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歷史與生命的震撼!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啟用

2020-12-15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訊 6月30日,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暨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儀式在浮山校區隆重舉行。

  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青島市教育局總督學李珉為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

  青島市衛健委黨組成員、計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周長政,青島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徐冰,青島市紅十字會組織宣傳處處長張少芹,青島大學校領導於永明、劉彩雲、肖江南、吳世珍、徐龍飛,原青島醫學院老領導、老教授以及已故沈福彭、曹來賓兩位先生的子女應邀出席儀式。

  儀式現場,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介紹了學校和醫學教育的辦學情況,他表示,一代代青大醫學人以仁心妙術的醫風,大醫德馨的精神,鑄就了百年的榮光,用「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做出了青大貢獻,展現了青大人的擔當。在每個國家和民族需要的時刻,一代代青大醫學人從未缺席,先後湧現出的魏一齋、潘作新、沈福彭等一大批德醫雙馨的醫學專家、教育名師,成為青島大學辦學史上的寶貴精神財富。

  夏東偉指出,學校融合發展以來,高度重視醫學教育發展, 不斷加大資源投入,進一步完善了體制機制,拓展了發展空間。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的建成並獲批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必將會成為傳承青大醫學人愛國愛黨、敬業奉獻、嚴謹治學、克難奮進精神的主要陣地,成為對廣大師生進行校史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成為青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夏東偉強調並號召全校教師要以老一輩的學者先賢為楷模、為榜樣,努力成為知識傳授創新、推動社會發展、守護人類文明的重要力量,爭做「四有」好老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成為學生人生、學術、從業的引路人,幫助學生在歷史中立志,在時代中立行,在人生中立德,成長為「頂天立地」的青大人。

  青島市衛健委黨組成員、計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周長政指出,青島大學與青島城市發展血脈相連,休戚與共,是青島市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青島高等教育的戰略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前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長江以北地區一流醫療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將充分發揮青島大學醫學學科資源優勢,促進醫教研一體化協同發展,推動青島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他表示,青島市衛健委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島大學和醫學教育事業發展,積極為學校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支撐,攜手共創青島大學、青大醫學教育更加輝煌的明天。

  儀式上,全國優秀教師、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沈若武教授引領醫學部全體青年教師進行了青大教師誓詞宣誓;輔導員王靜雅老師引領醫學生代表進行了醫學生誓言宣誓。

  據了解,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由青島大學醫學部耗時近1年組建完成,醫學發展史館收集整理了各個發展階段重要的片斷,分別以序廳、青醫之魂、名師雲集、發展歷程、傑出校友等板塊展現青大醫學110年來的發展軌跡。青大醫學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傳承。沈福彭、徐佐夏、潘作新、穆瑞五、田浩泉、馬賢成、金澤中、馮雁忱等青醫先輩是「青醫之魂」締造者,是青大醫學發展的引領者,見證了青醫的輝煌發展。正是他們無私奉獻,創新實幹的精神,不斷激勵著青醫人繼往開來,砥礪前行。

  青島大學人體生命科學館陳列胚胎學標本、人體的大體解剖、局部解剖和斷層解剖標本及病理學標本260餘件,涵蓋胚胎發育、九大系統、頭頸、四肢、軀幹各部分結構的表面及層次解剖、病理解剖標本等。走進人體生命科學館,領悟生命孕育之艱辛曲折,感嘆人體形態結構之精妙絕倫,感悟健康之彌足珍貴,令觀者油然而生尊崇科學精神,珍愛生命健康之理念。

  兩個展館在線下展館投入使用的同時,線上展館也同時對外開放,通過VR技術使參觀者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歷史與生命帶來的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醫學發展史館獲批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成為對師生進行校史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師德師風教育的重要場所。人體生命科學館是對學生進行醫學科普教育、紅十字精神和志願服務精神教育的重要場所。青島大學醫學部將把參觀兩館作為新生入學的第一課,並面向青島市廣大師生開放,同時還將經常性在兩館舉辦有關紀念教育活動。(中國教育在線/姜甜甜 通訊員/李鵬)

