠離數字貨幣,如井賢棟所言,它致力於「數字時代的信任新基建」。
此定位更接近區塊鏈的技術本質,它被稱為賦能萬物的信任機器,一個就事實達成共識的新工具,通過中心化、非對稱加密、分布式儲存等機制,保證系統中所有節點都能夠在信任環境下自動安全地交換數據,以「智能合約」解決「陌生信任」。你可以簡化理解為,通過技術來彌補人性的天然缺陷。
就在7月20日,螞蟻集團宣布,將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關於這頭全球最大獨角獸何時登錄資本市場,至少已傳言四年。螞蟻鏈升級與螞蟻集團上市,兩個官宣布之間並非刻意安排,不過螞蟻集團更願意強調自己科技公司的底色,螞蟻鏈是其中一個年輕,又充滿想像力的故事。
螞蟻已如此龐大,要理解它並不容易,但抓住「信任」這條主線,則可以洞悉它的基因。
2
區塊鏈被稱為「技術背後的技術」,讓我們先把複雜的技術原理放在一邊,看一下它在實際場景中的落地應用。
浙江邵逸夫醫院最近存放票據存根聯的倉庫光榮退休,過去,醫院醫療票據管理員每天需要手工審核, 堆起來的票據存根聯大概有半米高,平均八天就要裝一大箱,辦公室堆放不下,就喊同事送到倉庫裡去保存,再進行核銷。走完全部流程需要幾個月時間。
現在,它和螞蟻鏈合作,成為浙江省首批上鏈醫院,每天收進來的票據存根聯越來越少,現在只有一二十張,不但倉庫不需要了,運送票據的車也不用跑了。
醫院節省了大量票據管理成本,用戶也大為方便。醫療票據的報銷與理賠,本來手續繁瑣,從線下填表發起報銷申請並附紙質發票,到醫保局審核報銷,查驗發票真實性,到最後打款到個人帳戶,需要大概12個工作日,雙保報銷時間可能更長,需要7到65個工作日。如今這已可全鏈路打通,如台州一位居民出差到杭州,突發急病入院,出院後他一次都不用跑。
只要通過支付寶在線發起報銷申請,調用區塊鏈電子發票提交,醫保局從後臺調用核對,無需再查驗發票真實性。七個小時內就能收到報銷款。
2019年6月,浙江省聯合螞蟻鏈建立省區塊鏈電子票據平臺,實現省內異地電子票據報銷。截止2020年6月,浙江省已有848家醫療機構上鏈,少開2.9億張紙質票據。
浙江省財政廳票據中心主任葉時寶感嘆,電子票據推行多年來,但還有好多環節沒有打通,「區塊鏈是一把鑰匙,在區塊鏈上電子票據從生成、傳送、儲存到使用全過程都可以蓋戳,全流程可溯源,不可篡改,每個流程環節都能準時確認票據真實性,從而確保跨地區跨部門結算報銷。」
3
區塊鏈是重構生產關係的技術,它讓商業交易更可信、更高效,在螞蟻鏈與深圳招商局港口合作中,充分體現了怎樣通過區塊鏈實現「數據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四流合一。
招商局港口是中國第一大、世界第三大碼頭投資與運營商,它在全球六大洲,26個國家和地區運營了50個港口,貨櫃吞吐量超過1億TEU,散雜貨吞吐量超過5億噸。
港口承擔支撐全球貿易的關鍵性角色,是連接貿易物流產業鏈的核心節點,上下遊涉及買方、賣方、物流、貨運代理商、海關、稅務、銀行、保險等眾多協作方,數據共享需求大,節點互信成本高,多方協同難度大。區塊鏈能夠重構多方協作與信任體系,恰是港口數位化升級的最佳解決方案。
不久前招商局港口與螞蟻鏈達成戰略合作,通過港口產業與區塊鏈等數位技術深度融合,打造成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港口開放協作網絡。
招商局港口首席數字官李玉彬介紹,基於區塊鏈,能夠實現港航物流過程中各個節點信息上鏈。如貨物來源,關稅代碼,裝箱單信息,海關報送價值,運輸狀態等貨物信息,整個過程透明安全。港口能夠快速實現數位化升級,達到物流的集約化、運行智能化,流程可視化,監管精準化。
螞蟻鏈對港口的賦能還不止於此,通過將裝卸運輸工具,物流存儲設備等資產數位化,上鏈後交易融資等都可以更加靈活,資產的追蹤管理更加便捷。比如可以把重資產拆分成小的資產,通過眾籌、融資,再以融資租賃的模式進行運營。
螞蟻鏈解決方案和創新業務總經理李傑力認為,與港口合作還有更大的潛力,螞蟻鏈能夠連接港口和阿里自有的電商平臺,為貨物進來後打開銷路,從最早的礦山,煤礦、鐵礦等原材料生產,一直到中間的生產、加工、運輸、流轉,然後到最後觸達消費者,實現全鏈條數位化賦能。
