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個師防守的城市,兩縱隊3天沒攻下,敵兩路援軍近在咫尺

2020-12-23 漫步史書

1948年2月,西北野戰軍經過了一系列整軍之後,以主力五個縱隊轉入外線,並在29日主動發起了宜川戰役,以一小部兵力進攻宜川,誘使國民黨軍馳援,伺機攻敵援軍,這一戰中國民黨軍整編第29軍,兩個整編師師部共計3萬餘人全軍覆沒,敵中將軍長劉堪擊斃,是解放戰爭時期西北戰場上,我軍取得最大規模的勝利。

也就是宜川戰役過去以後,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有些焦慮,雖然在西北戰場上國民黨軍仍然有巨大的優勢,但再也不敢貿然心動,為了增強在西北戰場上的國民黨軍兵力,胡宗南下令調下屬精銳的第五兵團西援,該部原先是駐防洛陽自潼關一帶的隴海鐵路,在被抽離以後,隴海鐵路附近就僅剩下地方保安團防守,而洛陽則之留下了一個青年軍206師鎮守。

青年軍是抗戰末期,國民黨軍招收的一些知識青年組建的軍隊,實際上在我軍認識中,該部由於是新兵組建,也未親歷過戰場,因此戰鬥力較為薄弱,因此這一戰開打之前,我軍就決定了以打援為主,而以攻城為輔,到1948年3月以後,洛陽防守力量大為削弱的情況下,為了配合西北野戰軍作戰,華東野戰軍配合晉冀魯豫野戰軍4個縱隊進攻洛陽,並以華野3縱、晉冀魯豫野戰軍4縱攻城,以8縱、9縱兩個縱隊阻援。

3月8日,洛陽戰役打響,但事實上洛陽雖然僅僅只是青年軍一個師防守,但該部兩個旅戰鬥力卻超出我軍預料之外,特別是師長邱行湘,戰前更是信誓旦旦保證,一定能守住洛陽,雖然該部裝備並不如一些全美械王牌師來的更強,但勝在戰鬥意志較為出眾,3縱、4縱兩個縱隊全力攻城3天,也只是拔掉了洛陽城外圍的據點,此後攻城部隊陷入苦戰。

之所以造成如此困窘的局面,主要在於防守洛陽的敵軍還有一支重炮團,我軍雖然進攻比較頑強,但是未能考慮到敵人還擁有一支這樣的部隊,況且我軍本身在攻堅重武器上就比較少,在初期作戰中,更是大量的火炮被敵人炸毀,僅10旅28團就在作戰中連續損失好幾門火炮,不得不改變陣地,採用爆破架炮火的方式猛攻城池。

但此時還有一個更為嚴峻的局面,在國民黨軍聽說洛陽有丟失的可能的時候,立刻下令調兩個整編軍向洛陽馳援,其中一部是鄭州指揮部主人孫震指揮的整編第47軍,該部自許昌開出後,由於懼怕被我軍圍攻,因此一路遲疑,逡巡不進。

但另外一路則並不好對付,該部是由整編十一師(五大主力之一十八軍)加上重建的整編第3師組建的整編第十八軍,由胡璉出任軍長,該部由於遠超一個整編軍的實力,因此也被叫做胡璉兵團,該部有漯河出發,前往想仄集結,整編47軍之所以不敢馳援洛陽,主要也是為了等胡璉兵團到位以後,二者合理馳援洛陽。

一旦打成膠著站,等到敵人兩個整編軍合圍過來,對我攻城部隊的壓力會更大,為此3縱4縱加緊攻勢,於14日突破城牆,206師5000餘人聚集在城中200多米的陣地上負隅頑抗,直至被我軍全殲,206師師長邱行湘被我軍俘虜,為了避開敵兩個整編軍主力,我軍在攻克洛陽3日後,主動放棄該城,直至4月5日以後,晉冀魯豫野戰軍,再度攻克洛陽,切斷了敵人潼關至鄭州之間的聯繫。

