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小個子球員改變和影響著NBA的籃球世界,他們沒有高大的身軀,但憑藉著冷靜的大腦和精湛的技術帶領球隊前行。身高183的艾佛森,季後賽中逆天改命,帶隊打進總決賽,面對擁有驚世天賦的奧尼爾和堅毅如鐵的科比,他無所畏懼,用一場足以載入籃球史冊的表演攻陷斯坦普斯中心,艾佛森精神傳唱至今,他是費城的王者和驕傲;身高191的納什,在鳳凰城開啟華麗的進攻時代,他將快攻和小球打法運用到極致,他改變了人們對於進攻的理解,他帶領的太陽隊是那個時代的一抹亮色,為籃球世界添光加彩,如果不是鄧肯命中了那個三分,太陽可能也收穫總冠軍了吧;身高183的保羅,少年老成,建議沉穩,初入聯盟便帶隊崛起,在西部與當時的豪強馬刺、小牛、太陽和湖人爭雄,在07到08賽季,保羅險些搶走科比手中的常規賽MVP,保羅繼承了傳統後衛的技術特點,並發揚光大。
艾佛森
艾佛森、納什、和保羅的榮耀都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那時的還有眾多優秀的小個球員引領著球隊,如基德、、羅伊、畢比等等,他們都是球隊的核心,小個球員也擁有著很大的權勢。可是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利拉德
看如今的聯盟,我們還能看到一支球隊以小個球員為核心,同時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嗎?利拉德是開拓者的掌舵人,可是阿爾德裡奇離開以後,開拓者隊在季後賽除了上個賽季擊敗雷霆隊以外,多少年都是碌碌無為,利拉德也很難帶隊衝擊西部之巔;比爾是奇才隊的核心,奇才的處境無需多言了;布克是太陽隊的核心,他的老大地位岌岌可危,若艾頓繼續進步,太陽隊或許會改變建隊模式。只有勇士隊的庫裡能夠帶隊保持競爭力,可是全力引進杜蘭特的行為,也表明了他們承認以小個球員為絕對主導並不穩定。
歐文和沃克
當下有些全明星級別的小個子們,紛紛找到了自己下新的定位,那就是放棄球隊老大。沃克去了凱爾特人,甘心輔佐塔圖姆和杰倫布朗;歐文去了籃網,主動與杜蘭特結合,在騎士隊和凱爾特人的經歷告訴了他,還是適合在大哥身邊;洛瑞早就改變了定位,萊昂納德在時悉心輔佐,萊昂納德走後,他輔佐的人又成為了西亞卡姆。總的來說:如今的聯盟,除庫裡之外,已經沒有一名小個子球員帶領的球隊保持競爭力,而曾經心高氣傲的天才們也轉變了角色,願意當二三當家。
以上列舉的小個子球員都是混的好的小個子,都是全明星級別的小個子,他們要麼無法帶隊進步,要麼開始退而求其次,這群人尚且如此,普通的小個子球員處境更加艱難。只是過了十年,曾經的戰術核心嗎?為何如今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下面我們詳細分析一下。
在過去,組織後衛是球隊的進攻大腦,負責組織和串聯球隊,在助攻榜上,在前面的都是身高190左右的後衛球員,那個時代,組織能力和出色的大局觀是小個子球員的優勢,他們能夠把握球隊的節奏,串聯好進攻。隨著時代的變遷,組織已經不是小個子球員的專屬,甚至已經不再領先。
本賽季助攻榜前五
這是本賽季NBA的助攻榜,我們可以看到,在前五名裡面,特雷楊和盧比奧算是小個子球員,而詹姆斯、東契奇和西蒙斯的身高分別是2米06、2米01和2米08,都是鋒線身高。為何大個子球員在組織能力方面已經建立優勢了呢?這裡有幾點原因:第一,更高的身高意味著更好的視野和更少的失誤。當持球人遭遇包夾時,大個子球員因為身高臂展,他們能夠看到遠處的隊友,同時能夠把球傳過去,失誤少,而且能夠製造出進攻機會。第二,大個子球員能夠壓縮防線,製造機會。在如今這個時代,想要給隊友製造進攻機會,首先自己要有進攻威脅,吸引包夾以後隊友才有機會。大個子球員利用體型優勢在一對一或者藉助擋拆以後更容易進到對手內線,吸引重兵防守,壓縮對方的防線,如此一來,隊友的機會就來了。
球員失誤率對比