相關焦點

  • 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儀式青大舉行
    6月30日,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暨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儀式在青大舉行。其中,醫學發展史館260平方米,展示了青大醫學教育走過110個春秋的重要軌跡。人體生命科學館500平方米,陳列了260餘件胚胎學、解刨學等標本,揭示著生命的奧秘。
  • 「窺探」生命發展的「秘密」,青大人體生命館260個塑化標本填補...
    6月30日,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暨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儀式在青大舉行。人體生命科學館陳列260餘件胚胎學、解剖學標本,填補了我市人體標本館的空白。從一個小小的胚胎,到呱呱墜地的嬰兒,生命是如何誕生的?生命又是如何演變發展的?人體中究竟隱藏著多少知識?
  • 【走進名館】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生命科學館:探索人體奧秘追尋生命之旅
    生命又是如何演變發展的?人體中,究竟隱藏著多少知識和奧秘?……如果想了解生命的奧秘,那就到泰州職業技術學院踏上探索和發現人體奧秘的旅程吧。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生命科學館坐落於該校醫學院大樓南側,與基礎醫學實訓中心有機融合。
  • 化腐朽為神奇,探秘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
    化腐朽為神奇,探秘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金羊網  作者:王倩 丁振球 湯銘明  2018-05-21 文/金羊網記者王倩 實習生丁振球 通訊員黃瑤在剛剛過去的世界博物館日,不少高科技手段的運用激發了人們對博物館學習和旅遊的興趣。
  • 「廣州科普遊VR全景展廳」揭秘人體的科學 方知生命的偉大
    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中心承辦的「廣州科普遊VR全景展廳」讓廣大市民足不出戶就能通過VR視角走進「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廣東藥科大學人體科學教育中心」用VR視角遊遍五臟六腑精品展廳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精品展廳中展現有諸多鑄型標本,鑄型標本具有形象生動、直觀全面、效果明顯、標本利於長期保存等優點。
  • 【震撼】中華民族站起來的標誌:以生命醫學戰勝屍體醫學!
    就是把身體誤做生命。身體與生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生命時我們稱它為身體;沒生命時我們只能叫它為屍體,而不能再稱它為身體了。而治病,是給有生命的人治病,不是給屍體治病,現代醫學用解剖屍體來研究生病治病的道理,應該稱之為屍體醫學,對活人生病治病毫無好處,相反還有誤導。
  • 誰是中國大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王者?2020最新大學學科排名來了……
    2020年最新排名覆蓋54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而生命科學和醫學一共10個學科被納入評估。在這份排名中,生命科學方面,清華大學生物學、基礎醫學2個學科位列內地榜首。此外,中國農業大學的農學、南京農業大學的獸醫學也分別位居榜首內地大學第一。
  • 泰聖康源醫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達成合作
    12月9日,北京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在泰聖康源生命科學館舉行了籤約儀式。在籤約儀式上,於福江董事長代表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進行了發言,他講到,在這裡,我們匯聚了多位院士專家,行業精英,所在的領域、共同的目標與方向均在生物醫學。
  • 北京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籤署...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2020年12月9日,北京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在泰聖康源生命科學館舉行了籤約儀式。北京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董事長於福江、院長柏雪峰、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孫中生教授等雙方代表出席了籤約儀式。
  • 北京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與中科院生命科學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
    2020年12月9日,北京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在泰聖康源生命科學館舉行了籤約儀式。北京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董事長於福江、院長柏雪峰、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孫中生教授等雙方代表出席了籤約儀式。
  • 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
    主修專業: 臨床醫學五年制 關於醫大 中國醫科大學是一所擁有近百年歷史的高校,是為數不多的以「中國」二字冠名的的學校,是唯一一所跟隨紅軍走完兩萬五千裡長徵
  • 紅色的校園——中國醫科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創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學校名義參加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並在長徵中繼續辦學的院校,是我國最早進行西醫學學院式教育的醫學高校之一。校園由國內著名的同濟大學設計院擔綱設計,校園設計融入了學校辦學傳統和醫學特色,體現了現代性、教育性和藝術性。校史館和生命科學館是鎮園之寶,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醫學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校史館展示了學校的紅色文化歷史,生命科學館揭示了人類生命健康的奧秘,校史館更是被評為遼寧省和瀋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受到學校師生和社會各界朋友的廣泛讚譽。
  • 廣州大學與中山市人民醫院共建研究院:將成立生命醫學科研團隊
    為積極推動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生物信息與精準治療等先進診斷和治療技術的科研合作,探索在廣州大學發展新醫科的新模式新路徑,5月8日,廣州大學與中山市人民醫院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生命醫學聯合研究院。廣州大學校長魏明海、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袁勇分別代表雙方籤約。
  • 內丹學是打開人體生命科學之鑰匙
    內丹經書是古代丹家為了同死亡作鬥爭,以人體為實驗室,以精、氣、神為藥物,為揭開人類心靈的奧秘終生修煉的實驗記錄。歷史上內丹家在異族進犯中原之際,為了延續中國傳統文化的聖脈,將儒、道、釋三教精華熔為一爐,當做道教的修持程序以口訣秘傳的方式保存下來,因之內丹學像傳統的京劇藝術一樣,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 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
    竺 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陳子江 山東大學程 京 清華大學醫學院褚嘉祐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丁 琛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丁奎嶺 上海交通大學董 偉 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杜莉利 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樊春海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生命定格81歲,醫學專家捐獻遺體成為「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他們讓學生能在最接近真實的人體上進行模擬手術訓練。對醫學生來說,他們是無言的良師,是感知生命的領路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向「大體老師」致敬。(圖片由學校提供)20日的課堂上,學生們迎來一位令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
  • 寧波大學醫學院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感恩生命」教育
    參加完儀式後,寧波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18級3班的學生陳雯燁在留言簿上這樣寫道。12月24日,在寒風凜冽的隆冬時節,一場「致敬無語良師,感恩生命光輝」的特殊紀念活動在寧波大學醫學院舉行,這場致敬遺體捐贈者的活動,讓現場充滿了生命的暖意。寧波市紅十字會、寧波市教育局及寧大師生共200餘人參加了儀式。
  • 無語良師,死亡不是結束 而是生命的延續
    12月6日上午,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錢江陵園舉辦了「生命接力 榮耀回家」暨生命禮敬園開園活動,為10名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舉辦了集體安葬儀式,讓這些大愛的平民英雄「榮耀回家」。浙江大學醫學院20多名師生代表穿著白大褂站在紀念碑前,向他們的「大體老師」默哀致敬。「等我百年之後,我的名字還會在你的旁邊。」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每個數字背後都是生命的接力
    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姚慶國說,器官捐獻可以挽救生命,促進醫學事業發展,更是社會關愛與思想進步的體現。然而,這項事業需要長期的宣傳和觀念的普及,才能讓社會公眾知曉、理解並且接受。「在這方面,溫州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全省位居前列。」 2010年11月,我市作為浙江省首批三個試點城市之一,正式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