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迴檢察組》編劇餘飛:部分臺詞出自文件,紙片刀系真實案例

2021-01-09 新京報

1月8日晚,雲集了于和偉、宋春麗、韓童生、吳剛等老戲骨的政法題材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即將收官。據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官網統計,2021年1月7日,《巡迴檢察組》收視率為1.32%,排名全國第二。

在這部43集的電視劇中,東川省檢察院的巡迴檢察組組長馮森一邊追查一起廣為人知的冤案,一邊調查當地首富之子的殺人、減刑案;調查過程中,不僅打掉了潛在的黑惡勢力,還挖出了政法系統內部的貪腐問題。

與許多法律題材電視劇不同,《巡迴檢察組》不僅包含了掃黑除惡、冤案平反等流行政法元素,還著重展示了監獄、駐監檢察室的工作。其中,以馮森為代表的巡迴檢察制度系首次出現在影視劇中。據中國長安網報導,2018年5月,最高檢察院對海南、山東等12省份實施監獄巡迴檢察試點,2019年7月,巡迴檢察在全國全面推開。

在《巡迴檢察組》編劇餘飛看來,此次劇本創作頗有些「與時俱進」的味道。他說最早談劇本時,檢察系統內還沒有「巡迴檢察組」這個概念,直到2018年5月巡迴檢察制度展開試點,他才對劇本重新調整。

餘飛今年50歲,自1997年起從事政法題材的劇本創作工作,代表作包括《重案六組》第三部、第四部,《永不消逝的電波》等。以下為新京報記者與餘飛的對話。

編劇餘飛。受訪者供圖

與巡迴檢察相關的「命題作文」

新京報:《巡迴檢察組》的劇本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籌劃的?為什麼會寫這樣一齣戲?

餘飛:2018年初,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的李學政主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的範子文副主任找到我,說要寫一個劇本,大家一拍即合。最早談劇本時,還沒有「巡迴檢察組」這個概念,高檢要求寫監獄刑事執行檢察,也就是駐監檢察室檢察官的故事,其他沒做硬性要求。

但是2018年5月,高檢推出了巡迴檢察制度。高檢影視中心得到消息後希望能與時俱進,在劇本中表現這種新的制度,以免與現實情況不符。那時劇本已經寫了不少於10集,我重新調整了劇本,將只寫駐監檢察室改成了巡迴檢察組與駐監檢察室相結合的方式。

新京報:創作劇本時,你是通過哪些方式了解駐監檢察室、巡迴檢察組的工作的?

餘飛:2006年前後,我寫過一個劇本叫《走出監獄的女人》,當時採訪了河南省新鄉市的河南省女子監獄,對監獄有了一些基礎了解。

《人民的正義》談合同時,劇本創作團隊就開始籌備採訪,採訪對象包括最高檢察院第五檢察廳的廳長、北京清河監獄相對應的北京市清河人民檢察院、北京清河監獄的駐監檢察官、監獄負責人、獄警等。

當時,高檢第五檢察廳的工作人員給我們做了基礎性科普,清河監獄對應的刑事執行檢察院向我們介紹了駐監檢察室的運行規則和細節。這之後,我們對駐監檢察室有了系統性的了解,劇本素材也主要來自這些採訪。

除了採訪,素材還來自一些卷宗、書籍、生活經歷、與朋友的交談或者新聞。

卷宗我們看得不多,不是為了看具體事件,而是關注檢察院是怎麼描述這個工作過程的,還有一些小細節。比如人物對話、作案工具和作案手段,像服刑人員的作案工具包括牙刷柄、紙片刀這些。再有就是真實生活中,普通人很難想到的一些人的反應,比如團隊女同事到男監獄採訪,服刑人員看她們的那種複雜的眼神等等。

檢察官馮森劇照。《巡迴檢察組》劇組供圖

新京報:以前的駐監檢察室,主要監督監獄的減刑、假釋等刑事變更執行。2019年7月,為避免駐監檢察人員因熟生腐、因熟生懶等問題,最高檢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了巡迴檢察制度。到目前為止,你對巡迴檢察組的認識是什麼?

