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英使館發言人致函《衛報》批駁臺灣當局有關人員錯誤言論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倫敦12月22日電(記者梁希之)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2日發布消息,英國《衛報》8日刊登對臺灣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採訪相關報導,該負責人就兩岸關係、臺所謂「國際地位」等問題發表一系列錯誤言論。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致函《衛報》,駁斥有關謬論,以正視聽。信函原文亦通過使館社交媒體公開發布。

發言人表示,《衛報》刊登的中國臺灣當局有關人員的錯誤言論與事實完全不符。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發言人說,臺海兩岸是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是割捨不斷的一家人。兩岸和平發展已是兩岸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如今,中國大陸發展正給海峽對岸同胞不斷帶來機遇。

發言人指出,任何煽動兩岸對抗的「臺獨」分裂圖謀都註定失敗。一些分裂勢力動作頻頻、興風作浪,改變不了上述事實,也阻礙不了兩岸關係向前邁進的步伐,阻擋不了中國和平統一的進程。

相關焦點

  • 駐英使館發言人致函《衛報》,批駁臺灣當局有關人員錯誤言論
    駐英使館發言人致函《衛報》,批駁臺灣當局有關人員錯誤言論 中國駐英國使館網站 2020-12-22 08:55
  • 中國駐英使館發言人致函英《衛報》駁臺灣當局有關人員錯誤言論
    中新社倫敦12月21日電 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22日致函英國《衛報》批駁臺灣當局有關人員錯誤言論。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致函《衛報》指出,12月8日《衛報》刊登的中國臺灣當局有關人員的錯誤言論與事實完全不符。
  • 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致函《衛報》批駁臺灣當局有關人員錯誤言論
    當地時間12月8日,《衛報》刊登對臺灣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採訪相關報導,該負責人就兩岸關係、臺所謂「國際地位」等問題發表一系列錯誤言論。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致函《衛報》,駁斥有關謬論,以正視聽。信函原文22日亦通過使館社交媒體公開發布。
  • 英國《衛報》刊登臺灣當局有關人員錯誤言論,中使館致函駁斥
    海外網12月22日電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消息,12月8日,《衛報》刊登對臺灣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採訪相關報導,該負責人就兩岸關係、臺所謂「國際地位」等問題發表一系列錯誤言論。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致函《衛報》,駁斥有關謬論,以正視聽。
  • 「臺獨」分子在英媒大放厥詞,我使館嚴詞駁斥
    據環球網12月22日報導,近期,英國《衛報》採訪了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並將此人發表的一系列荒謬言論直接登報。對此,中國駐英使館致函《衛報》,對有關錯誤言論進行駁斥,以正視聽。"臺獨"分子口出狂言吳釗燮在接受採訪時大放厥詞,鼓吹"臺獨"言論,極力渲染大陸所謂的"威脅",企圖挑撥兩岸關係,煽動國際社會針對中國。《衛報》身為域外媒體,卻跟著民進黨當局作妖,將這些錯誤言論刊登在其網站上。據報導,吳釗燮此人劣跡斑斑,曾多次在臺海問題上煽風點火,炒作"臺獨"議題,他本人也被國臺辦點名批評。
  • 「臺獨」踩紅線,英媒跟著作妖,中方強勢行動
    據環球網12月22日報導,近期,英國《衛報》採訪了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並將此人發表的一系列荒謬言論直接登報。對此,中國駐英使館致函《衛報》,對有關錯誤言論進行駁斥,以正視聽。"臺獨"分子口出狂言吳釗燮在接受採訪時大放厥詞,鼓吹"臺獨"言論,極力渲染大陸所謂的"威脅",企圖挑撥兩岸關係,煽動國際社會針對中國。《衛報》身為域外媒體,卻跟著民進黨當局作妖,將這些錯誤言論刊登在其網站上。
  • 中國駐德國使館發言人就《時代》周報有關涉臺言論闡明立場:臺灣...
    8月13日出版的德國《時代》周報刊登中國駐德國使館發言人的讀者來信,針對該報7月30日有關涉臺錯誤言論闡明立場。來信全文如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為包括聯合國及德國在內國際社會普遍認可。
  • 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發言人批駁臺灣當局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謬論
    中新社休斯敦2月4日電 2月4日,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發言人致信《芝加哥論壇報》,批駁日前「臺北經文處」負責人在該報發表的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謬論。文章指出,1月29日,「芝加哥臺北經文處」負責人通過《芝加哥論壇報》發表不負責任言論,聲稱臺缺席世界衛生大會將「損害臺灣民眾健康福祉」,造成「國際防疫缺口」。這純屬利用疫情編造謊言,進行政治操弄,謀求「臺獨」政治私利。文章稱,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沒有人比中國中央政府更關心臺灣同胞的健康福祉。
  •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談加總理錯誤涉華言論:加方的行徑才是...
    (原標題: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談加總理錯誤涉華言論:加方的行徑才是「脅迫外交」)
  • 英媒刊文稱中國大陸阻礙臺灣地區抗疫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沒有人比...
