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6月30日,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暨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儀式在浮山校區隆重舉行。
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青島市教育局總督學李珉為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
青島市衛健委黨組成員、計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周長政,青島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徐冰,青島市紅十字會組織宣傳處處長張少芹,青島大學校領導於永明、劉彩雲、肖江南、吳世珍、徐龍飛,原青島醫學院老領導、老教授以及已故沈福彭、曹來賓兩位先生的子女應邀出席儀式。
儀式現場,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介紹了學校和醫學教育的辦學情況,他表示,一代代青大醫學人以仁心妙術的醫風,大醫德馨的精神,鑄就了百年的榮光,用「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做出了青大貢獻,展現了青大人的擔當。在每個國家和民族需要的時刻,一代代青大醫學人從未缺席,先後湧現出的魏一齋、潘作新、沈福彭等一大批德醫雙馨的醫學專家、教育名師,成為青島大學辦學史上的寶貴精神財富。
夏東偉指出,學校融合發展以來,高度重視醫學教育發展, 不斷加大資源投入,進一步完善了體制機制,拓展了發展空間。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的建成並獲批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必將會成為傳承青大醫學人愛國愛黨、敬業奉獻、嚴謹治學、克難奮進精神的主要陣地,成為對廣大師生進行校史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成為青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夏東偉強調並號召全校教師要以老一輩的學者先賢為楷模、為榜樣,努力成為知識傳授創新、推動社會發展、守護人類文明的重要力量,爭做「四有」好老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成為學生人生、學術、從業的引路人,幫助學生在歷史中立志,在時代中立行,在人生中立德,成長為「頂天立地」的青大人。
青島市衛健委黨組成員、計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周長政指出,青島大學與青島城市發展血脈相連,休戚與共,是青島市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青島高等教育的戰略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前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長江以北地區一流醫療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將充分發揮青島大學醫學學科資源優勢,促進醫教研一體化協同發展,推動青島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他表示,青島市衛健委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島大學和醫學教育事業發展,積極為學校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支撐,攜手共創青島大學、青大醫學教育更加輝煌的明天。
儀式上,全國優秀教師、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沈若武教授引領醫學部全體青年教師進行了青大教師誓詞宣誓;輔導員王靜雅老師引領醫學生代表進行了醫學生誓言宣誓。
據了解,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由青島大學醫學部耗時近1年組建完成,醫學發展史館收集整理了各個發展階段重要的片斷,分別以序廳、青醫之魂、名師雲集、發展歷程、傑出校友等板塊展現青大醫學110年來的發展軌跡。青大醫學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傳承。沈福彭、徐佐夏、潘作新、穆瑞五、田浩泉、馬賢成、金澤中、馮雁忱等青醫先輩是「青醫之魂」締造者,是青大醫學發展的引領者,見證了青醫的輝煌發展。正是他們無私奉獻,創新實幹的精神,不斷激勵著青醫人繼往開來,砥礪前行。
青島大學人體生命科學館陳列胚胎學標本、人體的大體解剖、局部解剖和斷層解剖標本及病理學標本260餘件,涵蓋胚胎發育、九大系統、頭頸、四肢、軀幹各部分結構的表面及層次解剖、病理解剖標本等。走進人體生命科學館,領悟生命孕育之艱辛曲折,感嘆人體形態結構之精妙絕倫,感悟健康之彌足珍貴,令觀者油然而生尊崇科學精神,珍愛生命健康之理念。
兩個展館在線下展館投入使用的同時,線上展館也同時對外開放,通過VR技術使參觀者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歷史與生命帶來的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醫學發展史館獲批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成為對師生進行校史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師德師風教育的重要場所。人體生命科學館是對學生進行醫學科普教育、紅十字精神和志願服務精神教育的重要場所。青島大學醫學部將把參觀兩館作為新生入學的第一課,並面向青島市廣大師生開放,同時還將經常性在兩館舉辦有關紀念教育活動。(中國教育在線/姜甜甜 通訊員/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