相關焦點

  • 陳賡一個團堵住敵3個師!團長卻指揮不動參謀長,戰後司令員怒了
    陳賡一個團堵住敵3個師!團長卻指揮不動參謀長,戰後司令員怒了 推薦語: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應該有一個自己信仰的東西,我們所信仰的不一定是宗教或者是神仙,而是我們打從心裡敬畏的東西。所謂的敬畏是尊敬和畏懼,我們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要明白自己種了什麼的因果,就該由什麼承擔負責。
  • 敵整編66師被我軍包圍向蔣求援,老蔣回電:上帝保佑你們
    魯西南戰役的第一階段:我劉鄧大軍第1、第2、第3及第6共計4個縱隊13個旅和1個騎兵團以及野戰軍直屬隊共計12萬大軍,一舉突破黃河防線並殲敵一部。王敬久的打算是:令整編55師堅守鄆城吸引我劉鄧大軍主力,然後再分兵兩路向北夾擊我軍側後,以求將我軍徹底消滅在黃河以南。
  • 臨陣抗命林彪卻發電嘉獎,鄧華率軍用鐵腳板打了一場漂亮的閃電戰
    當時,國軍177師駐紮在法庫,雖然號稱一個師,但是實際兵力只有3500人左右,系地方保安部隊改編,戰鬥力不強,但工事堅固;暫編57師雖然頗有戰力,但是分散駐守在彰武和新立屯;新民及其附近地區有隸屬國軍新6軍的新編22師據守,戰鬥力強悍。而黑山、大虎山為少數地方部隊防守;阜新、海州一帶由國民黨暫編51師防守,北寧線之新民至大虎山段120公裡僅有敵184師及交警部隊守備。
  • 國軍悍將胡璉,章逢集大戰,中野三個縱隊沒打過整編11師一個團
    解放戰爭爆發之後,18軍被整編為11師,黃埔四期畢業的胡璉擔任師長。胡璉和張靈甫一樣,都是陝西人,也都是從抗戰時期一路打出來的,但是胡璉相比於張靈甫更言,作戰時更為謹慎。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後,劉鄧大軍神出鬼沒,接連在上黨,平漢,定陶等戰役中取得重大勝利,給予國民黨軍沉重打擊。
  • 打「狼崽」,誘「老狼」:解密我軍「圍城打援」的宜川戰役
    如先攻取延安,政治影響大,但延安有敵守軍整編第17師的兩個旅和堅固設防,而我軍糧食供應困難,一旦攻城失利,西北野戰軍將陷入被動。如先攻宜川,則具有較多有利條件。宜川東臨黃河,西連洛川、富縣,是陝東戰略要地,被胡宗南視為關中屏障,以整編第76師24旅(欠1團)駐守。與延安相比,宜川敵防守兵力相對較弱,且地處黃龍山區,道路崎嶇,有利於西北野戰軍設伏圍殲敵援軍。
  • 名軍對名軍,名將對名將,華野9縱一拳砸扁王牌74師!
    結果,為了搶得頭功,他一路孤軍突進,還驕狂地宣稱;「有74師,就有國民黨。」他的部下也吹噓,「如果共軍打掉74師,打到南京都沒人擋。」陳毅給許世友的具體任務是:一是阻敵兩天,一定要吸引住74師,守住坦埠東、西兩山口及要點,但自己傷亡不能過大。
  • 在十倍之敵包圍中,解放軍一個旅殲敵一個師,自己只傷亡300人!
    1947年秋,陳賡大軍渡過黃河,挺進中原後,不久被敵國民黨第五兵團司令官李鐵軍重兵追趕。為了擺脫追兵,陳賡派周希漢10旅去進行牽牛誘敵,自己則率主力隱蔽前往豫西休整。為了吸引敵軍主力,周希漢派一個團奔襲臨汝,一個團奔襲郟縣。10月31日,28團攻其不備,一鼓作氣攻下臨汝。
  • 四個縱隊全體出動,只為打掉敵一個軍,5晝夜激戰殲敵2萬餘人
    直至1947年12月,東北民主聯軍奔襲黑山、大虎山一線,意圖趁著天寒地凍的環境下,轉移到外線作戰,為此東野9個縱隊幾乎同時出擊,在北滿之留下了幾支縱隊,陳誠對此意識不清,認為我軍主力已經分散
  • 此人當師長,沒打過一個敗仗,23年後與手下團長授一上將兩大將
    1931年10月,陳賡從上海來到鄂豫皖蘇區,出任紅4軍13師38團團長,一個月後,紅四方面軍成立,升任為紅12師師長。於是,陳賡手下轄三個團——紅34、紅35、紅36團,團長分別是許世友、高紹先、徐海東。隨後,陳賡指揮三個團長打了不少惡仗、硬仗,威震四方。