餘飛:以前只有駐監檢察室,檢察官在一個監獄裡待久了,人都熟悉了,很多工作沒法推進。這種監督和被監督的關係必然是一個矛盾關係。

比如我們參觀、採訪過程中就了解到,曾經有一段時間,監獄工作人員和駐監檢察室工作人員關係太好了,有些檢察官住的房子都是監獄提供的,這就不利於監督工作的開展。而巡迴檢察是彌補這個問題的好方法,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式。

許多臺詞源於政法系統文件

新京報:在劇本創作的2018年、劇集拍攝的2019年,掃黑除惡是政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劇中的省委書記宋志明、省委政法委書記張友成也多次提到掃黑除惡,這也是整部劇的「背景色」嗎?

餘飛:是的。最初我們寫的只是比較單純的檢察官故事,但隨著創作進程的發展,故事深入到了政法系統的方方面面,也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黑惡勢力尤其是新時期隱形的黑惡勢力很自然地顯露出來了。正好掃黑除惡工作又在全國展開,加入這個背景就是非常應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

新京報:你曾經提到,許多臺詞來源於政法系統的文件,能否舉個例子?

餘飛:比如在掃黑除惡方面,東川省省委書記宋志明說過,「中央的精神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勢力一個不湊數。我們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決不能放過一個壞人」;他還說,要「打傘破網,打財斷血,重點是要查處官員充當保護傘的問題」。

再比如宋志明和省委政法委書記張友成談話時,說好的領導幹部有五條標準,包括「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

這種內容都是來自於文件,主要是高檢影視中心領導發給我們的文件。這些內容既有檢察系統內部的,也有檢察系統外部的。

劇中的省委書記宋志明與省委政法委書記張友成。《巡迴檢察組》劇組供圖

新京報:這部劇原來的名字叫《人民的正義》,劇中從省委政法委書記張友成開始,也反覆強調這個概念。在你的理解中,什麼是人民的正義?

餘飛:人民的正義也虛也實。所謂虛,是指並非給老百姓每人手上發10塊錢這種實實在在的人人均等;所謂實,就是要給老百姓一個公平。最後我們借馮森的口說出來,人民的正義就是「每一個我」的公平。

劇裡既有省委政法委書記和他的家庭,普通檢察官和他的家庭,也有當地首富、普通市民、罪犯等。這些人物代表了不同階層,在複雜的困境之下,他們都要面對正義的抉擇,他們在正義的概念面前是怎麼操作的?最終又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對這種結果又是否認同?如果認同的話,在未來的生活中是否願意執行產生這種結果的程序?這是我最終要表達的東西。

新京報:整部劇以胡雪娥喊冤開篇,冤案平反也是整部劇的一條主線嗎?

餘飛:總體來說,我沒有把基調定在冤案平反上,電視劇播完後大家會發現,沈廣軍並不是冤案。之所以「冤」,是他自己隱瞞了關鍵線索,是他自己給自己製造的冤案。

「沒人告訴我什麼級別以上不能寫」

新京報:在劇中,檢察官馮森、上訪戶胡雪娥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性格也非常鮮明。你是如何設定這兩個人物的?

餘飛:剛開始塑造馮森時,沒有為老婆追兇10年的人物設定,當時默認他老婆被害的事情已經了結了。因為一些政法部門的一線幹部會得罪人,家人被傷害的情況很常見,這是一個司法人員縮影。加入追兇的情節後,會有一種悲壯的情緒在裡面,人物會非常有張力——殺他老婆的人可以隨便採用不法手段傷害他,但他還要按照法律流程辦事,眼睜睜地看著嫌疑人在面前卻無可奈何。

另一方面是檢察官馮森和獄警鄭銳的父子關係。這在司法系統中是真實存在的,是我們從採訪中得到的素材。

上訪戶胡雪娥這個人物,最開始大綱裡沒有,我是為了翻錦旗那個開頭寫的這個人。胡雪娥和她的家人,完全是隨著翻錦旗的事一點一點豐富起來的。我之前沒有接觸過上訪戶,但通過新聞報導有一些了解,演員宋春麗對這個角色飽滿的塑造,是根據劇情需要發展出來的。

演員宋春麗飾演的上訪戶胡雪娥。《巡迴檢察組》劇組供圖

新京報:劇中的一些細節,比如服刑人員用廁紙做刀子、被告人黃四海篡改了視頻證據、檢察官羅欣然在高速公路上被追殺,這些素材是來自真實案例還是虛構的?