4
六保六穩是當前經濟大局的核心,而新的技術工具,能為六保六穩提供有力支撐,區塊鏈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穩金融」等方面就可以釋放力量。
螞蟻鏈有一個」雙鏈通」業務,即打通區塊鏈與供應鏈。它與光大銀行合作推出了「光信通」,向銀行輸出區塊鏈底層技術能力,為製造業和上遊的小微供應商服務的供應鏈金融產品。
簡而言之,企業過去通過自己的ERP或內部籤批流程,來對應付帳款進行確權,也就是說確認與供應商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這要靠紙制文件來完成,銀行客戶經理上門收材料。如今企業就可以通過區塊鏈組織應付帳款的電子信息,生成電子憑證。
電子憑證會通過U盾的方式導入到銀行網銀中,發起自己財務操作核審,以及代表企業真實意願的審批流程。內部審批確認完之後,這張電子憑證就代表了企業主動發起並主動確權,通過在線協作方式,傳遞給資方或供應商,讓對方直接認領。
這本質上是將線下環境搬到線上,首先,資方客戶經理不需要上門收集材料,去做多方校驗確認;再者,銀行客戶經理可以足不出戶,就掌握所有信息並做審批。確認通過後,憑證會傳遞到供應商。而供應商也可以通過銀行U盾,確認自己的身份,確認他認領的憑證是代表企業的真實意願,並且確認憑證付款的時間點。
一旦雙方確認,憑證雙方籤發和認領的結果就上鏈了,不能篡改,不能撤銷。銀行看到兩端已經確認形成憑證後,如果供應商發起融資申請,它就不需要再到供應商收集材料,基於鏈上信息,在可信環境內,能直接辦理放款業務。
中小企業融資難由來已久,痛點在於缺乏抵押物,現在它們所拿的憑證就是銀行確認審核過的,也佔用了大企業「光信通」產品授信額度,用憑證就可以在銀行申請融資。
對銀行而言,其實最終還是看大企業的還款能力與意願,因為在區塊鏈上,大企業已把自己付款承諾籤發出來。銀行既可以通過為小企業融資,完成自己普惠金融的指標,也可以讓自己的還款更有保障。大企業、中小供應商、銀行,各得其所。
井賢棟透露,到螞蟻鏈更名時,已取得的三個關鍵成績:在技術上,螞蟻鏈連續四年每年全球專利申請數始終保持在第1名;在應用上,螞蟻鏈已經助力解決了50多個實際場景的信任問題;在商業上,螞蟻鏈目前每天「上鏈量」超過1億次。
從案例看出,螞蟻鏈生態中,核心價值不局限於區塊鏈技術。蔣國飛認為,「block」(區塊)只是技術的基礎,真正的價值在於「chain」(連結)產業。
5
與阿里雲相似,螞蟻鏈並非一出生就站在C位。
螞蟻鏈前身,來自2015年杭州黃龍時代 廣場11 層的區塊鏈興趣小組。它由幾位年輕的工程師跨組建,在螞蟻,這種自下而上的興趣小組是常見機制,他們跨部門,並不背負KPI,有的會一直保持在「興趣」狀態,有的則會孵化出偉大的產品。
這一年7月,以太坊項目成員Stephan Tual在官方博客上宣布以太坊網絡正式誕生,區塊鏈由此正式進入2.0階段,另一個裡程碑事件,是12月由Linux基金會牽頭的超級帳本(Hyperledger)聯合項目成立,超級帳本又被成為第三代區塊技術。
2015年比特幣價格漲幅達到40%,超過了所有數字貨幣,這與它2014年的表現完全不同,一年前它價格跌了56%,為所有數字貨幣中跌幅最高。
2016年區塊鏈興趣小組參加了公司內部黑客馬拉松挑戰賽,這是48小時不眠不休的編程挑戰,他們的成果,是實現了一個區塊鏈公益善款追蹤應用的概念驗證。
同年,中國慈善界出現了大V童謠自導自演騙捐,羅一笑事件等一系列信任危機,這是自2011年郭美美事件後,對慈善事業的又一次重創,國內呼籲「重建信任」的呼聲日高,但鮮有人想到區塊鏈是解決方案。
由此,「聽障兒童重獲新聲」公益善款追蹤項目在阿里XIN公益大會上發布,它能夠追蹤善款全鏈路,資金流和信息流公開、透明、全程可追溯,不可篡改。這成為阿里聯合公益機構,共同推出的首個區塊鏈應用,獲得外界好評。
興趣小組由虛轉實,區塊鏈團隊正式成立。2016年螞蟻區塊鏈做出一個非常重要決定,沒有採用開源平臺進行二次開發,而是完全從底層自主研發全棧區塊鏈引擎,這意味著它要進行源碼級的原理研究。