而小個子球員的主要優勢其實就剩一點了:運球技術更好。這一點我們必須承認,歐文和肯巴沃克等人確實是聯盟最會運球的球員,他們的運球至少比老詹的運球看起來帥多了。運球能力好在組織進攻方面能夠起到兩個作用:第一,出色的運球有利於一對一過人;第二,出色的運球有利於護球而減少失誤。在過人技術方面,小個子球員確實做的更好,可是過人不只靠技術,更看速度力量和爆發力,用身體碾壓的過人比做花哨運球過人容易的多,這就是鋒線身高球員的優勢,想想字母哥和詹姆斯就知道了。而另外一個優勢就是對於2米左右的球員來說,只要壓住對手一個身位就可以完成投籃、突破或者送出助攻,而小個子球員想要從容的處理球需要把人完全過掉。再說護球方面,2米多的球員雖然運球不如小個子,可是身體更強壯,護球能力出色,上圖為對比了助攻榜前五球員的失誤率,老詹的失誤率最低,西蒙斯的最高,整體來看,不能說明小個子球員護球能力更強。
詹姆斯組織進攻
那麼在助攻所需要的傳球意識、大局觀和傳球能力方面,小個子球員是否更勝一籌呢?在過去確實是這樣的,納什、基德、比盧普斯、白巧克力等等確實都在上述能力上領先,可是最近一些年,身高兩米以上的球員補齊了技術短板,老詹不用多說,除他之外如今東契奇、西蒙斯、甚至約基奇大局觀和傳球技巧方面已經開始領先於大多數小個子球員了。而且大個子會傳球已經從以前的「加分項」,開始變成完成級別提升的必備技能,這就是新時代的新需要,在未來會傳球的大個子還會更多。
小結
小個子球員們在組織球隊方面已經不再強勢,越來越多的2米以上的球員開始接管球隊組織的大旗,搶走了曾經小個子球員拿的最穩的飯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小個子球員受到身高的限制,在進攻端非常依賴投籃,而且到了比賽的關鍵時刻,或者季後賽中,當內線防守強度上來,小個子球員缺乏絕對的身高和力量,突破會受到巨大的限制,進攻方式更是以投籃為主了,而投籃本身就很難做到穩定。雖然內線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有句真理沒有變「越靠近籃筐,越容易得分」。
利拉德跳投
庫裡的投籃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可是他在比賽中也經常有連續打鐵的情況;利拉德本賽季有一場比賽超過60分、兩場比賽超過50分、三場比賽超過40分、他的得分爆發力可見一斑,可是與之對比的是他有一場比賽只得9分、一場比賽只有11分、一場比賽12分、三場比賽13分,利拉德投籃不準的時候,進攻也確實艱難,正是因為他的不穩定,開拓者的戰績也有了比較大起伏。
三名小個球員最近10場比賽投籃命中率
上圖為特雷楊、洛瑞和沃克最近十場比賽命中率對比,由圖可知:這三名頂級小個子球員的投籃命中率非常不穩定,起伏很大。這也能夠直接說明小個子球員的進攻受到狀態和手感的影響明顯,經常會出現準一場鐵一場的情況,這就是依賴投射而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知道一隻有競爭力的隊伍必須擁有穩定的核心陣容,而核心球員又必須擁有穩定的得分能力,這種能力是天賦和技術的累計,是硬實力,必須在任何比賽和任何防守之下都能得分,小個子球員受限於天賦和打法,確實難以做到這一點,球迷朋友們經常會記得小個子球員在關鍵時刻命中決定性投籃,可是我們不要忘了,如果前面他們少鐵幾個,可能就不會有關鍵時刻了。
歐文錯位打洛佩斯
小個子球員在進攻端從前的一個優勢被削弱了:打錯位的優勢被時代削弱了。小打大,應該是小個子球員的保留曲目,擋拆以後看到內線和高大鋒線就開心,可是隨著時代的改變,那種移動緩慢的大中鋒越來越少,即便是還有少量的幾個,他們在關鍵時刻也沒有出場時間,替代他們的是移動能力很強的的鋒線和內線,代表人物有安東尼戴維斯、字母哥、德拉蒙德格林、西亞卡姆等等,這些球員在錯位面對後衛的時候根本不吃虧,甚至防的更好,其他鋒線雖然沒有他們的防守能力,但是相比於過去的傳統內線,移動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防守小個子時吃虧很小。總的來說,隨著時代的改變小個子球員在打錯位時越來越難了。