餘飛:服刑人員用廁紙做刀子來源於真實案例,是從公司員工搜集的資料裡看到的,這種紙刀就是用來傷人的。黃四海修改視頻的靈感來自於一則新聞。2019年前後,我看到新聞裡說史丹福大學研究出了一種修改視頻的軟體,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合理想像。

另外監獄裡的場景都很真實。電視劇是在山東青島的一所新建監獄拍攝的,裡面的設置都與當下的監獄吻合。拍的時候,有一位退休的副監獄長跟著,所以床鋪、衛生間、服刑人員的行為,都是高度還原的。

但檢察官羅欣然在高速公路上被追殺的情節是虛構的,但這個情節過審時沒有任何爭議和問題。膽大包天的壞人並不少見。

電視劇在山東青島的一所新建監獄拍攝。《巡迴檢察組》供圖

新京報:在劇本創作時,你如何把握「曝光尺度」?特別是涉及監獄管理、政法系統內部貪腐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黑惡勢力保護傘」。

餘飛:我入行第一部戲就是警匪片,很多分寸把握是一種本能了,這不是什麼問題。具體到這部戲,監獄裡的問題寫多少、最後出問題大人物究竟是誰、涉及哪個級別,創作團隊都會跟各部門溝通。

比如政法系統內部「黑惡勢力保護傘」,這就是一個象徵性的人物,比現有的好人官大就行,最後根據各方面的綜合意見來定級,是誰都可以。沒人告訴我什麼級別以上不能寫。

新京報:哪些內容是你最想提醒觀眾仔細觀看、反覆品讀的?

餘飛:有些長篇大論的臺詞實際是很重要的內容。有人特別喜歡又打又殺的戲,覺得很好看,但是政法大劇裡長篇大論的爭論、討論,往往最令人激動。

比如第23集,巡迴檢察組組長馮森和熊紹峰在放映廳裡辯論。熊紹峰譴責馮森不專心調查胡雪娥兒子的案子,卻把精力放在當地首富兒子的過失殺人案和減刑上,想藉此撈取政治資本。馮森解釋,首富的兒子很可能是故意殺人,首富之所以急於給兒子辦減刑假釋,就是想撈人並助其外逃。在這裡,馮森還怒斥熊紹峰,讓他不要想著討好權貴,要踏實做事。

還有第16集,橙州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熊紹峰和省委政法委書記張友成的秘書陳明忠,倆人在海邊有一段談話。陳明忠以老朋友的身份逼問熊紹峰是否受賄為首富的兒子減刑,熊紹峰一再表示自己是被人誣陷。陳明忠一件一件脫掉衣服、鞋子,摘下眼鏡,最後只剩下一條內褲,以證明自己沒有攜帶監聽設備,懇請熊紹峰坦誠。熊紹峰說,自己同時接到省委政法委書記張友成和張妻的不同命令,承受著兩方面的壓力,騎虎難下,最後用自己愛人、孩子的生命發毒誓,陳明忠才罷休。