螞蟻區塊鏈自主引擎 0.1版在2016年開始正式上線。這一年被稱為區塊鏈爆發年,比特幣經歷第二次產量減半,價格一路高漲。中國人民銀行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開始研究國家數字貨幣,以太坊市值最高漲幅達1600% ,它作為區塊鏈底層應用平臺的真正價值被重新認識,但就在6月,黑客發起針對The DAO智能合約多個漏洞的攻擊,並向一個匿名地址轉移了60萬以太幣。
6
2017年2月,蔣國飛加入螞蟻金服,區塊鏈團隊被納入他所負責的「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此前,他曾任NEC(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分管NEC美國研究院、歐洲和全球研發。
「你怎樣看待失敗?」
這是他入職前問井賢棟的第一個問題。他說自己一定要得到回答。
「你知道中文字博大精深,中國人的新,一邊是親,非常性感,另外一半是斤,斤在古代是斧頭,它很形象地代表了機遇和風險並存。我做的是創新業務,另外一方面可以說每天頭上掛了斧頭,世界上很牛的事情,都是從無到有的。這一定要有很好的系統性、戰略性思考,同時有執行,以及不斷調整,才能走過來」。
如果你對阿里雲在逆襲之前,所承受的內部壓力,以及負責人王堅博士在年會失聲痛哭的故事有所了解,就會知道蔣國飛的擔心不無道理。老大的態度在探索期尤為重要,如果沒有馬雲的支持,阿里雲難以走過漫長的黑暗隧道。
井賢棟回答「你們就盡力去做吧,即使這個東西失敗了,也未必是壞事」。蔣國飛覺得這個答案很睿智,井賢棟的意思是,如果很牛的人花了很大精力也做不出來,可能就證明這條路真做不下去,早點換一個別的方向也挺好。
阿里雲最初要在阿里經濟體內部獲得服務驗證,區塊鏈則不同,一開始就要與外部產業相關,才能體現價值。蔣國飛把區塊鏈三個字拆開,把它解讀為「始於區塊,連結產業」,他認為區塊鏈的繁榮一定要在產業中實現。
在此思路下,天貓跨境商品追溯成為螞蟻區塊鏈第二個大規模應用。2017年8月,天貓國正式際宣布全面啟動全球溯源計劃——利用區塊鏈技術以及大數據跟蹤進口商品全鏈路,匯集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信息,這相當於是給每個跨境進口商品打上「身份證」,此計劃覆蓋全球63個國家與地區,3700個品類,14500個海外品牌。
2017年雲棲大會上,螞蟻集團正式發布「BASIC」技術戰略,其中「B」代表區塊鏈,其他幾項,分別是人工智慧、安全、物聯網和雲計算。這構成了螞蟻金服技術開放基石,並在此基礎上延伸出風控、信用和連接三大開放能力。螞蟻明確了區塊鏈技術將在未來十年,成為金融科技產業中最關鍵技術之一,會在諸多行業中重塑生產關係和變革數位化協作。
2017年,也是區塊鏈技術落地關鍵一年,1月11日,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宣布計劃推出基於區塊鏈的金融服務試點項目,區塊鏈技術在中國場景應用探討也進入高潮, 迅雷、巨人網絡、暴風、美圖等國內網際網路公司謀劃跑步進軍。
但相比「鏈圈」,「幣圈」更為瘋狂,比特幣經歷了暴漲和暴跌、擁堵和更擁堵、擴容和擴容失敗以及分裂和多次分裂,不到一年時間裡,比特幣價格從不到1萬元人民幣上漲至一度突破10萬元。
ICO(數字貨幣首次發行)野蠻生長,引來監管部門警惕。9月4日,多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啟動了對ICO活動整頓,叫停ICO。10月底,比特幣中國、火幣網、OKcoin等三大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相繼宣布停止人民幣交易,轉戰海外。
7
2018年初,對區塊鏈討論更加熱烈,各種「三點鐘不眠群」出現——其中含義,搞區塊鏈的人,怎麼好意思在凌晨三點之前休息?與此同時,數字貨幣虛火上升,各種奇葩幣種湧現,韭菜與鐮刀齊飛。