小結
小個子球員在進攻端更加依賴手感,從而缺乏穩定性,無法為球隊持續高效的做出貢獻,這樣的球員作為球隊的核心很難保持球隊保持競爭力。
在過去小個子球員的防守也普遍存在問題,像基德和保羅這樣的在防守端不吃虧的確實太少。在如今這個時代小個子球員依然延續了這個問題,沒辦法啊,天賦決定的。下面我們通過對比沃克、歐文、利拉德、洛瑞這幾名出色的小個子球員來說明防守的問題,然後再討論他們的防守對球隊的傷害有多大。
五名小個球員的防守效率對比
有圖可知,除了洛瑞以外的四名球員的防守效率都很低。這裡面有必要解釋一下,防守效率是這樣的:效率高,未必防守就是頂級,而只能說明防守不錯,因為該球員對位的球員可能並不是球隊的主攻手。但是效率低了就一定可以說明該球員在防守端存在短板,這是因為對手就是利該球員防守問題所以一直針對性攻擊,這樣一來每百回合失分必然多,體現的防守效率自然低下。洛瑞是公認的防守好,可即便是這樣,由於體型的劣勢他在防守高達鋒線時依然很吃虧,他也難逃被不斷打錯位的命運。
詹姆斯錯位打庫裡
對於小個子球員來說,他們的防守短板不是防守差這麼簡單的,而是他們要一直防守錯位球員。讓沃克一直防一號位,他也能防的及格,讓洛瑞防190的,他能做的很好。可是如今這個時代,小個子球員每場比賽要大量的去防守更高大、更強壯的球員。現在任何一支球隊都在追求效率,什麼效率最高呢?多打少、打錯位。多打少就是轉換進攻,打錯位對小個子球員的負面影響就是擋拆以後用鋒線球員去碾壓對方小個子。保羅防守再好,他也防不了比他重30斤、高20公分的球員。打錯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詹姆斯在關鍵時刻的「點名戰術」,比賽最後時刻,老詹四名隊友在三分線外拉開,後衛來掛一個擋拆,老詹面對的就是庫裡、沃克和利拉德這些人了,結果可想而知,老詹打的開心,後衛防的痛苦。小個球員被大個子找著打在最近幾年是最常見的事情了。
歐文防守
上面解釋了小個子球員防守端吃虧的原因,同時也引出了另外一個嚴重問題:小個子球員不能換防啊!在如今這個追求極致空間的時代,鋒線球員和內線球員的三分能力前所未有的好,場上空間拉的很開,補防和包夾付出的代價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在擋拆以後及時換防才能夠保持球隊防守端的延續性,所以能防多個位置的球員成了香餑餑,比如安東尼戴維斯和卡溫頓等等。而小個子球員只能防一二號位,無法與鋒線進行換防,他們換不了,就要別人來補防,那對方三分和突破的機會就來了,防線被徹底撕碎,防守體系崩塌。我們想想沃克就知道了,在2019年籃球世界盃上,他一出場,對手就打個擋拆以後追著他打,換防以後沃克防不了,就只能其他球員補防,對手外線就投開了。相同的畫面,沃克和其他的小個子每場比賽都在經歷,你說他們痛不痛苦,教練撓不撓頭。
小結
相比於能夠換防多個位置的鋒線球員和防守覆蓋面裡大的內線球員,小個子球員在防守端的作用非常單一,只有防同一位置球員才不吃虧,在錯位防守中劣勢明顯,在防守端對於球隊無法做出貢獻。防守問題,是小個子球員要面臨的最大問題。
俄羅斯有一句諺語:鐵棍橫掃,不可阻擋;若想橫掃,鐵棍加粗。話糙理不糙,大個子球員就像那加粗的鐵棍,他們能夠利用體型優勢解決攻防兩端的很多問題,比如字母哥就是能夠用隔扣對方中鋒,這得益於他超過兩米一的身高以及超強的爆發力,進攻在他那裡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詹姆斯能夠頂著字母哥打成二加一,能夠隔扣大洛佩斯,也是因為他兩米06的身高、頂級的力量以及爆發力。防守端大個子球員覆蓋面積更大,能換防的位置更多,同時補防的效果也更好,這也是為什麼獲得最佳防守球員的幾乎都是大個子。相比而言,小個子球員的劣勢是非常明顯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與此同時,小個子球員在組織能力方面的優勢不再明顯,大個子球員的組織能力越來越好,小個子球隊不再是球隊的唯一組織核心。