新京報記者 吳小飛

編輯 滑璇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巡迴檢察組》編劇餘飛親自劇透:人物關係圖曝光!
    (該文涉及《巡迴檢察組》部分劇透,請酌情閱讀,感謝!)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劇照於是,作為《巡迴檢察組》的編劇餘飛不得不站出來爆一點猛料了。編劇餘飛髮長文這一次餘飛髮長文解釋了目前《巡迴檢察組》大家疑惑的一些問題,更是直接放出兩張信息量極高的圖片,讓大家對後續的劇情保有期待。
  • 《巡迴檢察組》編劇餘飛放猛料:人物關係圖暗含三大劇透!
    (該文涉及《巡迴檢察組》部分劇透,請酌情閱讀,感謝!)  然而從更新的前12集看,《巡迴檢察組》似乎有些高開低走,除了第一集開場的張有成等開會的高光場面,後面卻鮮有精彩。
  • 劇情漏洞肉眼可見,《巡迴檢察組》編劇遭質疑,周梅森何時再出山
    自《巡迴檢察組》開播以來,最「忙」的人恐怕是這部劇的編劇餘飛了。 《巡迴檢察組》編劇餘飛遭網友批評 對於《巡迴檢察組》這部號稱是《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的電視劇,網友的批評意見大都指向了編劇餘飛,認為編劇在創作此類劇集時應該深入體驗生活
  • 編劇餘飛劇透《巡迴檢察組》劇情人物線索,再回頭看劇輕鬆多了!
    最近熱播的《巡迴檢察組》除了吐槽廣告多,剩下就是吐槽鋪墊太長了。節目組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明白,編劇餘飛老師親自下場為觀眾畫制人物線索圖,再看不懂那就得聊聊其他方面的問題了!邊看人物關係邊感慨這是一部大戲!
  • 《巡迴檢察組》編劇發布人物關係圖,鐵證已出,3人結局再無反轉
    近日,隨著《大江大河2》的開播,再加上已經播出的《大秦賦》和《巡迴檢察組》,同時有三部重磅大劇正在熱播。古裝、年代、懸疑,這三部劇分屬不同題材,各有長處,同時播出,實為觀眾之幸!在這三部劇中,《大秦賦》和《大江大河2》劇情節奏較為平緩,唯有《巡迴檢察組》懸念叢生,到底誰是「甩棍」,結局真相如何,引得不少觀眾競相討論。
  • 《巡迴檢察組》:編劇混合了40多個案件,這部劇在講的是什麼?
    時隔三年,被稱為《人民的名義2》的《巡迴檢察組》悄然開播了,這部劇集結了于和偉、馮雷、吳剛、許亞軍、許文廣、房子斌、趙子琪、孫越、李學政、薛皓文、馬元、成泰燊、韓雪、王海燕、于震、丁海峰、高曙光、王驍、宋楚炎、于越、魯諾、洪浚嘉、沈曉海等實力派演員,這其中還有不少觀眾相當熟悉的老面孔
  • 巡迴檢察組∶「甩棍」究竟是誰,我想編劇餘飛已經給出了答案
    由于和偉、韓雪、馬元、馮雷、韓童生、宋春麗、成泰燊、王海燕等人主演的檢察法治劇《巡迴檢察組》目前正在播出。該劇被稱作是《人民的名義》的姊妹篇,可見觀眾對其評價之高。從該劇播出開始,小編就一直在追這部劇,緊湊的劇情,讓人無法快進,也正因如此,《巡迴檢察組》才真正稱得上是一部「好劇」。當巡迴檢察組組長馮森亮明身份後,整部劇的節奏瞬間快了起來,而由馮森提出的「甩棍」這一人物形象,也成為了蒙在所有人心中的「迷霧」。
  • 《巡迴檢察組》選角內幕:非于和偉不可
    羊城晚報記者 黃翔宇法治題材現實主義電視劇《巡迴檢察組》近日在湖南衛視熱播,並在優酷同步播出。該劇首度聚焦巡迴檢察制度,講述新時代檢察官維護正義的故事。作品開播後,熱度和收視率持續上升,酷雲直播關注度「破1」,CSM59省級衛視黃金劇場電視劇和CSM全國網央衛晚間電視劇的收視率及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
  • 《巡迴檢察組》首播 于和偉韓雪演繹新時代檢察官
    由範子文、張延彬等任總出品人,李學政任總製片人,李路執導並擔任總監製,餘飛編劇,于和偉、韓雪、馮雷、馬元、韓童生、成泰燊、宋春麗、王海燕領銜主演的掃黑除惡依法治國檢察題材時代報告劇《巡迴檢察組》於12月13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正式播出,並在優酷視頻全網獨播,為全國觀眾奉上了一部凝聚「依法治國,維護正義」正能量的法治題材現實主義力作
  • 于和偉《巡迴檢察組》突然上線,與韓雪重啟「九三零案」
    新京報訊 12月13日晚, 由余飛編劇、李路執導,于和偉、韓雪主演的《巡迴檢察組》突然低調登陸優酷視頻網絡獨播。《巡迴檢察組》海報《巡迴檢察組》被觀眾視為《人民的名義》的姊妹篇,因為同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金盾影視中心出品,《人民的名義》總出品人範子文在《巡迴檢察組》中擔任總出品人,《人民的名義》總導演李路仍繼續執導《巡迴檢察組》,而編劇是曾擔任過《重案六組》第三、四部的著名編劇餘飛。
  • 電視劇《巡迴檢察組》首播
    □記者 趙琳 報導  本報濟南訊 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出品的電視連續劇《巡迴檢察組》,於12月13日20時在湖南衛視金鷹劇場首播,優酷視頻全網獨播。
  • 《巡迴檢察組》主創人員談:檢察官不是一板一眼的「紙面人」