這一年12月,卡巴斯基實驗室的一份報告稱,全球人口19%在2019年之前購買了加密貨幣。9月18日,央行網站發布了題為《常抓不懈 持續防範ICO和虛擬貨幣交易風險》的公告。
3月24日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井賢棟在「金融創新與區塊鏈革命」圓桌會議明確提出:區塊鏈的核心在於用技術創造多方信任機制,解決數據、物、資產和人的可信問題,促進跨機構、跨個體的高效協作,「現在的區塊鏈仍然在炒概念的時期,像90年代網際網路的泡沫期。」
6月25日,螞蟻區塊鏈取得重大進展。在香港,由馬雲和菲律賓在港務工人員,聯合發布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業務。通過港版支付寶AlipayHK,用戶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向菲律賓錢包Gcash匯款,耗時僅三秒。跨境匯款涉及多個參與方,傳統串聯模式需要匯款信息一步一步傳遞確認,耗時耗力,而區塊鏈實現了交易信息實時共享,把交易鏈路和中間環節,從串行變成並行。
就在這次發布會上,井賢棟為螞蟻金服做區塊鏈劃定了邊界,即「三做三不做」:
三做:用區塊鏈來解決有社會價值的實際問題;不斷攻克區塊鏈通向大規模實際應用的技術障礙;與合作夥伴一起共建開放的區塊鏈生態。
三不做:不做沒有任何真實價值的「空氣幣」;不做違反法律法規的技術應用;不做任何傷害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的行為。
螞蟻對以區塊鏈之名賺快錢高度警惕,井賢棟在11月又提出,螞蟻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連續三年全球排名第一,但這些專利沒有一件和ICO有關。
螞蟻區塊鏈一直聚焦兩件事情,一是攻克核心技術,打造自主可控,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金融級區塊鏈平臺。
二是積極探索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加速整個業界對區塊鏈核心價值的理解。「未來一兩年,是空氣幣泡沫破滅,區塊鏈技術的真實價值開始浮現的階段」。
8
2019年是區塊鏈快速落地元年,6月18日,Facebook向全球正式推出Libra白皮書,引發全球企業和政府的高度關注,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對外表示「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螞蟻嘗試全面開放區塊鏈能力。2019年雲棲大會上,他們斷言在電氣時代,用電量是經濟繁榮的指標,網際網路時代網,用戶量是個經濟繁榮的指標。在數字經濟時代,上鏈量將成為衡量數字經濟的重要指標。
螞蟻區塊鏈的所有落地場景主要集中於「生產級的聯盟鏈」,2019年它在司法區塊鏈、合同存證、供應鏈金融、電子票據、商保快賠、處方流轉、智慧租房、通用溯源、安全多方計算解決方案(聯合營銷,聯合風控)、跨境支付等方面打造了多個標杆案例。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打通與連結,需求更加強烈。螞蟻區塊鏈為甘肅開發了招投標系統,讓招投標「雲復工」;加大「雙鏈通」產品應用,讓小企業拿到無接觸貸款;推出了「區塊鏈籤約」,解決異地籤約的信任問題。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爆發後,螞蟻區塊鏈向浙江省監管局輸出可溯源技術,保證冷鮮食品在進口、國內每一站銷售、從農批市場到商超每一個環節,都有出入庫掃碼,消費者可以通過支付寶掃碼查驗整個流程信息。
5月,馬雲去景德鎮走了一圈,這也是他的直播首秀。在與年輕人的對話中,他談到了區塊鏈:「智慧財產權必須要用新的方式保護,我相信區塊鏈技術正在解決這個問題」。不久後,就傳出景德鎮將牽手螞蟻區塊鏈,推動當地陶瓷產業上鏈消息,這是為了解決瓷器無統一標準、真假難辨,仿冒品泛濫的沉珂。