    【來源: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據中國駐英國使館網站消息,4月9日,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刊登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致函,對其有關中國抗疫以及中國大陸阻礙臺灣地區抗疫的錯誤言論進行駁斥。全文如下: 關於《經濟學家》雜誌3月28日刊登的臺北駐英國代表處代表林永樂的來信,我想聲明,沒有人比中國中央政府更關心臺灣同胞的健康福祉。武漢疫情發生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及時主動向臺灣地區通報疫情信息。1月中旬,應臺灣地區相關部門請求,臺灣地區專家到武漢進行了實地全面考察,並同參與疫情防控和患者治療的大陸專家進行了交流。
  • 中國駐英使館:強烈譴責「五眼聯盟」外長發表涉港聲明
    中國駐英使館:強烈譴責「五眼聯盟」外長發表涉港聲明 中新社倫敦11月19日消息,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19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五眼聯盟」外長發表涉港聲明。
  • 英國政要發表涉疆錯誤言論,中國駐英使館:大肆散播涉疆「世紀謊言...
    每經編輯:張喜威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7月21日凌晨消息,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就英國政要涉疆錯誤言論答記者問。記者問:近日,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及部分議員聲稱對中國新疆「維吾爾族人權被嚴重侵犯」、「穆斯林婦女被強制節育和墮胎」等表示嚴重關切,部分議員宣稱要對中國進行制裁。請問中國大使館對此有何評論?
  • 中國代表耿爽批駁美英涉疆錯誤言論:毫無根據,極其荒謬
    中國代表耿爽批駁美英涉疆錯誤言論:毫無根據,極其荒謬 新華社聯合國8月24日消息,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當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恐怖行為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視頻公開會上發言,全面闡述中方在反恐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 ...中國駐印度使館新聞發言人日前回應稱,印度電視臺為其「臺獨...
    2020-10-17 09:08:46來源:FX168 【中國使館回應印度電視臺專訪吳釗燮:為「臺獨」言論張目 挑釁一中原則】印度電視臺「今日印度」15日播出對臺灣民進黨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的獨家專訪。
  • 中使館致函《每日電訊報》批駁美參議員盧比奧涉華文章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0月16日電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10月16日消息,10月8日,美國參議員盧比奧在《每日電訊報》刊文《民主國家仍被中國的謊言所欺騙》,在氣候變化、人權等問題上無端指責中國。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致函《每日電訊報》,駁斥其錯誤言論,以正視聽。全文如下:貴報刊登美國參議員Marco Rubio充滿污衊與抹黑言論的文章,在氣候變化、人權等問題上無端指責中國。中方對此予以堅決反對。我願強調兩點:第一,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成就有目共睹,不容詆毀。
  • 中國駐法使館致信法媒:誰承認臺灣是「國家」?
    4月6日,中國駐法國使館官網刊文《中國駐法國使館發言人就法國議員聯署有關涉臺文章致<新觀察家>周刊編輯部的信》。(圖片來源:中國駐法大使館官網)中國臺灣網4月7日訊 3月31日,法國《新觀察家》周刊發表了名為《世界衛生組織應與臺灣全面合作》的文章,該文由86名法國議員和40名法國醫生學者聯署,稱臺灣為所謂的「國家」,引起熱議。
  • 駐多米尼加大使張潤發批駁臺灣當局一系列卑劣行徑和險惡用心:美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1日訊 據中國駐多米尼加使館網站消息,5月20日,多米尼加最大報《裡斯汀報》刊登張潤大使署名文章《美臺借疫情滋事不會得逞!》。文章通過事實和數據,批駁臺灣當局將病毒政治化、炒作所謂「防疫缺口」、攻擊大陸和世衛組織等卑劣行徑,揭露其「以疫謀獨」險惡用心,重申一中原則,指出「以疫謀獨」是歷史逆流,絕不會得逞。文章還揭批美國國務卿為臺灣「民主抗疫」搖旗吶喊的虛偽性。
  • 駐加使館回應特魯多涉華錯誤言論:加方的行徑才是「脅迫外交」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網站截圖 中國網12月21日訊 據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網站今日消息,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以下簡稱:發言人)就加拿大領導人等錯誤涉華言論發表談話
  • 「臺獨」分子大放厥詞,英媒也同一鼻孔出氣
    據媒體報導,最近英國媒體採訪了臺灣外事部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並且對吳釗燮發表的一系列荒唐言論直接刊登。針對英方媒體這種行為,中國駐英大使館直接表態。 吳釗燮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口出狂言一直鼓吹「臺獨」,還渲染「中國威脅論」,一直挑撥兩岸關係。英國衛報本身作為有影響力的媒體,卻任由民進黨胡作非為,將錯誤言論刊登在其網站上。
  • 英媒指責中國瞞報疫情 中駐英使館:中國努力不容歪曲 貢獻不容詆毀!
    針對有記者問到,近日,英國媒體報導稱,中國「刻意瞞報疫情」,致使「英國疫情防控延誤」,並進行「掠奪性幫助」。英國政府高級官員「對中方做法表示不滿」,並要求「重新審視」對華政策,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時,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稱,我們注意到,近日有英國媒體對中國抗疫舉措的不實報導和無端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