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青島全線入冬。
青島各區市都進入到了
「真正意義」上的冬季
難道入冬還分真假?
關於「入冬」
民間有按月份劃分
12月、1月、2月為冬季
按節氣劃分
以「立冬」節氣作為冬季之始
但氣象意義上的入冬標準
是以氣溫來衡量的↓↓↓
氣象意義上的入冬標準:在氣象上,當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連續5天小於10℃,所對應的日平均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小於10℃的日期即為當年入冬時間。
01
島城各區市入冬進程
按照氣象意義上的入冬標準,今年青島市區、嶗山、西海岸新區在11月20日入冬;即墨、膠州11月19日入冬;萊西、平度11月3日進入了冬季。
相比往年,今年青島的冬季明顯「遲到」啦!常年平度、萊西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初入冬;其它區市一般都會在11月1日到10日之間入冬,青島市區入冬的時間為11月10日前後。
02
寒潮把青島一腳踢進了冬季的門檻
至於為什麼今年入冬偏晚,自然是因為前期太暖和了,冷空氣似乎是休了個長長的「年假」......但是,等它休整過後一上崗,可不得了!堪稱「全能型」選手↓↓↓
青島市氣象臺連續4天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這也是青島今年下半年來首次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
這次寒潮天氣過程帶來的降溫猛烈,就拿青島南北兩個地區為例,降溫前11月18日青島市區、萊西最低氣溫分別為17.5℃和14.4℃,到了23日早晨,市區最低氣溫降到了0.9℃,萊西降到了0.1℃。本次寒潮天氣過程帶來的最低溫出現在即墨和城陽,23日早晨這兩地氣溫降到了-1.1℃。
你說氣溫是「坐滑梯」式、「斷崖」式、「跳水」式下降都可以,總之,寒潮把青島一腳踢進了冬季的門檻。一周之前,「短袖與羽絨齊飛」還曾真實上演(辦公樓裡親見),一周之後,大家已經很自覺地羽絨服護體啦!
03
冷空氣又來
新一輪冷空氣將在26日(周四)夜間開始影響青島,29日(周日)結束。26日、27日,最高氣溫以每天1℃的速度下降。風力方面,26日夜間之前風力不大,北風3-4級,26日夜間到27日白天,受到冷空氣影響,北風陸地風力4-5級陣風7級海上6-7級陣風9級。
25日:多雲間晴 北風3-4級 4-10℃
26日:多雲間晴 北風3-4級 5-9℃
27日:陰間多雲 北風4-5級陣風7級 4-8℃
04
進入「小雪」節氣,冷空氣可是常客
現在正處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這個節氣的天氣特點就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次增多。未來一段時間,冷空氣將隔三差五的出現,氣溫逐漸走低,天氣向隆冬靠近。所以小夥伴們各類禦寒神器可以備好嘍!
「小雪」節氣前後,北方地區常伴有入冬的第一次降雪。青島市區常年的初雪日期在11月25日前後,其他區市的初雪一般也在11月份,不過每一年降雪的時間不盡相同。從近十年來看,2010年初雪日最早,11月2日出現;2008年初雪日最晚,12月31日出現。嶗山在11月21日「小雪」節氣前夕降下了今年的初雪,可以說下得「名正言順」,十分應景。
我知道,你也跟我一樣盼著一場更大的童話般的降雪~~~
05
科普時間:關於寒潮
寒潮的定義
寒潮可以說是冷空氣的「升級版」。當大規模的強冷空氣集結南下,並對較大範圍的地區造成影響,導致劇烈的降溫天氣時才稱之為寒潮。它是有嚴格標準的,《冷空氣等級》國家標準中規定:某一地區冷空氣過境後,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下降8℃及以上,或48小時內下降10℃及以上,或72小時內下降12℃及以上,並且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或以下時,才能認為寒潮天氣發生。可見,並不是每一次冷空氣南下都稱為寒潮。
寒潮給青島帶來的利與弊
影響島城的寒潮主要出現在11月~次年4月。寒潮會引起大範圍強烈降溫、大風天氣,還時常伴有雨雪,是一種大規模的冷空氣活動。
弊:有些災害是寒潮天氣直接造成的結果,如風災、霜凍、道路結冰和積雪等,有些是間接引發的,像是對植被造成的低溫凍害等。
利:寒潮的好處對農業來說最為明顯,首先有利於冬小麥越冬,使冬小麥鍛鍊了禦寒能力,為以後抵禦更強冷空氣做好準備;寒潮還是「天然殺蟲」劑,能大量殺死潛伏在土中過冬的害蟲和病菌,減輕來年的病蟲害;伴隨寒潮出現的雨雪還能增加土壤墒情。
青島的冬天來了~~~
除了大風和降溫
也有很多
屬於冬日裡的小確幸
比如火鍋 紅薯 糖炒慄子......
願大家都能感受到冬日裡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