9
為迎接海量上鏈挑戰,螞蟻區塊鏈平臺2020年從性能上實現巨大突破,即「雙10億」:支撐十億帳戶下十億交易量的性能水平,它也開放了區塊鏈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服務,進一步降低企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門檻,專為區塊鏈設計的端、雲、鏈各類固化核心算法硬體晶片等也將推向市場。
這是一場技術無人區的大探險,蔣國飛經常和技術的同學舉例,就像水庫一樣,天天盼著水來,但水真要來的時候,水庫就要被衝垮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團隊都在非常努力地解決分層、分片各種架構問題。
水是什麼?可以視為需求。當談到區塊鏈改變生產關係時,隱藏著它的另一個先天缺陷,即效率較低。以主流的比特幣和以太坊公鏈來說,比特幣每秒只能進行大約7筆交易,以太坊每秒大概7-15筆。
這樣緩慢的TPS(每秒交易量)很容易造成網絡擁堵,使區塊鏈在高價值高並發的業務領域無法落地,因此大多數區塊鏈都面臨可擴展性問題,主流玩家都在努力提升TPS。
其中,分片就是較好的解決方案,它源於傳統的資料庫技術,將大型資料庫分割成多個碎片,部署到不同的伺服器上。在區塊鏈中,將整個網絡節點分成很多小的網絡,每個小網絡運行更小範圍的共識協議,交易被分割到不同網絡處理,這樣就能並行處理大量驗證工作。
簡單講,分片就是化整為零,將大任務分成多個可並行處理的小任務,從而提升整個鏈的性能。
蔣國飛是非常核心的技術背景出身,他的策略是扎紮實實的有水就鋪橋,有碉堡就炸碉堡,一點點把問題解決掉。「你會突然發現好像全世界誰都可以搞區塊鏈,但如果把它作為信任的基礎設施,正兒八經搞下去,保證它的穩定、安全、可靠,還要做到規模級,是非常挑戰的事情」。
例如,他的團隊需要持續不斷從技術層面,去思考和解決基礎性的系統架構設計問題,2020年就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做底層面向區塊鏈共識網絡的加速服務,不再是面向原來簡單的點對點直連基礎網絡設施,而是基於整個阿里雲全球的POP網絡節點,提供共識網絡的接入。
螞蟻區塊鏈有很多專利都集中在跨鏈系統,這是聯盟鏈應用的重要趨勢。「有一點像非常早期的區域網與區域網,連接後變成一個大一點的區域網,最終還是會變成一個價值網際網路」。
蔣解釋,跨鏈聽起來非常簡單,但做起來難度很高,這就像不同村子有自己的村規,可一個人跑到別人的村子,怎麼保證不會發生衝突?這就需要一堆協議與技術,當一條鏈資產跨到另一條鏈時,即要鎖住,還能流轉。螞蟻在此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正在全球推跨鏈標準。
10
「生如夏花,風情萬種」,蔣國飛辦公室門口寫了這樣一句詩,這位標準的技術男,偶爾也會流露出浪漫主義色彩。當前的區塊鏈,還只是處在幼兒時期,如同1998年的網際網路,2008年的移動網際網路,它的潛力還遠遠未釋放,沒有浪漫主義精神,還真的難以堅持下去。
更何況,蔣認為螞蟻鏈是一個超越區塊鏈的概念,「 螞蟻鏈將融合包括區塊鏈、AIOT、大數據風控等技術,通過連結各個產業網絡,全面推動數位化浪潮之後的資產化進程」。他如此談到更名的意義「今天我們的名字縮短了,但其實夢想更大了」。
這個夢想就是「大道無形」,當區塊鏈不再成為一個話題,一個新型信任社會卻已經悄然建立,人與人、人與機器、個體與企業、機構與機構之間構建更可信,並自動執行契約的關係,就是夢想實現的時刻。
「老乾媽蘿蔔章」如此魔幻的事件能登上熱搜,恰證明了信用,依然是現代商業世界的阿喀琉斯之踵。它難以在原有的技術框架下徹底解決,需要通過區塊鏈來形成了終極協同的未來數字經濟。讓信任像信息一樣自由流轉,由智能契約組成對等網絡,進而形成全球協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