  • 奇兵攻打老爺山:敵我相持不下,團長發現一條溝,致敵陷入絕境!
    1945年9月20日,八路軍129師主力趕到長治城北,準備奪取長治城。閻錫山急忙從太原抽調三個師前來增援。據此,八路軍改圍城為打援,下令太行縱隊打敵援右翼縱隊,太嶽縱隊打敵援左翼縱隊,準備伏擊敵援軍。老爺山雄峙於屯留縣境內,由四個山頭組成。主峰上有座老爺廟,居高臨下控制白晉公路。
  • 孟良崮戰役——華野吃掉了整編七十四師(中)
    許世友九縱的任務是牽制敵整編74師進攻步伐,既不能讓整編74師進攻速度過快,給穿插的各縱隊爭取時間,也不能把整編74師打回去或者打得萎縮不前。九縱在堅守陣地的同時,適當反擊一下,然後放棄陣地,向後撤退一點,使張靈甫認為當面的共產黨軍隊無力阻擋整編74師的雷霆一擊。
  • 中野集結六個縱隊,打重新組建的74師一個旅,傷亡萬人後被迫撤退
    1948年1月,整編74師重組完畢,列入國防部作戰序列。1948年3月,中原野戰軍在劉伯承的率領下走出大別山,中野在挺進大別山時丟失了全部重武器,各縱隊人員也嚴重不足,戰鬥下降,士氣低落。為了彌補士氣,中野決定打一場勝仗,他們把目標盯上了駐守在安徽阜陽的整編74師58旅,這也是當時國民黨第14綏靖區的司令部。
  • 一場戰役殲滅敵軍2個整編師,繳獲的裝備,讓陳銳霆告別「光杆」
    我軍奮力迎敵,在開戰前期打了幾個漂亮仗,給敵人一定的挫傷。但敵人在飛機大炮的火力優勢掩護下猛烈進攻,我軍為了保存有生力量主動進行戰略轉移,蘇中地區落入敵軍之手。 合併後我軍各部隊協調能力、戰鬥力都得到了顯著的增強,在宿北戰役中消滅了敵整編六十九師大部,給了敵人當頭一棒。
  • 解放戰爭中,這3 次戰役讓他最緊張,結果每一次都刷新殲敵記錄
    粟司令領導的華中野戰軍和陳老總領導的山東野戰軍,兩支部隊協同作戰,粟司令擔任指揮長。第一次指揮山東野戰軍,粟司令忐忑不安。因為山東野戰軍剛打了幾仗,處於失利狀態,戰士們的士氣低落,互相埋怨。另外主席命令兩軍匯合第一仗,只許勝利,不許失敗。粟司令承受巨大的壓力,為了打勝這一仗,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次軍事指揮上。
  • 華野的葉飛縱隊和東野的李天佑縱隊,都是第1縱隊,哪個更厲害?
    華野的葉飛縱隊和東野的李天佑縱隊,都是第1縱隊,哪個更厲害?李在紅軍時期、抗戰時期戰功遠在葉之上。但解放戰爭葉飛打得更精彩。但兩縱隊實力,我認為李天佑部強,該部是超級編制,最盛時6萬之眾,裝備解放軍王牌之王牌。鐵甲、汽械應有盡有。
  • 孟良崮戰役——華野吃掉了整編七十四師(下)
    張靈甫等轉移到孟良崮600高地的一個山洞裡,74師參謀長魏振鉞用無線電話呼叫:全師終日戰鬥,傷亡極為慘重,請求空投彈藥,並望援軍速進解圍。張靈甫親自與整編25師黃百韜師長通話,請求整編25師佔領天馬山,解救被困的整編74師。
  • 慘勝之戰:許世友4個師攻擊敵1個團,3個師被打殘,傷亡8000人
    1948年8月,範漢傑率6個整編師20個旅,對山東解放區發動了進攻,華東野戰軍主力決定撤離魯中大地,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率第2、7、9、13縱隊負責牽制敵軍。8月至12月之間一退再退,為擺脫困境,打開山東戰場的不利局面,許世友決定轉守為攻,攻佔萊陽。
  • 閻錫山號稱此要塞半年攻不破,我軍一師長抗命進攻,10個小時攻下
    太原戰役是解放戰爭中戰鬥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攻堅戰,解放軍浴血奮戰6個多月,傷亡4.5萬人。此戰中,閻錫山號稱有個要塞半年攻不破,我軍一師長抗命進攻,10個小時攻下。這位師長名叫李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