    有觀眾看後評價道:《巡迴檢察組》是一部檢察題材的先鋒劇,它在人民的立意上傳播了新時代檢察精神,生動講述了當代檢察官維護人民的正義和法律權威的故事。透過這部劇,無論是首次觸電檢察題材的編劇餘飛、劇中羅欣然的扮演者韓雪,還是與檢察題材再度相逢的總製片人李學政、導演李路、劇中馮森的扮演者于和偉,他們都真真實實的和檢察官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 巡迴檢察組小說原著叫什麼 巡迴檢察組律師扮演者是誰
    《巡迴檢察組》小說原著叫什麼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由東方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是著名編劇餘飛聚焦法治現實主義題材的監獄檢察小說。此書的出版可謂恰逢其時。當前,中央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剛剛收官,全國政法系統教育整頓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
  • 《巡迴檢察組》奸細身份被證實,武強隱藏的好深,熊副成替罪羊
    可能是怕觀眾等得太久吧,《巡迴檢察組》的編劇餘飛忍不住了,他於近日在社交平臺上與網友一起探討了《巡迴檢察組》的劇情和人物關係,最後還放出了一張人物關係圖,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隱晦的告訴網友誰才是真正的「甩棍」。
  • 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定檔播出
    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出品的首部反映監獄巡迴檢察工作的電視連續劇《巡迴檢察組》,於12月13日20時在湖南衛視金鷹劇場首播,優酷視頻全網獨播。該劇共43集,主要講述了東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會上,「9·30殺人案」罪犯家屬胡雪娥突然當眾申冤,剛剛履新的省委政法委書記張友成頂住重重壓力,檢察官馮森作為省檢察院巡迴檢察組組長深入東川省第一監獄重新調查,最終將罪犯繩之以法的故事。
  • 編劇餘飛給的這張關係圖已給出答案:不是
    《巡迴檢察組》目前馮森已經亮出了自己真正的身份,他就是巡迴檢察組的組長。並且,他還提到,他有其他兩個組員。關於馮森的兩個組員,到底是誰?目前,大家也紛紛猜測。目前,可能性最大的一個人物就是米振東。這次之所以派出巡迴檢察組,監獄作為重點懷疑對象之一,米振東正好又出現在這裡,這個為他的「臥底」身份是加分的。只有深入內部,才能掌握關鍵的信息。結合馮森臥底掮客的例子,米振東這個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而且,米振東臥底的還是沈廣軍的監區。3、技能加身,不像一般人。在黃四海剛剛換到二監區的時候,被胡大軍的小團隊打暈了。
  • 于和偉韓童生韓雪主演,《巡迴檢察組》開播獲贊
    《巡迴檢察組》於13日晚開播13日晚,法治題材現實主義電視劇力作《巡迴檢察組》在湖南衛視開播。該劇集結了于和偉、韓童生、韓雪等知名演員,精彩的演繹引來網友紛紛點讚。巡迴檢察改革,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和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大改革舉措,是新時代檢察工作的全新路徑。在此背景下,正在湖南衛視播出的法治題材現實主義力作《巡迴檢察組》,真實且不失藝術感地展現了政法系統工作者積極實踐巡迴檢察制度,堅定自身信念、維護公平正義的動人事跡,以匠心譜寫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旋律。
  • 《巡迴檢察組》于和偉扮演的馮森,李學政扮演的外星人,角色揭秘
    本劇的編劇是餘飛,《永不消逝的電波》《重案六組》等火爆全國的懸疑偵破劇均出自他手,豆瓣評分分別高達7.9和8.6,他的劇本幾乎都是硬貨,好戲到現在才真正的開始。     海報與劇中人物形象對比  《巡迴檢察組》第一集,胡雪娥大鬧會場,她「假獻錦旗」,打破了原本和諧的「表彰大會」。
  • 《巡迴檢察組》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正式出版發行
    《巡迴檢察組》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正式出版發行 2020-12-22 11:11:57 作者:李季 責任編輯:李季   中新網12月22日電 2020年12月,由湖南衛視正在熱播的爆款劇《巡迴檢察組
  • 《巡迴檢察組》米振東真實身份已明朗,那「甩棍」究竟是誰?
    隨著《巡迴檢察組》劇情的深入,尤其是米振東這一「狠角色」的上線,讓本是槽點滿滿的電視劇慢慢的開始引人入勝,因為本劇留下的懸念太多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另外反派的高級犯罪手法和對壘的橋段相當精彩,加之以馮森和張友成為代表的正派角色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吸引了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